山东济南卷02-2021年中考语文卷(解析版)_第1页
山东济南卷02-2021年中考语文卷(解析版)_第2页
山东济南卷02-2021年中考语文卷(解析版)_第3页
山东济南卷02-2021年中考语文卷(解析版)_第4页
山东济南卷02-2021年中考语文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济南卷02

一、(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室余.聊的一项是()(4分)

A.娉婷(pTng)桂亮(z6ng)勾当(gou)吹毛求那(C1)

B.绯红(fei)侦缉(jf)绰号(chud)惟妙惟肖(xiAo)

C.坝刻(qing)睥睨(pi)擎菜(hiin)信手苗来(nian)

D,喷薄(bo)非难(nan)契合(qi)哗众取宠(hu&)

【答案】C

【解析】A.勾当(g6u)----(gou);B.侦缉(jf)----(ji);D.哗众取宠(hua)----(hua);故选C。

2.下列词语中尊尊僧别字的一项是()(4分)

A.练达局域网不屑置辨味同嚼蜡

B.藻饰协奏曲芒刺在背无缘无故

C.旌旗百页窗望眼欲穿妄自菲簿

D.要决满堂彩无可奈何吹毛求疵

【答案】B

【解析】A.不屑置辨——不屑置辩;C.百页窗——百叶窗,妄自菲簿一妄自菲薄;D.要决——要诀;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在观看建国70周年阅兵式时,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浊然内生。

B.随着“四个中心建设”战略的实施,济南将成为一座浮为厚彩的宜居城市。

C.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攀。

D.有大雾的清晨,小清河两岸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丹翦斯

【答案】A

【解析】A.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

致或印象不是很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眨眼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

以捉摸。望文生义,使用有误;C.趋之若鹫: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感情色彩不当,使

用有误;D.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望文生义,使用有误;故选A。

4.下列句子漠有■塔海的一项是()(4分)

A.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B.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同学们的广泛意见。

D.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A.否定不当,此处“防止”后面不能加否定,可去掉“不再”或“防止”;B.“通过……使……”

缺少主语,可删去其一;C.“听取了同学们的广泛意见”语序不当,应当是“广泛听取”;故选D。

5.以下关于名著的说法,不用硬的一项是()(4分)

A.《三国演义》中有“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

徐庶。

B.《老人与海》中,马诺林是从五岁起跟老人上船捕鱼的,他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

“硬汉”性格。

C.《草房子》中温柔、弱不禁风的温幼菊以自身的经历给了桑桑无穷的力量,使他燃起了对生活的希

望。

D.《简•爱》中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后,圣约翰曾向她求婚,要求她与自己一起去印度传教,简•爱

拒绝了他。

【答案】A

【解析】A.“凤雏”指庞统。三国时期,刘备向司马徽请教指点时局,司马徽向他推荐说,这里有伏龙、

凤雏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刘备急切问他们的名字,司马徽告诉他伏龙就是南阳的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刘备于是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后来又得到庞统的辅助。故选A。

二、(33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陵.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下列加点词解释自退的一项是()(3分)

A.廖野有麦场顾:看,视

B.尊暇甚意:神情、态度

C.意将障入以攻其后也隧:隧道

D.狼亦季矣黠:狡猾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尊呵的一项是()(3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夫君子之行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C.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D.其一犬坐于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狼》一文选自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狼》一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

C.“暴起”“劈”“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D.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答案】

6.C

7.B

8.B

【解析】

6.C.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故选C。

7.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结构助词,的。B.都是连词,表目的。C.副词,于是,

就/副词,才。D.介词,在/介词,对于。故选B。

8.B.有误。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故选B。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避英宗旧讳改焉,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

人惊日:“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

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

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兔。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释)①狱:诉讼,官司。②手版:笏(hu)板,古时大臣上朝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

事项。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处)(2分)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

11.本文通过写周敦颐的事情,表现了他的特点。(3分)

【答案】

9.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0.大家没人敢和他争辩,只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

11.通过一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可以看出周敦颐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从他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照

法律不当死的囚犯,可以看出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秉公判案。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

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

级,我不做这样的事。故停顿节奏为: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0.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莫,

没有;独,独自一个人;之,代词,他。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写作思路和文章内容,周敦颐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有一件

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表现他才智过人善于断案的特点;

第二件事: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王逵想重判他。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

颐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

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表现出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秉公判案的特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颐,周敦颐做分宁县的主簿。

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

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担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

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

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的人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

不做这样的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共8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12.颔联通过、等典型景物来描绘战场景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

之情。(4分)

13.结合诗歌内容,赏析“悲风愁杀人”中“愁”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12.示例:幡旗甲胄自豪(激动)

13.示例:“愁”是忧愁的意思。文中指塞外肃杀的秋风凛冽,一派萧瑟景象,表达了出征在外将上的思

乡怀归的愁绪。

【解析】

12.颔联描绘了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如鸟翼”“似鱼鳞”运用比喻

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形象而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诗人在诗歌中,选择了

“幡旗”和“甲胄”两个意象,不但抓住了古代战场特色,也把描写的镜头拉近,突出了威武雄壮的气魄。

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13.赏析诗歌的炼字。“悲风愁杀人”,化用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句意,句中的“愁”是忧愁的意

思,进一步直抒胸臆。秋风凛冽,塞外草衰,一派萧瑟之气,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真实地反映了广

大塞外将上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

(1)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3)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6)苟全性命于乱世,o(诸葛亮《出师表》)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一,»

【答案】弓如霹雳弦惊会挽雕弓如满月风掣红旗冻不翻但愿人长久山雨欲来风满楼

不求闻达于诸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霹雳、雕、掣、惶。

三、(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杭击新冠肺炎疫情正酣,这一个月来,日本捐赠物资不少。有的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

的写“岂日无衣、与子同裳”,有的写“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特别诗意又贴切。一时激

起了国内无数关于诗意与灾难的讨论。如今,日本的新冠疫情也开始告急,3月4日,日本确诊病例942例。

投桃报李,中国政府马上公告,为日本无偿提供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并提供全力的帮助。

(1)请同学们尝试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参照划线句,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3分)

的确,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无论什么时候读到,总能让人引起共鸣。诗词

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诗词不是魔术,却会使人变化万千。诗词

不仅仅带给我们快乐,还带给我们内心的丰盈和充实。被诗词浸润的人,也往往美的光彩照人、活色生香。

【答案】(1)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日互捐物资,相互支持。

(2)答案示例:诗词不是羽毛,却会使人展翅飞翔;诗词不是火焰,却会使人倍感温暖。

【解析】(1)明确思路:概括新闻内容,20字以内。新闻的标题和导语都有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作用。结

合“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正酣,这一个月来,H本捐赠物资不少”“如今,H本的新冠疫情也开始告急,

3月4日,日本确诊病例942例。投桃报李,中国政府马上公告,为日本无偿提供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并提

供全力的帮助”可概括: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日互捐物资,相互支持。(2)明确要求:仿句要句式相同,

内容相关,主题一致。示范:诗词不是太阳,却会使人遇见光明:诗词不是电话,却会使人找到知己。

四、(3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2分)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发射成功

①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实现“一箭9

星”发射。其中,作为主星的中巴地球资源04A卫星,是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发射的第6颗资源卫星,将

接替此前发射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从而获取全球高、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

②该卫星共搭载3台光学载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宽幅全色多光谱相机作为04A

星的主载荷,是一个全新研制的分系统,也是中巴资源合作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相机。该卫星载荷副总设

计师王军介绍,与2014年发射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相比,04A星的最高分辨率从5米提升至2米,拍

摄幅宽从60公里提升到92公里,相机对地推扫成像时,地面的街道、建筑、车辆、山地水系、地貌形态

均清晰可见。

③作为全新分系统,该相机在“姿势”上就不同寻常。据介绍,草年卫星上的相机装在舱外,都会选

择卧式安装,以降低相机重心。而04A星的相机则装在舱内,受空间位置限制,不得不“站立”起来。

④在火箭发射阶段,力学振动的影响很强烈,对于原本重心就高的相机来说,这会给它的稳定性带来

很大考验,因此对其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要求。设计团队给相机光机主体采用了框架式一体结构加阻尼隔

振技术,能对剧烈振动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对相机全身结构进行布局优化,特别是在镜头装调和测试环节,

反复进行指标验•证和提升,以确保相机在经历装调、运输以及发射后,能保持结构刚度和光学系统稳定性。

⑤这样,该相机才能安全舒适地“站”着飞上天,优雅地拍摄地面。

⑥据了解,04A星在继承04星观测要素、数据连续等基础上,成像能力更强、定位精度更高,并具备

侧摆能力,可更好满足两国在国土资源勘查、土地分类、环保监测、气候变化研究、防灾减灾、农作物分

类与估产等领域对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并可为亚非拉国家提供服务。

⑦31年前中国和巴西启动了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领域合作的成功先例,成

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今年,恰逢中巴建交45周年,开启了中巴合作的新篇章。04A星的成功发

射和稳定在轨运行,将为中巴资源系列卫星数据应用拓展至全球高分辨率业务领域奠定基础,为巴西政府

实现对亚马逊热带雨林及全国环境变化监测等提供高技术手段,而且将进一步丰富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内涵,助力深入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

(选自《科技日报》,文章有删改)

16.文章围绕04A星介绍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17.从说明方渚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18.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据介绍,迪第卫星上的相机装在舱外,都会选择卧式安装,以降低相机重心。

【答案】

16.①04A星的主载荷相机是中巴资源合作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②04A星的主载荷相机在“姿势”上不同

寻常且稳定性强;③04A星的应用及优势(或“观测能力及作用”);④04A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在轨运行

的重要意义。

17.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MA星和04星作比较,列举了两星在最高分辨率和拍摄

宽幅上的具体数值,准确具体、突出强调了宽幅全色多光谱相机是中巴地球资源合作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

相机的特点。

18.示例:“通常”,指“一般情况”,起限定作用。在文中指卫星上的相机一般情况下装在舱外,会选

择卧式安装,以降低相机重心。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下,像04A星就在舱内进行了立式安装,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6.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说明文的内容,首先要确定说明对象,然后看文章具体介绍说明这个对

象哪个方面,包括事物的特征、外形、功能、性质、状态,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可以在中心句、总括句、过渡句等关键句中捕捉特征,筛选关键词。•般采用“对象+特征”方法来概括。

文章第①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②段重点介绍了04A星主载荷,是一个全新研制的分系统,也是中巴

资源合作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相机;第③段介绍04A星的相机装在舱内,受空间位置限制,不得不“站立”

起来;第④段具体说明了对相机光机主体采用了框架式一体结构加阻尼隔振技术,能对剧烈振动起到缓冲

作用,从而能保持结构刚度和光学系统稳定性;第⑥段重点介绍了04A星的观测能力及其作用;第⑦段重

点说明了04A星成功发射和稳定在轨运行的意义一一进一步丰富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助力深入推

进金嵇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据此可概括作答。

17.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

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②

段画线句子把“2014年发射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与“04A星相比”,并用了“5米”“2米”“60

公里”“90公里”等具体的数据,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J'宽幅全色多

光谱相机是中巴地球资源合作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相机的特点。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8.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

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

“据介绍,通常卫星上的相机装在舱外,都会选择卧式安装,以降低相机重心”中“通常”是指一般情况

下,在表达上起到限制作用,是说卫星上的相机一般情况下是装在舱外的,且选择卧式安装,从而降低相

机重心;但是并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通常”一词的使用,使说明的内容更符合客观实际,这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

快乐的蒲公英

①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在

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薪,

失去了功效。

②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庙屯做小学教师后,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

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③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

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④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

苦海。

⑤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

说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

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地走在我的前边,热情地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缨带着说:“哦,没啥事,

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⑥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

的院子。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⑦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

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

师。”小姑娘说。

⑧“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

我们要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⑨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里头猛地扎了一针。

⑩“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嬴了。现在

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

生了。”

⑪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⑫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

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

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萧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您吹啊,快,赶紧许个

愿。”她催促着我。

⑬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地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

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⑭她微笑着问我:“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

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⑮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我的愿

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她一样快乐。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

废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⑯“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⑰“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⑱小姑娘把我送得很远,一直到我坐上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地向她喊道:“明天,学

校见,不见不散。”

向远处,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

(作者:朱成玉文章有删改)

19.文章以“快乐的蒲公英”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

我缨带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⑫段画线句.

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

下吹散。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⑲段画线句“远处,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的理解。(4分)

22.文章在写作方渚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6分)

【答案】

19.示例:“快乐的蒲公英”,借物喻人,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孩子们尽管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地方,却始

终乐观向上,热情执着,渴求知识的品质,揭示了“我”最终留下当老师的原因。蒲公英也是贯穿全文的

线索,以物为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0.(1)示例:嗫嚅,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在这里是指当小姑娘询问‘‘我”去学校的原因时,

我吞吞吐吐说话有顾虑的样子,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对来此做老师的不情愿。

(2)示例: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女孩虔诚吹送蒲公英渴望如愿的样子,表现

「乡村孩子的纯真、乐观、对知识的渴望。

21.示例:环境描写,远处开得旺盛的蒲公英象征了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内心的希冀,渲染热情美好的

氛围,烘托当女孩得知我要留下任教的喜悦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思考与回味的空间,言有尽意无穷。

22.示例:对比,讲最初“我”不情愿去做乡村教师到后来承诺孩子来做老师形成对比,突出了乡村孩子

乐观向上,热情执着,渴求知识的品质对“我”的影响之大,赞扬了“我”的善良、无私。(答借景抒情、

借物喻人亦可)

【解析】

19.本题考查题目的好处。题目的作用一般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感情的出

发点;具有象征意义;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本文内容分析,本

文主要讲述了被分配做乡村教师的“我”前往实地考察,遇到了一位小姑娘,感受到乡村孩子对老师、对

知识的渴望,最终选择留下任教的故事。“快乐的蒲公英”,借物喻人,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孩子们尽管

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地方,象征着孩子始终乐观向上,热情执着,渴求知识的精神品质,揭示了“我”最终

留下当老师的原因。“快乐的蒲公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物为题,把“蒲公英”人格化,题目新颖,

设置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

义。“嗫嚅”,一指的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结合”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

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在这里是指当小姑娘询问“我”去

学校的原因时,我吞吞吐吐说话有顾虑的样子,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对来此做老师的不情愿。(2)本

题考查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首先指出描写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

情感。结合“折”“闭”“送到”“吹”等动词分析,采用了动作描写。结合“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

分析,采用了神态描写。根据下文“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分析,写出了女孩

虔诚吹送蒲公英渴望如愿的样子,表现了乡村孩子的纯真、乐观、对知识的渴望。

21.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本文具体分析。“远处,大

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是自然环境描写,远处开得旺盛的蒲公英象征了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内心的希冀,渲染热情美好的氛围。根据“我向她挥手,大声地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