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1.重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吻合,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国家的出现也意味着近代西方国家社会治理方式的进步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国际法的诞生。2.难点国际法的发展。既要分析国际法出现的历史背景,也要理解国际法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及特点。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介绍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际法的发展,指出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治理的进步。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时序递进和因果关系。第一子目介绍了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教会权力让位于世俗权力,个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逐渐超过对君主的效忠,民族国家形成。第二子目讲述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协调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形成了,并由此开始建立外交制度。第三子目分析了国际法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3.内容取舍的考虑本课内容时间跨度长,从中古时期到当代;地区范围广,包括西欧乃至世界。因此,课文只能选取一些最有代表性、能说明本课主题的关键内容。关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课文选取英国和法国为代表,对伊比利亚模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统一战争模式的德国和意大利就不再提及。关于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课文选取主要的关键点,即国际法理论的提出、欧洲国际关系的奠定,以及后来的几个国际关系体系的主要特征,尤其注意分析国际法在不同时期对国际治理的影响。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1)第一子目“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学习本子目的一个关键是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内涵。这是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中古时期的西方国家,教会的权力很大,它与以王权为代表的世俗权力的斗争贯穿了几乎整个中古时期。同时,由于封君封臣制的存在和日耳曼传统的影响,人们只知道有领主,而不知道有国家。领主也视自己的领地和领地上的民众为私产。各封建领主统治的地区常常因婚姻关系、继承关系或债务关系发生变化,西欧中古时期的很多战争都由此引发。从中古晚期到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国家的王权兴起,在与教权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宗教改革使教皇的权威受到质疑,提出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进一步削弱了教权,加强了以王权为代表的世俗权力。与此同时,在各国内部,中央集权在加强,封建割据势力被逐渐削弱。1265年,英国议会召开;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的出现。国王获得行政权和军事权,议会获得财税审批权。虽然在此期间,由于历史发展的差异,英国逐渐形成了王在法下的理念,而法国成为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它们是类似的,即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的权力得到承认,这有利于国家整体意识的加强和国家观念的形成。同时,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出现,人们对国家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从文艺复兴开始,各地陆续有以拉丁文拼写的当地语言的文学作品问世,加强了人们对地域和民族的认可;另一方面,自由、平等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逐步超过了对宗教和国王的忠诚。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得到传播,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各国通过规定国家节日和官方文字语言,确立国歌、国旗,进一步鼓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既有血缘因素,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凝聚了民众,有利于民族独立和社会治理,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为统治者绑架民众的意志,走向民族沙文主义,加剧对外侵略和扩张准备了条件。在本子目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讲述,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加强对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2)第二子目“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国际法的出现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结果。在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国家主权意识加强,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同时,教权日益衰落,协调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权威和法理依据都有所削弱。于是,各国的矛盾冲突不断,使得欧洲局势更加动荡。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各邦和天主教各邦因为教派之争,各自结成同盟,爆发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虽然是教派之争,但其核心问题是领土、王位和霸权,因此本质上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天主教大国法国就因其利益而站在新教同盟一方参战。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很长,涉及范围广,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卷入其中,给欧洲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危害,使人民苦不堪言。在此期间,一些有识之士思考建立一种能够制约各国利益冲突、跨越国界、各国都认可的法律制度来处理新形势下的国家关系,以尽量减少武力冲突。荷兰人格劳秀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对战争的分类、性质、起因和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战争状态下各国的关系是无序的,但是,既然有利益主体,就有社会关系,提出了国际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利益主体是国家,国家应该享有主权,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应该适用于契约原则,因此主权国家之间必须制定国际法。国际法可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战争,同时,在战争中规范战争行为,可以降低战争的破坏和伤害。总之,他认为主权国家之间应该通过订立契约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各国君主应该根据契约原则接受约束,从而奠定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1648年,历史上称为“三十年战争”的欧洲大混战结束,交战双方在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相邻城市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进行谈判。10月,双方签署了《奥斯纳布吕克和约》和《明斯特和约》,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承认了新教同盟等战胜一方实际占领的土地,如瑞典对波美拉尼亚等地和奥得河、易北河等河口地区的占领,法国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的占领;重申“教随国定”原则;认可德意志各邦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自主权,以及瑞士与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德意志更加四分五裂。就欧洲而言,以往神圣罗马帝国一国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均势局面。就国际法而言,这次交战双方的谈判是在没有教会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的,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欧洲近代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国家主权和独立是核心要素,各个国家通过签订条约确定国家之间的关系。根据社会契约原则,各缔约国订立了契约就必须遵守,同时有权对违约国进行集体制裁。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出现了。这是国际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国际治理的一个重要进步。在民族国家发展和国际法形成的过程中,近代外交制度也出现了。一般认为,外交是通过对话与谈判来解决国家之间分歧,历史悠久。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比较成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在西方,《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希腊与特洛伊之间谈判与缔约的经过。在封建时代,各国也经常派使臣到他国互通信息,了解情况。但是,作为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制度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古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共和国,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与欧洲很多城市或国家都有着密切的商业和经济联系。同时,这些城市共和国之间互不信任,相互竞争,甚至爆发战争。各国迫切需要密切了解其他国家的实力和意图,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临时派使臣出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开始建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并常驻于其他国家。15世纪中期,在意大利的这些城市共和国,出现了常驻外交使节。此后,在意大利各国,外交使团成为比较稳定的驻外机构。这些国家都向罗马教廷派驻大使,也与其他国家互派常驻使团。常驻使节一方面收集所在国的情报,另一方面也发展与所在国的友谊。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每一个得到承认的独立国家,都有权派遣外交人员驻在其他国家,以代表本国的利益,同时也应该接受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的观念得到了广泛认可。于是,外交制度逐渐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并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瓦解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在恢复欧洲旧秩序的同时,建立了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在维也纳体系下,英、俄、奥、普、法五大国形成均势,共同监督各国执行条约的情况,确立了大国协商解决欧洲事务的原则,开始了所谓的“欧洲协调时期”。国际法的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建立在国际协商和国际条约基础上的国际关系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由于涉及对殖民地的处理,维也纳体系也影响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国际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是,维也纳体系及其原则并没有维持长久。1830年和1848年,欧洲很多地方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严重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各国的矛盾冲突更加激化,动摇了五大国的均势,克里米亚战争更使五大国中的俄国与英、法两国走向战争。德国和意大利统一后,欧洲的版图再次变化,各国的利益冲突使原有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维持,原来的国际治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变化,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本子目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国际法和外交制度是国际治理的重要手段。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民族国家发展后国家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3)第三子目“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到《维也纳和约》,各国签订了许多条约或协议,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进步。但是,最终决定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仍然是国家利益,弱肉强食一直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法的公平性。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苏俄就颁布了《和平法令》,要求立即实现没有兼并(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制归并别的民族)没有赔款的和平,并且认为“各富强民族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但是,当时主导国际关系的是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充分反映了大国利益和战胜国的利益诉求,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实力原则。不过,就国际法来说,这个体系仍然有其进步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国联的设立。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具有相对广泛的代表性,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有利于国际法的执行和监督。然而,当时日益发展的大国美国没有参加国联,苏联加入很晚,欧洲老牌大国英国、法国控制了国联,这就使得国联缺乏权威性和普遍性。同时,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也大大削弱了它的执行力。因此,在这一体系下,国际法的效力非常有限,虽然这一时期各国签署了很多条约或公约,但很难执行。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和撕毁条约的行为没有受到任伺国际法规定的制裁,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雅尔塔体系下,联合国成立,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大大提高了国际法的执行力度。国际法的主体也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新兴国家的独立而空前增多,国际法的范围和内涵也日益广泛、深人。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在本子目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影响,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下国际法的作用和发展趋势。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本课导入本课导入讲述了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和法国两国的影响。特别是法国,它最终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涌现出民族女英雄贞德。由此导入课文第一子目“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历史纵横本课设置了两则《历史纵横》。第一则介绍了外交人员衔级的出现,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是外交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规范了外交礼仪,促进了外交制度的发展。第二则介绍了《万国公法》在中国的印行,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西方产生的国际法知识传入中国的情况。这两则栏目内容相对复杂,教师不必展开讲述,让学生自主阅读即可。史料阅读本课设置了两则《史料阅读》。第一则的材料选自《威斯特线利业和约》,学手通过阅读可以增加对威额特线利条体系的认识,如深对正文的理解,第二则的材料选自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旨在帮助学生了朝第二次银募大战后人们对海洋环境的重视,认识国际法是围的扩大和国际法的发展。学思之窗本课设置了一则《学思之窗》,选取了《战争与和平法》中的一段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核心思想,有助于认识格劳秀斯对国际法的主要贡献,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思考点本课在第三子目设置了两则《思考点》,分别让学生谈谈对《非战公约》的认识,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有什么影响。这两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题目,旨在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和思考,加深对正文的理解。6.对本课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英法百年战争中古时期,欧洲各国的王室相互通婚,彼此之间有着多多少少的血缘和继承关系。同时,很多国家的王室在其他国家拥有领地,存在着封君封臣关系。王位和领地之争引发的战争几乎持续了整个中古时期。英王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1272-1307),英国和法国就因英王在法国加斯科尼的领地而矛盾重重。加斯科尼位于法国西南部,12世纪时为英国王室继承所得。这里工商业繁荣,每年为英王带来大量的收入。14世纪曾后,随着王权的强化,加斯科尼对法国未说既是利益所在,也是王权的象征,而它对美国也是如此。因此,加斯科尼引起了两个正在形成中的民族国家的主权之争。1293年,法国派兵占领了加斯科尼,英王爱德华一世率军远征。1302年,经过谈判,爱德华一世以法王封臣的身份收复了加斯科尾。1307年,英王爱德华二世继位。爱德华二世统治时期,派兵镇压苏格兰叛乱遭到失败,受到国内众多贵族反对,众叛亲离。1327年,在王后和王子的支持下,议会迫使爱德华二世让位,爱德华三世继位。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因为没有男嗣而引起了王位继承问题。英王爱德华三世是查理四世的外甥。根据英国男女都可继承王位的传统,英国人认为英国王太后伊萨贝拉或爱德华三世理所当然可以继承法国王位,于是提出了继位要求。但法国的法律规定王位传男不传女,查理四世的堂兄瓦卢瓦伯爵之子被拥立为法国国王,是为菲利普六世。1332-1333年,爱德华三世出征苏格兰,取得了一些胜利。法国则支持苏格兰,英法矛盾加剧。同时,两国在佛兰德尔①的争端再度激化。佛兰德尔的呢绒业发达,是英国羊毛最重要的销售地区。法国国王是佛兰德尔的封建宗主,一直想统一佛兰德尔。佛兰德尔伯爵倾向于支持法国国王,佛兰德尔的一些自治城市却愿意寻求英国的支持。1337年,法王菲利普六世宣布没收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吉约那,英王爱德华三世随即宣布自己拥有法国王位,双方开战。在起初的海战中,英国获胜,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可以顺利将军队和物资运送至法国。爱德华三世率领英军侵入法国后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346年8月,双方在克雷西附近交战,英军凭借长弓优势,大胜法军,尊利普六世狼狈逃窜。英军乘胜北上,占领了加莱港。1355年,战事又起,英军侵入法国,势如破竹。结果,法王约翰二世被得,法国不得不割地赔款。1360年,约翰王获释。1364年,法国新王查理五世继位。不久,英国以法国未能履行割地赔款条约为由再次派兵远征法国。法王在各方的支持下,逐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1377年,年仅11岁的英国新王理查德二世继位。1399年,楚理查德二世远征爱尔兰之机,其堂兄亨利在貴族和议会的支持下发动政变,自立为王,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15世纪初,法国政局一片混乱,国王无能,勃艮第和奥尔良两大家族争权夺利,互相攻伐。1414年,英国向法国提出把法国公主嫁给英国国王和获得庞蒂厄、吉约那领地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英国再次向法国派兵。战争开始时,英国节节胜利,占领了大片领土,大量法国贵族在战争中身亡。法国不得不接受英国提出的条约,废止法国王太子的王位继承权,法国公主嫁给英王亨利五世,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由亨利五世继位,两国共一王。几年后,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去世,亨利五世和法国公主所生的年龄只有10个月的儿子成为亨利六世,继承两国王位。之前被废止继承权的法国王太子则宣布继承法国王位,称查理七世。英国军队继续在法国进攻不愿屈服者,1428年10月开始围困奥尔良城,时间长达7个月。在此期间,法国民众对英军的不满加剧,各地出现了自发的游击战。少女贞德率部驰援奥尔良,大大鼓舞了法军的士气,解救奥尔良。第二年,查理七世正式加冕称王。后来,原来支持英王的勃艮第倒向查理七世,法军力量大同。1436年,其军很起忠巴学。到1453年,除加果外,莫国在法国已经设有占领其他任何地方,百年战争最终结束。在100多年的战争中,英国和法国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卷入其中,更加深制地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民族意识逐渐加强。同时,战争也使两国大批贵族身亡,为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创造了条件。三十年战争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各邦分成了新股和天主教两派,并最终形成了以已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五世力首的新教同盟和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为首的天主教同盟。德意志的很多邦国信奉新教,一方面削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德意志的分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通过打压新教诸侯提高自己的权威,巩固帝国的统治。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马蒂亚斯指定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为波希米亚的王位继承人。很快,斐迪南继位,是为波希米亚王国的斐迪南二世。当时,波希米亚已经进行了宗教改革,很多人信奉新教,但斐迪南二世信奉天主教,反对宗教改革,禁止波希米亚首府布拉格新教徒的活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议会信奉新教的代表将皇帝派来传达旨意的官员从王宫的窗口抛入护城壕。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掷出窗外事件”。当天,布拉格爆发了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起义,长达三十年的战争由此开始。起义者很快夺取了波希米亚的权力,宣布波希米亚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并选举德意志新教同盟的首领-巴拉丁选帝侯腾特烈五世为波希米亚国王。不久,斐迪南二世即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波希来亚和巴拉丁联军同是迪南二世的军队之同展开战争,前者取得了一些胜利。德意志的天主教同盟在受迪南二世的检统下开始支持后者,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也派兵参加对新教同盟作战。新教同盟军队大败,腰特烈选往荷兰,波希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居民改信天主教。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大增,引起法国不安。法国虽然也是天主教国家,但它并不愿意神圣罗马帝国过于强大。腊特烈也得到了他的岳父-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同情。1625年,英国、荷兰和丹麦结成同盟,并由丹麦首先派兵侵入德意志北部。第二年,天主教同盟军队打败了丹麦军队。斐迪南二世更加嚣张,于1629年颁布敕令,命令新教诸侯必须将1552年以后夺取的土地全部归还给天主教诸侯,同时准备在波罗的海建立海军。瑞典的利益遭到威胁,1630年,瑞典军队进入德意志北部,占领了一些地区。瑞典军队得到了法国和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接连打败天主教同盟军队。1634年,瑞典军队在德意志南部被斐迪南二世的天主教同盟军队和西班牙军队打败,德意志各新教诸侯不得不向斐迪南二世投降。1635年,法国先后同瑞典和荷兰结成同盟,然后向斐迪南二世开战,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交战的一方是法国、瑞典和意大利的萨伏伊、帕尔马等国,另一方是斐迪南二世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巴伐利亚、萨克森和勃兰登堡等邦国。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斐迪南三世继位。1640年,西班牙国内爆发革命,在战场上的实力受到严重影响。1642年,瑞典军队在莱比锡附近战胜斐迪南三世的军队。此后,法国和瑞典军队再次打败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占领了很多地方。1648年,斐迪南三世被迫停战求和,三十年战争结束。三、问题解答1.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说一说这段话的核心思想。解題关键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认识材料与正文内容的联系。思路引领知道这段材料的出处,了解作者的背景,然后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答案提示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战争是主权国家的统治者发动的,也应当由他们来缔结和约结束战争,强调了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2.思考点谈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认识。解题关键知道《非战公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思路引领通过课文中提到的时间,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当时英法等国的厌战情绪和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潮,这些国家希望维持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成果,因此签订了《非战公约》,以维护“和平”。答案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思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有理有据即可。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有什么影响。解题关键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情况。思路引领从联合国的成立、新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国际法范围的扩大等方面分析。答案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可以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切人,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3.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探讨国际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解题关键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联系已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路引领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了解这段材料的出处,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答案提示本题具有开放性,材料出自多个国际法文件,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联合国宪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国际法文件,它的主要宗旨是“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加强,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学习拓展查阅资料,谈谈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解题关键阅读外交史方面的材料,找出核心内容。思路引领阅读相关材料,知道近代外交制度与古代出使的不同,理解近代外交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实质。在此基础上,讨论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的作用。答案提示近代外交制度是民族国家发展和国家主权确认的结果。因此,它的建立对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题是开放性拓展题目,学生可以在了解外交制度的基础上思考,归纳总结出自己的结论。四、图片说明1.贞德(1412-1431)贞德原是一名农村少女。百年战争末期,英国军队的侵略行为激起了包括贞德在内的法国民众的愤怒。1428年,英军再次入侵法国,并包围了法国中部的奥尔良城,法国形势危急。贞德经过重重困难,见到了法国王太子查理,得到了一支军队。贞德带领这支军队前去解救奥尔良。法军士气大振,展开反击,不但击退了围困奥尔良的英军,还乘胜收复了许多城市。贞德成为法国人民爱国热情的象征,被称为“奥尔良姑娘”。1430年5月,贞德在巴黎东北的贡比涅附近被俘。1431年,贞德被烧死。贞德之死进一步激起了法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法军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20年,贞德被罗马教廷封圣,故她又称“圣女贞德”。本图是一幅贞德戎装画像。2.亨利八世(1491-1547)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开始了对英国长达38年的统治。他也是第一位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能文能武,曾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一度是他的亲信。他坚持英国的国家利益至上,反对教廷的干涉。他在历史上最大的成就是在英国推行了宗教改革。这场改革的起因是亨利八世为了让自己有男性继承人坚持离婚而没有获得教皇的批准。1529年后,亨利八世颁布一系列法令,宣布英国教会不再效忠罗马教皇,并责令英国教会把原本给教皇的岁贡上交国王。这些法令中,最著名的是1534年的《至尊法案》,此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命神职人员和规定教义。此后,他还没收了很多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将它们赏赐给贵族或出售。但他保留了天主教的主要教义、主教制和宗教仪式,建立了英国国教。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英格兰和威尔士基本实现了一体化,英国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本图是当时的一幅绘画作品。3.凡尔赛宫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后不久,下令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修造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园林。凡尔赛宫修建了数十年,直到1710年才全部完工。1682年,路易十四下令将宫廷迁往凡尔赛宫,还让各地的贵族迁居于此,以便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有人统计,全盛时期,在凡尔赛宫居住的王室、贵族及其仆人超过36000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凡尔赛宫都是法国宫廷的所在地。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在法国历史上统治时间很长。据说他宣称“朕即国家”,取消了首相一职,将所有大权紧握在手;把各地的财政、司法、警察和军事等大权收归中央。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法国成为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发展。凡尔赛宫的修建既是他强化中央集权的手段,也是君主专制的标志。4.《马赛曲》曲谱1791年,法王路易十六夫妇外逃被阻,消息传出,法国民众极为愤恨,纷纷要求废黜国王;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发表宣言,表示要“挽救”法国国王,并以战争相威胁。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不久,普鲁士加人奥地利一方对法国作战。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鲁日·德·李尔在斯特拉斯堡创作了莱茵军战歌。当时,法国南部城市马赛组织了500名义勇军,准备前往巴黎,支援革命。这些义勇军就唱着这首歌一路奔向巴黎,使这首歌得到进一步传唱。这首歌后来被命名为《马赛曲》。1795年7月14日,《马赛曲》被宣布为法国国歌。后来,多部法国宪法都确定《马赛曲》为法国国歌。图片上部为一幅漫画,反映了马赛义勇军奔赴战场的情景;图片下部是《马赛曲》曲谱。5.格劳秀斯(1583-1645)格劳秀斯,又译“格劳修斯”“格老秀斯”,荷兰资产阶级法学家、社会活动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先驱之一,自然法、“社会契约”思想和现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荷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非常有天分,获得奥尔良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担任过律师和荷兰驻英国公使。后来,他因卷入荷兰政治与宗教冲突被捕入狱,被判终身监禁。他从狱中逃脱后,亡命巴黎。格劳秀斯在法学、政治学等领域造诣深厚,撰写了许多有影响的著作。其中,他在国际法领域的影响尤为深远。他的著作《论海上自由》(又译《海上自由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间个人向个人借款合同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保密协议范本(含研发成果)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园区银行贷款担保协议2篇
- 2025年度农村自建房合同协议书(含空气源热泵安装)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转让合同3篇
- 2025年度饲料行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详尽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XX教育机构收取管理费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二零二五企业研发基地场地租赁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码头租赁及集装箱装卸业务一体化合作协议3篇
- 人民大会堂介绍课件
- 建行家装贷产品介绍
- 护理分级标准2023版(新旧标准对比详解)
- 机电运输安全基本知识
- XX药业公司受试者日记卡
- 连锁药店GSP质量管理体系详细文件
- 《电气工程讲》课件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9章VPN
- ERAS标准病房评审标准表
- 工程开工令(两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