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骨骼肌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3E/wKhkGWXCLlOACf1oAAF7da34ZeE144.jpg)
![人体解剖学骨骼肌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3E/wKhkGWXCLlOACf1oAAF7da34ZeE1442.jpg)
![人体解剖学骨骼肌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3E/wKhkGWXCLlOACf1oAAF7da34ZeE1443.jpg)
![人体解剖学骨骼肌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3E/wKhkGWXCLlOACf1oAAF7da34ZeE1444.jpg)
![人体解剖学骨骼肌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1/3E/wKhkGWXCLlOACf1oAAF7da34ZeE14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骼肌內容提要
第一節概述第二節運動上肢的作用肌第三節運動下肢的作用肌第四節運動脊柱和胸廓的作用肌第五節體育運動對骨骼肌的影響
內容提要
一.肌肉的分類和命名二.肌肉物理特性三.肌肉的結構四.肌肉的配布規律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條件六.影響肌肉力大小的解剖因素
第一節概述骨骼的分佈:全身有肌肉400~600塊,分析動作中常用到的約有75對左右,重量占體重的比例1/3以上。成年男性約占40%,女性約占35%,運動員可達45~50%,8歲左右兒童約占27%,15歲左右少年約占32%
全身肌肉重量中:下肢約占50%,上肢約占30%,頭和軀幹約占20%。一.肌肉的分類和命名(一)肌肉的分類1.按肌肉外形可分為:長肌、短肌、扁肌、輪匝肌、梭形肌2.按肌束排列方向分為:羽狀肌:如股直半羽狀肌:如半腱肌多羽狀肌:如三角肌3.按肌肉主要功能可分:屈肌、伸肌、收肌、展肌、旋前肌、旋後肌、擺肌、降肌、開大肌、括約肌等。(二)肌肉的命名
※二.肌肉的結構(一)肌肉的基本結構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構成。1.肌腹:
由骨骼肌纖維聚集而成,是肌肉中收縮的部分。(1)肌內膜:肌纖維表面包被著一層含有豐富毛細血管網的結締組織薄膜稱之。(2)肌束膜:由100~150條肌纖維聚合成一個肌束,其外被結締組織薄膜包襄稱之(3)肌外膜:由許多小的肌束聚集在一起,形成大肌束。由若干大肌束聚合,形成整塊肌腹。肌腹表面也由一層結締組織薄膜包裹稱之。肌內膜、肌束膜、肌外膜作用:對肌纖維和肌束起保護、連結、支持、營養等。2.肌腱
由緊密排列膠原纖維束構成。肌腱內膠原纖維互相交織成辨子狀的腱纖維束,各束平行排列,在靠骨膜處的腱纖維則呈網狀交織(圖5一5)。肌腱的一端與肌內膜、束膜和肌外膜相移行;另一端與骨膜緊密結合。
特點:無收縮能力,但能承受很大的拉伸載荷。3.肌肉的血管:4.肌肉中的神經(1)軀體運動神經
(2)軀體感覺神經(3)植物神經
(二)肌肉的輔助結構定義:肌肉周圍有一些協助和保護肌肉活動的結構。包括
筋膜腱鞘滑膜囊籽骨1.筋膜(1)淺筋膜(皮下筋膜):位於:皮膚深面。結構: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
作用:對肌肉有保護作用。(2)深筋膜:結構:由緻密纖維結締組織構成。特點:好似一層緊身衣,覆蓋全身肌肉表面,在骨突之間增厚形成假韌帶。分佈:包繞一塊或一群肌肉,形成各塊或各層肌肉的肌鞘有的深筋膜穿入肌群,深入至骨膜,形成肌間隔,分隔各肌群。
筋膜作用:減少肌肉或肌群相互影響,有利於增強肌肉收縮時的力量。2.腱鞘腱鞘:是套在長肌腱表面的雙層鞘管結構.(1)外面為纖維鞘(2)內部為滑膜鞘:髒層(緊裹肌腱(外))壁層(纖維鞘(內))作用:壁、髒層間的裂隙中有少量滑液,可減少肌腱與外周組織的摩擦,對肌腱起保護作用。分佈:多見手腕、手指、足踝等處。3.滑膜囊
結構:是由結締組織薄膜形成的囊腔結構。
位於:肌腱與骨表面之間。有少許滑液.
作用:可減少肌腱與骨面之向的摩擦。4.籽骨
位於:肌腱附著處的腱與骨之間
作用:有改變肌腱抵止角度(肌拉力角),加大肌力臂,增大肌拉力矩的作用。三.肌肉的物理特性(一)伸展性和彈性
伸展性: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被拉長的特性;彈性:當外力解除後,被拉長的肌肉又能恢復原狀的性能。(二)粘滯性:肌肉收縮時,肌纖維內部分子之間及肌纖維之間的摩擦產生的阻力稱之。四.肌肉的配布規律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條件(一)起點和止點(二)肌肉的工作條件1、定點和動點
定點:肌肉收縮時,相對固定或運動幅較小的附著端,稱之。
動點:相對運動或運動幅度較大的附著端稱之。肌肉的定點和動點是相對的,可相互置換的(圖5—9)。例如手持啞屈前臂:上臂不動,前臂向上臂靠近,上臂是定點,前臂是動點;又如引體向上。2.近固定和遠固定近固定:當定點離身體近側時
(或近側支撐);遠固定:
當定點離身體運側時
(或遠側支撐)。
例如握啞鈴彎舉時,屈肘肌的工作條件即為近固定;相反,肌肉以其遠側端為定點,近側端為動點進行收縮為遠固定。又如單杠引體向上時,屈肘肌的工作條件為遠固定。3.上固定和下固定(1)上固定:定點靠近顱則叫之;(2)下固定:定點靠近尾側叫之。例如:仰臥舉腿收腹時,腹肌的工作條件是為上固定;仰臥抱頭起收腹時,腹肌的工作條件為下固定。
4.無固定和兩頭固定
(3)無固定:是指肌肉工作時,它的肌肉兩端都不固定叫之(無支撐)。例如跳遠騰空動作,腹直肌肌工作條件是無固定。(4)兩頭固定:是指肌肉工作時,肌肉起止點都固定叫之。例如仰臥兩頭起,空中屈體等動作。六.影響肌力大小的解剖學因素(一)肌肉的生理橫斷面
一塊肌肉的力量取決於這塊肌肉全部肌纖維收縮力量的總和,肌肉內含肌纖維數量越多,肌力就越大。(二)肌肉的初長度肌肉收縮前的長度,即開始收縮時的長度稱之。在一定的生理範圍內,使肌肉的初長度適當加大,就能增大肌肉收縮的力量。復習思考題1.說明骨髂肌的基本結構.2.肌肉有哪些輔助結構?簡述其結構和功能.3.肌肉有哪些物理特性?並舉例說明.4.舉例說明下列名詞概念:肌肉起止點、定點、動點、近固定、遠固有定、上固定、下固定、無固定。再見第二節運動上肢的作用肌群一.運動上肢帶的作用肌群
(一)使肩胛骨上提肌群(二)使肩胛骨下降肌群(三)使肩胛骨前伸肌群(四)使肩胛骨後縮肌群(五)使肩胛骨上回旋肌群(六)使肩胛骨下回旋肌群(一)使肩胛骨上提肌群主要包括斜方肌上部肌束、菱形肌、肩胛提肌。近固定收縮時:各肌的拉力線斜向上,分力可使肩胛骨上提。※1.斜方肌(圖5—13)位於:頸部和背上部皮下,三角形闊肌,兩側相合斜方形。起點:上項線、枕外隆凸,項韌帶,第7頸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點:上部止於鎖骨外側1/3
中部止於肩峰和肩胛岡上緣。
下部止於肩胛岡下緣的內側
功能近固定時:
上部肌束使肩胛骨上提、上迴旋、後收縮;
中部肌束使肩胛骨後縮;
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後縮。
遠固定時:
一側斜方肌收縮使頸向同側屈,頭轉向對側;兩側斜方肌同時收縮,使脊柱頸、胸部伸直。發展力量練習飛鳥展翅,負重直臂側上舉,提拉鈴聳肩,持啞鈴擴胸。在兒童時期發展此肌,預防和矯正駝背。2.菱形肌位於:斜方肌深面,上部胸椎兩側,呈菱形。起於: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棘突。止於:肩胛骨內側緣3.肩胛提肌位於:斜方肌上部深層,項部兩側,為帶狀長肌。起於:第1-4頸椎橫突,止於:肩胛骨上角。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後縮、下回旋。遠固定時,頸、胸段後伸.輔助練習方法:爬繩,爬杆,提杠鈴聳肩,飛烏展翅(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斜方肌下部前鋸肌下部胸小肌鎖骨下肌近固定時:各肌的肌拉力線斜向下,其向下的分力可使肩胛骨下降打開技術視頻18※1.前鋸肌位於:胸廓外側面,為扁闊形肌肉。起點:以第8—9個肌齒起於上位第8—9助的外側面。
止點:上部肌纖維止於肩胛骨內側緣。下部肌纖維止於肩胛骨下角前面。
前鋸肌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推掌、沖拳、推鉛球,其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遠固定時:上提肋骨助深吸氣。發展肌力練習打開技術視頻172.胸小肌(圖5—18)位於: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肌束排列呈放射狀。
起於:3-5肋骨的前面止於:肩胛骨喙突。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遠固定時:可上提肋助深吸氣。3.鎖骨下肌位於:鎖骨下麵,為棱形小肌。(三)使肩胛骨前伸肌群
包括:前鋸肌和胸小肌(圖5—19)。近固定時:兩肌的拉力線向前,使肩胛骨前伸。如推掌輔助練習:仰臥推舉可發展肩胛骨前伸肌肉的力量及伸展性。
(四)使肩胛骨後縮肌群
主要包括:
斜方肌中部肌束和大小菱肌(圖5—21)。近固定時:各肌的肌拉力線向內,可使肩胛骨後縮。輔助練習:亞鈴聳擴胸。打開技術視頻3(五)使肩胛骨上回旋肌群
包括:前鋸肌下部肌束和斜方肌上、下部肌束(圖5—22)。近固定時:前鋸肌拉力線斜向外,斜方肌上、下部肌束分別向上和向下的肌拉力形成力偶,可使肩胛骨上回旋。
輔助練習:負重上舉、雙臂體後交叉挺胸練習,可發展肩胛骨上回旋作用肌的伸展性。(六)使肩胛骨下回旋肌群
包括: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圖5—24)。
近固定时:前二塊肌的肌拉力線向內上,後者向內下,使肩胛骨下回旋運動。
輔助練習:拉橡皮帶練習,發展該肌力量;直臂伸側壓肩,發展該肌伸展性。打開技術視頻20打開技術視頻15※二.運動肩關節的作用肌群(一)使肩關節屈的作用肌群(二)使肩關節伸的作用肌群(三)使肩關節外展的作用肌群(四)使肩關節內收的作用肌群(五)使肩關節旋內的作用肌群(六)使肩關節旋外的作用肌群(一)使肩關節屈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胸大肌鎖骨部,喙肱肌、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頭肌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均從肩關節冠狀軸的前方跨越。※1.胸大肌(圖5—26)位於:胸廓前壁淺表,為扇形扁肌。
鎖骨部:鎖骨內側半起點胸肋部:胸骨前面與第1—6肋軟骨
腹部:腹直肌鞘前璧上部止點:上下部肌纖維扭轉
180°換位交叉,止於肱骨大結節山脊。
胸大肌功能:
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內收、旋內、水準屈,協助肩胛骨前伸。
例如:投擲標槍時胸大肌和背闊肌一起參加完成器械出手時的“鞭大動作”。
远固定时:拉軀幹向上臂靠近,可提肋協助深吸氣“引體向上”。
輔助練習:仰臥推舉發展該肌力量,拉力器練習發展伸展性。2.喙肱肌位於:肱二頭肌上半部內側。起於:肩胛骨喙突止於:肱骨中部內側.近固定時:使臂屈、內收、和水準屈.(二)使肩關節伸的作用肌群包括:三角肌後部,背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和肱三頭肌長頭等。其肌拉力線從肩關節冠狀軸的後方跨越。※1.背闊肌位於: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加遮蓋,是人體最闊肌。起點:起自於下位6個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中脊、髂脊後部和10—12肋骨外面。止點:上下部肌纖維扭轉
180°肌腱止於肱骨小結脊。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伸、內收、旋內,可助肩胛骨後縮例如自由泳、引體向上“拉”。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近、提肋,引體向上“引”。
輔助練習:引體向上、拉力器練習、拉象皮筋、爬杆等。2.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位於:肩胛骨的岡下窩內,岡下肌下麵是小圓肌,再下麵大圓肌。起點:(1)岡下肌起自肩胛骨岡下窩(2)小圓肌起自肩胛骨外側緣背側面;(3)大圓肌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脊中部、大結節脊下部、小結節脊。
(三)使肩關節外展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
三角肌、岡上肌。肌拉力線從肩關節垂直軸的後外側跨越.
※1.三角肌
位於:肩部,上底下尖呈三角形肌。從前、外、後三個方向包囊肩關節。起點:前部:起於鎖骨外側段。中部:起於肩胛骨的肩峰。後部:起於肩胛岡。止於:肱骨的三角肌粗隆。三角肌機能近固定時:前部:肌束可使肩關節屈、旋內、水平屈;
中部:肌束使肩關節外展。
後部:肌束使肩關節伸、旋外和水準伸三部肌纖維使肩關節外展,如(吊環)十字支撐。輔助練習:力量:負重側平舉、負重直臂舉伸展性:體前雙臂交叉發展該肌。打開技術視頻72.岡上肌(圖5—30)
位於:斜方肌上部的深層,岡上窩內。(四)使肩關節內收作用肌群主要包括:胸大肌、背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和肩胛下肌。肌拉力線從肩關節矢狀軸的內下方跨越。肩胛下肌:位於:肩胛下窩,三角形扁肌起於:肩胛下窩,經肩關節前部;止於:肱骨小結節.近固定時:上臂內收、旋內。(五)使肩關節旋內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三角肌前部,背闊肌、大圓肌、肩胛下肌肌拉力線從肩關節垂直軸的前內側跨越。近固定時:使上臂在肩關節處旋內。(六)使肩關節旋外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三角肌後部,岡下肌、小圓肌。肌拉力線從肩關節垂直軸的後外側跨越。近固定時:使上臂在肩關節處旋外。七.使肩關節水準屈伸肌群打開技術視頻21打開技術視頻22三.運動肘關節的作用肌群(一)使肘關節屈的作用肌群(二)使肘關節伸的作用肌群群(三)使肘關節旋前的作用肌群(四)使肘關節旋後的作用肌群(一)使肘關節屈的作用肌群
主要包括: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和旋前圓肌等。有拉力線從肘關節冠狀軸的前方跨越。※1.肱二頭肌位於:上臂前面,呈梭形,有長短二頭,為雙關節肌起於:長頭起自肩胛盂上結節,經肩關節上方穿過結節間溝。
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長短二頭匯合成肌腹,止於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2.肱肌位於:肱二頭肌下半部深層的羽狀肌。肱二頭肌和肱肌: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在肩關節處屈,使前臂在肘關節處屈和旋後。例如拔河動作。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近,例如反握引體向上。3.肱橈肌
位於:前臂前面橈側,屈肘時可見外形。起於:肱骨外上髁上方,
肌束越過肘關節冠狀軸前方;止於:橈骨莖突。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屈遠固定時:上臂向前臂靠近。4.旋前圓肌位於:斜位於肘關節前面
起於:肱骨內上髁和尺骨冠突。止於:橈骨外側面中部。機能:近固定時:使前臂旋前,輔助肘關節屈,遠固定時:上臂向前臂靠近發
展
肌
力
練
习
举
例
(二)使肘關節伸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肱三頭肌和肘肌。肌拉力線從肘關節冠狀軸的後方跨過。
※1.肱三頭肌
位於:上臂後面,當用力伸肘時,可見該肌龐大外形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橈神經溝上方的骨面
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下方的骨面止點:三個頭合成一個肌腹止於尺骨鷹嘴。2.肘肌位於:橈肌近側端後面皮下,為三角形小肌。
肱三頭肌、肘肌機能近固定時:長頭使上臂在肩關節處伸、水準伸,三個頭共同收縮使肘關節伸。遠固定時:主要使上臂在肘關節伸。在運動中,如自由泳向後劃水動作、武術沖拳。
輔助練習:負重側上舉,推手倒立、支架府臥撐、負重直臂後伸(力量性)。毛巾擦背(伸展性)。(三)使肘關節旋前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旋前圓肌和旋前方肌
肌拉力線跨越前臂橈尺近、遠側關節中心連線的前、內側.1.旋前圓肌位於:肘關節前面,圓錐狀形長肌,肌束從內上斜向外下方平行排列。2.旋前方肌位於:前臂遠端前面深層,肌束平行排列呈方形。(四)使肘關節旋後的作用肌群
主要包括:肱二頭肌和旋後肌。肌拉力線跨越前臂橈尺近、遠側關節中心連線的後外側。旋後肌位於:前臂背面上1/3深層,為短而扁的肌肉。起於: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端,肌束由內上斜向外。止於:橈骨上1/3處的前面。機能:近固定時,使前臂旋外。打開技術視頻2打開技術視頻4打開技術視頻6四.運動手關節的作用肌群
(一)運動橈腕關節的作用肌群
1.使橈腕關節屈的作用肌群
2.使橈腕關節伸的作用肌群
3.使橈腕關節內收的作用肌群
4.使橈腕關節外展的作用肌群
(二)運動手指的作用肌群
(一)運動橈腕關節的作用肌群
1.使橈腕關節屈的作用肌群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指淺屈肌、拇長屈肌,指深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起於:三塊肌起自肱骨內上髁和前臂筋膜;三塊肌分別止於:第二掌骨底、掌腱膜、腕骨及第四掌骨底。指淺屈肌、拇長屈肌,指深肌:起於:三塊肌起自橈骨、尺骨上端前面和骨間膜;三塊肌分別止於:第2~5指骨體中節兩側、拇指遠節指骨底、第2~5指骨體中節兩側,在淺屈肌深面。拇長屈肌、指深屈肌。發展前臂屈肌力量2.使橈腕關節伸的作用肌群淺層:主要有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指伸肌和尺側腕伸肌;深層:主要有拇長展肌、拇短伸肌等。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指伸肌和尺側腕伸肌:起於:肱骨外上髁及前臂筋膜;四塊肌分別止於:第2掌骨底、第3掌骨底、第2~3指骨中節和遠節。拇長展肌、拇短伸肌:起於:橈骨背面、尺骨背面和骨間膜;二塊肌分別止於:拇指近節、拇指未節。發展前臂伸肌群肌肉力練習舉例3.使橈腕關節內收的作用肌群
主要有尺側腕伸肌和尺
側腕屈肌。
4.使橈腕關節外展的作用肌群主要包括橈側腕屈肌、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拇長屈肌、拇長、短伸肌等。
(二)運動手指的作用肌(表5-3)(二)運動手指的作用肌群1.使指屈的作用肌群2.使指伸的作用肌群3.使指外展的作用肌群4.使指內收的作用肌群5.對掌運動的作用肌群五.手的腱鞘1.掌側:指總屈肌腱鞘和拇指屈肌腱鞘(圖5-46).2.背側:拇長伸肌腱鞘、指伸肌腱鞘、小指伸肌腱鞘、尺側腕伸肌腱鞘、橈側腕長伸肌腱鞘、橈側腕短伸肌腱鞘。TheEnd…
思考題1.說明下列肌肉的位置、起止點、功能及發展其力量和伸展性的輔助練習方法。如斜方肌、前鋸肌、胸大肌、背闊肌、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2.推舉、俯臥撐、反握單杠引體向上、“划船”等練習,各可發展哪些肌肉的力量?同學們好!第三節運動下肢的作用肌群
下肢帶肌
1.按其所在位置,可分為
大腿肌、小腿肌足肌2.按肌肉對關節所產生的主要作用,則可分為:
(1)運運髖關節的作用肌群
(2)運動膝關節的作用肌群
(3)運動足關節的作用肌群一.運動髖關節的作用肌群1.按位置屬下肢帶肌:
它們起自骨盆或椎骨,肌束跨越髖關節,止於股骨或小腿骨。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進行各種運動;遠固定時,側可使肌盆繞髖關節進行運動。2.按髖關節的運動形式:將髖關節作用肌可分為屈肌伸肌外展肌內收肌旋外肌旋內肌※(一)使髖關節屈的作用肌群
主要有髂腰肌、股直肌、恥骨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從髖關節冠狀軸的前方跨越。1.髂腰肌(圖5—48)位於:骨盆內側面,由腰大肌和髂肌組成。起點:腰大肌起於腰椎體側面和橫突
髂肌起於髂窩內止點:兩肌向外下方跨過髖關節,止於股骨小轉子。機能:近固定時:繞髖關節冠狀軸使大腿屈,繞垂直軸大腿旋外。例如高抬腿、跑步、蹲踞式跳遠等。遠固定時:兩側髂腰肌收縮,使脊柱前屈,骨盆前屈,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例如攻欄動作、背向推鉛球時預備動作。輔助練習:發展力量:懸垂舉腿、仰臥起坐、跪撐後倒等。發展伸展性:後壓腿、前擺腿等(圖5~50)。打開技術視頻10
2.股直肌:見股四頭肌。
3.恥骨肌:見大腿內側群※4.縫匠肌(圖5—51)
位於:大腿前面內側皮下,它跨越髖、膝兩個關節,是全身最長的一塊肌肉,肌纖維自外上方斜向大腿內下方。
起於:髂前上棘
止於:脛骨粗隆內側。機能:近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旋內;跑、鐵餅旋轉.遠固定時:兩側縫匠肌同時收縮,使骨盆前傾。如體前屈;當用力伸膝時,它可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發展肌力輔助練習
※5.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上部前外側,呈梭形肌。起於:髂前上棘,肌腹在闊筋膜兩層之間,向下在大腿上1/3交界處移行於髂脛束。止於:脛骨外側髁。機能:近固定時:參與大腿在髖關節處屈、外展、旋內。
遠固定時:兩側闊筋膜張肌同時收縮,助骨盆前傾。站立時,有穩定骨盆在股骨上,如排、籃球半蹲姿勢等。肌肉輔助練習:發展力量性:負重深蹲、負重高抬腿發展伸展性:後耗腿、後壓腿、跪撐後倒等。※(二)使髖關節伸的作用肌群主要有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長頭、大收肌、臀中肌、臀小肌的後部。各肌的拉力線從髖關節冠狀軸的後方跨越。※1.臀大肌位於:臀部皮下,是人體中最粗大有力的肌肉,四方形扁肌。
起點:髂骨翼外面後部和骶骨背向。止點:肌束斜向下外,止於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脛束。機能:近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伸,旋外,如後蹬跑;上部肌束使大腿外展;下部肌束使大腿內收。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向外側旋轉;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維持人體直立。
輔助練習⑴負重後擺腿發展該肌力量,
⑵正壓腿發展該肌伸展性,
⑶後蹬,
⑷斜坡跑等。2.股二頭肌位於:大腿後面外側,呈棱形.起點:長頭起於坐骨結節,短頭起於股骨粗線.止點:兩頭合併以長腱止於腓骨頭3.半腱肌和半膜肌(圖5—57)
位於:大腿後面內側,半膜肌在半腱肌深面。起點:起自坐骨結節,與股二頭肌同腱。止點:止於脛骨上端內側。功能及輔助練習兩肌功能:近固定時:長頭使大腿在髖關節處伸;長、短頭使小腿在膝關節處屈和旋外。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一側收縮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
兩肌輔助練習:發展力量:後踢腿跑;發展伸展性:正壓腿。
※(三)使髖關節外展的作用肌群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上部、闊筋膜張肌和犁狀肌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從髖關矢狀軸的外上方跨越。近固有定時:使大腿外展;遠固定時:使骨盆同仙傾。1.臀中肌和臀小肌位於:臀部上方,大部分被臀大肌所覆蓋,兩肌呈扇形;臀小肌在臀中肌深層。起點:兩肌均起於髂肌翼外面;止點:股骨大轉子。機能及輔助練習機能:近固有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外展,如武術中側鏟腿。
前部: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和旋內,如武術中“裏合腿”.
後部:使大腿在髖關節處伸和旋外,如武術中“外擺腿”。遠固有定時:
前部兩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前傾,一側收縮骨盆同側旋轉。後部兩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後傾,一側收縮骨盆同側旋轉。
輔助練習:側控腿、負重側擺腿、側壓腿。2.犁狀肌※(四)使髖關節內收的作用肌群位於:大腿內側,合稱為內收肌群。
主要恥骨肌、短收肌、長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圖畫-63)。各肌的肌拉力線從髖關節矢狀軸的內下方跨越。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內收;遠固定時:使骨盆前傾。
1.大腿內收肌群位於:大腿內側,合稱為內收肌群,分為恥骨肌、短收肌、長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起點:起於恥骨上下支和坐骨結節.
止點:恥骨肌:止於股骨粗線內側唇上部短收肌:止於股骨粗線內側唇中部長收肌:止於股骨粗線內側唇中下部。大收肌:止於股骨粗線內側唇下部和收肌結節。
股薄肌:止於脛粗隆內側。機能及輔助練習機能:近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內收(大收肌伸),(股薄肌使小腿在膝關節處屈、旋內)。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前傾,(大收肌,後傾)輔助練習:發展力量:負重拉橡皮筋,“裏合腿”。發展伸展性:橫劈叉、側壓腿等。※(五)使髖關節旋外的作用肌群
主要有髂腰肌、臀大肌、臀中、小肌的後部,梨狀肌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從髖關節垂直軸的前或外側跨越。
近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旋外;
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一側收縮使向對側旋轉。※(六)使髖關節旋內的作用肌群主要有臀中、小肌前部、恥骨肌、大收肌、梨狀肌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從髖關節垂直軸的前或內側跨越。近固定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旋內;如腳背外側踢足球。遠固定時:使骨盆向同側旋轉,如大步走.二.運動膝關節的作用肌群※(一)使膝關節屈作用肌群※(二)使膝關節伸的作用肌群※(三)使膝關節旋內的作用肌群※(四)使膝關節旋外的作用肌群※(一)使膝關節屈作用肌群主要有半腱、半膜肌、股二頭肌、股薄肌、縫匠肌和腓腸肌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從膝關節冠狀軸的後方跨越。近固定時:使小腿在膝關節處屈,如跑步中騰空折腿。遠固定時: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如踢足球時擺腿。※(二)使膝關節伸的作用肌群
主要股四頭肌※1.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面,由四塊肌肉組成,是人體中體積最大的肌肉之一,四頭均為羽狀肌,股直肌是雙關節肌。(1)股直肌:大腿前面皮下起於:髂前下棘,收縮時隆起(2)股中肌:股直肌深面起於:股骨體前面。(3)股外肌:大腿前外側起於:股骨粗線外側唇。(4)股內肌:大腿前內側起於:股骨粗線內側唇,
止點:四塊肌合併為一腱,包繞髕骨的前面和兩側,向下延為髕韌帶,止於脛骨粗隆。機能及輔助練習機能:近固定時:使小腿在膝關節處伸,股直肌可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如體操繃足。
遠固定時:使大腿在膝關節處伸,骨盆前傾,如攻欄動作,維持人體直立姿勢。輔助練習:懸垂直腿舉、負重深蹲、後壓腿等。※(三)使膝關節旋內的作用肌群主要有大腿後面、內側的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股薄肌、腓腸肌內側頭等。各肌的肌拉力線從膝關節垂直軸的前內側跨越。近固定時:使小腿在屈位狀態下膝關節旋內。如踢鍵子。※(四)使膝關節旋外的作用肌群主要有:大腿後外側的股二頭肌、腓腸肌外側頭。各肌的肌拉力線從膝關節垂直軸的後外側跨越。
近固定時:使小腿在屈位狀態下,膝關節處旋外。如踢踺子三.運動足關節的作用肌群※(一)運動踝關節的作用肌群
1.使踝關節屈的作用肌群
2.使踝關節伸的作用肌群
3.使足內翻的作用肌群
4.使足外翻的作用肌群(二)運動足趾的作用肌群
1.使趾屈的作用肌群
2.使趾伸的作用肌群(三)發展下肢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輔助練習。※(一)運動踝關節的作用肌群按踝關節的運動形式,將踝關節運動的作用肌分為:屈肌伸肌內翻肌外翻肌1.使踝關節屈的作用肌群
主要有小腿三頭肌、脛骨後肌、
踇長屈肌、趾長屈肌、腓骨長、短肌等(圖5—72)。※(1)小腿三頭肌(圖5—73)位於:小腿後面,特別發達,使小腿後部隆起。起點:腓腸肌:分別起於股骨的內、外側髁後面;
比目魚肌:起於脛骨、腓骨上部後面。止點:三頭合併一個肌腹,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向下移行為跟腱,止於跟結節。機能及輔助練習機能:近固定時:使足在踝關節處屈,腓腸肌也能使小腿在膝關節處屈。
遠固定時:小腿使膝關節伸,站立時固定踝關節和膝關節。防止人體向前傾倒,以維持人體直立姿勢。當膝關節屈至90度以上時,該肌僅有比目魚肌屈踝關節。輔助練習:發展力量:如負重提踵、足尖站立、後蹬跑。發展伸展性:如勾足尖壓腿。武術中正踢腿(2)脛骨後肌位於:小腿三頭深層,為羽狀肌。起於:脛、腓骨後面和小腿骨間膜,肌腱經內踝後方轉至足底;止於:足舟骨、全部楔骨。機能:近固定時:使踝關節屈及內翻。遠固定時:小腿在踝關節處屈,
保持足尖站立。維持足弓。(3)踇長屈肌位於:脛骨後肌外側,為羽肌。起於:腓骨體後面,長肌腱經內踝後方至足底。止於:踇趾遠節底。機能:使足在踝關節處屈,內翻,屈踇趾,維持足尖站立.(4)趾長屈肌位於:脛骨後肌內側,為羽肌.起於:脛骨後面中部,肌腱經內踝後方轉至足底4條肌腱。止於:第2—5趾的遠節底。機能:使足在踝關節處屈,屈第2—5趾,維持足尖站立。(5)腓骨長短肌
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長肌在淺、短肌在深層。起點:腓骨體的外側面,肌腱經外踝後面轉至足底。止於:內側楔骨及第1蹠骨底和第5蹠骨粗隆。機能:踝關節屈、外翻,維持橫弓和外側縱弓的作用。輔助練習:
發展小腿後群肌力量的練習※2.使踝關節伸的作用肌群主要有脛骨前肌、趾長伸肌、踇長伸肌和第3腓骨肌。各肌的肌拉力線從踝關節冠狀軸的前方跨越。
近固定時:
使踝關節伸;遠固定時:
拉小腿向前.(1)脛骨前肌位於:脛骨前面外側,為長肌起於:脛骨前外側;止於:第1楔骨及第1蹠骨底。(2)趾長伸肌位於:脛骨前肌外側,為羽肌起於:腓骨前面;止於:第2—5足趾中節和遠節底.(3)踇長伸肌位於:前兩肌之間起於:腓骨體內側前面和骨間膜;止於:踇趾遠節趾骨底。
機能及輔助練習機能:近固定時:足背屈、內翻,伸拇趾;遠固定時:維持足弓。輔助練習:發展力量性:負重鉤腳練習,正踢腿,如武術中正踢腿。發展伸展性:體操中繃足尖練習。※3.使足內翻的作用肌群
主要有踇長屈肌,趾長屈肌,脛骨前肌和脛骨後肌等。
各肌的肌拉力線從踝關節斜向矢狀軸後內側方跨越。近固定時:使足內翻,如內側踢足球。4.使足外翻的作用肌群
主要有:腓骨長、短肌和第三腓骨肌。各肌的肌拉力線通過踝關節斜軸的前外側。
近固定時:使足外翻,如足背外側踢足球。(二)運動足趾的作用肌群
1.使趾屈的作用肌群2.使趾伸的作用肌群(三)足部腱鞘位於:在足背、足底和踝關節的兩側。作用:腱鞘是套在肌腱表面,使肌腱固定一定位置並減少腱與骨面的摩擦。鞘內有滑液,保護肌腱不受傷作用。思考與討論題
1.說明髂腰肌、縫匠肌、臀大肌、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的位置、形態、起止點及功能。
2.舉例說明發展髖關節屈肌、伸肌、外展肌和內收肌的力量性和伸展性練習方法,2-3例。
3.舉例說明發展膝關節屈肌和伸肌的力量性和伸展性練習方法,2-3例。
4.舉例說明發展踝關節屈肌和伸肌的力量性和伸展性練習方法,2-3例。
5.完成後蹬跑動作的作用肌有哪些?
6.分別說明跪撐後倒、縱劈腿、體前屈抱腿練習主要發展哪些肌肉的伸展性。同學們好!第四節運動脊柱和胸廓的作用肌群
1.運動脊柱的作用肌
2.運動胸廓的作用肌
3.頭肌、腹壓肌及腹壁的某些結構
4.體育運動對骨髂肌的影響教學重點:運動脊柱的作用肌和技術動作分析中應用,其中腹直肌、豎脊肌、膈肌等的位置、起止點及機能。一.運動脊柱的作用肌群1.按位置分為:頸肌、背肌、胸肌和腹肌(表5-5)。
運動脊柱的作用肌群2.根據肌肉對關節所產生的主要作用
運動胸廓的作用肌群
(一)使脊柱屈的作用肌群
主要胸鎖乳突肌、斜角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腰大肌。
各肌的拉力線從脊柱冠狀軸的前方跨越。下固定或上固定時:使脊柱屈
1.胸鎖乳突肌位於:頸部兩側皮下,左右兩側胸鎖乳突肌成“V”字形。結構:有兩個頭,兩頭向後上方匯合為一個肌腹。
起於:胸骨柄和鎖骨的胸骨端。止於:顳骨乳突。
機能:主要維持頭的正常姿勢。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頸向同側屈,對側迴旋;兩側同時收縮,使頭伸。上固定時:上提胸骨協助吸氣。※3.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側,被包於腹直肌鞘內。結構:有3~4個橫行的腱劃介於肌腹之間;腱劃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與腹直肌鞘前壁緊密相連。防止腹肌收縮時移位。兩側腹直肌內側緣以白線相隔。起點:第5~7肋軟骨及胸骨劍突。止點:恥骨上緣和恥骨聯合面的前面。機能及輔助練習機能:上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後傾,如仰臥舉腿。下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脊柱前屈,如背向推鉛球。上下固定時:兩頭起坐,跳水中屈體動作。
無固定時:展體動作,下橋、挺身式跳遠。輔助練習:發展力量:仰臥起坐、仰臥屈腿起坐、舉腿等。發展伸展性:體操下橋、伸展練習。打開技術視頻8打開技術視頻9打開技術視頻10打開技術視頻11打開技術視頻12打開技術視頻234.腹外斜肌位於:腹前外側皮下,面積較大,遮蓋胸廓下部及腹內斜肌,左右兩側腹外斜肌呈“V”字形。結構:上部肌束與前鋸肌的齒交叉;
下部肌束與背闊肌肌齒相交叉.
前部移行肌膜,肌膜大部貼於腹直肌正中線形成腹白線。腱膜的下緣形成腹股溝韌帶,附於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起點:鋸齒狀起自5~12對肋骨的外面.止點:後部:肌束止於髂脊;
前部:移行腹直肌外側緣為腱膜,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與對側纖維叉,形成腹白線;
下部:形成腹股溝韌帶,止於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之間。5.腹內斜肌
位於:腹外斜肌深層,呈扁形,左右兩側呈“A”字形。
結構:與腹外斜肌方向相交叉。中後部肌束斜向前上方,中部肌束水準向內,下部肌束斜向內下方移行為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壁和後壁,腱膜參與形成腹白線。起點:起自胸腰筋膜,髂脊和腹股溝韌帶外側1/2處。止點:下3個肋骨下緣,腹白線。
機能:下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脊柱前屈,協助呼氣;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和對側旋轉。如投標槍轉體動作。
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一側收縮使骨盆繞脊柱垂直軸向同側迴旋。如投擲專案中轉體動作。如標槍中交叉步,主要同側腹內斜肌,對側腹外斜肌共同協作完成“轉體”動作。輔助練習:發展力量:負重體側屈、負重轉體發展伸展性:體側屈。6.髂腰肌:(見下肢肌)※(二)使脊柱伸的作用肌主要有:斜方肌、豎脊肌等。肌拉力線跨越脊柱冠狀軸的後方。下固定或無固定時:
使脊柱伸,如背越式跳高過杆動作時。打開技術視頻25打開技術視頻24打開技術視頻26
※1.豎脊肌位於:軀幹背部脊柱兩側深層,是背部最長,最大的肌肉。結構:肌束向上分為3列
①外側例稱髂肋肌;
②中間例稱最長肌;
③內側例稱棘肌。起點:骶骨背面和髂脊後部止點:髂肋肌:外側列止於肋骨最長肌:中間列止於椎骨橫突,上到達顳骨乳突。棘肌:內側列止於椎骨棘突
機能及輔助練習
機能:下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脊柱伸,一側收縮使脊柱側屈。如背越式跳高過杆動作,展體後空翻等。上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前傾。挺身式跳遠動作。
兩頭固定時:相向運動,如俯臥位兩頭翅起、下橋動作。
兩頭無定時:前滾翻。輔助練習:發展力量:提拉杠鈴、俯臥振腿、俯臥抬上體等。發展伸展性:站、坐體前屈。2.斜方肌(見上肢肌)輔助練習:發展力量:提拉杠鈴、俯臥振腿、俯臥抬上體等。發展伸展性:站、坐體前屈。2.斜方肌(見上肢肌)※(三)使脊柱側屈的作用肌群主要同側的胸鎖乳突肌、豎脊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斜角肌、腰方肌等。
各肌的肌拉力線從脊柱矢狀軸側方跨越。下固定時:可使脊柱側屈(圖5~98)。※(四)使脊柱迴旋的作用肌群主要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兩肌拉力線跨脊柱繞垂直軸轉動.上固定時:同側腹外斜肌與對側的腹內斜肌共同收縮,使脊柱產生迴旋轉向同側;如交叉步下固定時:同側腹內斜肌與對側腹外斜肌共同收縮,使脊柱回旋轉向同側(圖5~99)。如轉體動作,投擲標槍時“轉體動作”,左側腹內斜肌上固定,右側腹外斜肌下固定同時收縮完成轉體送髖動作。二.運動胸廓的作用肌群1.膈肌2.肋間肌:為肋間外肌和肋間內肌,共有12對;位於肋間隙內。3.胸橫肌4.腰方肌
※1.膈肌位於:胸腹腔之間,成為胸腔的底,腹腔的頂。形狀:呈穹窿狀,肌纖維位於穹窿四周,中央形成腱膜。結構特點:膈的周圍為性部分,中央為腱膜稱為中心腱。肌束由周圍向中央移行。膈肌上有三個裂孔:主動脈裂孔食管裂孔下腔靜脈裂孔起點:前部:胸廓下口的周圍,胸骨劍突;兩側部:肋骨和肋軟骨後部:腰椎前面和橫突(1~3個).止點:中心腱。機能:主要呼吸運動(1)膈肌收縮時: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腹壓升高,引起吸氣;頂下降1~3cm。(2)膈肌舒張時:回升,胸腔容積減小,引起呼氣,深吸氣時可達7~12cm,加大吸氣容量(圖5~102)。(3)膈肌收縮時:對胃、肝起按摩作用。(4)膈肌在站立和倒立時有承托胸腹腔器官的作用。打開技術視頻27打開技術視頻28打開技術視頻29打開技術視頻30主要呼吸運動肌群附:頭肌、腹壓肌及腹壁的某些結構頭頸部肌肉頭頸部運動肌群第五節體育運動對骨骼肌的影響一.改變骨骼肌形態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肌肉體積增大、重量增加。
2.適宜的體育鍛煉跡可使肌肉的結締組織增厚。
3.不同素質練習對肌纖維類型影響不同。
二.優化骨骼肌結構
1.使骨骼肌亞細胞結構發生適應性變化。
2.使肌細胞內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
3.肌肉中毛細血管數量及分支吻合增多。
4.肌肉中運動終板增多,增大。三.增強骨骼肌功能復習與討論一.各關節的運動1.上肢帶關節的運動:上提、下降、前伸、後縮、上回旋、下回旋.2.關節的運動: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水準屈伸、環轉.3.肘關節的運動:屈、伸、旋內、旋外.4.手腕關節的運動:屈、伸、內收、外展、環轉.5.髖關節的運動: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環轉.6.膝關節的運動:屈、伸、旋內、旋外.7.踝關節的運動:
屈、伸、旋內(外翻)、旋外(內翻).8.頸部的運動:
屈、伸、側屈、旋轉、環轉.9.脊柱的運動:屈、伸、側屈、旋轉、環轉.二.運動各關節的作用肌群(一)運動上肢帶的作用肌群
1.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主要斜方肌上部肌束、菱形肌、肩胛提肌。2.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斜方肌下部、前鋸肌下部、胸小肌、鎖骨下肌。3.肩胛骨前伸(外展)的作用肌:
主要前鋸肌和胸小肌.4.肩胛骨後縮(內收)的作用肌:主要斜方肌中部肌束和大小菱肌.5.肩胛骨上回旋的作用肌:主要前鋸肌下部肌束和斜上肌上、下部肌束.6.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肌:主要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
(二)運動肩關節的作用肌群1.肩關節屈的作用肌:主要胸大肌鎖骨部、喙肱肌、三角肌前部、肱二頭肌等
2.肩關節伸的作用肌:主要三角肌後部、背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和肱三頭肌長頭等。3.肩關節外展的作用肌:主要包括三角肌中部和岡上肌。4.肩關節內收的作用肌:主要包括胸大肌背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和肩胛下肌。5.肩關節旋內的作用肌:主要三角肌前部、背闊肌、大圓肌、肩胛下肌。6.肩關節旋外的作用肌:主要三角肌後部、岡下肌、小圓肌。
(三)運動肘關節的作用肌群1.肘關節屈的作用肌:主要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和旋前圓肌等。2.肘關節伸的作用肌:主要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巴西白糖购销合同
- 2025除草农药买卖合同
- Recycle 2(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光纤入户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
- 入股合伙合同范例
- 中央净水合同范本
- etc改造监理合同范例
- 住房抵押合同范例
- 8升国旗(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2025版林木砍伐与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物流公司软件售后服务流程方案
- 微生物组与胆汁性肝硬化
- 最完善的高速公路机电监理细则
-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