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职业第一中学2022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职业第一中学2022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职业第一中学2022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职业第一中学2022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职业第一中学2022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职业第一中学2022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

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

括两层内涵:一是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

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

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兼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

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

提及“含蓄”一词,但己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

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

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

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

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

浅,不如人意深。”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

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

“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

“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

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

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

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

司空图的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

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

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

法。

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祺直承了严羽“得

意忘言”的含蓄说。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

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

形写形”,说谢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

崇尚深情绵邈、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

学潮流,至今不衰。

(摘编自《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

使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B.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

赞许,《文心雕龙》有《隐秀》篇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C.到了两宋,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严羽的《沧浪诗

话》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D.明清时期,以含蓄评论诗文成为习惯准则。王士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

言外”,唐人五言绝句“有得意忘言之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兼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

水中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

B.作者引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含蓄风格已

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对司空图倡导在有限的“象”、

“景”之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等的补充。

D.严羽提出了“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等说法,王士祺继承了严羽的含蓄

说,可见严羽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

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以及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期,也是“含蓄”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从诗学概念到被尊为一

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

以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

失环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参考答案:

1.C2.A3.C

1.试题分析:C.到了两宋,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严

羽的《沧浪诗话》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严羽的《沧浪诗话》将其推至艺

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张冠李戴。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

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

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

关系。

2.试题分析:A.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兼葭》中就有“所

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含蓄手法

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于文无据。

3.试题分析:C.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

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过

于绝对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

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从国

内外各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和处理方式来

进行分类的。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

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

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投放后应注意盖

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滋生蚊

蝇。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材料二:

最近,继上海之后,49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根据住建部等部门的计一划,到

2020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所以,很多

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2000亿元行业新风口。从小程序识别垃圾、智能垃圾

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物资紧缺,所以建立起了一套国有体制

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回收废旧物资再利用,帮助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国有的废

品回收体系没落了,而市场化的、更加高效的废品回收体系取而代之。

改革开放后,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到达北京后,开始依靠买

卖废品为生。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的废品回收网络,从社区甚至垃

圾箱开始,实现了高效的废品回收、集中,再到末端再生利用,整个链条实现了无缝衔

接。可以说,这些人是城市的清道夫。2014年左右,北京的废品回收从业人员达到历史高

峰,近30万人分散在废品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各个环节。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与北京类

似,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拥有较高的废品回收率。除首尔之外,东京、新加坡、纽约

等城市的再利用率均低于北京。

现在很多人在谈垃圾的智能识别,而我国20世纪的废品收购者早就会判断型号、材

质、塑料的种类,甚至洗衣机电机是铜是铝,他们都能高效区分。他们的下游一一收购市

场中,废纸、废铜分门别类,塑料制品甚至分为好几个类别。

所以,中国原本的市场化的、成熟的废品回收体系,在这一波垃圾分类中,不应该缺

位。新的更高技术、更大规模的市场化,应该吸纳这个行业过去成熟的流程、专业能力。

(摘编自刘远举《高大上的垃圾分类风口,不应忘记拾荒者》,2019年7月22日

“央视网”)

材料三: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最前列。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逼”出

了日本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在号称垃圾分类标准

“最严格”的日本,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在日本,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垃圾分类得不合理,可不予回收。如果谁家的垃圾分

类不当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情节严重的“不法投弃”则会被通知警方出

面处理。如果乱丢垃圾,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坐牢。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废旧

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

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不可燃垃圾经

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

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摘编自2019年5月20日“北青网”等)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叵至亚]妈历澳宿存僮运|工里,公通源’

B.|垃或分类4|成分府成、产生■匍丝地逅画

C.3"收集先闻"飞防止再污嗣做法⑵道“叫便洁员密用收集]

D.垃叫卫斗投放冷定区域目吗展好越飘愉

A.AB.BC.CD.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今年上海率先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国内其他49个城市也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带动了

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

B.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20世纪以买卖废品为生的来自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使

北京的废品再利用率超越东京、新加坡等世界大城市。

C.在建立我国垃圾分类体系,践行垃圾分类理念的实践中,日本严格的分类标准、严厉

的惩罚措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都值得我们学习。

D.日本曾经历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促使其拥有了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废

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意识如今已深入人心。

6.我国要建好垃圾分类市场体系,应从过去借鉴哪些经验?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参考答案:

4.C5.A

6.①我国建立起一套国家层面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②拥有市场化、高效的废品回收体

系。③我国的废品分类具有专业水准,能够分门别类,细分细化。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一中圈

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以偏概全,由材料一可知,垃圾收集时情况会有不同,当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

时,内置垃圾袋后,再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即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句子,

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带动了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错误,选项化未然为已然,材料二中说

“……所以,很多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2000亿元行业新风口。从小程序识

别垃圾、智能垃圾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只是''有望”“似

乎”,并非已经成为事实。

故选Ao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我国要建好垃圾分类市场体系,应从过去借鉴哪些经验?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然后到

材料二中圈出成功的经验,并进行概括。

材料二第二段说“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由此可知,答案应在下文,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物资紧缺,

所以建立起了一套国有体制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回收废旧物资再利用,帮助国家经济建

设”,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如“改革开放后,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河北和四川等地

的农民到达北京后,开始依靠买卖废品为生。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

的废品回收网络,从社区甚至垃圾箱开始,实现了高效的废品回收、集中,再到末端再生

利用,整个链条实现了无缝衔接”,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如“现在很多人在谈垃圾的

智能识别,而我国20世纪的废品收购者早就会判断型号、材质、塑料的种类,甚至洗衣

机电机是铜是铝,他们都能高效区分。他们的下游一一收购市场中,废纸、废铜分门别

类,塑料制品甚至分为好几个类别”,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三点。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乡下人哪儿去了

王开岭

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

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

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

何谓乡下人?显然非地理之意。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70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

鸡”的吆喝声,悠荡,拖长,像歌。所谓赊小鸡,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刚孵的鸡崽,

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

你用鸡蛋顶账。当时,我小脑瓜还琢磨,你说,要是赊鸡的人搬家了或死了,或那小本子

丢了,咋办?那岂不冤大头?

多年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人”。

来春见。来春见。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他们把能省

的心思全给省了。

如今,恐怕再没有赊小鸡了。

原本只有乡下人。城市人一一这个新品种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们擅长算术、崇尚

精明,每次打交道,乡下人总吃亏。于是,羡慕和投奔城市的人越来越多。

山烧成了水泥、劈成了石材,树削成了板块、熬成了纸浆……田野的膘,源源往城里

走。城市一天天肥起来,乡村一天天瘪下去,瘦瘦的,像芝麻粒。

城门内的,未必是城市人。

城市人,即高度“市”化、以复杂和谋略为能、以搏弈和争夺见长的人。

20世纪前,虽早早有了城墙,有了集市,但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骨子里仍住着草木

味儿。

古代商铺,大清早就挂出两面幌子,一书“童叟无欺”,一撰“言不二价”。

一热一冷。我尤喜第二幅的脾气,有点牛,但以货真价实自居。它严厉得让人信任,

傲慢得给人以安全感。

如今,大街上到处跌水促销、跳楼甩卖,到处喜笑颜开的优惠卡、打折券,反让人觉

得笑里藏刀、不怀好意。

前者是草木味,后者是荤腥味。

老北京一酱肉铺子,名“月盛斋”,尤其“五香酱羊肉”,火了近两百年。它有俩规

矩:羊须是内蒙草原的上等羊,为保质量,每天仅炖两锅。

有一年,张中行去天津,路过杨村,闻一家糕点有名,兴冲冲赶去,答无卖,为什

么?没收上来好大米。张先生纳闷,普通米不也成吗,总比歇业强啊?伙计很干脆,不

成,祖上有规矩。

我想,这祖上规矩,这死心眼的举,就是“乡下人”的涵义。

重温以上旧事,我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木味。

想想乡下人的绝迹,大概就这几十年间的事罢。盛夏之夜,我再也没遇见过萤火虫,

也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们都哪儿去了呢,露珠一样蒸发了?

北京国子监胡同,新开了一家怀旧物件店,叫“失物招领”,名起得真好。

我们远去的草木,失踪的夏夜和萤火,又到哪去招领呢?

谁捡到了?

我也幻想开个铺子,叫“寻人启事”。

或许有一天,我正坐在铺子里昏昏欲睡,门帘一挑-----位乡下人挑着担子走进来。

满筐的嘤嘤鸡崽。

(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殓一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消逝的美》)

1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一段中“素馅”和“肉馅”的特点。(4分)

“素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文字。(4分)

14.文中写老北京的“酱菜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

(6分)

15.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2.“素馅”:简单(单纯、质朴),本真(率真、诚信)

“肉馅复杂(精明、谋略),虚假(市伶、欺诈)

评分建议:“素馅”、“肉馅”各2分;答“草木味”和“荤腥味”不得分。

13.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城市人对乡村资源

的野蛮掠夺;表达作者对乡村“草木”远去的忧虑。

评分建议:答到两种修辞得1分,答到“对比”得1分;表达效果2分。

14.表现过去(20世纪前)城里人骨子里还是“乡下人”质朴、诚信的“草木味儿”;与

上文乡下人“赊小鸡”和古代商铺“两面幌子”的叙写相照应;与“如今”的“城里人”

高度“市”化形成对比。

评分建议:每点2分,其中第2点“乡下人‘赊小鸡’”和“古代商铺’两面幌

子'”各1分。

15.想象之境,收束全文,形象地揭示文章主旨。表现作者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热

切呼唤;表达作者对城市人“市”化的“荤腥味”的否定和批判;寄寓作者对城市化发展

致使原有(“乡下人”)纯朴品格失落的伤感和忧思;寄托作者社会转型期人性(精神、

道德)回归的社会理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赞美”不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

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

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关,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

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

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

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

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

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

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和于利而忘返。于是有

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

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

出仕则蹉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

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

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

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家灵壁家:安家B、岸

谷隐然隐:隐约

C、舟车冠盖之冲冲:行驶D、则蹉步市朝

之上蹉步:行走出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深可以隐其孰能讥之乎

B、以与其子孙游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取山之怪石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陛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

/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B.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陛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

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C.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蹉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

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D.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蹉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

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二年赴任途中,经过汴水边的灵壁张氏园亭时,应张硕的请

求而作的一篇游园记。

B、文章开头详细地描述了张氏园亭的地理位置、环境风貌、景物构筑、物产养殖等,

突出“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C、张家世代显赫,张氏先人不仅为个人计,而且为子孙计,构筑了张氏园亭,其后五

十多年,规模日益扩大。

D、苏轼从张氏园亭得到启发,围绕仕与隐这一中心生发了一通议论,认为一个人不能

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3分)

(2)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4分)

(3)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3分)

参考答案:

5C(冲:要冲,交通要道)

6、C(C项,结构助词,的。A项,代词,代指买壁张氏园;副词,表反诘,难道。B

项,

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7、A

8、D(“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

田终老”有误,从原文“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佳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可以看

出,

作者对张氏子孙的出仕与隐退都是赞赏的,题中只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因此属于以偏概全

的错误)

9、(1)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林

(2)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好官有才能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

持了高洁之人谦让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馀荫。

(3)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

[参考译文]:

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

路的人感到疲倦。总共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林。从外面就可以

看到茂密的修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

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

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

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

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应天府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我坐

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君那一代,开始在

灵壁县定居,建造了这个园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台奉养双亲。后来他们到朝中做

官,在当时很有名望。用剩馀的资财,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园子里的

树木都已长成十围之粗,浓荫遮蔽了河岸。园中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令人赏心悦

目,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和时间。

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

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国君。就像饮食一样,自己感到适意就行了。然而士子很难做到合

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为利益所

牵而不愿退处。于是他们就有了违拗亲情自命高洁或贪图利禄苟且偷安的弊病,因而受

到人们的讥讽。如今张氏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

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凡衣食之需,饮

宴游览之乐,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让他们的子孙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

之遥;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以坐卧于山林之内。对于贻养性情,推行仁义保持志

节,无一不非常适合。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循良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

人都保持了高洁谦退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馀荫。

我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

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滨买地归老。往南可以望见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

手拄竹杖,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5.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

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狙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

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

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浪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

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帝乃议亲

征,召群臣问方略。

契丹既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

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

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

谋,坚守以老其师,劳轶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

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澧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睥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

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

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

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

复入对,琼随立于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日:

“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

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节选自《宋史》)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契丹内寇寇:侵犯

B、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简:挑选

C、急书一夕五至,准不发,饮笑自若发:发兵

D、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阳:假装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寇准“刚正直率”的一组是()(3分)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耶②准不发,饮笑自如

③出遇高琼于屏间④众议皆惧,准力争之

⑤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

⑥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A.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围困了瀛州,寇准分析敌我双方疲劳和安逸的形势,认为有胜利的把握,皇帝不

应去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

B、寇准退敌心切,在皇帝不愿亲征的时候,竟以不再见皇上相威胁,实是大胆。

C、在皇帝不肯过河的情况下,寇准力排众议,并争取太尉高琼的支持,最终使皇帝欣然

渡河。

D、皇帝亲临前线,果然使宋朝军队士气大振,踊跃欢呼,契丹军队也不战而败。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2)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参考答案:

4.C发,打开

5.D(②是自信③是遇到高琼⑥是致胜条件)

6.A(B“竟以不再见皇上相威胁”说法错,C”皇帝欣然答应”说法错,D“契丹军队也不

战而败”说法错。)

7.(1)皇帝很久就打算让寇准做宰相,(只是)怕他性格刚直,难于独自担任。(相、

患、独任各1分,大意2分)

(2)寇准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黄河,那么人心就更加不安了,敌人也不会惊惧害

怕,这不是取得威信、决定胜利的行为啊!"(固、危、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皇帝很久就打算让寇准做宰相,(只是)怕他性格刚直,难于独自担任。景德元年,

任命毕士安做副宰相。过了一个月,一起任命他们两人都做了宰相。寇准兼任集贤殿大学

士,职位在毕士安之下。这时候,契丹入侵,放纵游动的骑兵侵袭深州和祁州一带,稍有

点不利就退却,徘徊往来,(好像)没有打仗的意思。寇准说:“这是轻侮我们啊!要训

练军队,任命大将,挑选精悍的部队,据守要害的地方,防备敌人。”这一年冬天,契丹

族果然大举入侵,紧急的军报一个晚上送来了五封,寇准不开封(看紧急军报),饮酒谈

笑,和平常一样。第二天,同列的人把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皇帝大吃一惊,向寇准问这件

事,寇准说:“陛下想结束这件事,不超过五天就能办到。”并趁机请求皇帝到澧州去。

同列的官员害怕起来,想要退兵。寇准阻止了他们,叫他们驾车侍候皇到澧州去。皇帝对

这件事很为难,打算回到宫里去。寇准说:“陛下回到宫里,我就见不到您了,国家大事

可就完啦!请您不要回宫,还是到漕州去吧!”皇帝这才召集群臣商议亲自出征的事,问

有什么计策。

不久,契丹围困了瀛州,一直侵犯到贝州和魏州,朝廷内外都震惊恐慌起来。副宰相

王钦若,是江南人,请求皇帝到金陵去;陈尧叟,是蜀地人,请求皇帝到成都去。皇帝问

寇准,寇准心里知道这两个人的阴谋,却假装不知道,说:“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

人?他的罪可以杀头。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亲自领

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不这样,(那就)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

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

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问题在于人心崩溃了,敌人乘

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就请求皇帝到澧州去。

于是到了南城,契丹的军队正在强盛的时候,大家都要求御驾暂时停留,观察一下军

事形势。寇准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黄河,那么人心就更加不安了,敌人也不会惊惧害

怕,这不是取得威信、决定胜利的行为啊!况且,王超领着强劲的兵力驻扎在中山,扼住

了敌人的咽喉;李继隆和石保吉分列强大的阵势,扼住了敌人的左右手臂。四方各地军事

长官赶来增援的每天都有。为什么疑虑而不前进呢?”大家议论起来都害怕(敌人),寇

准极力争辩,总是偿能决定下来。寇准出来在屏幕间遇见了高琼,对他说:“太尉您受了

国恩,今天有意报答国家吗?"(高琼)回答说:“我是军人,愿意拚命。”寇准又入殿

见皇帝,高琼跟着站在庭下,寇准厉声厉色地说:“陛下不认为我说的对,何不问一下高

琼等到人?”高琼立即仰起头来进奏道:”寇准说的是对的。”寇准说:“机会不可错

过,应当赶快驾车出发。”高琼立即指挥卫士让皇帝乘上车子前进,皇帝就渡过了黄河,

坐临澧州的北城门楼上。远近的人们看见皇帝车上的伞盖,跳跃着欢呼,声音传到几十里

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惊慌害怕,连阵势都排不成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8分)

吾衍传

宋濂

吾衍,字子行,杭州人也。意气简傲,不为公候屈色,尝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

楼,客至,僮则止之,通姓名,使其登乃登,廉访吏徐琰一日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

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H谒使节!”琰素重衍,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十数百人,

使冠者分番下授之。时出小青凉伞,教之低昂作舞势。或对宾游谈大噱,解发濡酒中为

戏。群童皆肃容莫敢动。衍左目眇,又跛右足,一俯一仰,妩媚可观,宛有晋、宋间风

致。畜两铁如意,日持弄之。或倚搂吹洞箫数曲,超然如忘世者。性好讥侮,文学土独推

服仇远及胡之纯、长孺兄弟,谓百年间所无有。

初,衍四十未娶,买酒家女为妾。至大三年秋,或讼女尝为己妻,官为逮女母。

母死,复逮母后夫。夫来主衍家。会其伪券事觉,连及衍。衍固弗知也。逻卒辱

衍,南出数百步,录事张景亮识之,叱日:“是不知情,何摄也!”即遣归。或有诉衍丞

相府,事得下杭府治。腊月未尽,二日甲子,衍持诗别仇远,竟去不知所之.明年三月辛

酉,卫天隐以六壬筮之,日:“是骨朽渊泥久矣."多宝院僧故从衍学为诗,闻其死,哭

甚哀,招衍魂葬之西湖上。

衍通声音律吕之学,善效李贺诗。工隶书,尤精于小篆。其志不止秦、唐二李

间。宛邱赵期颐以书名世,得之衍者为多。其所著书颇丰,世多传。

为说者日:衍之才高矣,使其能自贬以入绳墨,则其所进孰敢抗哉?今所学仅若

是,固可尚也,亦可悲也。虽然,衍亦奇土也夫。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解发濡酒中为戏濡:浸渍

B.夫来主衍家主:寄住

C.是不知情,何摄也摄:恐惧

D.今所学仅若是,固可尚也尚:推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通姓名,使其登乃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琰素重衍,笑而去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C.官为逮女母吾属今为之虏矣

D.卫天隐以六壬筮之以乱易整,不武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使节!(2分)

⑵或有诉衍丞相府,事得下杭府治。(2分)

(3)衍之才高矣,使其能自贬以入绳墨,则其所进孰敢抗哉?(4分)

13.吾衍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0.C(抓捕)

11.D(A项,“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项,“而”:连词,表修饰/转折连

词。“可是”;C项,“为”:介词短语“因此”/介词,表被动;D项,“以”:介

词“用”)

12.(1)有人到丞相府控告吾衍,事情交给杭州府审理。

(2)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13.意气简傲、行为放旷、才学甚高。

【参考译文】

吾衍,字子行,是杭州人。意气高傲,(与人交往)不因为对方是身份高贵而谄媚

讨好,他曾经把自己比作郭忠恕。吾衍居住在生花坊一座小楼,有客人到访,僮仆就挡住

他们,通报姓名,让客人登楼才登楼。廉访吏徐琰有一天来见他,吾衍在楼上大呼说:

”这小楼怎么能承受贵人的登临呢!请允许我改日拜见感谢使节。”徐琰素来看重吾衍,

笑着离开了。跟从吾衍学习的学生,常常有几十上百人,吾衍让已经成年的学生轮番下去

教授他们。而自己则不时拿出小青凉伞,让它或低或高作出舞的姿势。有时对着来访的客

人高谈大笑,解开头发在酒中沾湿作为游戏。群童都面容严肃不敢动弹。吾衍左目瞎了,

右脚又痛了,一俯身一仰首,妩媚可爱极了,宛然有晋、宋年间狂放人士的风致。他备有

两根铁如意,天天拿着它们把弄。有时倚着楼吹几曲洞箫,超然物外如出世的人。他生性

好批评人,文学土中只推重佩服仇远、胡之纯以及长孺兄弟,可以说是上百年绝无所仅有

的人。

当初,吾衍四十岁还没有娶妻,买了一个酒家女为妾。至大三年秋天,有人告这

个女人曾经是自己的妻子,官府因此逮捕女子的母亲。女子的母亲死了后,官府又逮捕女

子母亲的后夫。后夫来投奔寄住在吾衍家。适逢后夫伪造契约的事被发觉,牵连到吾衍。

吾衍本来不知道这件事。逻卒带走吾衍并且羞辱他,向南走了儿百步,录事张景亮认识

他,喝斥逻卒说:“他不知情,为什么要抓他!”当即把他放回家。有人到丞相府控告吾

衍,事情交给杭州府审理。腊月没有结束,二日甲子,吾衍拿着诗与仇远告别,最终离开

不知道他去了哪儿。第二年三月辛酉日,卫天隐用六壬占卜,说:“他的尸骨朽烂在深渊

淤泥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多宝院僧人过去曾经跟吾衍学习写诗,听说他死了,哭得非常

悲哀,替吾衍招魂把他葬在西湖边。

吾衍通晓声音乐律的学问,擅长仿效李贺的诗。工于隶书,尤其精于小篆。其志

不止在秦、唐二李之间。宛邱人赵期颐以书法闻名于世,从吾衍那里得到的比较多。他著

的书很多,世上大多流传。

评论的人说:吾衍的才学很高,假使他能自我抑制融入世俗法度,那么他所取得

的成就又有谁能和他相比呢?现在所学的仅仅如此,本来值得推崇啊,也可悲啊。虽然这

样,吾衍也是一个奇士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