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影响因素分析TOC\o"1-2"\h\u一、导论 5(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5(二)文献综述 5(三)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8(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8二、S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9(一)S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 9(二)S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9三、制约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因素 12(一)农村居民收入因素 12(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13(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15四、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6(一)建立模型 16(二)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7五、促进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18(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18(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19(三)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19参考文献 21一、导论(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消费推动社会进步,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近年来,经济发展环境日新月异,我国经济增长动能正由投资、出口向消费转型,消费已成为拉动增长的第一动力。顺应消费发展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扩大乡村消费。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面目一新,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也在提高。然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现,例如农业和工业、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等。S省农村地区的消费无疑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通过定性分析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内在机理和制约因素,在其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作定量的分析。进行这一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厘清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立足S实际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一些思考与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研究,希望能对全国的居民消费升级问题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价值。文献综述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们都对农村消费升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讨论,许多研究成果随之也在国内外陆续发表,无疑给后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总结,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关于消费升级内涵的界定国外关于消费的一些研究中体现了消费升级的思想。在消费函数理论方面,其研究了消费水平决定因素。凯恩斯(1936)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增减,消费也会随之增减,但在收入的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会逐渐变小。杜森贝利(1949)推崇的是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由人们相对的收入水平决定,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对彼此产生影响,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会影响低收入人群。莫迪利安尼(1954)则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是根据自己生平的收入来进行的,即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1957)提出的是持久收入假说,这一理论认为是一段时间取得的收入决定消费,而不是当下的收入。以上这些理论都对我们界定消费升级起着重要作用。袁瑞彩(2019)认为消费升级这一内涵,一方面可表现为从消费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如食品等)到消费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如奢侈品等)的升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食品类支出比重的下降与非食品类支出比重的上升。杜丹清(2017)提出,消费升级就是消费水平在逐渐提升,这是从量上来看;而从质上看,消费升级意味着消费结构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关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现状与问题任志豪(2020)分别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环境四个方面探究了当前形势与问题,看到了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低、消费基础设施滞后、高层次商品供求不匹配等问题。黄隽、李冀恺(2018)从“生存——发展——享受”、“物质——服务”两种路径针对消费内容优化作分析,使用ELES模型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发现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不匹配的供需等问题。冯叔君、张晖明(2019)通过分析指出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表现为持续提高的消费水平,逐渐下降的恩格尔系数,逐渐缩小的消费和GDP两者的增量之间的差距等,同时也看到一些问题,例如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不稳定、消费增长与GDP增长的差距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等。孙凤(2019)研究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和降级,利用的是消费社会学的理论方法,进而发现我国居民对于功效性的消费这方面的需求趋向降级,而针对意义性消费的需求趋向升级。关于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在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研究中,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给出了答案。一是收入方面,ZaiTangWang,NaWang(2014)通过对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村人均收入对农村消费有显著影响。闫海鹰(2019)也指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核心要素。二是消费基础设施的制约,JianyunHou,XuexiHuo,RunshengYin(2019)应用工具变量法(IV)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做实证分析,发现计算机的应用激发了服装、交通、住房等的消费,可见互联网基础设施对消费产生的积极影响。旷健玲(2019)通过建立有关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农村消费升级的关键所在是发展农村的流通业。三是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张伟(2019)发现相互依存的关系存在于农村消费和社会保障之间,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魏勇、杨孟禹(2017)指出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促进了城镇居民基本商品的消费。王启云、田伟(2011)指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社会保障差距这一因素,从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关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收入方面,樊文斌、冯雪彬、于淼(2020)指出要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有必要支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还应积极建立消费预警制度,未雨绸缪,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冯叔君、张晖明(2019)在解决我国消费升级问题的建议中,第一是要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缩小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差距,创建消费型社会。二是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包括流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方面的基础设施。林秀清(2011)指出要关注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流通方面的环境。袁清(2017)指出要完善乡村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三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魏勇、杨孟禹(2017)指出要想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的作用,就要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要的成本进行合理分摊,政府要有所为,促进居民负担的减轻,从而刺激消费潜力。路红艳(2016)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使居民敢于消费,对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制度进行完善,缩小城乡差距。毋庸置疑,虽然如今国内外学着已经在消费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农村消费升级的研究则更加需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去寻找更详尽、与时俱进的数据和资料,需要我们采取与实际更符合的创新型方法。目前来看,众多研究成果中针对我省农村消费升级的研究较少,如今我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特别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S省农村消费的实际进行分析,拟通过实证分析去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此来发掘进一步消费升级的路径所在,进而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推动S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先对论文的背景、意义进行了阐释,接下来是关于农村消费升级研究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展示了本文的结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了撰写本文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S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这部分从S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两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对S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感知。第三部分:制约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因素这部分从农村居民收入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三个主要因素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这部分探究了农村居民收入因素、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是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分析方法展开研究的。第五部分:促进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对策与建议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这部分对于促进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消费结构、社会保障支出等多方面的比较,更清楚的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实证研究法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分析方法去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农村居民收入、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二、S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一)S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通过整理1990-2019年历年《S统计年鉴》有关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如图2-1所示,可知,1990-2019年间S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都在持续上升,但很直观的可以看到,城镇和农村人均支出之间的差距不减反增,1990年是560元,2019年则到达了11431元。从增速方面来看,2004-2012年这几年间,农村居民消费增速在大幅提高,且都比同期城镇人均消费增速要高。近几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放缓。总的看来,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较低,但消费增加的速度却不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前景向好。图2-11990-2019年S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比图S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按照第一种分类方法来研究。生存型消费包含食品、服装、居住等方面,发展型消费包括教育、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的消费,享受型消费包括娱乐文化服务、耐用消费品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等的消费。数据来源于《S省统计年鉴》。S省1990年至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变化如图2-2所示:图2-21990-2019年S省城乡居民人均生存型消费支出、发展型消费支出、享受型消费支出对比变化图从图2-2可知,1990-2019年间S省城乡居民人均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支出都呈现上涨的态势,但城乡差距仍较为明显。首先,生存型消费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从1990年的759元到2019年的11207元,是15倍的增长速度,农村居民1990年为394元,到2019年为5619元,是14倍多的增长速度。其次,发展型消费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从1990年的131元到2019年的8097元,增长近62倍,增长率仍在不断攀升。农村居民从1990年的55元增长到2019年的3434元,增长了近63倍,增长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然后,在享受型消费方面,城镇居民从1990年的159元到2019年的1854元,是近12倍的增长速度,增长率仍然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农村居民从1990年的38元增长到2019年的675元,增长了近18倍,增长率同样保持较高速增长,近两年增长率分别为11%和12%。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之和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约为47%,农村居民人均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之和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约为42%,农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仍存在一定差距。制约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因素(一)农村居民收入因素从消费需求来看,影响消费升级最主要的因素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如图3-1所示,数据来源于1990~2019年历年《S省统计年鉴》。从图中可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属于持续增长的态势,但通过计算发现,二者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并且这一差距不降反增。拿2019年来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8.8%,只相当于2007年左右的城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之大,必然导致二者消费支出也不在同一水平。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支出9728元,同期城镇为支出21159元,城乡居民生活支出比为2.18:1。图3-11990-2019年S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图(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的是流通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在流通方面,主要的基础设施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由于铁路、水路、航空等更倾向于在全国范围内运送商品,因此本文选取公路相关指标来衡量基础设施环境,包括公路里程数、公路周转量、人均道路密度等指标,本文选择公路里程数指标;在互联网方面,主要考察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率。流通基础设施公路方面,有公路通车总里程、一级公路里程、二级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其他公路里程等几个方面。其他公路包括三级、四级以及等外公路。表3-1S省2004-2019年公路里程数(公里)年份公路通车里程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高速公路其他公路20046581387210539134753055200569563101111587168655280200611293011141188817529817520071198691265126281893104082200812477314071340219651079992009127330152914124196510971220101316441939141633003112540201113480820701442140051143122012137771213714799501111582420131394342232151065011117084201414043624721516450111177892015140960253515158502811823920161420662576153975265118827201714285526381569153351191902018143326273115736560511925420191442832768158745711119928首先从总量上看,二级公路增长比较小,期末与期初的增长率仅为51%左右;而高速公路增长最为迅速,从期初的1347公里增长到2019年5711公里,为期初的4倍多;一级公路的增长也比较迅速,从期初872公里到期末2768公里,增长了3倍多;而公路总里程增长比较慢,从期初65813公里到期末144283公里,增长了2倍多;其他公路增长也较慢,从期初到期末总体增长了2倍多。另外从公路里程增长率看,虽然总体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高速公路仍然保持相对高速增长,近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和2%;一级公路近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和1%。其中公路总里程与二级公路两个指标的增长率下降速度比较快,近两年增长率不到1%。其他公路增长最为缓慢,近一年的增长率仅为0.57%。因此,接下来高速公路里程数仍会持续增多,而其他几项则变化缓慢。从我国公路等级划分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是属于连接城市、城市内部的公路设施,可以近似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而其他公路可看作农村相关的流通基础设施。可见农村的公路设施增速相对缓慢,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指标为每百户家庭电脑、移动电话拥有量。由于2013年起,指标发生变化,故分为两阶段来说明。表3-22004-2012年城乡家庭每百户家庭电脑、移动电话拥有量家用电脑(台)移动电话(部)城镇农村城镇农村200422.90.437910.71200530.160.57109.727.52200635.241.38122.5251.76200739.13.43127.3966.76200847.213.52136.3978.81200949.476.24137.5294.29201054.088.71146.61107.71201169.4524.05178.1172.81201274.0727.67188.39186.76表3-32013-2019年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联网计算机、联网移动电话拥有量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台)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部)城镇农村城镇农村201355.0918.5490.4459.34201457.9718.49101.6768.47201560.1222.66117.7480.39201660.0925.32137.3399.02201761.3725.13144.74110.69201846.0421.53183.01141.24201944.9521.19193.96159.6第一阶段中,从总量上看,农村居民的家用电脑拥有量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拥有量,期末时还相对处于50%以下,二者之间差距比较大;移动电话方面,农村居民前期拥有量较少,但增长迅猛,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增长率来看,家用电脑方面,农村居民的增长率波动比较大;移动电话方面,城镇居民拥有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前两年,之后缓慢增长。而农村在整个阶段中都明显增长。第二阶段中,在总量上,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方面,农民拥有的数量只达到城镇居民拥有量的一半左右。在联网移动电话方面,城乡居民的差距较小。而从增长率方面看,联网计算机方面,城镇居民拥有量基本保持稳定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增长率逐步转为负增长,农村居民拥有量先增加后减少,增长率也逐步进入负增长。在联网移动电话方面,农村居民增长的更快,城乡都呈现出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因此总体来看,城乡之间居民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属于消费环境的一部分,作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过去多年来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长期存在,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大多数农民都秉持着“养儿防老”的陈旧养老观念,在身体健康方面则是能抗就扛,能拖就拖,缺乏医疗保险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薄弱的客观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如图3-2所示,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比为4.25:1,2014-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差距明显。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城乡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对消费升级无疑会造成较大阻碍。这是因为,一方面,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缺乏,使得农民自己要承担的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增加,他们就会转而增加储蓄,导致当前消费下降;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加重了农村居民的负担,养老和医疗方面支出的增加必然会使得农村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减少,限制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图3-22014-2019年S省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对比变化图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建立模型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流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探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数据主要来源于1999-2019年历年《S省统计年鉴》。本文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将文中的主要变量,包括农村消费升级指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他公路通车总里程、社会保障支出、人口规模、投资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对数处理。2、变量和模型说明 利用1999-2019年间S省相关数据,本文设置计量模型如下:lnYt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指标,表示为lnYt。为了衡量消费水平,本文将其划分为生存型消费支出、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当消费水平提高时,发展型支出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会随之增加。因此,本文的消费升级指标可表示为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享受型消费支出二者之和解释变量分别选取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流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支出。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记为;在流通基础设施方面,其他公路包括三级、四级以及等外公路,可以看作是农村相关的流通基础设施,故选取其他公路通车总里程作为解释变量,称其为乡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记为;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选取S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医疗卫生支出之和来表示社会保障的水平,并作为解释变量,记为。在控制变量上,分别选取了人口规模()、投资水平()和S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规模用S省人口数来表示,刻画人口的数量;投资水平用S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表示;S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用我省人均生产总值来表示。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模型估计与检验为了验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流通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本文将(1)式计量模型设置如下:lnYt=α+β表4-1给出了估计结果。表4-1估计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4.54183711.83724-0.3836910.7070LNX10.7572990.1385195.4671120.0001LNX20.1854680.1116971.6604520.1190LNX30.0631120.0816140.7732980.4522LNPOP-0.1388681.547030-0.0897640.9297LNINVE0.0590050.0395331.4925660.1577LNPERGDP0.2439150.1386641.7590420.1004R-squared0.997781Meandependentvar7.201835AdjustedR-squared0.996830S.D.dependentvar0.873187S.E.ofregression0.049163Akaikeinfocriterion-2.926135Sumsquaredresid0.033839Schwarzcriterion-2.577961Loglikelihood37.72441Hannan-Quinncriter.-2.850572F-statistic1049.168Durbin-Watsonstat1.561545Prob(F-statistic)0.000000该模型方程为:lnY(11.83724)(0.138519)(0.111697)(0.081614)(1.547030)(0.039533)(0.138664)T=(-0.383691)(5.467112)(1.660452)(0.773298)(-0.089764)(1.492566)(1.759042)该模型R2=0.997781,表明该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F=1049.168,明显显著。回归结果中多个变量的系数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可能有多重共线性关系。2、检验相关系数由表4-2的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7,可见解释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表4-2相关系数表lnylnx1lnx2lnx3lnpoplninvelnpergdplny1.0000000.9925300.9352720.9927350.9809840.9542500.991390lnx10.9925301.0000000.8967570.9804410.9874950.9286440.976120lnx20.9352720.8967571.0000000.9432110.8765800.9334730.949013lnx30.9927350.9804410.9432111.0000000.9701170.9573400.991996lnpop0.9809840.9874950.8765800.9701171.0000000.9304740.967291lninve0.9542500.9286440.9334730.9573400.9304741.0000000.953546lnpergdp0.9913900.9761200.9490130.9919960.9672910.9535461.0000003、逐步回归对每个变量做单独回归,发现对做回归时的可决系数最大,达到了0.985523,也通过了t检验,故将作为基础的变量,然后在初始的回归模型当中逐步加入其它变量,一步步寻找最优的回归方程。表4-3为逐步回归过程表。第一步,在模型当中引入,此时拟合优度为0.995051,并且变量的系数通过t检验,故留下。第二步,在模型当中引入,此时拟合优度为0.996871,并且变量的系数通过t检验,故留下。第三步,在模型当中引入lnpop,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96983,但npop变量的系数p值不显著,未通过t检验,故剔除lnpop。第四步,继续加入lninve,发现lninve变量的系数未通过t检验,故剔除lninve。第五步,在模型当中加入lnpergdp,发现变量的系数未通过t检验,故剔除。最终模型留下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lnpergdp。表4-3逐步回归过程表Clnx1lnx2lnx3lnpoplninvelnpergdpR2lnY=f(lnx3)-2.5797430.6676520.985523t值-9.44958835.96363lnY=f(lnx1,lnx3)-3.4095650.6626620.3406080.995051t值-15.767565.8871646.011387lnY=f(lnx1,lnx2,lnx3)-5.7170640.7999390.3041780.1827140.996871t值-7.5725657.8480663.1439712.673242lnY=f(lnx1,lnx2,lnx3,lnpop)-14.826430.7215230.3243420.1699021.1935360.996983t值-1.2551864.9864033.2007452.3885180.772805lnY=f(lnx1,lnx2,lnx3,lninve)-5.7761230.8068610.2635480.1440560.0591990.997275t值-7.9424368.2205522.7244552.0469431.540081lnY=f(lnx1,lnx2,lnx3,lnpergdp)-5.5416270.7408640.2277770.0995720.2456280.997395t值-7.7318787.3095792.2674011.2566381.794527lnY=f(lnx1,lnx2,lnpergdp)-6.0432580.8061600.2646520.3462010.997138t值-9.9835129.1099442.7088393.066025通过逐步回归后的模型回归方程为:lnYt=−6.043258(0.605324)(0.088492)(0.097699)(0.112915)T=(-9.983512)(9.109944)(2.708839)(3.066025)该模型R2=0.997138,表明该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F=1974.260,明显显著。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认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升级指标有着显著影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农村消费升级指标升高0.8062个百分点。在5%的显著水平下认为乡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对消费升级指标有着显著影响。其中乡村路通车总里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农村消费升级指标升高0.2647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乡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的增加有利于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人均GDP也对农村消费升级指标起显著的促进作用。五、促进S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对策与建议(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影响农村消费的因素中,首要因素为居民的消费能力。本文提出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从而激发农民的消费潜力。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农村产业发展新动能。S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培育粗粮、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去选择产品,考虑到农户市场信息的缺乏和资金不足,政府要适当给予支持,从而蹚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农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方找准自身的定位,发展特色产业,政府要帮助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等途径加大宣传,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活动,加强农村地方人才的培养。在农业方面将强职业教育,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接纳有才青年在本地工作、创业等,为这些人提供便利优质服务,通过减税降费等利好政策吸引人才回乡,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近年来,S农村的消费条件和供应条件虽有一定改善,但总体水平仍不高,为促进农村的消费,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条件和环境,优化农村消费的供给条件。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加快健全农村及偏远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和提升消费提供支持。推动农村互联网+零售网点的基础建设,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零售市场,加快农村的流通网点全面建设。这样既可以给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又可以极大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升级。二是增加产品多样性,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农民消费已从注重数量到追求质量进行转变。因此,要改善农村居民吃穿住等一般消费的质量,并改善提高居民在服务型和精神性方面的消费,例如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母婴美妆等。(三)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减少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公平的重要措施。当前,S省内整体社会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城乡居民之间的保障程度差距较为明显。因此,非但没有缩小城乡之间居民收入消费的差距,反而加剧了差距,不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的提升。首先在医疗保障方面,加快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卫生机构要加大投入和建设,例如村级卫生所和乡镇级卫生院等,给农村居民提供较好的医疗场所,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支出,提高乡镇重大疾病相关的医疗检测设备的使用率,争取在疾病早期提供有效治疗。其次在养老方面,有必要提高居民养老金补贴标准,促进城镇养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扩大并完善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同时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完善对于丧失劳动力人群的补贴机制,改善农村自然灾害补贴机制。此外,在农村教育方面,增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补贴力度,通过网络教学等途径,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关注并改善合并行政村后的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良的受教育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语考试变化中的机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MySQL考试新手指南试题及答案
- 逻辑题目的解读和解析试题及答案
- 总结Python编程因果关系的试题及答案
- 理清2025年计算机二级Python考试思路的试题及答案
- 税收筹划技巧试题及答案
- Python标准库使用策略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MySQL考试心得与试题及答案
- 结构化知识体系2025年计算机二级Delphi试题及答案
- 逻辑推理的深步探索试题及答案
- 《抗休克药物治疗》课件
- 2022办公建筑设计标准
- 《2024 3572-T-424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规范 第 3 部分:供餐》知识培训
-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教材字词打卡练
- 四川省绵阳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力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 2024年数字化管理试题及答案
- 温州护士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9.5 美国
-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万能遥控器设计58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