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18年七年级地理
上册全册学案
目录
1.1我们身边的地理学案3.1世界的人口学案1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案13.1世界的人口学案2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案23.1世界的人口导学案
2.1认识地球学案13.2世界的人种导学案
2.1认识地球学案2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学案
2.2世界的海陆分布学案1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学案
2.2世界的海陆分布学案2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导学案
2.3世界的地形学案13.4世界的聚落学案
2.3世界的地形学案23.4世界的聚落导学案
2.4海陆变迁学案14.1天气和气候学案1
2.4海陆变迁学案24.1天气和气候学案2
4.2气温和降水学案15.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学
4.2气温和降水学案2案1
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5.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学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案2
15.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导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
学案
2
5.2国际经济合作学案
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学案1
5.2国际经济合作导学案
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学案2
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学案3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1.1我们身边的地理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一、课题:1.1我们身边的地理
二、学习目标
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知道“地理”的一词
来源,荷兰的风车和郁金香,阿拉伯人服饰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一颗星球?与太阳系其它星球相比,
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
2.看看目录,本章节共包括几节内容,告诉大家。
【合作探究】
一、解开地理之“谜”
1.解答下列问题
A.为什么一年里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C.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者万顷煤田?
2.阅读教材r地理”一词的来源。说一说,我国和西方出现“地理”一词
的具体时间。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1.阅读教材,说一说地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联系日常生活,你能提出几个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吗?写出来,请教
老师或与同学探讨。
1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阅读教材,说一说地理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2.阅读教材:荷兰的风车。说一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1.阅读教材,说一说地理与风土人情的联系。
2.阅读教材: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与地理环境。说一说,阿拉伯人的
居住地及其气候特点、传统服饰及其服饰特点?
【检测训练】
1.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世纪成文的
《易经•系辞》。在西方,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_______世纪古希腊学者
埃拉托色尼,并撰写了西方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
2.荷兰人将_____视为国家的“功臣”,荷兰以花卉种植业发达而著称,
尤以.驰名世界。
3.阿拉伯人的居住地在_______和_________,那里气候________,很
少_________,男子的传统打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他们的
长袍多为________十分宽大。
反
思
栏
2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1.2我们怎样学地理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二、课题:1.2-1我们怎样学地理
三、学习目标
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和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明确比例尺的类型及大小详略关系。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同学们都看过地图吗?你了解地图吗?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地图。地
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一幅完整的地图必须具备方向、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三要素。
【合作探究】
一、学会使用地图。
1.我来介绍地图的作用。
2.我来说说地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3.地图三要素是什么?
①方向
A.地平面上有哪几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哪些方向?
-杀£)()
▼()()
B.在地图上如何表示方向?
3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C.在室外看地图应该怎么做?你来演示一下。
②比例尺
请写出比例尺公式,并说一说比例尺可以用几种公式来表示。
【检测训练】
1.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地图名D、图例、注记
2.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一幅是()
A、所画的内容较详细B、所画的地面范围较大
C、所画的内容较简略D、所画的地图较大
3.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O
(2)图中水电站在学校的力向医院在学校的方向。
(3)图中小河水流向方。
反
思
栏
4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我们怎样学地理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三、课题:1.2我们怎样学地理2
四、学习目标
1.知道地图的分类。
2.学会地图三要素中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各个作用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比例尺大范围_________内容_______
比例尺小范围_________内容_______
2.下列几种地理学习方法,你会几种?和我们身边的同学互相交流。
(温馨提示:参考课本内容P12-13)
1.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2.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合作探究】
三.图例和注记
1.什么是图例?举例说明
2.什么是注记?举例说明
5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四.在地图家族中,地图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你能说出来吗?
五.你知道什么是遥感地图?什么是电子地图?介绍给大家
【检测训练】
1.关于地理地形中的符号“'是()
A.山脊B.山谷C.鞍部D.山峰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和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是
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
3.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10000000B.1:1000000
C.1:10000D.1:100000
4.下列不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A.人口分布图B.地形图
C.气候图D.水文图
反
思
栏
6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认识地球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四、课题:2.1认识地球2
五、学习目标
1、运用基本数据,知道地球的大小,形状。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极、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一颗星球?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什么是地球仪?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⑴“盖天说”:__________
⑵浑天说:(汉•张衡
⑶麦哲伦环球航行:读图2—5,想一想,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
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的半径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地球仪(重点)
1、用手指拨动地球仪,看看它绕着什么转动?(抢答)
2、拿出地球仪独自指出两级,北极,南极,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位置。
3、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拿着地球仪,一位同学看课本理解:
①什么是纬线圈?
②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赤道
向两级,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③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4、每组组长组织学习:
(1)解释什么是纬度,赤道纬度是多少?
(2)观察第一幅图,指出北纬和南纬,并观察它们的度数有什么变化?
北纬用什么表示?南纬用什么表示?
(3)看下面的图,找出为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8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i-*T,*«*'
中*IWft
而纬度昨^
s
起..《氏外,便】轴14〉
【检测训练】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括号里填注:南、北回归线,南、
北极圈,赤道。
)
(2)在图中用红笔画出高、中、低纬度地)
)
区的分界线,并标注出相应的度数。
(3)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看,北
京市
(39°40'N,116°20'E)位于纬度地区。
(4)从图中纬度变化可知,纬度自赤道向两极依次(增加、减
少)o从北半球看,纬度自北向南依次是(增加、减少)。
从南半球看,纬度自北向南依次是(增加、减少)。
反
思
栏
9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认识地球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五、课题:2.1-2认识地球
六、学习目标
通过对比,知道经线和纬线的差异,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明确地球运动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______,赤道是
最大的纬线圈,赤道的纬度是_,北极是_______南极是_______o人
们规定为低纬度地区______为中纬度地区,______为高纬度地区。
【合作探究】
一、地球仪
1.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经度?
2.0°经线是如何确定的?东西经最大的度数是多少度?
3.什么是180°经线?
4.划分东西半球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选用180°经线。
5.地轴和经线都连接地球仪的南北两极,它们有哪些不同?
6.完成下表,说一说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纬线经线
10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
在北半球或南半球,不同的纬线圈
长度都不相等。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由______和______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________o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有哪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
2.说一说,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3.说一说,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检测训练】
1.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是
()
A、本初子午线B、0°经线C、赤道D、20°W,160°E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知道在地图上的方向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式。
有指向的地图要根据______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的指向一般为_______;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_____来确定方向,经线表示__________方向,
纬线表示__________方向;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
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反
思
栏
11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一、课题:2.2世界的海陆分布(1)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三个概念,记住七大洲的名称、所在半球、面积。
3.记忆并能在图上识别七大洲的界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观察28页饼状图2-25回答: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陆地面积占_%,
可以说分海洋__分陆地。
2、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色,因此地球被称为“_____o
3、读图2-26回答: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对比两个半球得出
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
4.、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_…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一全世
界共有_大洲,它们分别是—、_____、一
_____、
(1)、读图2-28按面积大小写出七大洲的名称
O
(2)、我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
o它是地球上的一块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_以上。
【合作探究】
1.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
2、观察28页的图2-27回答问题:
a.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洲、一—洲、—洲、一洲、
_______洲。
b.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洲、_____洲。
12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c.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大陆、大陆。
d.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洲、―洲、_洲、洲、
洲,北冰洋沿岸有洲、洲、洲。
3.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是什么大陆,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多少。
4.记4.忆并能在图上识别七大洲的界限
(1).结合图2-30和2-31回答: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限为山脉
河山脉海峡。
2)读图2-32和2-33回答: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限是运河,由此可
以得出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为分界限。
【检测训练】
1)写出字母的名称:
(2)在图中填出: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2、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南极洲
3、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南美洲B、非洲以亚洲D、大洋州
4、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三大洋所包围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南美洲C、亚洲D、大洋州
5.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南极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
7.世界最大的岛屿在()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
13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反思栏
14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六、课题:2.2世界的海陆分布
七、学习目标
明确全球海洋与陆地的面积关系,知道七大洲、四大洋、亚欧大陆以
及亚欧之间的分界线,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说一说世界上有哪些大洋?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读课本P.31“四大洋”一框第三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各举一例。
②在教材P.30说出图中显示的洋、海和海峡的名称?
2、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①如何区别海与洋?
②里海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吗?为什么?
(点拨)
①从所在位置,面积、深度、从属关系等方面区别。
②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它与大洋是相通的。而里海既不位于大洋的边
缘,也不与大洋相通,所以里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
(结论)
①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而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与大洋相比,海的面积和深度
都较小,离大陆近,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
②里海位于大陆内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与世界上其他的海洋不相
通。虽然叫海,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而是一个内陆湖。
学习任务(二):
1、:读课本P.31“四大洋”完成下列要求
①读图2-35按面积大小说出四大洋的名称?
②在地图册上找出四大洋认识轮廓及位置。
③结合课本内容及海陆轮廓图,说出四大洋各自的特征。
2、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15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①总结四大洋各自的特征一般从哪几方面入手?
②在地图册上,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洲和南极洲周围的大洋。
①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可以从四大洋的特征上总结出。
②题要学会看世界轮廓图,发挥空间想象力,按顺序说出。
(结论)
①总结四大洋各自的特征一般从位置、面积、轮廓、深度等方面入手。
②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是欧洲、亚洲、北美洲(逆时针),南极洲周围的大
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顺时针卜
2绘图比赛:模仿图2-28快速绘制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并在相应位置填注
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看看哪组绘得最快、填得最准。(绘图时要注意赤
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大洲的位置。)
3拼图游戏:用硬纸片剪出的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图,在课桌上拼成世
界地图,并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检测训练】
1.仔细观察下面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
四大洋:A、B、C、D
2.关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位于亚洲、非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B.印度洋分布在东半球,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
C.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绕
D.大西洋完全位于西半球
3.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哪些?
A.亚洲、欧洲、北美洲B.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C.亚洲、欧洲、非洲D.亚洲、欧洲、南美洲
16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反
思
栏
17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世界的地形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七、课题:2.3世界的地形1
八、学习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基本概念,及陆地五种地形的特点
3、知道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
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你能说出七大洲,四大洋吗?并且说出各洲之间的分界线。
2、你知道什么是地形吗?
【合作探究】
一、陆地地形
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距离,叫海拔。如右图中,甲处的海拔为米,乙处的海拔为
米。海拔也叫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即两个地
点之间的一。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为:O
2、陆地的基本地形及特征
五种基本地形:、、、、O
各组分别完成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并说出他们的特征: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18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盆地:
3、世界著名两大山脉带:
山走
组成分布
脉带向
环太平洋太平洋东岸山脉带:科迪勒拉山
北美洲和南美洲
沿岸山脉系,主体山脉是北美洲的
走向
的西部
带山脉和南美洲的________山脉
横贯亚欧
大陆南部
由山脉、山脉和亚欧大陆南部和非
和非洲西—走向
山脉等著名山脉组成洲西北部
北部的山
脉带
3、比一比,看谁在能在地图上找出最多的世界之最?写下来:
二、海底地形:
1、海底地形同陆地地形一样有高低起伏,复杂多样。海底地形主要
分、、等类型,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2、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太平洋底部的海沟,最深处
达11034米。
【检测训练】
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二地相对高度
19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A.1988.2米B.2186米C.19882米D.9882米
2.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3.海底地形中,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地形类型是()
A.大洋中脊B.大陆坡C.大陆架D.海沟
4.下列山脉中,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安第斯山脉D.阿尔金山脉
5.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A.西伯利亚局原B.东非局原C.青藏局原D巴西局原
反
思
栏
20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世界的地形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八、课题:2.3世界的地形2
九、学习目标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5种地形
2.知道海底地形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等高线是把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
接成线,叫______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中间高而四周低的地形是—;相
反,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是_____;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的地形
是_____;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的地形是______;两个山顶之间的低
洼部分是_____;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O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因此,
平原地区等高线_______,山地的等高线_________(密集、稀疏)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用_____色表示,颜色越深,则表示海洋
深度越—,在
陆地上,颜色越深的地方,地势就越一_____,高山上白勺积雪、冰川用
表不・O
5.海底地口111
——
形。在方框
_______r~r一
i/
中填出海底
21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地形类型
【合作探究】
1、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
B,Do
(2)甲地海拔为米,甲、乙
两地的相对高度约米。
(3)甲地在乙地的方向。
2读右图回答:从B点爬到山顶A
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
水平比例尺1:5000
为什么?答:理由: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地形),虚线表
不O
(2)B点比C点高米,B点的海拔高度为米。
(3)C点在B点的方向
【检查反馈)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A、绝对高度B、相对高度C、海拔高度D、平均高度
2、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22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
平面不意图
3、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米,这是哪种地形区?
A、海沟B、洋盆C、海岭D、大陆架
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C、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D、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能判断地形的起伏
反
思
栏
23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海陆变迁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十、课题:2.4海陆变迁(1)
十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
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2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
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读教材P40页解释41页“活动”中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你得到什么启
示?
2.列举海陆变迁的事实
海陆变迁实例
海洋f陆地
陆地―海洋
3.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的科学家,他提出的假
说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与之中。
2、读下面二则消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消息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
24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消息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
的遗迹。
(1)二则消息说明了什么?
答:
____O
(2)消息一说明地表形态如何变化?
3)消息二说明地表形态如何变化?
3、讨论:从下列地理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C台湾海峡发现了森林和古河道。
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_______的假说。
5.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证明魏格纳的猜想呢?
6.通过拼合游戏,研究怎样寻找大陆相连的证据。
〔检查反馈)
1、“沧海桑田”说明的地理知识是()
A.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农田
B.茫茫大海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
C.大海也是农田
D.大海可以被人类改造成良田
2、东非大裂谷一直在开裂,说明
A.海陆变化只在过去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发生。
B..海陆一直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C.因为下面有生物体在运动
D.只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位置移动
3、以下叙述中,与大陆漂移说不相符合的是()
A.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
B.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C.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大陆不会再发生移动
D.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
3.迪拜填海建造世界岛(下图),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还可能是:
A人类活动B海平面上升C海平面下降D地壳运动
25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反
思
栏
26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海陆变迁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十二、课题:2.4-2海陆变迁
九、学习目标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具体内容,明确全球火山与地震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形式?
2.请用语言叙述大陆漂移假说的具体内容。
【合作探究】
一、板块构造学说
1.读图2-55六大板块示意,说说全球主要有哪六大板块,太平洋板
块以陆地为主,还是以海洋为主,那印度洋板块呢?
2.请用语言叙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具体内容。
3.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是碰撞挤压,还是张裂拉伸?亚欧板块
与印度洋板块呢?
二、火山与地震
1.板块_____或_________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在那里,全
球大约平均每年发生_____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约次)分布有
多座活火山。
2.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哪两大地带?
27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28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世界的人口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十三、课题:3.1世界的人口
十、学习目标
1能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重点)
3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比一比,谁学得快
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一)读48页图3-1,完成48页活动题,学习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二)自学课本49页活动思考如何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练习,初
步学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练习:某村庄有1000人,在这一年中出生了20人,死亡了10人,求出
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和—决定,人口
自然增长率与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国
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29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合作探究】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反映_____________
2、计算方法:人口密度二
3、世界人口地理分布状况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布很不均匀。
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点。(重点)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小组讨论,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推选代表回答
(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3)人口的增长应与—、一相协调,与相适应。
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措施。
【检测训练】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指()
A.出生率B.死亡率减去出生率
C.死亡率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从地形条件看,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A.荒漠地区B.平原地区C.山区D.热带
雨林地区
3、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30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A劳动力短缺B自然环境恶化C人口老龄化D
国防兵源不足
4、下列地区中,人口较稠密的是()
A.青藏高原B.南极大陆C东北平
原D.撒哈拉
沙漠
5、看世界人口分布图快速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反
思
栏
31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世界的人口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一、课题:3.1世界的人口(1)
二、学习目标
1、世界人口的总数及增长状况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20世纪初,____________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说。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主要有
大板块。
3.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导学释疑〕
1、1公元1800年以前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_______,此后世界人口进入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
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二一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________;经济发展水
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______________O
5、一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是千分之二十三,死亡率是千分之十二,这个地区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______________。
6、人口密度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来表示。
7.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亚洲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四大人口稠密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o四大人口稀疏______区
是__________,,,
__________O
〔巩固提升)
32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1.阅读右世界人口增长示意
人口亿)An('4
图。回答:
(1)从1830年起世界人口每
增长十亿所用的时间依次为
年年年年
年。
(2)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是:
(3)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2.读课本图3-3掌握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及稀疏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等方面分析讨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稀疏的原因。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
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纬度地区,在气
候、降水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地区。
〔检查反馈)
1、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
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5%OB、10%。C、5%0D、15%。
2、有甲乙两地区,甲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20万,乙地区面积1000
平方千米人口10万,则()
A、甲地人口密度是乙地的2倍B、乙地人口密度大于甲地
C、甲乙两地人口密度相等D、甲乙两地人口密度不相等
3、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西部人口稠密集中了世界多数人口
4.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亚马孙热带雨林B、撒哈拉沙漠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5.读课本P50图3-3回答问题:
(1)按南北半球的划分,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半球。
(2)从维度来看,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地区(填高、中或低纬度区)
(3)从沿海和内陆看,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地区。
(4)亚洲东部人口密度(填大或小),其主要原因
是o
(5)非洲北部和南美洲北部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人以
下,其主要原因是前者是后者
是O
(6)南极洲至今无常住居民的原因是O
(7)能否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
33
湘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反
思
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合作协议范本(品牌推广)
- 2025年绿色生态园区保洁临时工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营业执照租赁及推广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装卸搬运与加工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节能设备采购合同模板参考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景观设计评估报告-以2025年为背景
- 金华盆景养护管理办法
- 辽宁创业培训管理办法
-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在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报告
- 食堂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 CFG桩施工技术培训课件(-40张)
- 加药设备安装 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表
- 岗位技能评定机考考场规则
- 尽职调查所用相关表格(全)
- 三基-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200题)练习
- 老年康养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枸杞采摘合同
-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
- 张家界船舶工业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本】
- 来料检验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