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的北极和南极-极地地理特点_第1页
冰冻的北极和南极-极地地理特点_第2页
冰冻的北极和南极-极地地理特点_第3页
冰冻的北极和南极-极地地理特点_第4页
冰冻的北极和南极-极地地理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极地地理特点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Catalog目录01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02极地地理位置03极地气候特点04极地冰川和冰盖05极地生物多样性06极地资源与利用07极地探索与科学研究01添加章节标题02极地地理位置北极和南极的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地球的极点之一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的极点之一北极圈:位于北纬66°33′,是北半球的极昼和极夜分界线南极圈:位于南纬66°33′,是南半球的极昼和极夜分界线北极点:位于北纬90°,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点:位于南纬90°,是地球的最南端极地与地球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极地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北极和南极极地与低纬度地区相对,是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极地与温带、热带相对,是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极地与赤道相对,是地球的两极极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球两极:南北极是地球的两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科学研究:极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如极地气象、极地生物、极地地质等自然资源:极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气候特点:极地气候寒冷,常年冰雪覆盖,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03极地气候特点极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冰雪覆盖:极地地区常年冰雪覆盖,反射太阳辐射,导致气温低海洋性:极地地区靠近海洋,海洋性气候影响大,气温低地理位置:位于地球的两极,远离赤道,太阳辐射量少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倾斜角,导致极地地区太阳辐射量少极地气候的特性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昼夜变化大:极昼和极夜现象明显,昼夜温差大极端寒冷:气温极低,常年处于冰封状态风力强劲:常年刮大风,风力强劲降水稀少:降水量极少,多为冰雪形式极地气候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极地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的异常波动极地气候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地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全球气候的稳定性极地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全球气候的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04极地冰川和冰盖极地冰川的形成和分布形成原因:极地冰川是由降雪和积雪积累而成,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冻结,形成冰川分布范围:极地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其中南极洲的冰川面积最大,占全球冰川总面积的90%以上冰川类型:极地冰川可以分为大陆冰川和海洋冰川两种类型,其中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海洋冰川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冰川厚度:极地冰川的厚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千米之间,其中南极洲的冰川厚度最大,可以达到几千米以上。冰盖的特性和变化冰盖是覆盖在陆地上的巨大冰层,厚度可达数千米冰盖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低温和降雪,以及地形的配合冰盖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如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盖厚度变化等冰盖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有重要影响,如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和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冰川和冰盖对极地环境的影响冰川和冰盖是极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和岛屿造成威胁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会释放出大量的淡水,对全球水循环产生影响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会改变极地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05极地生物多样性极地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微生物:极地地区特有的微生物,适应寒冷环境,生长缓慢苔藓和地衣:极地地区特有的植物,适应寒冷环境,生长缓慢海豹:北极和南极地区都有分布,适应寒冷环境,善于游泳和捕猎海鸟:北极和南极地区都有分布,适应寒冷环境,善于飞行和捕猎企鹅:南极洲特有的鸟类,适应寒冷环境,善于游泳和潜水北极熊:北极地区特有的哺乳动物,适应寒冷环境,善于游泳和捕猎极地生物的生存环境极地气候:寒冷、干燥、风大极地地貌:冰川、冰盖、冻土极地食物链:简单、脆弱极地生物适应性:耐寒、耐旱、耐风极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极地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开展极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其生态习性和生存环境教育宣传:加强极地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极地资源,实现极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06极地资源与利用极地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矿产资源:如铁、铜、镍、铅、锌等,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极地区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渔业资源:如鳕鱼、鲑鱼、鲱鱼等,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生物资源:如北极熊、企鹅、海豹等,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极地区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如冰盖、冰川等太阳能和风能: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极地区,是极地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极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开采难度大,但储量丰富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镍等,主要分布在南极地区,开采难度大,但储量丰富渔业资源:包括鳕鱼、鲑鱼等,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捕捞量较大,但过度捕捞导致资源减少旅游和科研: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科研人员,但过度旅游和科研活动对极地环境造成了影响极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开发利用: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极地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环境保护:保护极地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极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07极地探索与科学研究极地探险的历史和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极地探险的黄金时期,许多探险家前往南北极进行探险1909年: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首次到达北极点1911年: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首次到达南极点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发展,极地探险逐渐转向科学研究,如冰川学、海洋学、气象学等极地科学研究的领域和成果极地气候研究:研究极地气候的形成、变化和影响极地生物研究:研究极地生物的种类、分布、习性和适应性极地地质研究:研究极地地质的形成、演化和资源分布极地海洋研究:研究极地海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极地空间研究:研究极地空间环境、太阳风和极光等现象极地人类活动研究:研究人类在极地的活动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极地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共享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