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6小题,每题2分,共72分)1.赤狄(鬼方)各部虽然盛极一时,但是它们彼此互不统属,所以它们实际上处在中原各国的包围之中。鲁宣公十五年至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94—公元前588年),赤狄被晋国各个击破,其人口和地盘尽入晋国。至此,古老的鬼方完全被华夏族征服。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征服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B.华夏认同推动国家统一C.兼并战争破坏了分封制 D.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春秋时期赤狄各部被晋国各个击破,古老的鬼方完全被华夏族征服,说明民族间的战争促进民族交融,A项正确;此时国家并未统一,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的内涵,排除C项;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和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在秦律中,不仅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而且一切动产及不动产的所有权,如牛羊、甲盾、钱财,甚至是系羊的绳子,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理办法。据此可知,秦律()A.注重维护私产者的利益 B.具有轻罪重罚的特点C.有效保护奴隶主的权利 D.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仅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而且一切动产及不动产的所有权,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理办法。”可以得出,秦朝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轻罪重罚,排除B项;秦朝是封建社会,维护地主利益,不是奴隶主,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民本,排除D项。故选A项。3.山东莱芜出土了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文字标识。经专家鉴定,铁范为汉高祖时期文物,其中的李、汜、山都是姓氏。据此可知,汉初()A.山东是全国的冶铁中心 B.冶铁技术世界领先C.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D.尚未实现盐铁官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文字标识”“铁范为汉高祖时期文物,其中的李、汜、山都是姓氏”可知,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姓氏,说明此时铁器由私人铸造和经营,汉初尚未实现盐铁官营,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其他地区的情况,不能说明山东是全国的冶铁中心,排除A项;材料没有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对比,不能得出“冶铁技术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汉初尚未实现盐铁官营,C项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遥领和虚封制度。蜀国马超领凉州牧,吴国孙休为琅邪王,而凉州与琅邪均位于曹魏境内;北魏以南朝的会稽、苍梧、建业、丹阳等郡为号,加封其臣为公侯。据此可知,这一制度()A.彰显国家统一的政治愿景 B.宣示各自政权的合法性C.激励将士开疆拓土的斗志 D.给敌对的政权制造压力【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蜀国马超领凉州牧,吴国孙休为琅邪王,而凉州与琅邪均位于曹魏境内”、“北魏以南朝的会稽、苍梧、建业、丹阳等郡为号,加封其臣为公侯”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遥领和虚封制度,是将本不属于自己的国土当做了自己的国土,意图能够实现统一,真正的占领这些国土,由此说明这制度彰显国家统一的政治意愿,A项正确;材料与宣示王朝的合法性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激进部下进取的斗志、制造敌对政权的压力的说法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5.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两税法广泛推广C.藩镇割据的出现 D.均田制受到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征兵制度由府兵制变化为募兵制,征兵对象由均田农民变化为职业军人,这是由于均田制受到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难以推行,D项正确;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均田制受到破坏,A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项;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6.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如图)。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此种格调渐成元代外族类题画诗的主流基调。这一变化反映了()A.时代背景影响士人心态的变化 B.程朱理学强调民族气节C.经济基础会严重影响上层建筑 D.元代汉人倍受民族压迫【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而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元代诗人虞集认为昭君远嫁具有积极意义,并不可悲,这反映了时代背景影响士人心态的变化,A项正确;南宋时期程朱理学盛行,注重夷夏之防,而材料旨在强调元代诗人冲破了程朱理学的束缚,重新认识昭君出塞的意义,排除B项;材料属于文化,并未涉及经济基础,排除C项;材料强调元代诗人认为昭君出塞有利于统一,而非汉人备受民族压迫,排除D项。故选A项。7.“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据材料可知,元朝行省制度()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 B.促进了险要之地经济开发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 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答案】C【解析】从材料“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可知元代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改变了以往按照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C项正确;虽然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但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受到中央节制,重大民政、经济、军政都要呈报中央,相反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实行行省制虽然改变了按山川划分行政区域,但并不能够促进险要地方的经济开发,排除B项;行省是从行政区演变而来,不是监察区,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所示战役的胜利()A.打击了倭寇嚣张气焰 B.驱逐了荷兰殖民势力C.捍卫了清朝领海主权 D.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河之战”“花街之战”“上峰岭之战”“长沙之战”可知,这场战役是台州之战。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至五月发生的战争,在明抗倭的战争中,参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续九次挫败倭寇的著名战役,打击了倭寇嚣张气焰,A项正确;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势力,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材料为台州之战,发生于明朝,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台州之战打击了倭寇嚣张气焰,未导致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9.明清之际,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和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但他们终究无法开辟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B.程朱理学的束缚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新经济因素薄弱【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但终究无法开辟出一条时代新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项正确;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与题干明清之际时间不符,排除A项;程朱理学的僵化是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应有利于其开辟出一条时代新路,排除C项。故选D项。10.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的结局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据材料可知()A.鸦片之战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 B.将战争失败同“国耻”联系起来C.同盟军之役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城下之盟使日本取得在华设厂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评注国史读本》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B项正确;洋务运动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咸丰出逃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可见“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同盟”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合入侵中国,排除C项;“城下之盟”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等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而设厂权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取得的,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民用企业数逐步超过了军用企业数,对其变化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晚清政局持续稳定 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洋务派求富以求强 D.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9年代后,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后勤、燃料、运输等困难,他们意识到仅仅“求强”是不行的,从而把注意力转向“求富”,因此创办了大量新式民用企业,洋务运动转向“求富”以“求强”,C项正确;晚清政局整体动荡飘摇,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与洋务派无关,排除B项;题干信息内容无法推断出地主阶级内部分化,排除D项。故选C项。12.戊戌变法之初,日本政府提出:“促使中国人的觉醒确实是我国朝野上下人士的一大责任”,戊戌政变后,日本提出更希望(中国)有序渐进改革。再后来,日本加大了对张之洞等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力度,并最终因此而驱逐了康有为。这表明日本政府()A.积极谋求在中国利益的最大化 B.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改造中国C.旗帜鲜明与维新志士划清界限 D.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日本最初支持变法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可能会触及日本的在华利益,因为维新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又是拒俄派,于是得到日本的赞同,但是后来日本加大对清地方实力派的扶持,这是为了培养、利用新势力,抵制俄国势力在中国的扩张。综上所述,国家利益决定了日本对中国戊戌变法的态度,A项正确;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改造中国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驱逐了康有为,而未体现旗帜鲜明与维新志士划清界限,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国家利益决定了日本对中国戊戌变法的态度,并未分析变法失败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A项。13.1919年6月9日,天津总商会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材料说明()A.天津已经成为运动的中心 B.天津总商会掌握运动领导权C.商人阶层参与了五四运动 D.罢市是维护主权的最佳手段【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19年6月,主体为天津总商会,布告内“外交失败,惩办国贼”和“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可知,题干为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商人罢市,可知五四运动的扩展,社会各界参与度不断扩大,C项正确;五四运动前期中心为北京,后期中心为上海,天津没有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排除A项;五四运动的领导权是工人阶级,排除B项;罢市不是维护主权的最佳手段,弱国无外交,排除D项。故选C项。14.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A.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B.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C.彻底肃清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可知,中国共产党对红军长征转移做出了正确分析,摆脱了国民党对红军的围追堵截,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D项正确;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A项;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彻底肃清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排除C项。故选D项。

15.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土地政策规定:一概无任何代价地没收“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雇农、苦力、劳动贫民,均不分男女,同样有分配土地的权利。”这一时期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苏维埃在根据地实行“打土豪分田地”,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抗战时期,联合地主,没有分配地主土地,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政权是边区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16.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查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A.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B.有利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敌C.改变了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0年8月26日”“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行动是百团大战,其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B项正确;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此,敌后战场就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但百团大战限于华北地区,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国民党将领对百团大战粉碎日本阴谋毒计的敬佩,未涉及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的改变,排除C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与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7.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指的是()A.全面内战爆发 B.转入战略反攻 C.组织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胜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成为国共两党二十年来战争的转折点,B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排除A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渡江战役胜利摧毁了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国华华南广大地区政治,粉碎了国民党对国政治22年统治国民党政府垮台基本解放了全国,排除D项。故选B项。18.下图为华东画报于1950年10月发表的《解放前后大不同》漫画。该漫画旨在A.提醒民众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B.激发人们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C.宣扬经济体制改革的硕果累累 D.强调三大改造推动了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图1到图2的变化可知,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物价趋于稳定,日用品供应日益充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有利于人民政府取得人民的信任,激发他们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建国前后人民社会生活的不同,并没有提醒民众要有忧患意识,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9.2022年2月23日,有记者问美国发言人普赖斯“几乎没有哪次外交历史的周年纪念时,会缺少白宫和国务院的评论。为什么你们至今没有提到一起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今年是其50周年。”记者所问的这一事件,其开创性意义是指()A.冲破意识形态束缚发展对外关系 B.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22年2月23日”“一起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今年是其50周年”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冲破意识形态束缚发展对外关系,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指的是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20.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思想理论成果共同的特点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C.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D.谋求实现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体现的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B正确;A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D是毛泽东思想的特征,排除。故选B。21.“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埃及段一样干旱少雨,但两地不同之处在于两河流域的平原辽阔,没有周期性的泛滥,偶尔一次大泛滥会造成巨大灾难,居民几乎无处可躲。由于平原辽阔,缺少天然的防御屏障,这里易被外族征服,因此在编年史上不断更换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洪水和方舟传说有一定依据 B.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C.地形屏障阻断文明之间交流 D.两河流域容易形成稳定王朝【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两河流域出现了洪水灾难和外族征服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有关于洪水和方舟传说,材料信息说明洪水和方舟传说有一定依据,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排除B项;材料与文明之间交流无关,排除C项;依据材料“因此在编年史上不断更换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可知,没有形成稳定的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22.“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使得基督教国家必须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多重压力,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A.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联合 D.加强了欧洲国家的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使欧洲君主国面临极大的压力,促使其优先考虑国家的生死存亡,集中全力加强中央集权,应对内忧外患,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项符合题意;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并没有促进“欧洲国家间的联合”和“欧洲君主专制的加强”,CD两项错误。23.下表出自于美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德兹的名著《世界:一部史》,它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基本情况。作者使用此表意在说明()地理漫长的陆地边境与狭窄的海上通道阻碍了军队与信息的流动文化帝国边境之外的日耳曼民族觊觎罗马的财富;“南北”繁荣差距导致嫉妒与仇恨的产生;蛮族对罗马人身份的有限认同经济贸易逆差导致帝国财富的流失A.地理环境阻碍了罗马的崛起 B.多重因素导致罗马帝国衰落C.地缘政治决定了帝国的命运 D.帝国的统治不利于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地理、文化和经济上的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说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多重的,B项正确;ACD仅体现了部分因素,无法全面说明题意主旨,排除。故选B项。24.“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A.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 B.阿拉伯人依靠宗教扩张C.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 D.苏丹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答案】C【解析】根据“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可知阿拉伯人是借助宗教和军队对外扩张,说明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C项正确;阿拉伯帝国信奉伊斯兰教,排除A项;阿拉伯人不仅仅依靠宗教进行扩张,排除B项;D项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5.查士丁尼时期修建的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融合希腊、罗马、基督教和东方因素,采用中央圆顶形式,巨大的圆屋顶建立在四个拱台支撑的四个拱门之上,高大明亮;饰有精细雕刻的大理石镶嵌和各种彩色玻璃镶嵌成的壁画,光彩夺目;画中场景生动,人物庄严肃穆,神态逼真。这体现了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是()A.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B.文化高度发达领先世界C.在融合基础上加以创新 D.世俗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融合希腊、罗马、基督教和东方因素,这体现了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拜占庭帝国文化高度发达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创新,排除C项;材料中的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不是世俗文化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6.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指出:国王想收拾贵族,扩大权力,作真正一国之君;城市愿意得到国王的保护,因为至少从理论上说,国王是一国之内最高的领主,所有的土地分封都是从他开始的。该材料主要表明()A.统一是大势所趋 B.贵族和国王之间矛盾尖锐C.城市和王权的结盟是利益的结盟 D.城市具有深谋远虑【答案】C【解析】城市希望得到国王的保护,国王想收拾贵族,扩大权力,需要城市的支持,说明城市和王权的结盟是利益的结盟,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统一的问题,排除A;B、D两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27.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日本进行社会变革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 D.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可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一场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B项正确;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无法完整概括材料,排除A项;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无法完整概括材料,排除C项;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8.非洲的技术进步使这块大陆的种族成分受到影响。采用农业和冶铁技术并从中得益的,是班图黑人;而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木器、骨器和石器是主要生产工具。班图人从发源地喀麦隆高原出发,不断他们向东南推进,到达大湖地区。然后,他们继续向南穿过热带大草原。班图人成为非洲主要种族的原因是()A.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B.班图黑人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C.铁器使用推动班图族人口增长 D.非洲各地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采用农业和冶铁技术并从中得益的,是班图黑人;而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木器、骨器和石器是主要生产工具”可知,班图人采用农业和冶铁技术,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使用木器、骨器和石器工具。班图人由于生产方式和技术先进,势力不断扩大,成为非洲主要种族。由此可知,班图人成为非洲主要种族的原因是非洲各地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排除A项;班图人成为非洲主要种族的原因是非洲各地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非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排除B项;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项。29.亚洲的葡萄牙帝国凭借少数岛屿和沿海据点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业航线。每年,葡萄牙船队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后,然后,乘季风航抵科钦和锡兰,把收购来的香料装上船。再往东穿越马六甲进入东亚贸易。可见,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A.打通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通道 B.获取海外的商业利润C.打破阿拉伯人对印度洋的垄断 D.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目是开辟商业航线,获得东方的香料,与东方进行贸易,即获取海外的商业利润,B项正确;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通道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开通,这不是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阿拉伯人对印度洋的垄断,排除C项;D项是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故选B项。30.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年)168416891701售价(荷盾)807.752.32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商业革命不断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在下降,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茶叶在荷兰市场上数量增加,表明商业革命不断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选项错误,价格革命的影响是物价上涨,与材料中茶叶价格下降不符;C选项错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1.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据此可知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2.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这些黄金白银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B.封建生产关系受到冲击C.引起商业革命 D.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可以看出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必然会导致西班牙内部贵金属价格的贬值,物价的上涨,引发所谓的“价格革命”,对原有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贵金属流入的直接原因,不是作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对西班牙世界霸主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33.1726年,伏尔泰评价牛顿是整个17世纪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伏尔泰如此评价牛顿是源于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提出了日心说,否定地心说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C.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产生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可知,在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科学革命中,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用真理的力量统治头脑,B项正确;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欧洲民族国家的产生,排除C项;阐明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的是爱因斯坦,排除D项。故选B项。34.“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了一个革命家。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可以成为上述观点的证据是()A.对牧师包括教皇在内放荡生活的不满 B.反对教会出售豁免罪恶的赎罪券C.改变教皇干涉国家事务并征税的现状 D.普通平民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反应,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改革教会某些弊病掩饰下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即强调对教皇或教会政治权力的削弱,“改变教皇干涉国家事务并征税的现状”体现了对教皇权力的削弱,符合反封建统治的内涵,C项正确;A项并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对教皇权力的削弱,排除;B项是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不是对教会或教皇政治权力的削弱,排除。故选C项。35.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理论所引导。”材料中“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A.彻底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提出建设工业文明的现代国家C.大力张扬人的价值尊严D.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答案】D【解析】根据“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理论所引导。”可得出,其强调法国大革命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而爆发的,因此“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指的是启蒙运动中的主张,而这些主张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工业文明的说法与启蒙运动不符合,排除B;C项是文艺复兴的内容,排除C。36.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体制C.邦联体制D.民主共和政体【答案】B【解析】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从而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故答案为B项。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不能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排除C项;民主共和政体与赋予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无关,排除D项。【点睛】美国宪法所体现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包括两种类型的分权:①纵向的分权,即中央政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这种权力划分是通过联邦制来实现的。②横向的分权,即国家权力机构或州权力机构内部的分权。这种权力划分是通过三权分立体制来实现的。联邦制实际上是一种联邦和州的纵向分权,联邦和州在各自权限范围内都享有自由行动的权力。当然,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合众国的宪法、法律和同外国缔结的条约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须遵守。州可以有自己的宪法或法律,但是,凡同联邦宪法、法律和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二、主观题3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当时有一句形容城市的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材料三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14和1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他们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实行城市自治,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请回答:(1)材料一中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怎样的地位。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2)材料二中城市居民通常采用哪些手段来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市民阶级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后来,他们成为什么阶级?(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答案】(1)地位:经济中心。原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奴隶逃离庄园;商人聚集;防御侵扰。

(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阶级:早期资产阶级。(3)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以争取自由和法治为主要内容;在斗争中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历史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推动近代民主法治精神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解析】【小问1详解】地位:根据材料一中“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可知,中古西欧城市是经济中心。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可知,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可知,大量奴隶逃离庄园;商人聚集;根据材料一中“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可知,防御侵扰。【小问2详解】手段:根据材料二中“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可知,城市居民通常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来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阶级:根据材料二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及所学知识可知,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后来成为早期资产阶级。【小问3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三中“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可知,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根据材料三中“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可知,斗争形式多样;根据材料三中“‘实行城市自治,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可知,以争取自由和法治为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可知,在斗争中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三中“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