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二语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并不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除了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

文学中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诸如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具体而微的成都杜南草堂。

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只有斑驳的百姓家,只有来去匆匆的燕子,还不够,还必须把“旧时王谢”的历史记忆带进来,这个画面才完整,才有意义,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那些诸多解读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却可能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有删改)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在这个意义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

(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北京”因混合了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城市历史,而让人理解并接受。

B.文学中的城市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把握城市形态与精神。

C.研究者通过记忆与想象,阐释城市的前世今生,延续着其内在的灵魂。

D.当代青年作家把自身城市经验融入作品,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创作诗歌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于成都城市的认知。

B.城市文学研究受制于内在规则、缺乏对等经验,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

C.相关文学作品中塑型的城市经验形态,是城市学研究和评论所不能忽略的。

D.珠海渔女的爱情故事传说,作为解读珠海城市历史的素材,研究者应珍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通过公园的数量和面积来研究深圳城市发展的规律。

B.利用长沙黄金周旅游消费数据来研究城市与人的关系。

C.综合旧上海历史与《子夜》中的文学叙述进行城市研究。

D.研究“边城”时融入沈从文的小说中的相关文学描述与想象。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

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其专项规划,湿地保护规划以“三区四带”为总体布局,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提出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加强科技支撑、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等6项重点任务,以及出台保护国家重要湿地的相关政策,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完善湿地标准体系等16项具体任务。

(摘编自《2025年我国湿地保护率将达55%》)

材料二:

在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同期举行的国际湿地展上,中国湿地保护成就得到广泛关注,许多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中国在湿地保护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11月5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拉开帷幕。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缔约方广泛合作。据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中国为42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培训,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国际湿地展上中国湿地保护成就令人瞩目》)

材料三: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7章65条,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制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同时,我国在湿地保护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等。

2021年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有利于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

(摘编自《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材料四:

生活中,人们会看到一些湿地经过修复后样貌发生明显变化。有的被修复湿地植被丰茂、水域幽深,碎石步道在丛林里穹弯绕绕,围堤形成的人工岸线外是白金色的沙滩;没有被修复的湿地,往往呈现连片的淤泥质海滩,随季节涨落的水域,从高处俯瞰仿佛是荒地,而这正是候鸟赖以觅食、停歇、繁殖的栖息地。

单纯从游客的角度,前者无疑更受欢迎。但从候鸟的需求来看,或是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然而目前,有的地方在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时,由于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缺乏湿地修复应有的边界意识,在无意之中把湿地保护变成了对湿地的侵占,造成某些候鸟栖息地丧失。

保护湿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态更美好。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摘编自《湿地修复要有边界意识》)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对世界作出贡献的表现。

B.2022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体现了我国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C.要想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就要考虑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立法。

D.有的被修复湿地植被丰茂、水域幽深,碎石步道弯弯绕绕,人工岸线外是白金色的沙滩,这种修复不符合候鸟的需求,但对湿地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5.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对湿地进行有效保护或管理的一项是()

A.在大江大河沿岸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等,以形成湿地保护网络。

B.大力发展不投饵的近海贝类藻类养殖、大水面放养、稻渔综合种养等健康养殖模式。

C.将红树林保护纳入湿地保护规划,同时兼顾当地居民生活及候鸟停歇觅食地等需求。

D.增加湖泊蓄水量,提升草原植被盖度,流域80%以上面积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6.怎样才能有效遏止湿地开发中的一些乱象?请结合材料简述。(4分)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封举报信

陈坚

①张栋是市第二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重点学校,张栋算是这里的资深班主任了。

②这是“双减”政策颁布后的第一个学期,张栋特地制定了全新的管理班级的方法,创建了一个微信群,以便及时跟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

③九月眨眼间就过半了,这天,张栋刚下课回到办公室,所有人都盯着他。一个老师对他说:“不好了,张老师,有人在市教育论坛里发了举报信,举报你们班学习工作违背政策……”

④张栋连忙登录论坛,一封举报信闯入眼帘。这帖子已经被置顶,回复和点击数量巨大。帖子里写道:“市教育局领导,你们好!我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下这封举报信,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我要举报第二实验学校六二班。该班在‘双减政策下,老师依然给学生布置超量任务,在如此重压下,如何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如何实现新政策要求……”

⑤举报信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包括这些年来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精确到第几条第几款。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张栋班级微信群里三个学生的作业截图,他们上传作业的时间都是凌晨……

⑥张栋看完,浑身冰凉。虽然截图确实是出自他们班级群,但是发帖人的举报信完全是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⑦这时,张栋接到校长打来的电话,让他过去一趟。

⑧校长见到张栋,说:“张老师,网上的帖子,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你放心,如果有人造谣,我们将追究到底,为你做主。不过你自己也要好好地想想,是不是工作中真的有什么疏忽?毕竟新政策刚下来,大家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⑨张栋解释道:“校长,事实并不是举报信里说的那样!”

⑩其实,那三个学生上传作业的第二天,张栋就找他们谈了话,问他们是不是新学期作业太难,不然怎么会做到凌晨呢?

一个学生着急地解释,作业不难,他们放学前就写完了,只不过那天他过生日,邀请了另外两个同学放学后陪他去打电动,谁知一不小心玩到了半夜。等回家后,三个人才想起来作业还没上传,所以才在凌晨上传作业的……

校长听了解释,摆了摆手,说:“我知道里面有误会,这事最终处置之前,还得麻烦你去调查清楚这个举报人是谁,好吗?张老师,你知道的,六年级有不少优等生,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全都进自己学校的初中部,所以得稳住,不要造成优质生源流失。不管你们班是否存在问题,今天网络上出现了负面消息,这已经对学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校长的话击中了张栋的心。虽然已经澄清了举报信里截图的误会,但那些文字依然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向张栋刺来。他必须还自己一个公道,还学校一个真相。

回到办公室,张栋仔细研究起这个发帖人来。

发帖人昵称叫“忧郁的肉宝”,张栋想,难道这家长比较胖?他回想着开学时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又翻出当天和家长们拍的合影,拿出学生信息表,对照起家长的外貌特征。看了一圈,张栋锁定一名学生家长,他胖乎乎的,孩子在校表现一直不好,张栋已经联系家长好几次了,会不会是他在打击报复?张栋把那个学生的资料拿出来,上面有家长填的个人信息,字迹歪歪斜斜,还有几个错别字。张栋立马否定了之前的假设,因为举报信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可见写信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很高。

张栋立刻展开新的调查。他在论坛里搜索“忧郁的肉宝”,只跳出来之前那一个帖子。张栋想了想,又试着搜索“忧郁的肉宝”的论坛ID。谁知这样一来,又跳出来另一个帖子——去年这个时候,这个ID使用别的昵称也发了一封举报信。再仔细一看,张栋大吃一惊,去年那个帖子举报的也是他们学校!举报内容是学校完全按成绩优劣分班,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精神压力。

张栋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当时还有教育督导来调查,但结果显示,事实并不像举报信里说的那样,举报信息过于添油加醋了。不过即便如此,当时这事也给学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听说有些优秀学生后来都因为这件事去了别的中学……

想到这,张栋突然一个激灵,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张栋连忙打开了班级微信群,点开成员名单,配合近两周的聊天记录,仔细搜寻可疑人物。一个群昵称叫“然然奶奶”的人引起了张栋的注意,他们班里并没有叫“然然”的学生。张栋又一看,这个用户的微信名叫“肉丸”,是于洋妈妈拉进来的。于洋是班里的学霸,可光看名字,他跟“然然”也没啥关系啊……

为了搞清楚,张栋拨通了于洋妈妈的电话,开门见山地问道:“于洋的小名叫‘然然吗?’然然奶奶是谁?”

于洋妈妈一头雾水,随后否认道:“‘我不认识’然然奶奶呀,于洋也不叫‘然然。这人是谁?’”

张栋又问于洋妈妈是否认识一个微信名叫“肉丸”的人。于洋妈妈查了一下,说的确有一个微信好友叫“肉丸”。

张栋又问:“他是做什么的?”

于洋妈妈说:“他是一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你怎么知道他的?”

张栋如实相告:“我看见你把他拉进我们班级群了。”

于洋妈妈否认道:“我没有啊,不是我操作的!”

张栋补充道:“你是9月6日把他拉进来的,还记得吗?”

于洋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张老师,有件事我要向你坦白,其实9月6日那天,有一所中学把我们学校几个六年级优等生的家长聚到了一起,给了很多优惠条件,希望我们到时候把孩子送到他们中学。不过你放心,于洋肯定不会去的,你们对于洋的栽培我是知道的。虽然是这样,但当时我也没好意思直接拒绝……那个肉丸就是那所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微信就是那天加的……我想起来了,加微信时,是他把我手机拿过去操作的,看来是他把自己拉进了我们的班级群!”

过了几天,市教育论坛里又多了一封举报信,举报张栋他们学校多位教师违规补课。张栋看了,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

原来,这是张栋设的一场局。那天,他跟于洋妈妈打完电话,就全都明白了:“肉丸”应该就是“忧郁的肉宝”,他作为另一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为了自己学校的优质生源,想方设法打入“敌人内部”,伺机潜入家长群,甚至不惜发帖诽谤造谣,恶性竞争。

于是,张栋请于洋妈妈帮忙,以咨询详细的转校优惠条件为借口,故意向“肉丸”抱怨张栋他们学校有新的违规操作,还提供了假的图片证据。“肉丸”信以为真,又追加了一封举报信,彻底暴露了自己……

张栋把事情经过整理好,提交给校长,在班级群和论坛上详细澄清了事件经过,并展示了调查证据。他做这一切,只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下,还教育一片净土,让学生享受最纯粹、最公平的教育环境……

(选自故事者网站2022-04-05)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一封举报信开头,中间和结尾还各提到一封,可见举报信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B.小说内容反映出部分中小学校之间优质生源争夺战白热化到了不择手段的残酷地步。

C.小说从正面刻画了“肉丸”这个亲自出马、赤膊上阵且心术不正的负面领导形象。

D.小说结局张栋与于洋妈妈配合请得“肉丸”入瓮,表现了张栋善于将计就计的智慧。

8.“事出反常必有妖”,举报信的蹊跷,其实文中多有暗示,请指出两处加以说明。(4分)

9.小说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赡、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B.古代常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C.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清代叫庠。

D.“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箱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14.请简要分析在对待谢混家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谢弘微什么品质?(5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赴长安应试途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

16.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

六、情景默写(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蜀相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

(3)《望海潮》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描写百姓悠闲生活的两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简答(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北京明白”继“神舟十二号”任务后再次迎来网友纷纷点赞。从这个由9名“90后”组成的“北京明白”团队,让人看到了航天人青春的样貌、蓬勃的活力。

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就要放手使用。有担子才能压重,就是要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尤其是对年轻的帅才苗子要打破,促其快速成长。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接续奋斗,在社会高度关注的航天领域,正是老一辈航天专家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淬炼信念,从而造就了一支年轻又有才干的航天人才队伍,成为中国航天未来最可依赖的力量。

托举年轻人才的腾飞,需要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英雄不论出处。相信只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很快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精彩的剧目。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拘一格论资排辈言传身教不问出身

B.不拘一格按部就班言传身教不追既往

C.别具一格论资排辈耳提面命不追既往

D.别具一格按部就班耳提面命不问出身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结果,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左右。

B.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显示,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占80%左右。

C.科技部最近公布,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占80%左右。

D.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信息,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

20.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述效果。(4分)

八、简答题组(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①,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②。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袁隆平就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觉了水稻杂种优势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时为20世纪50年代。此外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进行这项研究,中国③: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九、材料作文(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与其锈掉,不如磨损——英国谚语

②火车一旦缺少前进动力,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在它的几个驱动轮前,它就无法动弹。而当它时速达到160千米/时的时候,能冲破一堵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

以上两则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期末语文参考解析

1.C(3分)2.B(3分)3.C(3分)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因混合了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城市历史,而让人理解并接受”错误,由原文“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

B.“文学中的城市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由原文“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可知“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错误。

C.结合“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可知其正确。

D.“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错误,结合“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可知“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

B.“城市文学研究受制于内在规则、缺乏对等经验,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错误,根据材料二“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可见,并非“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而是“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结合“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

A.属于对城市的地理、经济方面的研究,不属于材料一主要表述的观点。

B.属于对城市的地理、经济方面的研究,不属于材料一主要表述的观点。

D.《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不属于城市,可知其不能支撑材料。

故选C。

4.D(3分)5.B(3分)6.①政策保证。如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湿地保护相关政策。

②科学指导,有序开发。用正确理念指导,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把保护放在首位,实施保护性修复。

③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

④加强管理,落实到位。要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4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但对湿地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有误,根据材料四“一些湿地经过修复后样貌发生明显变化。有的被修复湿地植被丰茂、水域幽深,碎石步道在丛林里穹弯绕绕,围堤形成的人工岸线外是白金色的沙滩;没有被修复的湿地,往往呈现连片的淤泥质海滩,随季节涨落的水域,从高处俯瞰仿佛是荒地,而这正是候鸟赖以觅食、停歇、繁殖的栖息地。……从候鸟的需求来看,或是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可知,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被修复的湿地才是对湿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根据材料四“没有被修复的湿地,往往呈现连片的淤泥质海滩,随季节涨落的水域,从高处俯瞰仿佛是荒地,而这正是候鸟赖以觅食、停歇、繁殖的栖息地……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可知,没有被修复的湿地才是对湿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而这种近海贝类藻类养殖、大水面放养、稻渔综合种养等人为的综合种养不是对湿地进行有效保护或管理,而是对湿地的侵占。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可知,政策保证,如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湿地保护相关政策。

根据“保护湿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态更美好。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可知,科学指导,有序开发。用正确理念指导,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把保护放在首位,实施保护性修复。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专门立法”“湿地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有利于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可知,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

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其专项规划,湿地保护规划以‘三区四带’为总体布局,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提出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加强科技支撑、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等6项重点任务,以及出台保护国家重要湿地的相关政策,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完善湿地标准体系等16项具体任务”可知,加强管理,落实到位。要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落实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强化湿地资源监测监管。

C(3分)8.(1)第⑤段“举报信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包括这些年来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精确到第几条第几款”,详知教育法规,暗示是行内人士,一般学生家长怎知?(2)第段“举报信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可见写信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很高”,文字功底了得,文化素养很高,岂是常人能写?(3)第段“去年那个帖子举报的也是他们学校!举报内容是学校完全按成绩优劣分班,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精神压力”,第段“这事也给学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听说有些优秀学生后来都因为这件事去了别的中学……”已有前科,且有成果,尝到过甜头,何不继续扩大战果?(4分)

9.①这是点题之句。长期以来,社会浮躁,教育也未独善其身。“肉丸”们赶潮流,玩花样,短视、功利,迷失了方向,故呼吁回归纯粹、简单、公平的教育。②“在激烈的竞争下,还教育一片净土”,说明改变教育行业在招生、收费等方面的种种乱象,落实“双减”政策势在必行。③“最纯粹、最公平的教育环境”,说明教育不能功利化,需要纯粹的精神气质,以塑造理想人格、促进学生幸福成长。教育者也应当守护自身的尊严与美好形象。(5分)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正面刻画”错误。本文对“肉丸”的描写都通过于洋妈妈和张栋的叙述表现出来的,属于侧面描写。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举报信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包括这些年来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精确到第几条第几款。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张栋班级微信群里三个学生的作业截图,他们上传作业的时间都是凌晨……”可知,这封举报信中包括这些年来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精确到第几条第几款,可见举报人熟悉教育法规,暗示是行内人士,应该不是一般家长。

由原文“张栋立马否定了之前的假设,因为举报信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可见写信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很高”可知,举报信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并且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可见举报人文化素养很高,应该不是一般人能写的。

由原文“张栋想了想,又试着搜索‘忧郁的肉宝’的论坛ID。谁知这样一来,又跳出来另一个帖子——去年这个时候,这个ID使用别的昵称也发了一封举报信。再仔细一看,张栋大吃一惊,去年那个帖子举报的也是他们学校!举报内容是学校完全按成绩优劣分班,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精神压力”“当时这事也给学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听说有些优秀学生后来都因为这件事去了别的中学……”可知,这个人去年就举报了市第二实验学校,并且使得一些学生因为所举报的事去了别的学校,说明这个人已有前科,并且也有成果,尝到了甜头,暗示出今年的举报仍然是出于同一目的,为了扩大成果。

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能力。

本文所写的故事是以“双减”政策颁布为背景,“双减”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能回归纯粹、简单。而本文中“肉丸”为了拉拢更多的优质生源,不惜虚假举报,从而可以看出教育这片净土也出现了浮躁、功利的特点,所以呼吁回归纯粹、简单、公平的教育。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本文的背景是“双减”政策颁布的第一个学期,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肉丸”们为了本学校能招到更多的优质生源从而进行恶性竞争,所以要改变教育行业在招生、收费等方面的种种乱象,落实“双减”政策势在必行。

“让学生享受最纯粹、最公平的教育环境”,说明教育应该体现纯粹、公平的特点,而不应该是短视的、功利的,正是这种教育的纯粹、公平才能塑造理想人格、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张栋把事情经过整理好,提交给校长,在班级群和论坛上详细澄清了事件经过,并展示了调查证据”可以体现出教育的纯粹和公平,即教育者应当守护自身的尊严与美好形象。

D(3分)11.C(3分)12.B(3分)

13.(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10分)

14.①廉洁正直,主要是扣“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②机敏,擅长经营,主要是扣“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5分)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所继”为所字结构,修饰“叔父”,其前停顿,排除BC;

“佳器”为动词“成”的宾语,其后停顿,排除A。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C.“商(殷)代叫序,清代叫庠”说法错误,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极有文才口才”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是“言辞简约”,并不是“极有文才口才”。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循”,顺着、合乎;“事”,侍奉;“党”,亲族、家人;“过”,超过。

(2)“臧否”,褒贬;“言论”,发表言论;“以”,用;“乱”,打乱,岔开话头。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可总结为:谨慎仔细、廉洁正直。

依据“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可总结为:擅长经营、有能力。

参考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他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继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礼。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长时间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元嘉九年,东乡君薨,留下资财非常多,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为此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葬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

15.B(3分)16.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关城一路远去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

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6分)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B.“凄寒萧瑟”错误。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

诗歌的首联写到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可以说从近处着笔,描写的近景。颔联和颈联写到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黄河奔流入海涛声回旋激荡。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关城一路远去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是描绘的四周的景色,可以说描写的是远景。

颔联和颈联中,“归”“过”“随”“入”这些动词的运用,赋予太华山、中条山、潼关山势、大海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这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景物更加反衬出潼关驿楼周围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所以运用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的手法。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6分)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嫉、蛾、谣诼、频烦、羌、菱。

18.A(3分)19.D(3分)20.①将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比喻为“更广阔的舞台”,将年轻人发挥主要作用比喻为“主角”,将他们为祖国贡献的力量、做出的成就比喻为“更精彩的剧目”。

②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蕴含着赞美与期待之情。(4分)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前者强调“多样”,后者强调“独特”。语境是说使用优秀青年人才的方式要多样,应选“不拘一格”。

第二空,“按部就班”,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论资排辈”,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根据语境对待“年轻的帅才”可知,这是要打破年龄限制,选择“论资排辈”更合适。

第三空,“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耳提面命”,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根据语境,老一辈航天专家对晚辈的培养不限于用语言教导,还有“行动”,故选“言传身教”。

第四空,“不问出身”,不过问身份、资格。“不追既往”,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语境中没有错误或罪责之意,应选“不问出身”。

故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