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qiǎnlánkuòdàfànwéinǔlìshānàcànlànzǐsèbújǐn2.比一比,组词。转刹范镶辨芒传杀犯箱辩忙3.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1)填量词。一红霞一亮光(2)填动词。重围重荷(3)填修饰词。的亮光的奇观地上升地望着4.选出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语。(1)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这(清净寂静)的山谷,他才感觉自己终于享受到一份彻底的(清净寂静)。(2)她知道自己错了,不再与妈妈(分辨分辩),而是低下头来细细地(分辨分辩)自己作业中的错误之处。5.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伟大奇观______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2)目不转睛______A.眼睛 B.眼球,眼珠(3)负着重荷______A.背 B.遭受 C.具有 D.欠(4)透过云霞______A.通过,穿通 B.通达 C.极度 D.泄漏6.判断题。(1)《母鸡》一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2)他任劳任怨地为大家服务多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黄牛”。这句话中的“老黄牛”运用是恰当的。()(3)《“诺曼底号”遇难记》描写了“夜航、遇险、救人、牺牲”四个部分,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4)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像《海上日出》那祥按游览顺序来写,也可以像《记金华的双龙洞》那样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按照、、的顺序,描写了和的日出,表达了作者之情。二、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南海明珠——海南岛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腰果、咖啡、芒果、荔枝、龙眼、波罗蜜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海产品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中南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游泳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花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选自《作文周刊》,有删改)8.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南岛的,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9.这篇短文的结构是()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10.在文中找出描写椰子树的句子。11.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在文中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海上日出》节选①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②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③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1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宁静——打破——喜爱——13.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太阳升起时的。“”“”两个字表现了太阳势不可挡的力量。14.日出前,天空还是,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红霞的范围在。日出时,天空出现了太阳的,接着慢慢地,到了最后,太阳终于。15.“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句中的“圆东西”指的是什么?你从“深红的圆东西”“射得人眼睛发痛”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16.小练笔。巴金在写海上日出时,对太阳的形状、颜色及其变化进行了描写,请你也尝试用这样的写法来写写日落吧!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浅蓝;扩大;范围;努力;刹那;灿烂;紫色;不仅【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蓝、范、努、刹、紫”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浅蓝、扩大、范围、努力、刹那、灿烂、紫色、不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转动;刹那;范文;镶嵌;分辨;光芒;(传来;杀死;犯错;箱子;争辩;忙碌【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转动刹那、范文、镶嵌、分辨、光芒、传来、杀死、犯错、箱子、争辩、忙碌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1)道;片(2)冲出;负着(3)灿烂;伟大;慢慢;不转眼【解析】【分析】(1)根据积累写出合适的量词即可,如“一道红霞”。

(2)后面是名词,则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动词,如“冲出重围”。

(3)中间是“的”,后面是名词,则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灿烂的亮光”。中间是“地”,后面是动词,则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慢慢地上升”。

故答案为:(1)道;片;(2)冲出;负着;(3)灿烂;伟大;慢慢;不转眼。

【点评】本题考查了量词和词语搭配。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4.【答案】(1)寂静;清净(2)分辩;分辨【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寂静:是一种沉寂的、没有一点声音的静。清静:程度比寂静深。(2)“分辨”指用眼睛分清辨明,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指用语言辩白,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故答案为:(1)寂静、清净(2)分辩、分辨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5.【答案】(1)B(2)B(3)A(4)A【解析】【分析】(1)“奇观”指的奇妙的景象。奇,看到的景象。

(2)“目不转睛”看东西时眼珠一点都不转动。形容注意力很集中,看得出神。睛,眼球,眼珠。

(3)“负着重荷”背着过于沉重的负担。负,背着。

(4)“透过”穿过。透,通过,穿通。

故答案为:(1)B;(2)B;(3)A;(4)A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6.【答案】(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解析】【分析】(1)《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正确。

(2)“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与语境相符。正确。

(3)《“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記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分展示人物的高尚品质。正确。

(4)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像《海上日出》那祥按早晨太阳变化顺序来写,也可以像《记金华的双龙洞》那样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海上日出》那祥按游览顺序来写”错误。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7.【答案】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晴天时;有云时;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解析】【分析】考查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了晴天时和有云时的日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晴天时、有云时、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

【点评】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答案】8.物产;热带作物;海产品;矿产9.C10.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于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1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四自然段;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2自然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总”结构的掌握。仔细阅读选文,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判定。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此题主要考查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的能力。8.由第2自然段“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知,语段主要写了海南岛的物产,是从热带作物、海产品、矿产三个方面来写的。9.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选段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最后再总的概括,即“总—分—总”结构。10.由第4自然段可知答案: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于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11.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解答时整体感知各段内容,再把意义段合并即可。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总述海南岛是我国南海的一颗耀眼的明珠。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分述海南岛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答案】12.清静;冲破;可爱13.拟人;吃力;冲;跳14.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15.圆东西”指的是太阳。从“深红的圆东西”“射得人眼睛发痛”感受到了跳出了海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12.本题考查近义词。宁静:(环境、心情)安静。文中近义词是“清静”。打破:突破原有的限制、拘束等。文中近义词是“冲破”。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文中近义词是“可爱”。

故答案为:清静;冲破;可爱13.考查语句的赏析。“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结合语句中的“一步“”跳”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太阳升起时的吃力;通过“冲”“跳”两个字表现了太阳势不可当的力量。

故答案为:拟人;吃力;冲;跳14.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结合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