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6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沉积作用④侵蚀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读图,回答3~4题。3.丁地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B.向斜C.背斜D.断层4.若甲地为谷地,丁地为山岭,其形成原因是()A.地壳运动B.外力作用C.岩浆活动D.内力作用下图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5~6题。5.结合图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表现主要有()A.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搬运作用固结成岩侵蚀作用6.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某大洋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甲处海底地形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正确的是()A.海岭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B.海沟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C.裂谷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张裂形成的D.岛屿地壳断裂下陷和大陆分离形成的8.图中①②③④为大洋底部形成的四座火山,其形成年代最久远的是()A.④B.③C.②D.①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域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巨大云团冲至近20千米高空。据此完成9~10题。9.汤加附近海域常有火山喷发活动,是因为地处()A.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10.关于此次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①土壤中有机质增多②当地昼夜温差变小③影响交通通行安全④引发山洪、泥石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读我国西北某低山丘陵地质剖面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丙、丁四处地质构造为背斜的是()A.甲B.乙C.丙D.丁12.图中信息显示()A.最高峰属于向斜成山B.甲处适合开采地下水C.乙处宜选作水库坝址D.丁处的地壳最不稳定二、非选择题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2)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3)相关部门决定在该区域寻找水源,你认为在________处钻井最合适。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板块运动示意图材料二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1)材料一图中板块A是________板块,图中B处为________海。(2)根据材料二,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科考人员在珠峰峰顶岩层中发现了含有海洋生物化石。(3)描述珠峰峰顶岩层中海洋生物化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课时作业6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第2题,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答案:1.A2.C3~4.解析:第3题,据题干可知,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所以丁地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构造。第4题,甲地为谷地,丁地为山岭,说明该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答案:3.B4.B5~6.解析:第5题,该区有褶皱山、侵入岩脉和大理岩(变质岩)存在,所以内力作用的三个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在该区都呈现了出来,C正确。第6题,由于该处地层未曾倒置,且丙侵入岩脉非常完整,未发生错位,所以侵入作用发生最晚,A正确。答案:5.C6.A7~8.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甲处特征:位于大洋边缘,两壁较陡,水深很大为沟槽,由此推断甲处海底地形可能是海沟。甲处右侧为大洋板块,向左运动,甲处左侧为大陆板块,处在板块碰撞挤压地带。由于大洋板块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深深的海沟。因此B正确,排除其他选项。第8题,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在大洋海底中部地区,由于洋壳薄,水平断裂广布,地下岩浆由此上升,凝固成新的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形成大洋底部的山脉,此处地貌称为大洋中脊(或海岭),此处也成为大洋板块的分界称为生长边界。离洋中脊(即生长边界)越近,海底火山年龄越小,离消亡边界越近,年代越久远。读图可知,①火山右侧分布有岩浆上涌形成的海岭,因此海底火山①离海岭最近,形成年代最早,④火山离海岭最远,形成年代最久远。因此A正确。答案:7.B8.A9~10.解析:第9题,由图和板块构造知识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B正确,A、C、D错误。第10题,火山灰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无机盐,有机质含量少,①错误;火山灰削弱白天的太阳辐射,白天气温低,晚上产生较强的保温作用,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昼夜温差变小,②正确;火山灰使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安全,③正确;火山不会引发山洪、泥石流,④错误。答案:9.B10.B11~12.解析:第11题,读图,乙处下部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B错误;甲下部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A正确;丙处下部岩层没有明显向下弯曲,不属于向斜,C错误;丁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位移,为断层,D错误。第12题,最高峰是丙,不属于向斜,A错误;甲为背斜,不适合开采地下水,向斜更适合开采地下水,B错误;乙处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宜选作水库库区位置,坝址可以选在背斜部位(天然拱形、结构稳定),C错误;丁处为断层构造,地壳最不稳定,D正确。答案:11.A12.D13.解析:第(1)题,岩层越往下,年龄越老。由图中可以看出,先发生褶皱再发生断层,后又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故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E、D、C。第(2)题,图中有褶皱和断层,说明是由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造成的;图中有花岗岩的形成,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故有岩浆活动。因此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点可知,向斜是良好的储水结构,在向斜处寻找地下水。由图中可知,G处地下岩层纹理是向下弯曲,属向斜构造,有利于汇集地下水,是良好的储水构造,适合钻井取水。答案:(1)E、D、C(2)地壳运动岩浆活动(3)G14.解析:第(1)题,读图并根据所学,可以判断A板块名称是印度洋板块,B海域为红海。第(2)题,据材料一图可看出青藏高原靠近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并根据图中两大板块运动方向是相反的,一个向东北运动,一个向西南运动,处在碰撞挤压地带。根据材料二,可知青藏高原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因此青藏高原移动的原因可描述为: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使亚欧板块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东和向北移动。第(3)题,珠峰峰顶岩层中海洋生物化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可描述为:首先,青藏高原地区之前是广阔的海洋,不断地接受周围陆地的外力沉积,海洋生物死亡后,与沉积物一起,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含有海洋生物化石的沉积岩;第二,随着地壳运动的进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相互碰撞挤压,如今的珠峰(青藏高原)地区不断抬升隆起,最终露出海面形成陆地;第三,青藏高原隆起后,不断地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短视频运营合同范本
- 工程马桶库存管理办法
- 建立荣誉体系管理办法
- 应急物资工具管理办法
- 岳阳户口登记管理办法
- 安庆石塘湖水面管理办法
- 广州夜班宿舍管理办法
- 广西生育登记管理办法
- 广西购买服务管理办法
- 教学课件背景音乐
- 阳江市阳东区区内选调教师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滁州市来安县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 注册安全工程师课件辅导
- 校级名师示范课活动方案
- 支气管肺炎的说课
- 设备技改异动管理制度
- 食材配送供应商管理制度
- 大咯血的急救流程
- 2024年内蒙古阿拉善盟直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引进真题
- 科创班考试题型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