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如文化、技艺等)。瑞安的木活字昆曲剧照皮影戏良渚古城遗址秦始皇兵马俑探究:结合下列史料,分析什么是文化遗产?该如何分类?标准是什么?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究一:为何保护,如何保护?1.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内容——【单元导语】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频发的战争、对资源的过度消耗①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思考1:结合下列材料,说明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因素有哪些?古代世界欧洲中国近代西方欧洲世界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为专门之学。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1.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内容——②各国保护文遗的举措与经验思考2:阅读教材P87,指出历史上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和经验?文物收藏19世纪开始立法保护近代中国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06年,《保护古物推广办法》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1.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内容——②各国保护文遗的举措与经验思考2:阅读教材P87,指出历史上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2019年已有8批,5058处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思考3:结合所学归纳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变化趋势?1.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内容——②各国保护文遗的举措与经验私人——国家——国际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莫高窟练习1:提图斯凯旋门,在修复时多使用新材料石灰华,以与原始建筑材料大理石相区别,使人可以区分此为遗产原有还是后人修补所致。这种做法反映出文物古迹的保护要做到(

)。A.真实性B.完整性C.协调性D.长效性A2.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思考4:根据材料归纳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工作的意义?价值:①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②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见证;③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④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意义:①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②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

③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

④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等。3.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价值)二、《世界遗产公约》探究二:这一公约的出台有何作用?良渚古城遗址探究2:阅读课前提示,指出世界遗产的分类.良渚古城遗址属于哪一类世界遗产?为什么?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背景: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国家一级组织未必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概况:2017年1月为止,有193国加入,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1.《公约》的出台及宗旨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1)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2)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3)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2.《公约》的内容思考1:《世界遗产公约》出台后,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1978年,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7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7月,列入遗产数量达1121处,分布在167个国家。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汉藏合璧的风格。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2)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3.《公约》的发展与完善思考2:国际社会为不同类别的文化遗产还做了哪些补充工作?有何作用?(1)世界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作用:举措:思考3:中国为不同类别的文化遗产做了哪些工作?有何作用?(2)中国3.《公约》的发展与完善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作用:举措:【思考点】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哈密木卡姆艺术(传统音乐)【问题探究】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以保护为目的,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在修复过程中,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科学保护可以使传统建筑修缮技艺得以传承,为古建筑保护研究提供范例。三、各国得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探究三:人类“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什么?练习:《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以下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是(

)。C《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第一项标准是遗产项目必须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第二项标准是遗产项目在一定的时期内或者在世界的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反映了建筑艺术或者这种纪念性建筑物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包括城镇规划景观设计方面,所体现的这样的一种人类观念的转变。第三项标准是遗产项目能够成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它能够提供这样的一种见证。第四项标准是遗产项目作为人类一个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代表性建筑是这个时代的杰出范例。第五项标准是遗产项目可以作为人类传统的寄居地和怎么样使用土地的杰出范例。古代:主要包括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1979)1.世界的文明遗迹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佛罗伦萨历史中心(1982)2.近代: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佛罗伦萨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达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顶峰。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1)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2.中国文化遗产故宫莫高窟万里长城(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2020年底已有42项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1372项。昆曲,原名“昆山腔”或“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是在结合南戏与北曲的基础上,根据江浙的方言、民歌演进而成,因源于昆山而取名昆曲,腔调悠扬流畅是其灵魂和标志,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2001年5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因此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保护和研究文物传统立法:现代意义保护艺术珍品:权力与财富欧洲中国希腊中国世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皇室贵族教会:艺术品/宗教遗物帝王达官贵人民间收藏;“金石学”1834年制定1906清政府《保护古物推广办法》1930南京政府: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古物保存法》新中国1961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文物古迹高潮;《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82《文物保护法》: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专业化保护体系/第一次全国普查【强调真实性为第一要义】世界遗产公约背景与地位内容诞生地位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缔约国最多公约之一肯定价值《名录》突出的普遍价值国际责任:集体性援助《世界遗产名录》《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区分类型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