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历史选择性必修1)时空观念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20世纪50年代: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成就:①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第一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场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四条

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20世纪50年代: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成就:意义:①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第一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018·全国高考真题)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C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重创时期思考:社会主义在文革时期的教训是什么?教训:健全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3、改革开放初期:法制建设新的发展成就:意义: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建设“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1982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做重大修改。此次修宪,比较彻底地剔除了“文化大革命”给政治制度留下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冶的基本法律框架。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背景:恢复和重建国家秩序,实行和推进改革开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4、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制建设完善(1)背景:(2)措施: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改为“法治”)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法制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制”而言的,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区别与联系(2018·浙江高考真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A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4、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制建设完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成就:(4)意义: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②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届数时间制定、修订的法律第五届1978-198218部第六届1983-19877部第七届1988-199213部第八届1993-199710部第九届1998-200273部第十届2003-2008115部①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②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③法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5、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②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新中国第一步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局域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措施:(3)成就:(1)背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

第一编总则▪

第二编物权▪

第三编合同▪

第四编人格权▪

第五编婚姻家庭▪

第六编继承▪

第七编侵权责任▪

附则1、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2、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CD随堂演练3、1956年,王砚香从北京回到山区的供销店工作,他和同伴们长期坚持用背篓为农民送货,同时把农民的农副产品背下山。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公映,“背篓精神”也由此风靡全国。这A.反映了艺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B.倡导了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风尚C.说明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D.展现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4、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过的宪法都包括序言和四章。1954年宪法的目录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前面。宪法结构顺序的这一变动A.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B.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完善了国家民主法治随堂演练BA5、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活动与纠纷越来越频繁,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法律。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作为重要的立法任务,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出台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B.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C.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标志着我国开始依法治国6、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B.对“走资派”“牛鬼蛇神”的斗争C.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随堂演练C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背景:(2)代表: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3)成就:(4)影响:

①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②形成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

③形成了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④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活动◎红旗渠竣工◎成昆铁路勘探◎新中国电影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改革开放以后(1)背景:(2)成就:①内在要求: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中央推动: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②20世纪90年代,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