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辛亥革命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1.本课立意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辛亥革命。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设置三个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三个子目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3.内容取舍的考虑本课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较多,要一一讲述基本史实,难以做到。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对于相关基本史实大致已有介绍,因此,本课在内容上的取舍主要考虑选择重点角度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第一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主要结合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展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实际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还有不少其他的事例。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建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是依托于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等团体建立的。这些团体的活动也构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环节,限于篇幅,未能加以评述。叙述这段历史时,中间穿插讲述“新政”和“立宪运动”,有利于理解这场革命的背景。第二子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主要叙述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方力量的较量,不容易讲清楚,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该目的四个段落,大致展示了事件的进展,教师可据此进行分析:保路运动实际构成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武昌起义胜利促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第三子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内容较为简略,主要从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解读,分析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时指出这场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具有历史局限性。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本课的三个子目,主要围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展开。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对相关基本史实已有大致介绍,因此高中历史教科书主要立足于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解读。第一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本子目所讲述的内容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所涉及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不乏相似之处,且更为广泛,力图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1906年9月清政府还宜布预备立宪,后又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这也促成立宪派先后掀起三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其二,以孙中山为线索,展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如何兴起的。这期间成立的各种革命团体很多,限于篇幅,只重点介绍了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兴中会,以及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此外,结合孙中山在《民报》上阐述的“三民主义”,大致说明这些革命政党所宣传的革命理论和主张。而对于革命党人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受篇幅限制,也只介绍了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第二子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该子目大致按照时间线索勾画了相关事件的进展。其一,将保路运动的发生及其影响,作为武昌起义的背景;保路运动实际可理解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其二,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昌起义爆发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要引导学生思考武昌起义何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尤其须结合之前所发生的“东南互保”“立宪运动”等事例说明清政府的根基早已不稳。其三,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同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对于这样的结果,要避免从单纯的“阴谋论”进行解读,而是要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其四,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这一幕的发生也有颇多曲折,是当时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展现出历史的复杂性。第三子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该子目重点说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但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绝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所能完成。据此也要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重点关注课文中特别指明的“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这实际提供了思考这场革命的基本思路,也可以此作为其留给后人的深刻教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后续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党的改组。换言之,一个政党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变得坚强有力,并进行更有效的社会动员。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本课导入本课以《革命军》书影导入,旨在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革命”的情景中。实际上,“革命”话语也正是在20世纪初流行开来的。1903年邹容撰写的《革命军》一书,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引导仁人志士走向革命道路的明灯。《革命军》一书凡七章,首绪论,次革命之原因,次革命之教育,次革命必剖清人种,次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次革命独立之大义,次结论,凡二万余言。由此进入本课第一子目的教学。历史纵横结合课文内容,本课安排了两则《历史纵横》,以介绍相关史事,扩展、补充正文内容。其一,“清末新政内容”。“新政”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进行的“自救”,所涉及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不乏相似之处,显示出清政府力图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认识到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其二,“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调兵进行镇压,导致武昌空虚,革命党人于是决定发动武昌起义。对此作进一步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史料阅读本课的《史料阅读》是留学日本的革命党人林觉民回国后,于1911年4月24日写下的《与妻书》。林觉民随后毅然投入广州黄花岗起义,英勇就义。学思之窗本课提供了一则《学思之窗》,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后,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思考点本课在第三子目中,紧密结合正文设置了一则《思考点》: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6.对本课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立宪运动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表示“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故当“仿行完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为此,国内的立宪派积极推进,于当年12月联合江苏、浙江、福建三省商界、学界200多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推郑孝胥为会长,张謇、汤寿潜为副会长。1908年8月,清政府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相应的,1909年还在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推进此事的机构。以此为依托,立宪派先后掀起三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第一次是由江苏省谘议局议长张謇带头发动的。立宪派还发起成立了谘议局联合会,并邀请各省谘议局派代表汇集于上海,共同商讨如何促成清政府速开国会。1910年1月推选出的进京请愿代表团,向都察院呈递了“速开国会”请愿书,但清政府以“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程度又未画一”为理由加以拒绝。第二次发生于1910年6月,入京请愿代表达150多人,坚持速开国会才是“弭乱救亡之策”。清政府仍坚持9年的预备之期,并且表示“宣谕甚明,毋得再行渎请”,再次拒绝了立宪派的请求。第三次请愿在1910年10月上旬,立宪派开展了更广泛的动员,造成极大的声势,甚至各省督抚也联名上奏,请求立即组织责任内阁,召开国会。在此情形下,清政府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让步,宣布将原定9年的期限提前3年,改于1913年召开议院。按照修订后的预备立宪规划,1911年将组织责任内阁。然而,该年清政府宣布的13人内阁名单中,皇族就有7人,被时人讥为“皇族内阁”。经历这些曲折,也让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责任内阁制1912年3月11日公布实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府采取责任内阁制。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负政府的实际责任,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国务员副署方为有效。1912年3月13日,经参议院同意,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然而,一桩涉及王芝祥的任命案,就表明这样的责任内阁制完全不是袁世凯所能接受的。唐绍仪原准备任命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但袁世凯却不接受,反而把没有经过唐绍仪副署的委派王芝祥为南方宣慰使的命令公布出来,随后又任命其嫡系大将冯国璋为直隶都督。为此,唐绍仪只得愤而提出辞呈,这届内阁也只存在了三个月。唐绍仪之去职,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第一次公然践踏《临时约法》、破坏责任内阁制的行为,然而这一事件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随后,袁世凯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三、问题解答1.学思之窗阅读孙中山这段话,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解题关键读懂史料,并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即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思路引领结合课文内容阅读这段史料,思考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答案提示孙中山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解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问题,也确立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大目标。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着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这段史料也说明,孙中山这时所阐述的三民主义明显有所偏重,认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这表明孙中山此时关注的主要是政治上的革命,对社会革命考虑不多。实际上民生问题同样是中国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而且并不容易解决。结合后面的历史即可知,孙中山越来越重视“民生主义”。2.思考点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解题关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梳理辛亥革命的意义。思路引领辛亥革命的意义大致可从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形成有条理的答案。答案提示根据课文内容作答即可。历史意义方面,可重点思考从君主专制制度到共和政体的转折;历史局限方面,可紧扣革命的组织者进行思考。课文中特别指明“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这实际提示了思考的角度。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后续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党的改组等作答。3.问题探究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为什么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之路。解题关键本题要结合孙中山阐述的观点,理解当时的革命者是如何认识清王朝的腐败,以及如何走上革命之路的。思路引领孙中山之所以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之路,是因为他认识到这个政府已经完全腐败,“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因此,“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就是孙中山走上革命之路的缘由所在。答案提示孙中山之成为革命者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他也希望通过改良的办法改变中国的面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逐渐认识到,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是,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之路。同时,孙中山还逐渐认清这场革命的实质就是推翻清王朝,创建一个新的政府代替旧政府。4.学习拓展查找相关资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解题关键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思路引领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国建立所涉及的各项重大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进行阐释的。答案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仅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且通过立法程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这一文献,同时选择一两部相关论著指导学生学习,了解专家学者是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如陈旭麓《“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辛亥革命与王朝时代的终结》(《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1期)一文就指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可以说是“揖美追欧'的结果,是五四以前80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的一块里程碑。”四、图片说明1.《革命军》书影以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一书作为本课的开篇,是因力该书出版的1903年正是“革命”思想风起云涌的年代。该书旗帜鲜明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并从正面阐述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一开篇即以高昂的激情讴歌了革命事业之伟大:“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日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革命军》一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引导仁人志士走向革命道路的明灯。2.《奏定学堂章程》自戊戌维新时期提出“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的主张,中国的新式教育即已在酝酿,规划中,最终目标是要以“学校”代替“科举”。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是晚清规划全国学制最初的计划,只是没有真正实行。1903年制定、1904年公布的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才真正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该章程主要借鉴了日本的经验,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于学校教育所涉及的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详细规定。3.孙中山(1866-1925)及其题词选择孙中山的像及其题词,是因为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而结合孙中山成长的心路历程,还可以认识这场革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入的。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是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开始。在此之前,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明确阐述了“人能尽其材,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认为“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可以说,正是在改良道路上不断碰壁,才促成孙中山走上革命之路。孙中山的题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每个会员人会时的誓词。4.《民报》创刊号《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设有图画、论说、时评、译丛、来稿等栏目,每月出版一期,每期6万至8万字。孙中山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将中国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指出只要实行这三大主义,就可以“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民报》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围绕中国是否需要一场革命等问题,与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展开了大论战。5.秋瑾(1875-1907)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爱读书,工诗文,好骑马击剑。1896年,在湖南依父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1903年,随王去北京居住。时值八国联军人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夏,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1905年归国后,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同年7月回到日本,在黄兴寓所加人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限制中国留学生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愤而归国。萍浏醴起义发生后,曾密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负责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起义。1907年,她往来杭、沪间,发动军、学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