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显法理学教材练习参考答案_第1页
张文显法理学教材练习参考答案_第2页
张文显法理学教材练习参考答案_第3页
张文显法理学教材练习参考答案_第4页
张文显法理学教材练习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单项选择ABCBC多项选择ABCDABCDABCABCBCBCD简答答: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法学必须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即既要对法进行历时性研究——考察研究法的产生、开展及其规律,又要对法进行共时性研究——比拟研究各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即法的内部联系和调整机制等,又要研究法的外部方面,即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区别及其相互作用;既要研究法律标准、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总之,凡属与法有关的问题和现象都在法学研究的范围之内。答:以整个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这是就法学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随着法律开展成为广泛而复杂的整体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法律部门的出现,产生了对法律体系进行解析型研究,即对法律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科学需要。由此,出现了法学内部的分科。然而,如何分科或依据什么标准分科,这在国内外法学著作中还没有一致的观点。从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实践需要,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划分法学体系:第一,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由于法被划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不同部门,与之相应就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或早要有新的法学部门与之相应。第二,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综合研究法的根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是研究国内法和国际法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它们的制定、解释和适用。答:法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特殊联系。这是因为:第一,在认识论上,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又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可以分为假设干大类,每一类都包括一系列科学部门。在不同的科学部门之间还有假设干边缘科学。各门科学都以特定客体作为研究对象。各门科学以其研究对象的个性而互相区别开来,各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也由于它们研究的对象的共性而互相联系,并一起构成科学体系或学科群。法学吸收其他学科的认识成果来说明法律现象,从而使它能够深入到法的本质和价值根底中,并且能够解答法的外在方面〔如法的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和客观倾向,同时也以自己的认识成果推动其他学科的开展和新学科的产生。第二,在现代社会,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关法律现象的许多问题不单是法学的问题,而是属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双边问题或多边问题。第三,在法治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都可能转化为法律问题并提交给法律机关处理,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比拟广泛的知识,以至要求法律人才是知识复合型人才。由于这些原因,法学与其他学科密不可分。答:法学与社会学存在着相当密切的、相互交错的关系。一方面,法学要研究社会中的法,把法作为社会现象的一局部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学要通过法律研究社会,把法律作为社会内容的形式。因而,法学和社会学有着广泛的共同论题。答: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归结起来,可以说有两项,一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优秀公民。法学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是公民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公民人格教育和公民能力培养。公民人格和能力是由许多要素构成,其中以下十个要素更为重要: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态度、法治观念、义务〔责任〕观念和理性精神、人本观念以及全球意识。二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工作者。法律人的根本素质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根本素质,二是法律素质或法律职业素质。论述答: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法学与经济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主要因为:第一,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只有正确而深刻地认识特定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认清法的本质,说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法定权利和义务的界限,并为合理地设计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提供科学根据。第二,法律对经济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它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开展,也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开展。这取决于法律制度是否符合经济规律。要为按照经济运行和经济开展的规律管理经济提供法律保障和效劳,法学就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第三,民主和法治的进程取决于社会经济模式和经济开展水平。民主和法治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兴旺的产物。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那么从根本上否认了血缘、门第、权力、地域、民族、宗教之间的差异,推动了与这种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平等的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治就是在这个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和法治的经济根底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民主和法治的开展程度依然取决于经济开展的水平。这就使法与经济的关系成为法学、特别是法理学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经济学的理论,尤其是经济学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论,对法学是极为有用和有益的。第四,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引入法学领域,可以加深和丰富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更是有助于说明法律制度,促进法律制度的改革。由于上述原因,法学与经济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和开展起来的“经济分析法学〞、“法律经济学〞、“法和经济运动〞,都是法学和经济学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产物和标志。答:法学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根据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有关学制、学历、学位的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参照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法学教育进一步开展的目标,本书作者将现阶段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素质教育。我们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根底、包容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即具有通识根底和职业定向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素质教育是与现代大学精神和功能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举措。把法学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强调在法学教育的全过程都要注重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下面两个因素:第一,素质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即“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社会对法律的需要不断增加和变动。与此相适应,新的法律源源不断地制定出来,旧的法律那么接连不断地被修改、废止或者清理,有关法律的知识总量日益增加,日益改变。这种情况使得学习成为每个法律人的终身活动,继续学习成为没有终结的过程。既然如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学会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就应当成为大学法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树立和强化终身教育的观念,并用这种观念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第二,素质教育是法律专业教育的根底和核心。职业教育有十清楚确的职业定位,诸如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法学教育那么没有这样的明确定位。正如法律调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可能进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各个领域,哪里有法律调整,哪里有法律程序,哪里应该依法办事,哪里就有法学毕业生。因此,法学教育不能归结为严格意义的、定向型的职业教育。但是,法学教育又确实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特定的知识范畴,有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规格,属于专业教育。在法学这种特殊的、宽泛的专业教育中,素质教育具有根底与核心的地位,并贯穿法学专业教育的始终。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内容比拟广泛,其中包括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法律知识传授、就业和生活能力教育等。但其核心是科学的、理性的、民主的、法治的、不断创新的法学理论教育。案例分析答: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硕士研究生分为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两类,前者侧重法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后者侧重法律专业理论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类似于美国法学院“法学职业博士〞〔JurisDoctor〕,是一种新兴的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法律专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依法治国方针确实立,我国对于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现实法律人才储藏又极为有限,因此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法律硕士学位。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坚实和系统的法学根本理论素养,掌握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地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管理工作;胜任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和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效劳部门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管理职务。可以看出,法律硕士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传统法学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报考人数连续几年以每年近1万人的速度递增,这是社会需求和开展趋势。自从中央明确提出建立法治国家后,一方面各种社会资源都将纳入法制轨道,各种问题都将归结到法律上来解决;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多学科知识的聚集。这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是应用型学科,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法律硕士符合法律学科性质。与法学硕士研究生相比,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是:〔1〕以课程学习研究为主,不分专业,开设民商法、刑法、经济法等各门法律课程和相关课程。课程讲授注重实务性、应用性,兼顾全面,突出重点。〔2〕在硕士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有关专业的论文题目进行写作,论文要求突出实用性,并由相应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和辩论。〔3〕修满课程学分,并通过论文辩论者,授予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法律硕士招收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从2000年开始,法律硕士学位不再允许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报考。2.答:从形式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普通法学教育和成人法学教育两类。普通法学教育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所从事的专门法学教育,其生源主要来自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本科生来源〕和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来源〕。成人法学教育是指普通高等学校、电视大学、干校、党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所从事的、以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为教育对象,以继续教育为根本职能的法学教育。其中包括各大专院校的函授教育,播送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自学过程中的辅导教学,法官学院对法官的继续教育,检察官学院对检察官的继续教育,中央和省级党校、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等机构专门对干部实施的法学教育等。由于成人法学教育的起点低,教育效果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又由于学制和学习形式不同,培养的目标也不相同,造就的职业素质当然大相径庭。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成人高等法学教育的学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如果说成人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征是其教育对象是已经具有一定职业、承当一定社会责任的成人,那么法学“成人〞教育已经变得名不副实。事实上,成人法学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增设普通高等教育的公共根底课,从课程设置上来说,成人法学教育已经非常接近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成人法学教育显然已经不能承当为法律职业群体输送合格的后备人才的任务。关于成人法学教育的开展方向,目前学者提出的总体思路是,取消法学教育中的大专和中专层次,淡化成人法学教育学历教育的功能。法学教育功能分化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适应依法治国方略进行深化改革的关键。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以后,法律职业培训和教育应该是在本科学历教育后进行,我们称其为继续教育是恰当的。这种继续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局部,一是职前培训,二是职业过程中的专业继续教育。这两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对实现法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前者与司法考试制度一起对于真正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后者能够为法治的统一提供巨大的推动力。第二章单项选择AB多项选择ACABDABCD简答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几条根本的方法论原那么: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式表达,是规定思维的根本出发点和总方向的方法论原那么。这也就是说,一切本质上符合科学的方法〔包括其他方法论原那么〕,只有在实事求是的根底上加以运用并用实事求是来统帅,才会使人们的认识和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第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决定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观点。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深入考察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根本条件和方式的根底上,来说明法的产生、开展和更替,说明法的本质、内容和作用。法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根底决定的,是经济关系的记录,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及其分配状况当然要通过人类的理性、观念和意志来确定,但是,归根结底,最终的决定力量那么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的现实过程之中。总而言之,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会占居统治地位,决定着法定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内容和分配状况第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我们在法学研究中不仅要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而且还要注意社会现象间的普遍联系,不能忘记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法对经济因素的反作用。第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开展观点。任何法律体系都不能不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它必须与自己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并随着这些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就会发现,法律开展的过程与社会根本矛盾的运动过程有着深刻的联系。一种法律制度,只有在准确反映了社会开展的主题和根本趋势的条件下才能为推动社会进步奉献力量,并且在自身的运动和开展过程中获得强大的生命力。用开展的观点指导法学研究,对于一个改革的时代而言,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克服因循守旧的传统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强大精神武器。答:在如何对待阶级分析方法这一问题上,必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错误倾向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理解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把法学片面归结为"阶级斗争之学"和"对敌专政之学",这种错误倾向曾给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第二种错误倾向是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阶级分析方法,有意或无意地贬低、轻视甚至否认阶级分析方法的理论意义和认识价值。对于这种错误倾向也应注意防止。答:阶级分析方法作为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之一,其独特的功能主要表达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对于法学的理论建设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防止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唯心主义法律观的总体特征是把法律制度的产生与演变归结为某种精神因素的决定性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法律观谬误之处。第二,对于法律现象的历史考察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根本线索。借助于阶级分析方法,可以在复杂多变、迷离混沌的历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对于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定性研究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有力的分析工具。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观察问题,我们就可以不被这些形式上的共相和差异所迷惑,从而在总体上对它们做出准确的定性分析。第四,对于法制实践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确立和坚持我国法制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论参照。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人民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它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阔劳动群众从奴役中解决出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以法律手段维护和促进工人阶级领导的广阔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是它的根本宗旨。答:法学中的价值分析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它们是价值分析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或方面。这两个阶段或方面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价值分析方法的根本内容。价值认知是以法律这个被认知的客体所蕴含的价值属性为对象的,它要探究特定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哪一个阶级、阶层的利益标准与价值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和在社会主体之间分配权利义务的,价值认知的直接目的是如实地观察和描述特定法律制度所包含的价值准那么和价值排序。价值评价是从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价值准那么对特定法律制度的总体或局部进行判断与取舍。案例分析答:在几千年的人类思想史上,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是各个时代的思想家们所着重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但是,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总是力图从所谓宇宙理想、上帝一直、人类理性、绝对精神或民族精神出发去说明这一现象。针对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明了自己的态度:法的关系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开展来理解,历史上出现的一切法律制度,必须与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答:这里涉及到了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这对概念的用处其实仅仅限于在经济与非经济领域〔主要指政治与精神领域〕之间贯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那么。而根底与上层建筑的艺术形象类比,也正是为了到达这个很简单的目的——没有经济做根底来支撑,观念形态之类东西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我们在法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决定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观点。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深入考察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根本条件和方式的根底上,来说明法的产生、开展和更替,说明法的本质、内容和作用。法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根底决定的,是经济关系的记录,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及其分配状况当然要通过人类的理性、观念和意志来确定,但是,归根到底,最终的决定力量那么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的显示过程之中。总而言之,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占统治地位,决定着法定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内容和分配状况。3.答: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开展的根本面貌。正因为此,人们往往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认为在唯物史观中,惟有经济因素才是历史开展的积极的起推动作用的因素,而非经济的因素那么是被动的,并进而认为,只要了解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根本观点,就是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就可以正确地说明历史的开展。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经济决定论仅仅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片面化、庸俗化的理解,其实质是以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唯物的,也是辨证的,它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不是线形的单值分析,而是多元的多变量的分析。因此,我们在法学研究中如果仅仅强调了经济因素的作用而忘记了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忘记了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法对经济因素的反作用,同样是不可能建立起正确的法学理论体系的。第三章单项选择CACAB多项选择ABCABDABCDABCABCD简答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进行法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把探讨法的现象的本体属性作为根本出发点。总观马克思进行法学研究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的现象本体属性的分析,从逻辑关系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把法的现象放置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来加以考察,科学地确证法的现象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明确指出不是国家和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其次,对法的现象的本体属性进行逻辑的“思辩〞,深入分析法的现象与社会生活条件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现象的本体属性的命题,决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局部的、抽象的规定性,而是一个具有多种规定性的分层次的综合性命题。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现象本质属性的综合性命题,是一个多层次、多关系、多系列的具体逻辑规定总体,它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体系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底。再次,准确把握法的现象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法的现象相对独立性的内在机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法哲学的辩证法,在明确强调社会经济根底对法的现象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同时,坚决反对法学本体论问题上的庸俗的“机械决定论〞,充分肯定政治权力和法的现象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反作用。答:马克思主义法学之所以能在文明社会法学史上实现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学方法论的把握是息息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由两个方面所构成:其一是研究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出发,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法哲学方法论思想,提出并坚持唯物主义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论原那么按照这一方法,人们应当把各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关系理解为一定法的现象的根底,并且从这个根底出发来阐释各种不同的法的现象的具体产生条件和途径。其二是表达方法,这是建立法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当法学在借助于“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形成一定数量的概念和范畴之后,总会提出一个如何系统化的问题,即需要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再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法学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从法学思维抽象上升到法学思维具体的过程。反映这个过程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表达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的上述两个方面并不是漠不相关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法学研究方法是法学表达方法的前提,法学表达方法那么是法学研究方法在思维行程中的再现或“复归〞,二者构成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的完整系统,成为科学的法学思维的辩证法。答:一是论述了政治文明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明的内容与形态是丰富多样的。政治文明是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之一。江泽民同志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放置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进程中加以把握,深刻地阐述了政治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揭示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在国家建设与开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把它视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强调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江泽民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改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索实现党的领导的制度化机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与党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它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制度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的重大创新。三是阐发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相辅相成的互动机理。在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中,儒家主张“德治〞,强调“德主刑辅〞,而法家那么崇尚“法治〞,力主“事皆决于法〞,因之形成了所谓儒法互补关系格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抛却了传统中国“法治〞与“德治〞学说中的封建性糟粕,吸取这两个概念系统的合理性精华,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精辟地阐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答: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正处于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抓住极为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不失时机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这样,中国共产党就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从“三位一体〞〔亦即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展到“四位一体〞〔亦即三个文明建设加上和谐社会建设〕。由此,整个国家的开展战略就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这确乎是当代中国的一次开展战略升级。这一战略升级堪称中国开展处于关键时刻的一个关键的举措。社会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把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为当代中国社会开展与社会治理的战略目标,对于保证转型与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作为社会治理的战略行动和战略目标,和谐社会建设旨在于构建一个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利益协调衡平、社会生活标准有序的社会共同体。因之,和谐社会建设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法律要求,蕴涵着丰厚的法律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断,清晰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1〕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在现代社会,法治的价值目标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实现社会的和谐,无疑是现代法治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只有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才能够和谐安定。因此,和谐社会的法治属性,意味着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把和谐社会构筑在坚实的法治根底之上;意味着要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严格地依法办事,把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纳入到一个标准有序的法制化轨道;也意味着各级党组织和广阔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同时要教育培养社会成员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和法律的良好气氛。〔2〕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正的社会。现代法制是公平正义原那么的表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把维护社会公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底。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时机公平、规那么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注重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真谛。〔3〕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失衡、碰撞和冲突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充分发挥法律调整的职能作用,有效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有着特殊的意义。要善于运用法律和其他平衡利益冲突的手段和方法,依法调节利益关系,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高度关注和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正当合法权益,从而把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法制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努力筑牢和谐社会建设的根底。〔4〕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权威的社会。实际上,社会的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纠纷、没有差异。既然有矛盾、有纠纷,就要有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体制、制度和机制,而且这个体制、制度和机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因此,和谐与权威这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在急剧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更加需要强化国家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在当代中国,开展民主政治、推进法制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法律的权威是党的权威、国家的权威的集中表达;维护法律的权威,就是维护党的权威,就是维护国家的权威,就是维护人民民主主义专政的国家机器的权威。没有法律的权威,国家的治理、经济的开展、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不可思议的。在扑面而来的全球化浪潮的激荡下,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正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波澜壮阔地展开。这场伟大变革的进程已经并且将继续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根本面貌,导引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开展走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和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开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思想魅力和发挥指导作用创造了广阔舞台。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荣耀使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为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奉献〞。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决不是自我封闭的僵化体系。它立足于社会实践生活的激流之中而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搁置在一个封闭的框架之中,而是紧随着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研究,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开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充分说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原理同具体的时代条件和各国的根本国情密切结合起来,加以创造性的应用,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开展和新飞跃。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指导地位,进而结合本国实际和时代开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开展,这是时代精神的表达,是当代中国法学开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用开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指导法学理论研究和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自觉地审视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提出的重大法律问题,着眼于当代中国开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实际运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不断丰富和新的创新开展,保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强大生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而坚韧奋斗。这是新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使命。第四章单项选择ACC多项选择ABABCD简答答:法理学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之处在于,法理学研究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而不是从微观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现象。或者说,法理学思考和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而不是法律现象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具体问题。所谓一般性问题,就是指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在内的法律运行全过程,以及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开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答: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法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需要,在学科体系建设、理论创新、方法论开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而长足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在21世纪,广阔的中国法理学工作者将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根底上,以更加巨大的研究热情和创新精神从事法理学研究,创造一种先进兴旺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可以预见,沿着这一方向,21世纪的中国法理学将呈现以下五种根本的开展趋势:第一,科学形象确实立。这主要表现为:①彻底摆脱“左〞、右政治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干扰,实事求是地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②在总结以往认识成果和深入研究的根底上,建构起能够说明法理学独立地位和理论优势的科学的范畴体系,建构起能够深入解释法律现象之复杂性、规律性的法学理论体系。③广泛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方法。④建立和运行严格的科学化的学术标准体系。第二,实践指向的增强。法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应立足实践,面对实践,效劳实践。正是由于社会改革与社会转型的伟大实践,法学才有可能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第三、学术流派的多样化。不同学术流派的生成、存在和开展,是法学繁荣兴盛的标志,也是法学进一步开展的动力。21世纪的中国法学园地将呈现法理学流派百花竞放、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些流派将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以不同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观察、认知和评价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提出观点各异、风格不同的理论学说,繁荣和开展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第四,科际互动更加深入。当代科学的开展呈现出日益明显和迅速的学科分化—整合趋势,即学科分类的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深入。在这种科学开展的大趋势下,法理学作为法学的根底科学和龙头学科,必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第五,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随着我国法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对国外法律和法学的比拟研究在更大的范围、更深入的层次上开展,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科学总结的不断加强,我国法理学的学术水平、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必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强,从而使我们有充足的条件在国际法理学界独树一帜,占有一席。第六,理论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自主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要迎接中国法学面临的一系列时代挑战,法学工作者应当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以十六大所倡导的突破前人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和自主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法学开展的新境界,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为世界法学、为中国法制实践奉献具有领先性、创新性的思想理论成果。答:不少初学法学的人觉得法理学太抽象、太枯燥,离部门法和法律实践太远,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重视法理学课程的学习。这种看法和态度是错误的。〔1〕学习法理学是学习法学其他学科的需要。法理学是法学的根底理论和一般理论,研究的内容是法律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提供的是法律根本概念、根本知识和根本原那么。这些根本概念、根本知识和根本原理是从其他法学科学中概括出来,又用以指导其他法学学科的。〔2〕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需要。法理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人们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律职业者只有用法律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分析法律问题,才能得出符合法律精神和逻辑的结论。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离不开法理学的学习。首先,法律思维所运用的根本概念由法理学加以清晰界定和解释。其次,法律思维规律的领悟和把握离不开法理学的学习。法理学不仅揭示法律实践活动的规律,也揭示法律思维、认知活动的规律。〔3〕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理论素质的需要。对于一名学习法律的人来说,法律理论素质的提高比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而深入学习法理学正是提高法律理论素质所必需的。首先,部门法学和法律实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大都是实证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法理学作指导。其次,现代社会各方面开展迅猛,社会对法律的需要不断增加和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法理学,培养法律理论素质和法律思维能力,比仅仅习得具体的法律知识更重要。再次,法律职业者容易受自身的法律偏见和法律经验的束缚,容易盲从现行的法律制度。通过学习法理学而培养良好的法律理论素质和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超越自身的法律偏见和法律经验的局限性,对现行法律制度保持反思和批判的能力。〔4〕学习法理学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出色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学习法理学,掌握法的精神是相当重要的。第一,任何法律的实践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整个法律制度和社会实践连在一起的,需要根据法理学的理性来把握和解决,这样才能平衡互相对立的利益,实现各种价值的合成,防止形式主义地对待法律问题,处理具体案件。第二,具体案件的解决固然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从具体的法律规定找答案,但是,要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那么取决于对法律精神、法律原那么、法律价值的深刻理解。答:学习法理学与学习其他科学一样,并没有投机取巧的方法可寻,必须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功夫。第一,善于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案例出发进行法理学思考,提炼或检验法理学理论。第二,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理论。第三,要了解法理学的开展史,从法理学的开展史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要了解现代西方法理学,从中西方法理学的联系和比拟来学习法理学。第五,要了解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现状,积极参与法理学的讨论。第六,注意部门法学与理论法学的学习相结合。论述答:法理学是法律世界观和法学方法论的统一。它既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和根底理论,提供一系列关于法的根本思想、理论,又是法学的方法论,提供一系列研究法律现象的根本方法。法理学之所以是法学的方法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经常相互转化的。当人们自觉运用一定的理论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时,理论实际上就已经成为指导或标准研究活动的方法。法理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认识和理解法律现象,为人们提供法的理论、思想,而且在于支配和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为人们认识和理解法律现象提供方法论。法理学所提供的科学理论往往构成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法律现象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第二,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和有效对法学研究至关重要,作为法学之根底学科的法理学,越来越重视对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努力为法学建立起科学的方法论。近年来,中国法理学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即哲学方法论具体为认识法律现象的具体方法;注重总结法学者在法学研究中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并通过理性化的升华,使之成为普遍有效的研究方法;注重移植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批判地借鉴国外法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第五章单项选择CDCCCABBCDBD多项选择ABCABDABCBCDABCDABCDBDACDABCDACD判断√√√×××××√××√√√√×简答答: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相比,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解释了法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内在关系。法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第二,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标准,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上升为法。第三,揭示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历史上出现的一切法,既不能从法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的精神世界来理解,而必须从法的物质生活条件来理解。第四,揭示了法的主要目的、作用和价值。法是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开展目标。第五,揭示了法的主体内容和调整机制。法的主体内容是以标准形式规定和确认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对人们的行为的指引和向导也是通过权利和义务机制实现的。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和根本特征。答:“实然〞是指事物的实际状态,它答复的问题是“事实上是什么〞;“应然〞是指事物的理想状态,它答复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差距,比方军队,从实然而言,它是国家抵抗外来侵略的暴力机器;从应然而言,它应该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法也具有这种特点,在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实际存在的法与人们期待的法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用法学方法论来说明,这也就是实证分析价值与分析的差异。在运用实证方法的时候,我们只看到法的实际状况,当我们同时运用实证法与价值分析法的时候,我们既可以看到法的实际面貌,又从最根本的——人的需要出发,确立了一种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答:在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的关系上,我们强调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统治阶级的意志是较浅层次的“初级本质〞,不是要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更不是要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去否认阶级性。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是统一的:第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都是由一定的阶级即统治阶级来代表的。第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有通过统治阶级及其国家的意志这个必不可少的中介才能表达在法律中。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正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分析中得出的。论述答:研究法的概念,即答复法什么是法时,首先应注意法的本质与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与现象是一对范畴。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总是本质的显现。把这一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法学研究,可以说“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是一对范畴,它们分别从法的内部依据和法的外部显现两个方面来把握法律现象。法的现象是法的外部联系和外表特征,是外露的、多变的,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就能了解到。而法的本质那么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是法存在的根底和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是深刻的、稳定的,不可能通过感观直接把握,需要通过思维抽象才能把握。剥削阶级法学家和思想家或者看不到这一点,习惯于停留在外表现象就法论法;或者把法的现象等同于法的本质;或者是到虚无飘渺的“宇宙精神〞、“自然命令〞或人的心灵世界寻找法的本质,所以,他们从未真正地发现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法学的主要奉献在于,依据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及其开展规律。总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归结为以下两方面:〔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第一,法是“意志〞的表达或反映。意志的形成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归根到底受制于客观规律。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标准性文件才是法。所以说,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正因为法是意志的产物,所以才可以说法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第二,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所谓“统治阶级〞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虽然统治阶级意志由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所决定,但其形成和调节也必然受到被统治阶级的制约。统治阶级在制定法律时,不能不考虑到被统治阶级的承受能力、现实的阶级力量比照以及阶级斗争的形势。统治阶级上升为国家意志、被奉为法律之后,在其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来自被统治阶级的阻力。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在任何情况下,被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不能作为独立的意志直接表达在法律里面。它只有经过统治阶级的筛选,吸收到统治阶级的意志之中,转化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才能反映到法律中。所以,归根到底,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第三,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管是由统治阶级的代表集体制定的,还是由最高政治权威个人发布的,所反映的都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而不纯粹是某个人的利益,更不是个别人的任性。当然,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成员的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统治阶级的正式代表以整个阶级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为根底所集中起来的一般意志。第四,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马克思、恩格斯说,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意味着统治阶级意志本身也不是法,只有“被奉为法律〞才是法。“奉为法律〞,就是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积极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为法律规定。这里,他们之所以用“法律〞,是由于法律是法的“一般表现形式〞。但通观法的历史,法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只有法律这一种。除法律之外,还有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由国家认可的习惯、判例、权威性法理、法学家的注解等。所以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所用的“法律〞普遍化为所有法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说,统治阶级的意志只有表现为国家有权机关制定的标准性文件,才具有法的效力。〔二〕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把法的本质首先归结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开始触及到了统治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本质。但如果认识停止于此,仍摆脱不了唯心主义。要彻底认识法的本质,认识法产生和开展的规律,还必须深入到那决定着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培植了人们的法律需要,同时又决定着法的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内容。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生产力代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关系代表生产过程中的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发现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因素的决定意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是根本因素,在于它一方面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自然界的一局部转化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为社会成员,创造了社会;另一方面,生产过程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根本的社会关系,其他一切关系包括法律关系在内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矿藏、动植物分布等地理环境因素和人口因素一般说来只有通过生产关系才能作用于法。除了物质生活条件以外,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科技等因素也对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定义为依据,总结以往法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可把法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标准首先,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标准的范畴。作为社会标准,法既区别于思想意识和政治实体,又区别于非标准性的决定、命令,如法院判决。其次,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意思是一致的,因为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调整人的行为,同时也就调整了社会关系。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标准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这种统一性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和国家意志的统一性根底之上的。法的统一性首先指各个法律之间在根本原那么上的一致;其次是指除特殊的情况外,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该法律体系内部各标准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从法的统一性又可以引申出来法的普遍适用性,即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制裁。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标准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者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利益或自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或者不作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的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后者要求人们不得做出一定行为。正是由于法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表达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标准任何一种社会标准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标准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认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形式权力,也表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是否具有国家强制力,是衡量一项规那么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必须指出,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即从国家强制力是法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意义上讲的,而非意味着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标准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系统化的暴力。也不是说,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惟一力量。案例分析答:这段话不但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而且对认识一切法的本质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不仅揭示了法的形式特征〔法律〕,也集中揭示了法的阶级意志性和它的物质制约性。以下分三点来分析这一原理: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法的阶级、社会本质来看,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这又包含两层意思:〔1〕法属于社会意识,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形式,决定于该社会的经济根底;〔2〕法不是“个人意志〞的反映,也不是社会所有成员意志的反映,而是阶级意志并且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即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形态,即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形态,即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也就是说并非一切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法,而只有被奉为法律,即表达在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人人必须遵守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律〞中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即指出了法的物质根源〔物质渊源〕、物质制约性。即法的阶级意志性归根结底又决定于法的物质制约性。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指相当广泛,一般是指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生产方式,其中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被一定生产力水平所制约的生产关系、经济条件。马克思说过:“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说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归根到底,任何统治阶级都不能不顾一定经济条件的要求而任意立法。总之,任何法就其社会阶级本质来看,都是表达一定生产关系要求的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法;都是表达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从而也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意志的法。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社会本质和阶级本质的最一般的原理。答: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标准。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并首先调整人的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就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还是行为,法学史上存在争议。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不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只有人的行为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存在,而这种“社会关系〞是以行为为条件的,并形成“行为关系〞。行为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它是一种表现于外部的通过人们行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对于法律来说,一般不以主体作为区分标准,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它达成社会控制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进而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这也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标准,是社会控制的手段,这种控制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有效调整进而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这段话说明,法律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因而它首先对行为起作用。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第六章单项选择AADBBBACCACBDBDCBBDDBACC多项选择ABBCABCDBCDABCDCDABDABDACDABCDAB简答答:法的渊源一词在中外法学著述中是一个包括多种涵义的概念。它可指法的实质渊源,可指法下效力渊源,可指法的内容或材料渊源,可指法的形式渊源,还可指法的历史渊源。一般说来,法的渊源的根本涵义主要是指法的来源或法之栖身之所,也有著述称法的渊源主要指法之产生的原因或途径,故法的渊源亦可简称法源。答:法律人关于法的渊源的范围的论说纷纭繁复。如果我们以综合的抽象的方式表述法的渊源的范围,可以说现代国家法的渊源主要包括:①立法。②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或阐释。③司法机关的判例和法律解释。④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⑤习惯。⑥道德标准、正义观念、宗教规那么。⑦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⑧乡村民约、社团规章以及其他民间合约性规那么。⑨外国法。⑩国际法。答: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界限不容混淆,它们本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分别代表法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有各自的价值。第一,未然和已然、可能和现实的分别,是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一个界分。第二,多元和统一的区分,是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又一界分。答: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法的内容,一指法的阶级本质,一指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法规定了什么内容。一般情况下,法的形式那么指法的内容的组织形式。法的形式与法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如现今时代无论何种国家都存在宪法、法律、法规予以调整的社会关系,因而都有相应的法的形式。但另一方面,在有的情况下,法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具有相同本质和内容的法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如美国采用成文宪法形式,英国采用不成文宪法形式;而同一种法的形式往往也可为不同本质的法所采用,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这些法的形式既为资本主义采用,也为社会主义法采用。答:法的形式问题有重要价值。首先,法的形式是区分法与其他社会标准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是所有的社会标准都是法,只有具备法的形式的社会标准才是法。要把某种意志上升为法,必须使这种意志采取法的表现形式。其次,不同法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或主体产生,立法主体应就自己所能产生的法的形式立法,不能产生不属于自己权限范围的法的形式。研究法的形式有助于解决什么样的国家机关有权产生什么形式的法的问题。再次,不同法的形式可表现不同法的效力等级,研究法的形式有助于明了哪些法的效力高些,什么样的法具有最高效力,以采取适当法的形式表现不同法的效力等级。最后,不同法的形式适合于调整不同社会关系,亦有不同技术特点,研究法的形式,有助于采取适当法的形式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运用特定立法技术制定或认可特定形式的法,也有助于适用、实现和遵守相应的法的形式。论述答: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包括:1.立法立法是各国最直接的法的渊源。在当代中国,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所属部委和有关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和经济特区有权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进行立法,特别行政区有权根据宪法和特别行政区根本法立法。所有这些立法,都是当代中国的法的直接渊源,所有法律、法规、规章都分别由这些渊源产生。2.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这种法的渊源主要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行政措施、重要文告等。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发布行政命令,采取行政措施、公布行政文告的方式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实施这些行政行为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规那么,可以或应当提升为法律标准。在中国法律、法规、规章中,有大量的规那么就是从这些决策和决定中提升出来的。3.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在当代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属于法的渊源的范围。对于司法判例是否属于正式法的渊源,由于中国不属于普通法系,不存在判例法这种法的形式,但中国最高司法机关选择、确认和公布的典型判例,在司法实践中,是起到了正式法的渊源的作用的。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这在当今时代也是具有普适性的法的渊源。由于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执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中国的执政党的政策,特别是转化为国家政策的执政党政策,是许多法律、法规、规章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在相当大的程度是政策提升或者法定化。5.国际法国际法作为一国的法的渊源,既包括该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标准性法律文件,也包括该国未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标准性法律文件。国际法在当代同样是一种显示出重要价值的法的渊源。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在全球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取向益见明显的情形之下,国际法自然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法的渊源。6.习惯习惯是无论何种法律文化背景下都存在的一种法的渊源。在中国法的渊源中,习惯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7.道德标准和正义观念这也是具有普适性的法的渊源。古今自然法学派就特别强调这种法的渊源,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把这些因素视为最主要的法的渊源,甚至要把这些因素直接视为法的形式。尽管中国自古所讲的德,主要是要求个人成为一个有德的好人,绝少要求国家成为有德的好国家,但中国传统文化素以隆德为其重要特色。在这种传统下,道德标准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的正义观念,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法的渊源。在法治和德治并举的现时期,道德标准和正义观念,更是法的渊源的重要组成局部。8.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这些由民间社会形成的规那么一经融入法律规那么之中,便使法获得深厚的社会根底和生活根基。它们是以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为根底的,是西方国家许多法律规那么尤其是私法规那么的直接因素。在中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在建成之后,社团规章、民间合约也都应成为法的渊源的一种要素。9.外国法如同国际法在当代中国日益成为重要法的渊源一样,外国法在现今中国,亦应成为一种法的渊源。事实上,作为力求尽快开展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入世的年代,在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情形下,法的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愈发突出。中国需要借鉴和参酌外国法特别是经济文化兴旺国家的法律制度,并把其中可以为我所用的因素作为自己的一种法的渊源。10.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学说也是古今法的渊源之一。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关学说甚至担当着法制和法治指导思想的角色。案例分析案例一,李某因倒卖外汇的行为实施于1995年,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79年刑法〕规定了投机倒把罪,而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97年刑法〕中取消了该罪名。李某据此要求改判,因此,本案涉及到法的溯及力问题。案例二,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实施于1995年,1979年刑法并未规定为犯罪。根据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97年刑法〕那么对李某作为该国有外贸公司经理,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因过失而受骗,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的行为,属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行为。但是,1979年刑法尚未确定此种行为为犯罪行为,因此本案还是涉及法的溯及力问题。针对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理论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刑法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理由是刑事法律应随社会政治情况加以修改,新的刑法更适应变化之后的情况,因而适用刑事法律通常应以新的刑法为准。另一种主张刑法不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理由是行为人以行为实施当时的刑事法律为准,适用新的刑法是不教而诛,有悖情理。法的溯及力,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情和行为可否加以适用的效力。法是标准和指引人们的现时行为的准那么,未公布前,人们不可能明了将来的法允许哪些行为、禁止哪些行为,也谈不上按尚未制定的法去行为。因此,一般说来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不应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对法生效前发生的事件,亦如此。这就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原那么。但这一原那么也并不是绝对的。立法者鉴于维护某种利益的目的,往往也针对具体情况在法中做出有溯及力或有一定溯及力的规定。各国规定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从旧原那么,即新法没有溯及力。二是从新原那么,即新法溯及力。三是从轻原那么,即比拟新法与旧法,哪个处理轻些就按哪个法处理。四是从新兼从轻原那么,即新法原那么上溯及既往,但旧法对行为人的处分较轻时,那么从新法。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取从旧原那么,法没有溯及力。在法律规定有溯及力的国家,通常采用从旧兼从轻原那么。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是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那么。既有原那么性,又有灵活性。从旧,即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判处何种刑法,原那么应根据行为当时的法律确定,1997年刑法没有溯及力。但是,如果行为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1997年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比过去轻的,那么1997年刑法有溯及力,应适用1997年刑法。因此,根据1997年刑法的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那么,无论是案例一中还是案例二中,对李某的行为应当适用当时的刑法。因此,案例一中法院不能改判,案例二中法院不能对其行为按照1997年刑法来定罪。第七章单项选择CAACCADACAAA多项选择ABCACDABCBCDABDABCDBCDABCABCDABDABDBCD判断√×√√√×××简答答:新自然法学派的德沃金在批判新分析法学派哈特的单一规那么论的根底上提出的。规那么、政策、原那么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规那么、政策和原那么三要素。所谓政策,是指有关必须到达的目的或者目标的一种政治决定,一般说来,是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或者社会特点的改善以及整个社会的某种集团目标的保护或促成问题。原那么是有关个人〔或由假设干人组成的集团〕的权利。正义或公平的要求或其他道德模式方面的要求。答:按概念确实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概念分为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确定性法律概念是外延、内涵相对确定的法律概念,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是外延与内涵相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当然,确定性是一个程度问题,“确定性〞、“不确定性〞这些词本身是相对的,因此,确定性法律概念与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区分也是相对的。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通过立法或法律解释或法律适用而确定起来;由于发生了新的事物,一个原本确定的法律概念也可能不确定起来。当然,这种不确定经过法官的解释又取得了新确实定性。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解释不允许自由裁量,只能依法而释;不确定法律概念在运用时需要法官或执法者自由裁量。答:在法律诸要素中,与法律原那么相比,法律规那么具有三大特点:①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那么所覆盖的相对有限的事实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②可操作性较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那么设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直接适用该规那么,一般公民也可较容易地依据规那么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③确定性程度较高,与原那么相比,法律规那么确实定性程度要高得多,这个确定性包括它的内容相对明确与恒定,它的效力也较为清楚明确。答:对法律规那么进行分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务意义。从理论上讲,对法律规那么的分类有利于对法律规那么进行研究、编排,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体系;从法律实务上讲,有利于对法律规那么的理解,确定其效力等级、适用范围等等。答:法律原那么是法律规那么所不能替代的,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为法律规那么和概念提供根底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那么也有指导意义。②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许多法律原那么可直接作为断案依据,这些原那么的作用与规那么无异。③法律原那么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当某一案件的特殊事实导致适用原有规那么不公正时,法律原那么可作为断案依据。论述答:法律概念对于法律的运作与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法律概念具有三大功能:①表达功能,法律概念及概念间的连接使法律得以表达,无概念的法律是难以相像的;同时,法律概念也是表达诉状、辩论状、司法判决等法律文书的重要工具。②认识功能,法律概念使人们得以认识和理解法律,不借助法律概念,人们便无法认识法律的内容,难以进行法律交流,更无法在此根底上进行法律实践活动。③提高法律合理化程度的功能。丰富的、明确的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使法律成为专门的工具,使法律工作成为独立的职业。从外表上看,似乎法律概念不如法律规那么和原那么重要,其实不然。由于法律概念的不同,同一法律规那么可能表达不同的含义;而外表上不同的法律规那么或者原那么,其含义那么可能是相同的。答:法律规那么通常由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规那么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三要素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主要内容是:法律规那么由假定、处理、制裁三局部构成。假定是法律规那么中指出适用这一规那么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局部;处理是法律规那么中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那一局部;制裁是法律规那么中指出行为要承当的法律后果的局部。三要素说虽然传之久远,但由于内在的缺陷而在近年逐渐被相当一局部人放弃。人们对三要素说的批评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制裁只是法律的否认性结果,而否认性结果只是法律结果中的一种,在逻辑上有以偏概全之嫌;二是如果将肯定性或奖励性的结果也包括在内,那么与中文“制裁〞一词的含义相差甚远;三是“处理〞一词的含义也与中文“处理〞的本义不合。二要素说是上世纪90年代在批评三要素说的根底上兴起的一种新的学说。二要素说将法律规那么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局部。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那么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课以义务的,也可以是授权的。法律后果是指规那么中指示可能的法律结果或法律反响的局部。案例分析先来看一下法律规那么和法律原那么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法律规那么是构成法的根本要素,可以说整个法的体系是由法律规那么组构起来的;法律原那么那么是对法律规那么具有指导意义和根底、本原的原理和准那么。具体来说,法律规那么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行为标准,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是标准、范式、标准、尺度的意思。它是一种一般的行为规那么,为行动者提供了一种行为模式,通过一定的行为模式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并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作出明确的界定,它直接实现着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法律原那么是指在一定法的体系中作为法律标准的指导思想、根底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那么。它在形式上并不具备法律标准的结构要素,往往只是提出了立法对于某一类行为的倾向性的要求,没有提供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虽然法律原那么没有法律规那么所具有的对社会关系的直接调节作用,但是它在法律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在法的创制和适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来看一下法律规那么与法律原那么之间的区别。在法的创制过程中,法律原那么概括并表达着法律制度的根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是整个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