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摭谈_第1页
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摭谈_第2页
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摭谈_第3页
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摭谈_第4页
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摭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摭谈上海师范大学黄云龙一般地说,社区教育的研究方法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基本相通的。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与发展观为指导,着重探索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探索社区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一方面探索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传统的教育社会学派把社区教育看作是教育学的分支,着重研究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美国学者布鲁克福(W.BeBrookover)把它归纳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即:(1)研究教育如何引导社会的进步;(2)研究促成理想社会的教育目标;(3)研究社会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4)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5)研究教育人员的社会地位、应具备的条件和培养问题;(6)研究教育在整个社会中或区域中的地位;(7)研究学校内部及学校与社区之间交互作用。本世纪50年代以来,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派则把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部门、一个领域来研究。它十分重视社区教育的参与研究,不仅从宏观上参与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而且从微观上参与研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论等问题,从而揭示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具体的研究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文献研究法文献法亦称二次分析法或历史法。这是一种通过文献资料(如:教育法规、法令、简报、公报、文件、历史档案、报刊新闻、原始记录、书面报告、统计材料和历史资料等)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记录了社区教育历史进程的相关事实,如:社区的变迁,带来社区文化、人口、职业、生活方式、社会心态等的转换;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带来家庭人口结构、婴幼儿教育、青春期教育方式以及代际关系、择偶择业心态的变化等。它能帮助研究者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比较分析,而且于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上也比较节省。它是研究社区教育的一种可用方法。但须注意使用文献资料要持客观态度,正面的、反面的、符合自己观点的,或与自己观点相左的,只要与研究相关都要收集,不能随意取舍,而且要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资料,使研究立体化起来。应用文献时一要认真考证资料真伪和区分一、二手资料,要尽可能接触第一手资料,严格考实二手资料。鉴别文献资料真伪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提问推敲法。如:该资料是否伪造?有否与历史事实或科学常识相悖之处?该资料其他书刊有否记载,有否不同之处?哪种说法比较可信?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怎么样?学风如何?等等。(2)追踪研究法。如:由文献内容发现文中所述问题的其他资料;由文章注释发现文中所述内容的其他资料,由其他文献资料再发现与本专题相关资料或有关作者等,由此层层深入追踪查核以正事实。二对文献资料的分析要客观、公正,持历史态度,不可随意拔高,或机械对比使古人思想现代化。二、调查法文献法主要从文字记载中探索教育与社会内在关联的历史轨迹,调查法则是面向现实,考察社区结构、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价值体系、道德准则和社区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与社区教育、社区人口素质变化的关联等情况的方法。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调方法的选择也就随之不同。(一)现状调查。现状调查是调查者为考察社区教育现象或对象的现状及其特征,以寻求教育对策的调查方法。如:中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调查,棚户区居民生活变化的考察等。这种调查要特别重视调查课题的时代性、价值性,调查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调查对象的因果关联性。(二)相关调查。相关调查是调查者为了研究事物所具有的两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相互关联和关系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城市社区家庭文化消费及其教育对策的相关调查。着重调查与分析家庭文化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关系;文化消费的内容与家庭成员职业状况的关系;家庭文化消费需求与家庭成员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关系;家庭文化消费设备与居住条件的关系;家庭文化消费与家庭成员文化行为的关系等等。通过对两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来确定它们之间是正相关、负相关还是零相关,及其相关的程度。经过科学分析,认识与把握事物现象的变化规律性,由此出发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三)追踪调查。追踪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的性状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步步深入的追踪考察的一种调查方法。应用这种调查方法往往从社区教育表面现象入手,寻找直接原因,再追踪考察“原因的原因”,以便通过中间原因层层剥笋式的追踪下去,直至找到根本原因。例如,有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发现少年犯中86.47%为非在校生,而其中流动生却占了67.6%。他们由在校学生变为流动生,再由流动生沦为少年犯,由此找到了“流动生”是一个重要的犯罪源这一现象后,再由此寻找造成“流动生”的原因,发现有的流动生是由于家庭原因中途辍学,而多数是本人不愿上学(逃学、自动离校)和学校不让上学(停课、劝退或开除);通过“流动生”这一中间原因,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这两类学生在主观上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生活理想,缺少求知上进的内在动力,由此再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学生之所以形成反常心理与他们所处的特定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所受到的不当的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经过如上层层剥笋式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有效对策措施。社区教育研究的调查方法有各种分类。如:宏观调查与微观调查,专题调查与综合调查,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与统计调查,等等。通过观察、访问、座谈、问卷、民意测验等具体调查方式来了解社区教育发展中的新情况、认识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总结新经验,以优化社区教育环境。三、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也是一种调查方法,它是社区教育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它与一般的调查观察法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观察法带有“走马观花”或“下马观花”的意思;而参与观察则是一种“下马种花”方法,它由研究者直接介入参与被调查对象的团体生活与全部工作之中,并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多角度的体验生活和长期观察。参与观察首先靠的是一种直觉了解,由研究人员的自身体验出发,进而加以整合、判断,以实现一项研究。例如,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者从实地调查开始,并作为社区一员加入到社区居民生活的内部,通过共同的生活体验来接近调查对象,凭着自己的直觉理解,产生出新的假设,并对调查对象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研究者越是直接地、长期地参与观察,直觉判断就越是可靠。在参与观察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交错采用主位与客位两种不同角度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法就是从当事人(教师、学生或家长等)的角度去观察和作出价值判断;客位研究法就是从研究者角度进行观察和作出价值判断。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的结论往往会不同。这种不断转换研究角度的主位、客位研究方法有助于克服研究者主观滤波效应造成的种种偏差,有助于得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四、案例法所谓案例(亦称个案),就是用文字或数字描述的一个真实事例。如:家庭教育案例、学校管理案例、青少年犯罪案例等。案例研究有两种含义。其一,典型案例研究。就是在研究对象中选取某一个典型事例,弄清楚它的现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找出其规律性;这种案例研究法也称为“解剖麻雀法”。其二,教学案例研究。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研究生院首先采用的、用于培训教育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案例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往往是一种“两难”问题,即使经过讨论、辨论也不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有没有统一结论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教学案例研究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或研究者从争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首先寻求现成的结论。社区教育案例法,就是将社区教育某一个具体事例,截取不同的剖面,按照特定的需要加以组织、编排以供教学或研究之用的方法。进行社区教育案例研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挑选素材。通过调查(实地调查或文献调查),尽量搜集各种有关材料,力求全面、系统具有探讨的价值。第二步,诊断分析。也就是通过对某一案例情节的讨论或争论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步,寻找对策。也就是针对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措施或改进工作的建议。案例研究具有范围小、组合灵活、研究比较集中的特点。这种研究便于深入实际、具体形象地探讨问题,使研究结论富有真实感,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效果或成果。但是,案例是有意抽样的结果,在素材的截取、情景的描述等方面,难免产生主观滤波效应;而且,案例研究的着眼点在于“解剖麻雀”,在于由此及彼系统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不在于由个别到一般的推断。我们知道社区教育案例不同于司法案例。法案必须依法,量法必须准确;社区教育案例是为探讨社区教育的某个问题或某个原理,提供一个素材,它本身并不构成判断是非的标准或依据。如果把案例研究的结论作为普遍的法则,进行一般推论,则容易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错误。五、总结法总结法是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通过对社区教育的经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探索和揭示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律。运用总结法研究社区教育,其着力点要放在社区教育工作的新鲜和先进的经验之上,并使之升华为理论以指导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已作为“第五种教育体系”正在我国迅速崛起,在社区教育这个“大教育体系”的试验中,特别要重视新鲜经验和先进经验的总结。所谓新鲜经验和先进经验应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新颖性。社区教育是一种新的探索,总结社区教育的经验,应当反映出新鲜的内容、新鲜的形式和方法,能体现新的规律性。这样的经验才有新的研究价值。(2)高度成效性。是在社区教育或社区实验中产生和提炼出来的客观经验,具有高度成效性。这种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价值,能有效地推动社区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3)相对稳定性。这种经验反映着一定的新的规律性,经得起一定时间的检验和在相同条件下均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具有相对稳定性。(4)具有现实性和可推广性。由于这种经验反映着时代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反映着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新的现实,是当代中国正在探索着的、力图解决的新的教育课题。具有现实性,易于为大家所接受,并且能得到普遍推广。六、实验法社区教育实验是社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的基本特点是它把社区教育所要研究的对象按照预定的实验假设,设置特定的条件和必要的控制,并排除各种无关因子的干扰,从而比较准确地寻求出社区教育发展的因与果的规律性关系。可以说,没有假设,没有控制就谈不上社区教育实验。社区教育实验属于社会科学实验范畴,与自然科学的实验不同。由于社区教育对象的社会因素复杂性,很难象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变量分析,所以它和自然科学实验所追求的精确,存在着事实上的差距,因此,社区教育实验属于一种准实验方法。实施社区教育实验应该遵循相应的实验程序要求,具体如下:第一步,要确定社区教育的实验课题项目。实验法除了有一般课题研究的要求之外,它选择与确定课题实验项目时,强调要提出实验假设。实验课题有了初步的设想,实验就有了方向,才能去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第二步,要制定课题项目的实验计划。制定实验计划时首先要选择好实验研究的对象,弄清楚课题实验需要解决些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弄清楚课题目的与课题设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设定实验控制的条件与变量因素,安排好实验时间与进度,经过这些严密思考才能形成课题实验计划。第三步,推展实验行动。在实验行动过程中要重视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并且根据实验进展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可对实验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改。第四步,科学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自然会得到一定的实验结果,对此,应做出科学的分析,思考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同实验控制变量之间有没有因果性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客观的科学分析,有了这个科学分析,才能揭示课题实验的正确结论。第五步,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在科学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社区教育实验的最后阶段,即撰写实验报告阶段。社区教育实验报告,有一个基本的格式,大致是:题目——课题的提出——实验的内容与方法——实验的过程——实验结果或结论——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与附录材料。七、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通过社区教育实践者的自身实践所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于1944年首先提出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