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 第01卷 (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 第01卷 (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 第01卷 (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 第01卷 (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 第01卷 (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第01卷(解析)绝密★测试结束前

第01卷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解答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

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B.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界。

D.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传统的新年节日不废而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关键。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4.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中国画是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特点的。(4分)

5.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4分)

1.B2.A3.C

4.(1)中国画要“气象”“境界”与“风格”三者合一;(2)中国画有人文理想作衬托;(3)中国画在画中见性情。

5.(1)应树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随西方,坚守对传统节日的热爱。(2)让“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3)用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问题。(4)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错,原文材料一“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中国山水画讲究的是“三位一体”,也就是说三者合一,不能说“人”是画中之“主”。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错,材料二“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开篇即亮明观点,没有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也没有采用驳论的方式进行论述。

故选A。

根据材料二,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群己合一”等。

C.贤明的君主要给百姓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够有保障养活妻子儿女的能力,能够在好的年成里得以丰衣足食,在年成不好的时候也不致饿死,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姓容易接受道德教化而具有一定的道德心,从而对统治者更加服从,社会才能保持安定。讲的是明君如何治理天下,不符合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可知,中国画要“气象”“境界”与“风格”三者合一;

结合“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可知,中国画有人文理想作衬托;

结合“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可知,中国画在画中见性情。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可知,应树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随西方,坚守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结合材料一“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可知,让“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为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

结合材料二“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可知,用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问题。

结合材料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可知,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仇(节选)

汪曾祺

这座庙有一种什么东西使他不安。他想了想那座佛殿。这和尚好怪!和尚是一个,蒲团是两个。一个蒲团是和尚自己的,那一个呢?佛案上的经卷也有两份。而他现在住的禅房,分明也不是和尚住的。

这间屋,他一进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墙极白,极平,一切都是既方且直,严厉而逼人。而在方与直之中有一件东西就显得非常的圆,不可移动,不可更改。这件东西是黑的。白与黑之间划出分明的界限。这是一顶极大的竹笠。笠子本不是这颜色,它发黄,转褐,最后就成了黑的。笠顶有一个宝塔形的铜顶,颜色也发黑了,——一两处锈出了绿花。这顶笠子使旅行人觉得不舒服。什么人戴了这样一顶笠子呢?拔出剑,他走出禅房。

他舞他的剑。

自从他接过这柄剑,从无一天荒废过。不论在荒村野店,驿站邮亭,云碓茅蓬里,废弃的砖瓦窑中,每日晨昏,他都要舞一回剑,每一次对他都是新的刺激、新的体验。他是在舞他自己,他的爱和恨。最高的兴奋,最大的快乐,最汹涌的激情。他沉酣于他的舞弄之中。

把剑收住,他一惊,有人呼吸。

“是我。舞得好剑。”

是和尚!和尚离得好近。我差点没杀了他。

旅行人一身都是力量,一直贯注到指尖。一半骄傲,一半反抗,他大声地喊:

①“我要走遍所有的路。”

他看看和尚,和尚的眼睛好亮!他看这双眼睛里有没有讥刺。和尚如果激怒了他,他会杀了和尚。然而和尚站得稳稳的,并没有为他的声音和神情所撼动,他平平静静,清清朗朗地说:

“很好。有人还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

万山百静之中有一种声音,丁丁然,坚决地。从容地,从一个深深的地方迸出来。

这旅行人是一个遗腹子。父亲被仇人杀了,抬回家来,只剩一口气。母亲拾起了父亲留下的剑。到他长到能够得到井边的那架红花的时候,母亲交给他父亲的剑,在他的手臂上刺了父亲的仇人的名字,涂了蓝。他就离开了家,按手臂上那个蓝色的姓名去找那个人,为父亲报仇。

不过他一生中没有叫过一声父亲。他没有听见过自己叫父亲的声音。

父亲和仇人,他一样想不出是什么样子。如果仇人遇见他,倒是会认出来的:小时候村里人都说他长得像父亲。然而他现在连自己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了。

真的,有一天找到那个仇人,他只有一剑把他杀了。他说不出一句话。他跟他说什么呢?想不出,只有不说。

有时候他更愿意自己被仇人杀了。

有时候他对仇人很有好感。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仇人。既然仇人的名字几乎代替了他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是借了那个名字而存在的么?仇人死了呢?

然而他依然到处查访这个名字。

“你们知道这个人么?”

“不知道。”

“听说过么?”

“没有。”

……

“但是我一定是要报仇的!

“我知道,我跟你的距离一天天近了。我走的每一步,都向着你。”

“即使我一生找不到你,我这一生是找你的了!”

他为自己这一句的声音掉了泪,为他的悲哀而悲哀了。

天一亮,他跑近一个绝壁。回过头来,他才看见天,苍碧嶙峋,不可抗拒的力量压下来,使他呼吸急促,脸色发青,两股紧贴,汗出如浆。剑在背上,很重。而从绝壁里,从地心里,发出丁丁的声音,坚决而从容。

他走进绝壁。好黑。退出来?不!他像是浸在冰水里。他的眼睛渐渐能看见面前一两尺的地方。他站了一会,调匀了呼吸。丁,一声,一个火花,赤红的。丁,又一个。面前飘来了冷气,不可形容的阴森。咽了一口唾沫。越走越窄,他得弓着身子。一个又一个火花爆出来。好了,到了头:

一堆长发。长头发盖着一个人。匍匐着,一手錾子,一手铁锤,低着头,正在开凿膝前的方寸之地。錾子从下向上移动着。一个又一个火花。他的手举起,举起。旅行人看见两只僧衣的袖子。他的手,奇瘦,瘦到露骨,都是筋。旅行人后退了一步。和尚回了一下头。一双炽热的眼睛,从纷披的长发后面闪了出来。旅行人木然。举起,举起,火花,火花。他差一点晕过去;和尚的手臂上赫然有三个字,针刺的,涂了蓝的,是他的父亲的名字!

一时,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只看见那三个字。一笔一画,他在心里描了那三个字。丁,一个火花。随着火花,字跳动一下。时间在洞外飞逝。一卷白云掠过洞口。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或者,他自己整个消失,只剩下这口剑了。他缩小,缩小,以至于没有了。然后,又回来,回来,好,他的脸色由青转红。剑!他拔剑在手。

忽然他相信他的母亲一定已经死了。

铿的一声。

②他的剑落回鞘里。第一朵锈。

他看了看脚下,脚下是新开凿的痕迹。在他脚前,摆着另一副锤錾。

他俯身,拾起锤錾。和尚稍微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

两滴眼泪闪在庙里老和尚的眼睛里。

③有一天,两副錾子同时凿在虚空里。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

约一九四四年写在昆明黄土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遗腹子”大半生为父报仇最终放弃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有些所谓的仇可以不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重要。

B.小说插叙了旅行人为父亲报仇的原因,遗腹子的身份使他未出生就被赋予了沉重的使命,但这使命并非他自觉寻求到的生命意义。

C.文中多处运用伏笔,如两个蒲团、两份经卷却只有一个和尚、万山百静之中传来声音等,使下文长发僧人的出现显得合情合理。

D.他有时“愿意自己被仇人杀”“对仇人很有好感”“忽然他相信他的母亲一定已经死了”,这些含蓄地表述出了旅行人对母亲的不满。

7.下列对与“绝壁”有关的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壁”照应“没有路的地方”,“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表层意是开凿绝壁。

B.“绝壁”隐喻仇人处于你死我活的境地,而开凿绝壁则隐喻了化解仇恨的可能。

C.旅行人的感受反衬出绝壁的阴森冰冷,绝壁的阴森冰冷反衬出火花的赤红明亮。

D.嶙峋绝壁与枯瘦僧人的形象相辅相成、互为比照又有机融合,审美意义同等重要。

8.文中三处划线句子有何含义?请结合文本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

9.本文是汪曾祺青年时代的作品,在创作中尝试借鉴了意识流的创作方法。请分析本文意识流写法的特征及文学效果。(6分)

6.D7.C

8.①表现了旅行人即使走遍所有的路,也要找仇人报仇,传达出他欲实现母亲遗愿的强大决心。

②剑回鞘,意味着复仇之剑开始被搁置,仇恨开始被放下。

③表现出旅行人和僧人放下陈年旧怨,一同投入到“开辟新道路”“寻求新可能”的行动中;并寻求到了充满光明、充满希望、化解仇恨的新出路。

9.①在结构方面,以主角的意识活动作为串联全文的线索,将现实与过去勾连并组织成文,新颖独特。

②在情节方面,意识流所展示的心理对其种种行为起了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情节显得合理。

③在人物塑造方面,意识流直接而完整地呈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使生来背负仇恨而终于实现自我意识觉醒的人物的形象更突出。

④在主题方面,意识流活动直接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变异状态,充分表现出个体精神变形过程中的痛苦和灵魂蜕变后的快意,深化主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这些含蓄地表述出了旅行人对母亲的不满”错误。他有时“愿意自己被仇人杀”“对仇人很有好感”是因为他个人与所谓的仇人并无恩怨,所以才会有如此犹疑反复的心态。为父报仇的使命是母亲赋予旅行人的,母亲相当于复仇的标签,“母亲一定已经死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他要揭下这个标签,不再执行复仇的任务,并非表述对母亲的不满。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中物象的能力。

C.“旅行人的感受反衬出绝壁的阴森冰冷”错误,旅行人的感受属于侧面烘托,不属于反衬。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结合“这旅行人是一个遗腹子。父亲被仇人杀了,抬回家来,只剩一口气。母亲拾起了父亲留下的剑。到他长到能够得到井边的那架红花的时候,母亲交给他父亲的剑,在他的手臂上刺了父亲的仇人的名字,涂了蓝。他就离开了家,按手臂上那个蓝色的姓名去找那个人,为父亲报仇”可知,母亲交给他父亲的剑,并在他的手臂上刺了父亲的仇人的名字,让他去找那个人为父亲报仇。表现了旅行人即使走遍所有的路,也要找仇人报仇,传达出他欲实现母亲遗愿的强大决心。

结合“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或者,他自己整个消失,只剩下这口剑了。他缩小,缩小,以至于没有了”可知,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甚至连他自己缩小,以至于没有了。剑回鞘,意味着复仇之剑开始被搁置,仇恨开始被放下。

结合“他俯身,拾起锤錾。和尚稍微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两滴眼泪闪在庙里老和尚的眼睛里”可知,他拾起锤錾,和尚给他腾出地方,表现出旅行人和僧人放下陈年旧怨,一同投入到“开辟新道路”“寻求新可能”的行动中;结合“有一天,两副錾子同时凿在虚空里。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可知,最终凿在虚空里,射进来光,说明他们寻求到了充满光明、充满希望、化解仇恨的新出路。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在结构方面,文章开篇“这座庙有一种什么东西使他不安。他想了想那座佛殿。这和尚好怪”,发展“把剑收住,他一惊,有人呼吸”“有时候他更愿意自己被仇人杀了。有时候他对仇人很有好感”,结尾“他俯身,拾起锤錾。和尚稍微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文章以主角的意识活动作为串联全文的线索,将现实与过去勾连并组织成文,新颖独特。

在情节方面,结合“真的,有一天找到那个仇人,他只有一剑把他杀了。他说不出一句话。他跟他说什么呢?想不出,只有不说”“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或者,他自己整个消失,只剩下这口剑了。他缩小,缩小,以至于没有了”可知,这些都是心理描写,意识流所展示的心理对其种种行为起了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情节显得合理。

在人物塑造方面,结合“真的,有一天找到那个仇人,他只有一剑把他杀了。他说不出一句话。他跟他说什么呢?想不出,只有不说”可知,通过心理描写,表述他想报仇;结合“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或者,他自己整个消失,只剩下这口剑了。他缩小,缩小,以至于没有了”可知,他最终放弃了报仇。意识流直接而完整地呈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使生来背负仇恨而终于实现自我意识觉醒的人物的形象更突出。

在主题方面,结合“有时候他更愿意自己被仇人杀了。有时候他对仇人很有好感。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仇人。既然仇人的名字几乎代替了他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是借了那个名字而存在的么?仇人死了呢”可知,有时候愿意自己被仇人杀了,有时候对仇人很有好感,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仇人。意识流活动直接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变异状态,充分表现出个体精神变形过程中的痛苦和灵魂蜕变后的快意,深化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中丞传后叙(节选)[注]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进明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强留之,具食与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将斩之;又降霁云。巡呼云曰:“不可为不义屈!”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及城陷,巡将戮。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注]本文是韩愈为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而作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B.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C.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D.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诚畏死”与“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诚”字含义不相同。

B.“贼”,名词,中国古代可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文中指的是安史之乱中的叛军。

C.“小人”有“人格卑鄙之人”“地位低下之人”和谦称自己等义,文中用的是第一种。

D.“巡就戮时,颜色不乱”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就”字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翻阅家中旧书《张巡传》,发现《张巡传》虽详细周密,但仍有缺失,没有为爱国守将许远作传,且有关雷万春的事迹不全,因而写下这篇文章。

B.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后,张巡先于许远而死,张、许两家的子弟认为许远因为怕死而投降做了俘虏,韩愈依据实情展开分析,对此进行了有力反驳。

C.议论的人认为城池被攻陷,是从许远所守之地开始,由此诽谤诋毁他,则以人的内脏受到侵害、绳子受力扯断为喻,阐发道理,为许远正名。

D.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时,睢阳城形势危急,断粮一个多月,贺兰进明出于私心,不顾在座众人反对,坚持不派救兵,城破之后,南霁云不屈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2)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14.文章借张籍之口讲述了有关张巡的什么事迹,分别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10.B句意: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追究过论这些,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放

11.D

解答:A.“远诚畏死”的“诚”意思是“如果”,句意:如果许远真的怕死。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诚”意思是“确实”,句意: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D.“金就砺则利”中“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巡就戮时,颜色不乱”中“就”的意思是“受、被”的意思,“就戮”即“被杀”。“就”字的含义不同。句意:张巡就要被处死,脸色毫不慌张。/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12.D“不顾在座众人的反对”于文无据,“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文中只是说南霁云砍断自己一个手指,在座的众人大吃一惊,被南霁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没说贺兰进明不顾在座众人的反对。

13.(1)(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绩和名声

(2)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在那叫做双庙的地方祭祀(张巡和许远)。

(1)“柄”,指挥权;“竟”,最终;“俱”,一起。(2)“从事”,任职;“道”,经过;“祭”,祭祀。

14.①张巡写文章一挥而就,不打草稿,突出其才思敏捷;

②张巡见过百姓、士兵一次就能记在心中,突出其过目不忘;

③张巡被杀前脸色不慌,神态安详,突出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参考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这篇传记十分详细周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绩和名声。城破后被俘,不过和张巡死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了解其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何苦守住这尺寸大小的地盘,来和叛军对垒而不投降呢?哪有城破而自己的部下都已战死,他却偏偏蒙受耻辱苟且偷生?议论的人又认为许远和张巡分守城门,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拿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识没有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有一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有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来责怪这个先受侵害和先断裂的地方,他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喜欢议论,不愿成人之美,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追究过论这些,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放在与逆乱者同类的地位。捏造谎言来帮他们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在那叫做双庙的地方祭祀张巡和许远。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时候的事情;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贺兰进明妒忌张巡、许远的威望和功劳超过自己,不肯派兵相救;但看中了南霁云的勇敢和壮伟,勉力挽留他,还准备了酒食和音乐。南霁云义气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军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东西吃了!”于是拔出自己的佩刀,砍断一个手指,拿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大吃一惊,都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立即骑马离去。城破后,叛军拿刀逼张巡投降,张巡坚贞不屈,叛贼准备杀掉他;叛军又叫南霁云投降。张巡叫南霁云道:“不能向不义之人屈服!”南霁云于是誓不投降。张籍说:“有一个人叫于嵩,年轻时跟随张巡。于嵩跟张巡时间较久,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写起文章来,拿起纸笔一挥而就,从来不打草稿。起先守睢阳时,士兵将近万人,城里居住的人家,也将近几万,张巡只要见一次问过姓名,以后没有不认识的。等到城破后,张巡就要被处死。张巡被杀时,脸色毫不慌张,神态安详,就和平日一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守岁①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②。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注]①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遇到年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起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以抒发思念之情。②挝: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垂尽岁”比喻成“赴壑蛇”,化虚为实,新颖奇特又形象逼真,蛇已游向幽壑,只是抓住其尾,徒劳无益。

B.诗人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且”“畏”二字将儿童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致入微,表述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C.结尾的“少年”,既指诗人自己,也指其弟苏辙;“犹可夸”既是诗人自勉,又是对其弟的鼓励。

D.诗歌语言晓畅,情感富于变化,耐人寻味。最终表述了共惜年华,积极奋发,不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的愿望。

16.清代纪昀很欣赏《守岁》中所描绘的场景,称之为“真景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进行分析。(6分)

15.B16.真景:情景描绘真实,有身临其境之感。儿童强撑睡眼,嬉戏欢笑,大人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亲切可感,如在目前。

真情:①写儿童守岁不睡觉,只为嬉戏欢乐,突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真实可感。

②诗人守岁时,因为时光流逝而感到畏惧、无奈,借此勉励自己珍惜年华、积极奋发,符合诗人的心理。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且’‘畏’二字将儿童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致入微”错。“且”“畏”应是写大人守岁的心理,而非儿童。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及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真景:“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儿童强撑睡眼,嬉戏欢笑,明明想打瞌睡,却还要勉强欢闹。“晨鸡”二句将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坐久”两句将守岁时的情景写得很逼真,大人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亲切可感,如在目前,情景描绘真实,有身临其境之感。

真情:“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写儿童守岁不睡觉,只为嬉戏欢乐,突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真实可感。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诗人守岁时,因为时光流逝而感到畏惧、无奈,正面交代应该守岁到除夕尽头。结尾两句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借此勉励自己珍惜年华、积极奋发,符合诗人的心理。这个结句含有积极奋发的意味,是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破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对赵国之亡,他的态度是“________”。

(2)古时行军打仗,常常通过敲击金属器具来传递信息,高适的《燕歌行》对此即有体现:出征路上,士兵们“___________”,身陷重围后,晚上所闻却是“_________”。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自陈壮志:“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一词中也化用终军请缨典故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摐金伐鼓下榆关寒声一夜传刁斗(3)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①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述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②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有③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面对老板的加班要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了员工的不满,你认为这种“林怼怼”式的表述合适吗?请结合情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理由。(4分)

18.①断章取义②勉为其难③异曲同工

19.网友们脑洞大开,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于各类生活场景中,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热潮。

20.参考示例一:合适。①从内容上看,直接表述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真实直率。在职场中,这样的表述十分可贵,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待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重塑和社会的发展。②从形式上看,运用了夸张、对比和反问,突出了工资收入与加班付出极不对等的现象,痛快地表述了对老板的不满情绪和调侃意味。

参考示例二:不合适。①从内容上看,直接表述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体现了斤斤计较、心地偏狭的特点,不利于团结和谐。②从形式上看,运用了夸张、对比和反问,夸大了现实状况,强化了不满情绪和讽刺意味,显得尖酸刻薄,不得体。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结合“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可知这是不考虑原文而只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可填“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指引用他人文章或谈话,只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而不顾全文或原意。

②此处指无奈答应做为难的事,可填“勉为其难”。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

③结合后文“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可知,二者功效相同,可填“异曲同工”。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也比喻方式或做法虽然不同,却收到相同的效果。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①“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主语不合逻辑,可改为“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于各类生活场景中”,主语就是承前省略的“网友们”。

②“掀起了二次创作”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可改为“掀起……热潮”。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表述观点的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选合适。从内容上看,“就拿那么一点工资”“24小时使唤人”直接表述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真实直率。在满是社畜的职场中,这样的表述有个性,有自我,十分可贵,很可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待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重塑和社会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24小时使唤人”是夸张,“一点工资”与“24小时”形成对比,“还要……”是反问,突出了工资收入与加班付出极不对等的现象,痛快地表述了对老板的不满情绪和调侃意味,充满生命的张力,个性鲜明。

若说不合适。则从反向分析。从内容上看,“就拿那么一点工资”“24小时使唤人”直接表述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直接表述了对工资少、加班多的不满,不尊重个自己提供就业机会的老板,体现了斤斤计较、心地偏狭的特点,不利于团结和谐。

从形式上看,“24小时使唤人”是夸张,“一点工资”与“24小时”形成对比,“还要……”是反问。“一点工资”有待商榷,“24小时”脱离实际,夸大了现实状况,强化了不满情绪和讽刺意味,反问语气更显得尖酸刻薄,不得体。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拒糖于千里之外”似乎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的健康共识,尤其“0糖”“0脂”“0添加”更是成了减肥者眼中的健康食品代名词。大家普遍认为糖是肥胖的祸源,因此将无糖食品当成减肥食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糖食品强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添加糖,但是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均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对于有减肥需求者而言,除了要关注食品的含糖量,①。

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是显示食品营养能量值的重要窗口,主要标示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例如,某无糖包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糖的含量为0克,但是能量值为1900多千焦/100克,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则为24%。也就是说,每100克该无糖食品中含有能量1900千焦,每吃100克该食品相当于满足一天能量需求的24%。

减肥的核心是重塑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关系,②,才有助于促进体重的逆增长。增加能量消耗主要是通过提高身体活动量等途径,控制能量摄入可以通过改善饮食达到。选择无糖食品只是众多膳食改善的路径之一,而过于依赖无糖食品,③,将无益于体重的控制。

21.下列误解产生的逻辑原因,与文中画线句相同的一项是()

A.有极少数新冠感染者因为退烧后洗澡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昏厥。所以有人认为,得了新冠,就不能洗澡。事实上,新冠感染者一般可以洗澡,如果出现低热症状,通过洗温水澡还有助于降温。

B.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事实上,水果的甜度不仅与含糖量有关,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甜度高的水果含糖量不一定高,热量也不一定高。

C.根据中医,“气血不足”可服用红枣、桂圆等食品改善。很多人认为,贫血患者也可多吃这些食品治疗贫血。其实“贫血”是一个西医诊断名词,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与“气血不足”并不相同。

D.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没有生病就是健康的。其实,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既不符合有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但又没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等症状。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B22.①更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②只有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③忽略其他减肥方法

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画线句属于单一归因,以偏概全。把人体供能增肥的物质单一归结为糖类

A.轻率归纳,把极个别现象当做普遍规律。

B.单一归因,以偏概全。把水果甜度当作水果含糖量唯一影响因素。

C.混淆概念,误把“贫血”当做“气血不足”。

D.不当使用矛盾律,因为存在亚健康状态,所以生病和健康不是矛盾关系,不能做非此即彼的推论。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但是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均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可知,此处应说到食品的“能量”,且与上句形成递进关系,可填“更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

②此处是说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关系,根据“才有助于促进体重的逆增长”可知,应是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然后使用关联词“只有”与“才”搭配,可填“只有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

③前句说到“选择无糖食品只是众多膳食改善的路径之一”,所以此处应说到其他减肥方法,根据“将无益于体重的控制”,可填“忽略其他减肥方法”。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15日,在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倒计时1000天活动上,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出炉,中文为“心心相融,@未来”。杭州亚组委会负责人说:“我们把这句口号念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主题口号意在表述各国人民在亚运会大舞台上用心交融,互相包容,体现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向上、紧密相拥的理想,同时传递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的期许,与“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一致,也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

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告诉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交融尤显重要,对未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展现了杭州亚运会主办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祝愿。其中,“@”这一符号,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也是当今视联网时代的鲜明体现。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交融则体现在“心心相融(HearttoHeart)”这一口号上,这里的“相融”,包括各国人民在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交融,包括整个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向上、紧密相拥、充满活力更是全人类怀抱着“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运与共。因此,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交融,对于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甚至是对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写作时可以从结构上递进,内容上可围绕人与人、全体之间以及国家民族之间的各种“关系”,来展开行文,思考我们应当怎样为理解交融、团结协作而努力。对此可放眼当今时代,联系国际国内大事件,如抗疫、扶贫等加以论证。结尾则需落脚到青年人身份,强调开放意识,抒发与他人联结的真实感受,尽量避免没有事实依据的泛泛而谈。

立意:

1.融于人,融于世。

2.与子同袍,与子偕行。

3.个群相融,命运共同。绝密★测试结束前

第01卷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预热卷(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

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B.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界。

D.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传统的新年节日不废而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关键。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4.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中国画是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特点的。(4分)

5.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仇(节选)

汪曾祺

这座庙有一种什么东西使他不安。他想了想那座佛殿。这和尚好怪!和尚是一个,蒲团是两个。一个蒲团是和尚自己的,那一个呢?佛案上的经卷也有两份。而他现在住的禅房,分明也不是和尚住的。

这间屋,他一进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墙极白,极平,一切都是既方且直,严厉而逼人。而在方与直之中有一件东西就显得非常的圆,不可移动,不可更改。这件东西是黑的。白与黑之间划出分明的界限。这是一顶极大的竹笠。笠子本不是这颜色,它发黄,转褐,最后就成了黑的。笠顶有一个宝塔形的铜顶,颜色也发黑了,——一两处锈出了绿花。这顶笠子使旅行人觉得不舒服。什么人戴了这样一顶笠子呢?拔出剑,他走出禅房。

他舞他的剑。

自从他接过这柄剑,从无一天荒废过。不论在荒村野店,驿站邮亭,云碓茅蓬里,废弃的砖瓦窑中,每日晨昏,他都要舞一回剑,每一次对他都是新的刺激、新的体验。他是在舞他自己,他的爱和恨。最高的兴奋,最大的快乐,最汹涌的激情。他沉酣于他的舞弄之中。

把剑收住,他一惊,有人呼吸。

“是我。舞得好剑。”

是和尚!和尚离得好近。我差点没杀了他。

旅行人一身都是力量,一直贯注到指尖。一半骄傲,一半反抗,他大声地喊:

①“我要走遍所有的路。”

他看看和尚,和尚的眼睛好亮!他看这双眼睛里有没有讥刺。和尚如果激怒了他,他会杀了和尚。然而和尚站得稳稳的,并没有为他的声音和神情所撼动,他平平静静,清清朗朗地说:

“很好。有人还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

万山百静之中有一种声音,丁丁然,坚决地。从容地,从一个深深的地方迸出来。

这旅行人是一个遗腹子。父亲被仇人杀了,抬回家来,只剩一口气。母亲拾起了父亲留下的剑。到他长到能够得到井边的那架红花的时候,母亲交给他父亲的剑,在他的手臂上刺了父亲的仇人的名字,涂了蓝。他就离开了家,按手臂上那个蓝色的姓名去找那个人,为父亲报仇。

不过他一生中没有叫过一声父亲。他没有听见过自己叫父亲的声音。

父亲和仇人,他一样想不出是什么样子。如果仇人遇见他,倒是会认出来的:小时候村里人都说他长得像父亲。然而他现在连自己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了。

真的,有一天找到那个仇人,他只有一剑把他杀了。他说不出一句话。他跟他说什么呢?想不出,只有不说。

有时候他更愿意自己被仇人杀了。

有时候他对仇人很有好感。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仇人。既然仇人的名字几乎代替了他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是借了那个名字而存在的么?仇人死了呢?

然而他依然到处查访这个名字。

“你们知道这个人么?”

“不知道。”

“听说过么?”

“没有。”

……

“但是我一定是要报仇的!

“我知道,我跟你的距离一天天近了。我走的每一步,都向着你。”

“即使我一生找不到你,我这一生是找你的了!”

他为自己这一句的声音掉了泪,为他的悲哀而悲哀了。

天一亮,他跑近一个绝壁。回过头来,他才看见天,苍碧嶙峋,不可抗拒的力量压下来,使他呼吸急促,脸色发青,两股紧贴,汗出如浆。剑在背上,很重。而从绝壁里,从地心里,发出丁丁的声音,坚决而从容。

他走进绝壁。好黑。退出来?不!他像是浸在冰水里。他的眼睛渐渐能看见面前一两尺的地方。他站了一会,调匀了呼吸。丁,一声,一个火花,赤红的。丁,又一个。面前飘来了冷气,不可形容的阴森。咽了一口唾沫。越走越窄,他得弓着身子。一个又一个火花爆出来。好了,到了头:

一堆长发。长头发盖着一个人。匍匐着,一手錾子,一手铁锤,低着头,正在开凿膝前的方寸之地。錾子从下向上移动着。一个又一个火花。他的手举起,举起。旅行人看见两只僧衣的袖子。他的手,奇瘦,瘦到露骨,都是筋。旅行人后退了一步。和尚回了一下头。一双炽热的眼睛,从纷披的长发后面闪了出来。旅行人木然。举起,举起,火花,火花。他差一点晕过去;和尚的手臂上赫然有三个字,针刺的,涂了蓝的,是他的父亲的名字!

一时,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只看见那三个字。一笔一画,他在心里描了那三个字。丁,一个火花。随着火花,字跳动一下。时间在洞外飞逝。一卷白云掠过洞口。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或者,他自己整个消失,只剩下这口剑了。他缩小,缩小,以至于没有了。然后,又回来,回来,好,他的脸色由青转红。剑!他拔剑在手。

忽然他相信他的母亲一定已经死了。

铿的一声。

②他的剑落回鞘里。第一朵锈。

他看了看脚下,脚下是新开凿的痕迹。在他脚前,摆着另一副锤錾。

他俯身,拾起锤錾。和尚稍微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

两滴眼泪闪在庙里老和尚的眼睛里。

③有一天,两副錾子同时凿在虚空里。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

约一九四四年写在昆明黄土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遗腹子”大半生为父报仇最终放弃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有些所谓的仇可以不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重要。

B.小说插叙了旅行人为父亲报仇的原因,遗腹子的身份使他未出生就被赋予了沉重的使命,但这使命并非他自觉寻求到的生命意义。

C.文中多处运用伏笔,如两个蒲团、两份经卷却只有一个和尚、万山百静之中传来声音等,使下文长发僧人的出现显得合情合理。

D.他有时“愿意自己被仇人杀”“对仇人很有好感”“忽然他相信他的母亲一定已经死了”,这些含蓄地表述出了旅行人对母亲的不满。

7.下列对与“绝壁”有关的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壁”照应“没有路的地方”,“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表层意是开凿绝壁。

B.“绝壁”隐喻仇人处于你死我活的境地,而开凿绝壁则隐喻了化解仇恨的可能。

C.旅行人的感受反衬出绝壁的阴森冰冷,绝壁的阴森冰冷反衬出火花的赤红明亮。

D.嶙峋绝壁与枯瘦僧人的形象相辅相成、互为比照又有机融合,审美意义同等重要。

8.文中三处划线句子有何含义?请结合文本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

9.本文是汪曾祺青年时代的作品,在创作中尝试借鉴了意识流的创作方法。请分析本文意识流写法的特征及文学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中丞传后叙(节选)[注]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进明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强留之,具食与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将斩之;又降霁云。巡呼云曰:“不可为不义屈!”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及城陷,巡将戮。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注]本文是韩愈为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而作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B.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C.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D.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诚畏死”与“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诚”字含义不相同。

B.“贼”,名词,中国古代可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文中指的是安史之乱中的叛军。

C.“小人”有“人格卑鄙之人”“地位低下之人”和谦称自己等义,文中用的是第一种。

D.“巡就戮时,颜色不乱”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就”字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翻阅家中旧书《张巡传》,发现《张巡传》虽详细周密,但仍有缺失,没有为爱国守将许远作传,且有关雷万春的事迹不全,因而写下这篇文章。

B.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后,张巡先于许远而死,张、许两家的子弟认为许远因为怕死而投降做了俘虏,韩愈依据实情展开分析,对此进行了有力反驳。

C.议论的人认为城池被攻陷,是从许远所守之地开始,由此诽谤诋毁他,则以人的内脏受到侵害、绳子受力扯断为喻,阐发道理,为许远正名。

D.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时,睢阳城形势危急,断粮一个多月,贺兰进明出于私心,不顾在座众人反对,坚持不派救兵,城破之后,南霁云不屈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2)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14.文章借张籍之口讲述了有关张巡的什么事迹,分别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守岁①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②。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注]①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遇到年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起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以抒发思念之情。②挝: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