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睾吸虫病完整版本_第1页
后睾吸虫病完整版本_第2页
后睾吸虫病完整版本_第3页
后睾吸虫病完整版本_第4页
后睾吸虫病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疫病对象:后睾吸虫病目的:了解并掌握禽寄生虫病的各方面信息,从而学会如何防治禽寄生虫病。内容一、总述含义二、病原三、生活史四、流行病学五、主要症状六、剖检(病理变化)七、诊断要点八、治疗措施九、防制措施一、后睾吸虫病后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多个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鸭、鹅等禽类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疾病的总称。对鸭具有一定危害性,对鸡、鹅偶有感染。二、病原1、鸭后睾吸虫:为后睾属,寄生于鹅、鸭等水禽的胆管内。虫体较长,两端较细,大小为长7—23mm,宽1—1.5mm。口吸盘大于腹吸盘。体表平滑,缺雄茎囊。卵巢分很多小叶,受精囊小,子宫发达。虫卵的大小为长28-29um,宽18—26um。鸭后睾吸虫2、鸭对体吸虫:为对体属,多寄生于鸭胆管内。虫体窄长,后端细长,大小为长14—24mm,宽0.9—1.1mm.腹吸盘小。两条肠管伸达虫体的后端。睾丸呈长圆状,两个睾丸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面。卵巢分叶,位于睾丸前面,生殖孔位于腹吸盘前缘。虫卵呈卵圆形,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个小突起,大小为长26um,宽16um。鸭对体吸虫3、东方次睾吸虫:为次睾属,寄生于鸭、鸡、野鸭的胆管和胆囊内。虫体呈叶状,体表有小刺,大小为长2.4—4.7mm,宽0.5—1.2mm.睾丸大而分叶,前后排列在虫体后端。生殖孔位于腹吸盘前方。卵巢呈卵圆形。受精囊位于前睾丸的前方,卵巢的右侧。子宫弯曲在卵巢前方,内充满虫卵。虫卵呈浅黄色,椭圆形,大小为长29—32um,宽15—17um。东方次睾吸虫鸭对体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三、生活史寄生宿主: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的纹沼螺。

补充宿主为麦穗鱼和爬虎鱼等等。

终末宿主为鸭、鹅、鸡等禽类。发育过程:成虫在终末宿主胆管或胆囊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孵出的毛蚴侵入中间宿主的体内,经过无性繁殖发育为尾蚴。尾蚴侵入补充宿主的肌肉和皮层发育为囊蚴,终末宿主吞食补充宿主而感染。感染后16—21天在粪便中可发现虫卵。后睾吸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

成虫虫卵胞蚴毛蚴雷蚴子胞蚴子雷蚴尾蚴外界中间宿主离开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纹沼螺成虫成虫成虫囊蚴或后尾蚴囊蚴终末宿主终末宿主

直接钻入终末宿主补充宿主麦穗鱼、爬虎鱼等粘附在水生植物鸭、鹅、鸡。。。四、流行病学

主要流行于鸭群中,一月龄以上的雏鸭感染率较高。鸡和鹅偶见感染。五、主要症状

轻度感染不表现症状,较重感染表现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精神委顿,在水中游走无力,缩颈闭眼,两腿无力,卧伏不起。随着病情加剧,羽毛松乱,废食,眼结膜发绀,有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贫血,消瘦,粪便呈草绿色或灰白色,多数因衰竭而死亡。六、剖检(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肝脏和胆囊。1、胆囊肿大,囊壁增厚,胆汁变浓或消失;

2、肝脏肿大,质地坚实,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坏死,肝常呈橙黄色,肝功能被破坏,细胞变性萎缩,引起肝硬化。七、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和粪便检查以及剖检发现虫体进行综合诊断。粪便检查要用沉淀法。八、治疗措施1、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5—20mg,一次口服。2、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75—100mg,一次口服。3、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50—200mg,一次口服。九、防制措施1、在流行季节不要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