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医学中关于哮病理论研究中的疑难点综述目录TOC\o"1-2"\h\u207611.病名演变,把握内涵 1137092.辨析研究,规范治疗 247553.知哮之病因病机,才可溯其根源 229573.1外感内伤可诱哮,肺肾二脏为本标 289463.2继承先期病因说,促进哮病专于痰 2323793.3脏虚邪实位肺肾,痰邪致哮为主因 3196223.4宿根遗传为首创,多种因素共致哮 3117803.5内外合邪致哮,注重轻重缓急 371014.论证结合,方能完善 4319405治法方药,疗哮根本 4317505.1先秦至三国 4298085.2晋隋唐时期 4207555.3宋金元时期 5123415.4明代 580975.5清代 5100076.补益扶助,预防平喘 5232816.1养生导引,保健预哮 6159706.2食疗食忌,强肺御邪 6摘要:祖国医学中,哮病为常见、多发、难治、反复、具有迁延性的古老疾病,现据其病名、病因病机、鉴别、证治分型、预防禁忌等方面系统总结,理清其发展源流。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医学中关于哮病理论研究中的疑难点进行思考,为后期哮病的组方配伍及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亦拓宽其现代生物学中的研究新方向。关键词:哮病;发展源流;理论研究哮病发作时以“痰鸣气喘”为主要表现,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今对哮病的治疗,皆为缓解和防止疾病的加重;中医药历经千年,其副作用少、临床效果佳,一直为哮病防治之研究热点。故综合历代医家对哮病的认知,整理归纳,为后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思想。1.病名演变,把握内涵哮病之称约始于明代,《东医宝鉴》提出“哮病气实者……[1]”此后引据历代文献,根据其症状及病因病机等进行整合,虽无同名,但代表了不同时期各医家对哮病的理解。魏晋南北朝之前,哮病见于喘嗽之疾中,尚未独立成为病,《内经》称之“喘鸣”、“喘喝”等;隋唐之《储病源候论》则为“呷嗽”,并设“呷嗽候”;宋《普济本事方》又名之为“驹喘”,而《医说》以“齁喘”称之[2],首次提出“哮喘”合称之名于同期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3],并将哮与喘分开。”至金元时期,《丹溪心法》设“哮喘”专篇,《丹溪治法心要》据哮与喘之差异,独立为篇。明代,虞抟、王肯堂将哮与喘进行鉴别,如《医学正传》曰“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4]。”自此,后世医家多将二者分述。同时文献亦载有以病因不同而致病作为病名,如因饮食而致之“食哮”、“糖哮”、“鱼腥哮”、“卤哮”、“醋哮”等,如外邪而致之“冷哮”、“热哮”。2.辨析研究,规范治疗以中西医对哮喘的定义总结,一为哮、喘证的合称。二单指哮证。《丹溪心法·哮喘》中提到“哮证发作时常兼见喘逆气急,故称之哮喘[5]。”哮病是以喉中哮鸣有声、兼有喘息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6]。西医学中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皆属于哮病范畴。而喘病分为实喘、虚喘和暴喘。国家临床诊疗术语中虽无喘病之说,但喘证亦为病名,与肺肾关系密切,以呼吸急促为其特征[7]。西医学中以气短喘促为主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定义为喘病。通过对“哮病”、“哮喘”、“喘病”、“喘证”之间概念的辨析,为搜集、鉴别、确定有关哮病古代文献提供了依据,同时从文献的总结中亦为后期的研究理清不同内容和方向。3.知哮之病因病机,才可溯其根源不同时期医家针对哮病各有其理解,并结合自身临床所得,丰富和发展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3.1外感内伤可诱哮,肺肾二脏为本标自先秦始,诸多医家认为哮病的病位涉及肺、脾胃和少阴肾脉。《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载哮病若为少阴脉则为动病,少阴肾脉经气失衡可诱发哮病[8]。《内经》载有哮病之重要诱因为外感与内伤,人体阳气亏虚不能透邪外出,使病邪入里,气机上逆,继而诱发哮病。《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9]。”《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9]。”哮病的发生与机体功能障碍联系亦颇深,卫气留于胸中,肺气上逆而诱发哮病;气机逆乱,营卫逆行,清浊相干亦可致哮病;人体自身阴阳失常也可致哮病;水病上扰于肺亦可致哮;如《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9]。”《内经》中水液虽因肾脏功能失常产生,但水液上泛于肺,则呼吸喘急,难平卧,标本同病,肺脏功能失常,导致哮病。另外,其载哮病者不喜灰尘或烟熏,可看作是过敏致哮思想的荫芽。3.2继承先期病因说,促进哮病专于痰晋唐时期,医家对哮病的认知更为精专、简练。病因除源于《内经》的外感六淫袭肺说、肺实说,也有源于仲景的外邪引动内伏之痰说,而新出现的脾胃俱实、肾脏虚寒说,是对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哮病病因说的发挥和补充。此时外邪引动内饮之说的大力推广,促进朱丹溪提出“哮病专主于痰”这一学术观点。孙思邀以疾病分属五脏六腑十一门来体现脏腑虚实寒热辨证的思想,总结了脾胃俱实、肺脏实证者皆见哮病,哮病为肺脉、肾脉之病等唐以前大部分医家关于哮病病因的记载。3.3脏虚邪实位肺肾,痰邪致哮为主因宋金元时期,以虚实及风寒外邪识哮病之病因病机,肺、肾为其主要病位,情志亦可诱哮。《圣济总录》继承了《内经》和《诸病源候论》的理论,提出实为邪实,虚为脏虚,外感风寒邪气、水邪上泛或肺脏虚弱等,均可致肺失宣降,痰气相搏而致哮鸣有声,发为哮病,其强调虚实常互相影响共同为病,如“喉中呷嗽不止,皆因肺脏虚损,致劳气相侵[10]。”同时提出致哮的外感邪气以风寒邪气居多,如“治春冬伤寒,秋夏中冷,咳嗽喉鸣[10]。”痰饮与气相搏结于喉间,随呼吸而发出呀呷的声音称为呷嗽,突出痰邪诱哮。即“咳而胸中多痰,……,随其呼吸,呀呷有声,故名呷嗽[10]。”另外,记载盐虾等海鲜食品可诱发哮病,为其致敏原,丰富了过敏致哮的内涵;这一时期,丹溪之“专主于痰”这一观点,为后世医家广泛接受,由此哮病的认识更为系统、清晰。3.4宿根遗传为首创,多种因素共致哮明代在承先的基础上将哮病归纳为外邪、痰饮、宿根、饮食所伤、遗传、寒包火致哮和多因杂合七种。宿根和遗传论为明代首创,而寒包火论继承于丹溪,饮食所伤论为《医说》的基础上发挥所创,外邪、痰饮说自先秦两汉一直延续至今。明代更认同多因素同致哮这一观点,一方面说明了哮病本身的复杂,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哮病认识的深入。楼英[11]提出哮病有遇冷而发者,有遇厚味而发,重视祛邪扶正,为哮病的预防做出贡献。孙一奎于《赤水玄珠》认为哮病一为惊风而得;二为感风寒而得;三为食咸酸呛喉而得,首次提出了哮病可因食咸酸呛喉而患。这三种哮病的病因汇集了当时医家的主要观点。3.5内外合邪致哮,注重轻重缓急清代医家认为哮病可因外邪、痰饮、饮食、宿根或多种因素杂合而发病。李用粹汇集《内经》《景岳全书》等前贤论述,提出:“若略有感冒,便发哮嗽[12]。”由于哮病的病根潜伏较深,故治疗时难以速除,在短时间难以治愈,故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哮与喘略有不同,其症状之轻重缓急亦不同,病时发时止,迁延难愈,皆因此宿根作祟,虽为内外因共同作用,而内因为其根本。另外叶氏提出小儿与生而来,由遗传而得之哮病[13],即“幼稚天哮”。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遵从此观点,认为哮病大多得于年幼之时,因过食盐醋之品,遇风寒之邪侵袭,壅塞气道,致气息急促,引发哮病[14]。陈修园在《时方妙用》认为六淫之邪皆可诱发哮病,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哮病的发病机理。总的来说,依据历代医家,针对哮病产生的原因:有主肺脾肾、有主痰说、有瘀血说,有从火论、有宿根说、有遗传说、有患食酸咸厚味说、有五脏相关说、有多种病因相合说等。至此可知古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已较全面。4.论证结合,方能完善历代医家皆重视证候的辨析,虽哮病的证候学内容至明代才有所涉及,但已提出哮病内外皆寒哮,以此而盛行。《医学纲目》中载,寒痰阻内,风寒束外,名曰内外皆寒证,治疗可用东垣之参苏温肺汤等方,内温寒饮,外散风寒[11]。《丹溪心法》所载寒包热哮,治疗可用越婢加半夏汤、麻黄汤加减,内化痰热,外散风寒。水哮,首见于《医学入门》中,可用金沸草散、小青龙汤倍防己或导水丸等诊治,风痰治疗可用千络汤。至清代哮病辨证学体系逐渐完善。因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古代医家多针对其发作期进行辨证,而缓解期记载较少,和其他疾病辨证时皆以症、舌、脉相合为标准,其辨证的标准即为哮病发作的诱因。依诱因的差异,将哮病分为冷哮、热哮、水哮、盐哮、酒哮、糖哮、食积哮、醋哮等,这种辨证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接受,并为现代哮病的辨证奠定了基础。但诱因与哮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无明显地寒、热、虚、实之分,亦给临床辨证带来了困难,因此,古代医家对哮病证候的认识长期局限于内外皆寒和寒包热两种证型。叶天士增加了气虚哮、痰哮、咸哮、哮兼痰饮,过食生冷及幼稚天哮等,丰富了哮病的分类,有利于哮病的准确分型,既有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病者,亦有因遗传而得之哮病。总的说来,以诱因作为辨证依据,临床应用较为便捷,有利于哮病的治疗和预防,现代医家应重视。5治法方药,疗哮根本5.1先秦至三国先秦时期对于哮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针刺和方药。《难经》记载十二经脉的经穴主治喘咳寒热,针刺除可治疗喘、咳,也可治疗哮病。另外,《灵枢》经中记载用泻法针刺人迎、天突等穴以疗哮病,按照“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选穴原则,选取人体上部的腧穴治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可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射干麻黄汤、理中汤等治疗哮病的方药,还载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另外,《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芫花可治哮病,为文献载有中药材治哮的最早记录。5.2晋隋唐时期随着医家认知的加深和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哮病的治疗不仅在针灸取穴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在方药上也有了长足进步,此阶段是哮病治疗的重要发展时期,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针灸治哮的内容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三本著作。这一时期针灸治疗扩大了取穴的数量和范围,由单取一个穴位发展至多个穴位配伍组合,且这些经脉均与手太阴肺经有联络;如《千金要方》中载有“扶突、天突、天溪,主喉鸣,暴忤气哽;少商、太冲、经渠,主喉中鸣[15]。”《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记载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射干麻黄汤等哮病方药十九首。《外台秘要》载有如白前汤、贝母汤、射干麻黄汤、紫菀汤等哮病方药二十八首。一些方剂至今延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这些方剂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有桂心、紫菀、麻黄、半夏、款冬、细辛等药。总的说来,此阶段用于哮病的方剂增多,所用药物范围更广。5.3宋金元时期针对哮病无论在遣方用药上,还是在针灸选穴配伍上都更具有针对性,疗效也更好。方药中,三部大型官修方书中所载的治哮方剂,在数量和剂型上与前代相比均发生变化,药物更广,配伍更精,剂型更多,出现不同种的丸药、散药。另外,私家方书亦载有紫金丹等剂,这些对哮病治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完素、李杲、张子和、朱丹溪四家各有其学术观点,在治疗哮病时各具特色。而丹溪所提“治哮必用薄滋味,宜大吐”,为后世医家遵循。5.4明代明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更为深入。如张景岳依据“宿根”一说,提出治已发之哮攻邪为主,未发之时扶正为重。同时医家主张哮病治疗时须忌燥药,亦不可单用凉药或热药,须避风寒、节厚味,以疏风理气化痰为要。总结这一时期出现的哮病治法,有温肺散寒、散寒清肺、涌吐、消导、利肺下气豁痰、补益、攻补兼施法等多种。而外用膏药的出现,为后世哮病冬病夏治帖敷疗法的开创奠定了基础,现今临床治疗依旧沿用,疗效佳。5.5清代清代医家丰富完善了哮病治疗学。治哮病之法仅清肺化痰、泻下法为清代医家首倡,余法多沿自明代医家。林佩琴、方仁渊针对痰热壅肺致哮者,提倡清肺化痰法,清肺热,化痰浊,使肺气调畅,哮病自愈[11],代表方剂有桑白皮汤、麻杏甘石汤加味等。泻下法虽为何梦瑶提出,但起自《外台秘要》,用肥皂荚和酥加热,蜜和为丸,服后使人下利,泻下痰浊以治哮病,主要针对哮病实证,尤其是痰热内结、大便秘结的患者,可使用此法,泻下痰浊,使肺气肃降正常,哮病得以缓解。6.补益扶助,预防平喘早在《内经》就有哮病的预防,易哮人群的区分等相关记载,如《灵枢·本脏》:“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16]。”指肺体坚实,卫外功能正常,毛孔闭合功能正常,不易被外邪所侵害,故可不病喘喝,即不病哮。另外,《内经》认为“无虚,邪不能独伤人[16]”,两虚相得,才可发病,而致哮的主因即为外邪,若脏腑和,营卫通,则经络畅,哮病不发。6.1养生导引,保健预哮晋隋唐时期盛行养生保健,其观点影响到医家对哮病的认识。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和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皆以导引按摩的方法来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继而预防哮病发生;《诸病源候论》中并无直接记载相关哮病的养生方导引法,但载有上气候的养生方导引法,分为两部分:由五志和寒热引起的九气病变;由肺气上逆,上冲心胸的病变。上气候后附有三条包含站立、正坐、仰卧功姿的治肺气上逆之证的养生方导引法,可借鉴用于哮病预防,在功法上标本兼顾,肺肾双调,实下以治其上,直引肺气,交通左右阴阳之气,归本求肾[17]。虽然丹溪著作中没有明确的提出如何预防哮病,但根据“相火妄动,煎熬真阴”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出了养阴保精、去欲主静的养生观点[18]。丹溪强调养生必须“主之以静”,养阴抑阳应为主要摄生原则,从而去欲主静、养阴保精,使体质增强,延缓衰老,百病不生。《寿世保元》反映龚氏的养生观——注重保养元气、元神,以达延年益寿之效。提倡固肾气,才可保先天;调脾胃,亦可养后天[19]。李梴循丹溪及戴元礼之法,提出“吐法必须量体行”,并列举临证所用具体方药,哮病治疗用药禁忌,归纳出“凡哮须忌燥药,亦不宜纯凉[20]”。证治方面,李氏强调治疗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拘泥于一方一法,方可取得良效。6.2食疗食忌,强肺御邪《外台秘要》重视食忌。28首治疗哮病的处方中有15首方后载有饮食禁忌,汇集方后记载的饮食禁忌主要和方中用药有关。《千金要方》所载“白术忌桃、李……大蒜、青鱼、酢等物;甘草忌海藻、菘菜;细心忌生菜。桂心忌生葱、生菜[15]。”注重饮食禁忌,可防损脾碍胃,有益于机体恢复。重视服药后饮食禁忌,有利于方药更好地发挥药效与机体的康复。《太平圣惠方》“食治论”中称“摄生者先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21]。”载有粳米桃仁粥、鹿髓煎、杏仁粥等食疗方,所用之物具有化痰、润肺止咳之用,可促进肺脏功能恢复,哮病初愈时有助于机体的康复,平时则可加强肺脏功能,防止外邪侵袭,对哮病调护诸多裨益。另外,预防痰饮亦有助于预防哮病。《格致余论》的“养老论”、“慈幼论”等篇章皆提出肥甘厚味、辛香等食最伤阴,即为“阴虚难降则气郁成痰”[22],痰积之证多因饮食失度,见于阴虚阳盛之体质;反之茹淡饮食,则顾护脾胃之气使痰邪不生。正如《茹淡论》所述“若谷菽果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23]。”茹淡饮食与修心养性理论相通,皆为防相火妄动。《寿世保元》之《饮食篇》曰:“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所以害生[24]。”强调食养的意义,首次指出了嗜酒可致哮病,对于预防哮病或治疗哮病有一定意义。陈德求《医学传灯》根据哮病特点,认为治哮饮食宜清淡。陈氏比喻此为囊积饮“如蜂子之穴于房中,莲实之嵌于蓬内[25]”须靠人体脾胃之气清虚,使上注之痰随脾胃运化之气返还于胃,痰入胃中,则容易祛除,或从口引吐,或通过肠道排出。若终日食肥甘厚味之品,则脾胃之气不得清虚,胶固于肺之痰不能祛除,且肥甘厚味之品易化湿生痰,旧痰不去,新痰又生,则虽有良医,但哮病也不能痊愈,可见饮食禁忌在哮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朝代的发展为主径,揭示哮病的学术发展源流与特点,系统总结了医家的临证经验、用药特色及食忌养护,以期为现代哮病的治护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1]姜德友,彭芃,张志刚.哮病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09):1808-1811[2]姚雯,严季澜,哮病病名历史源流考[J].天津中医药,2011,28(1):42-43[3]贾蒙蒙,杨丹红.《针灸资生经》关于火针疗法应用浅析[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04):14-16[4]虞传.医学正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115-116,118[5]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421,1498[6]薛博瑜,吴伟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3[7]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7[8]冯伟.浅析《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篇》[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家具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安置补偿及购房合同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专利实施范围与许可条件
- 运载工具刹车测试仪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化妆用按摩霜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教育培训项目合作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林地种植基地建设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混凝土工程设计变更合同
- 绘画板画家用品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窗帘滚轴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多种可编辑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教育PPT实施课件
-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doc
- 第八章学校体育管理PPT课件
- 海洋立管课程概述.
- 工程结算单(样本)
- 海纳330kV变电站二次调试大纲
- Q∕CR 516-2016 铁路运营隧道结构状态检测技术要求及方法
-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
- 项目经理答辩题
- 拆船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_1
- 全市矿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