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微量元素检测在评价小儿身体状况探讨_第1页
血微量元素检测在评价小儿身体状况探讨_第2页
血微量元素检测在评价小儿身体状况探讨_第3页
血微量元素检测在评价小儿身体状况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微量元素检测在评价小儿身体状况探讨

(新疆石河子一五0团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的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评价小儿的身体状况。方法:选取我院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小儿400例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微量元素水平和缺乏情况。结果:1岁以下儿童以缺铁、缺锌为主,3~6岁以缺钙为主,1~3岁元素检测比较均衡,所有儿童的铜、镁元素均在正常范围内。儿童钙缺乏19.3%,铁缺乏21.5%,锌缺乏26.5%,铜缺乏2.5%,镁缺乏1.5%。其中,随着年龄增长,钙缺乏率不断增加,铁缺乏率不断下降,锌缺乏率波动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镁缺乏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微量元素检测水平和缺乏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定期进行检测,采取措施纠正营养缺乏,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小儿;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身体状况R446A2095-1752(2015)08-0333-02微量元素是人体的必需物质,和体内代谢密切相关,元素的缺乏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1]。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儿的微量元素的水平和缺乏情况,本文选取我院400例小儿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进行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小儿400例,其中男性221例,占比55.3%;女性179例,占比45.7%。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3.5±0.5)岁。症状表现:偏食厌食45例,贫血101例,腹泻62例,呼吸道感染165例。1.2方法首先询问小儿的身体状况,评价体格发育。然后在小儿无名指采血20μl,放置在聚乙烯塑料管中,封闭后摇匀。检测仪器选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型号为BH5100,北京博晖光电技术公司生产),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同时检测钙、铁、锌、铜、镁五种元素,观察比较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微量元素水平和缺乏情况。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元素却法律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元素检测指标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微量元素检测结果1岁以下儿童以缺铁、缺锌为主,3~6岁儿童以缺钙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儿童元素检测比较均衡,所有儿童的铜、镁元素均在正常范围内。结果见表1。3.讨论微量元素是保证人体正常生活的物质,也是促使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的生化反应,因此成为评价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2]。一般来说,钙、铁、锌、铜、镁五种元素对小儿影响最为重要,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生产发育缓慢、智力水平低下、免疫功能弱,甚至诱发种种疾病。钙元素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能够维持肌肉神经兴奋,缺钙会导致小儿生长变慢,发生骨骼疾病[3]。铁元素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可以调节免疫和造血功能。锌元素分布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中,是组成酶和DNA的必需物质,缺锌会导致小儿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退。铜元素和酶、造血有关,可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缺铜会导致小儿血管、皮肤异常病变。镁元素是体内酶反应的辅助物质,缺镁会导致小儿疲乏,增加肺炎的发生。本次检测结果表明,1岁以下儿童以缺铁、缺锌为主,3~6岁儿童以缺钙为主,1~3岁儿童元素检测比较均衡,所有儿童的铜、镁元素均在正常范围内。另外,随着年龄增长,钙缺乏率不断增加,铁缺乏率不断下降,锌缺乏率波动变化,铜、镁缺乏率差异不大。通过分析,认为元素缺乏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儿童生长发育快,身体代谢迅速;体内吸收、利用、排泄的平衡机制不完善;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小儿有挑食习惯等。综上,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微量元素检测水平和缺乏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定期进行检测,采取措施纠正营养缺乏,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Reference】[1]严标燕.城市流动人口婴幼儿健康状况及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2,02:66-67.[2]乔兴光.血微量元素检测在评价小儿身体状况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3:3694-3695.[3]林海涛.100例0~6岁儿童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