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共收治初产妇45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进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63.80%,剖宫产率为36.20%,对照组顺产率为39.78%,剖宫产率为60.22%,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3、6个月尿失禁发生分别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性生活满意度为91.5%,对照组产妇产后性生活满意度为56.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对产妇进行系统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不仅可提升顺产率,且有助于降低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对提升性生活满意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关键词】盆底肌锻炼;初产妇;分娩方式;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殖健康舒适度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妊娠和分娩导致的尿失禁成为广大女性的难言之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则是引发该症状的主要因素。产后盆底肌肉肌力会随着牵拉过度而产生损伤,如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极易会引发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快感丧失等不良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经过我院临床研究发现及时开展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女性张力性尿失禁等症状。因此,本文就妊娠期盆底肌锻炼对预防尿失禁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做出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共收治初产妇458例,年龄为21-42岁,平均(28.5±4.5)岁,孕周为37.5-41周,平均为(38.9±1.3)周;产妇均为初产妇且为足月分娩。将4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79例,观察组279例,两组患者其年龄和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使其对妊娠、分娩对盆底肌功能造成的影响有所了解,简单介绍了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但并没有给予指导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指导产妇放松心态和身体,先吸气然后收缩肛门3到5秒,然后呼出气体,保持自然放松状态。如此反复训练,每次坚持15到20秒。每天2到3次,持续锻炼5周左右。掌握循序渐进节奏,保持产妇吸气收缩肛门,呼气放松身体原则。1.3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等指标。1.4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进行SPSS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计数资料采用x2检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观察组顺产率为63.80%,剖宫产率为36.20%,对照组顺产率为39.78%,剖宫产率为60.22%,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表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2.3两组产妇产后性生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产后性生活满意度为89.96%(279/251),对照组产妇产后性生活满意度为79.21%(279/221),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讨论分娩是女性通常要经历的正常生理行为,但该过程大多会对产妇盆底肌造成损伤,这种损害对不仅骨盆造成机械性损害,而且也会损害阴部神经,致使患者骨盆肌肉间接损害,从而引发产妇产后出现尿失禁现象,影响了产妇的正常生活状态[2]。另外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我院为观察组产妇进行了盆底肌功能锻炼训练,通过耐心的讲解使产妇懂得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对自身的好处[3]。强调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促使产妇提高对盆底肌功能锻炼依的信任度,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工作,在日常护理时,主动咨询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相关事宜并坚持功能锻炼。盆底肌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尿道括约肌、提肛肌以及肛门括约肌等横纹肌组织,它像一个吊床一样,确保整个盆腔器官的稳定性[4]。女性在进入孕期后,正常的生理弯曲导致产妇的腹腔和盆腔内器官不断向骶骨倾斜,随着孕期周数的增加,胎儿的体质量随之增加,腹腔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向骶骨的倾斜度,加之子宫重量的增加,使盆底肌持续受压,进而出现松弛、盆底肌张力减弱等问题[5]。本研究将产妇进行了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说明对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可增强产妇盆底肌的强韧程度,一旦进入产程,胎儿的头部即可顺利入盆,且产道的弹性也有助于生产的顺利。因此,加强产妇产前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另外,通过对产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跟踪调查发现,观察组产妇分别在产后3个月、6个月时呈现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其性生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了积极开展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提升产妇盆底肌力,强化其盆底肌肉与神经的相互作用,阴道能够早日进入紧缩状态,不仅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提升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综上所述,在产妇中早日开展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提高顺产率,且能够有效防止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出现,促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快速恢复,提升性生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ference:[1]蒋玉蓉,廖新阳,许士海,谭月坚,宋奇,曾秀坚.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初产妇尿潴留的护理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4):579-581.[2]刘艳伟.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1):58-59.[3]李亚,刘慧姝,郭晓俭,.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1):2129-213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欢乐周末团队历奇小组(计划书)
- 项目管理制度 (二)
- 襄阳枣阳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型分子筛系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玻璃、陶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邮政专用机械及器材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纯度丙烯酰胺及聚丙烯酰胺项目建议书
- 学习动力与教育环境的互动关系
- 教育创新论坛国际在线教育平台的挑战与机遇
- 教育国际合作打破教育壁垒的实践研究
- 尾矿工安全培训
-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研发项目工时管理制度
- 浮选药剂安全管理制度
- 会阴水肿硫酸镁湿敷专题报告
- 技术异化的解放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
- T/CGMA 033002-2020压缩空气站节能设计指南
- 自缢患者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