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布什总统的表情布什总统的表情布什总统的表情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节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第四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五节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第六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第七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目录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二、情感与认识的关系三、情绪、情感的分类

【自我分析】

你们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一)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内外在刺激的一种主观的反应。

包括我们的主观感受,愉快、放松、积极、兴奋,同时也包括客观的评价、生理的反应,及与之相关的行为。喜、怒、哀、乐、忧、愤、爱、憎情绪*情感

情感(fellings)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所指的感情内容不是指其语义内涵,而是指对这些事物的社会意义在感情上的体验(experience)。情绪和情感

构成要素

1.主观体验

2.外部表现(行为反应)

3.生理唤醒(反应)

真笑还是假笑?体态表情(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

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离不开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2.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一般与人的较低级的需求即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人的高级需求即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情绪发生得早,而情感产生得晚,两者有着先后之分。(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是主要从当时的情况好与坏来下结论,所表现的心境反映与面部表情;情感则所体现出来的特性是带有一种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的效果反映。二、情感与认识的关系【自我分析】1.当你们听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罪行时会义愤填膺,而2岁的幼儿却不会有任何的情感体验,这是为什么?2.如果是很喜欢的课程,在上课时积极性高,求知欲强,学习效率也高,往往考试成绩也会很理想,反之则不然。这说明了什么。在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情感和认识的关系:(一)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有赖于人对该事物的认识、评价、人只有在认识过程中才能判断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情感体验。(二)情感影响认识过程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情绪与身心健康情绪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身心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精力旺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促进人际交往,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事业成功。相反,如果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不仅会降低学习工作效率,而且会给身心带来危害。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情绪与身心疾病1.情绪与心理疾病焦虑症:泛虑症、恐惧症、强迫症。情感症:忧郁症、躁狂症与躁郁症。2.情绪与生理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头痛、免疫功能减弱。影响情绪的重大生活事件?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情绪稳定性的鉴定——情绪稳定性测验2、情绪调节的常用方法(1)合理宣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2)音乐疗法:不同类别的音乐有不同的功效。(3)静观与内省(4)自信心训练(5)转移(6)升华(7)幽默自卑情绪的心理调节

1、自卑情绪是一种自我感知、评价过低的情绪体验。2、自卑的表现: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3、自卑的成因:生理的、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4、自卑的克服:改变认知,提高能力换种心态看世界!不适情绪的应对方法压力焦虑应激郁闷抑郁恐惧不适情绪的应对方法一、改变认知策略——应激思想灌输训练

准备我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对付它。只要想着我可以做什么就行了。那要比感到焦虑好。不做消极的自我陈述,理智一点。面对一次一步;我可以控制局面。这种焦虑是大夫说我可以有的;它提醒我去进行应对练习。放松;我已经在控制中了。慢而深的呼吸。应对当恐惧来临,就停止。保持对当前的关注;我必须去做什么?别试着完全消除恐惧;让它们可控就行了。这还不算最糟的事。想点儿别的吧。自我强化见效了,我做到了。没我想像的糟。我对于自己的进步真感到高兴。不适情绪的应对方法二、健康的生活规律——达到个人最佳健康状态的10步1、有规律地进行锻炼。2、营养饮食,膳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以及低脂肪和低热量食物)3、维持适当体重。4、每晚睡眠7~8小时;每天休息或放松。5、注意交通安全。6、不吸烟,不吸毒。7、适度饮酒。8、有节制的生活行为。9、定期的健康/牙科检查;采用医学养生法。10、保持乐观态度和发展友谊。三、情绪、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1.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为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3.应激:指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思考与讨论】以上三种情绪有什么不同?(二)情感的分类【辨析】你认为以下几种体验分别属于哪种情感?为什么?1、对别人的大公无私的行为感到满意,产生敬佩之情,对别人的损人利已行为产生愤怒蔑视的情感。自己尽到了社会责任感到心情舒畅,心安理得;未尽到责任感到内疚惭愧,痛苦不安。2、当你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时会感到高兴和快乐,考试失败时则失望或沮丧。&情绪与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个体早期主要依靠情绪与外界联系以维持生存。动机功能:情绪的生理唤醒成分是驱使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组织功能:情绪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对个体的其他心理活动尤其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情商高的表现大致有:遇到困难不会发愁;不会被困难压垮;临危不惧;遇到别人情绪不好的时候自己不会被感染;心里没有很多的不舒服;不容易焦虑;高兴的时候多,不高兴的时候少;挨了骂、挨了批评也不会伤心和生气。第二节情绪和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情绪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表情,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尤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四、情绪对儿童个性的形成的作用学前期儿童是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讨论】

见过刚出生的婴儿吗?他们有没有情绪表现?什么时候有?是怎样的情绪表现?一、儿童情绪的发生出生后就有,如新生儿的哭、安静、笑、四肢舞动等。1.本能的情绪反应

华生

通过对500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3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二、原始情绪的种类1.怕听到突然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吃惊反映,当突然失去身体支持时,嚎叫、屏息、啜泣、发抖、大哭。2.怒如果限制婴儿的运动,就会产生身体僵直的反应,或像手脚乱砍似的运动,还有屏息、尖叫之类的反应。3.爱

婴儿对柔和的抚摸或轻拍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像展开手脚和脚趾作咕咕和咯咯生那样的一些反应。

(一)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布里奇斯(K.M.Bridges,加拿大,1932)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些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三、儿童情绪的分化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

(二)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提出既不同于华生所提出的原始情绪高度分化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情绪分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泛化阶段(0—1岁)生理引起的情绪占优势.0.5—3个月,出现了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4—6个月,开始出现由社会性需要一起的喜欢、忿急.

2.分化阶段(1—5岁)这阶段的儿童开始多样化.从3岁开始,陆续产生了羡慕、同情、尊重爱等20多种情感,同时一些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

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表现在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即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多种高级情绪达到一定水平。.(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部表情: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惊奇伤心厌恶微笑兴趣第四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三)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先天的表情能力只能保持一定水平,如果缺乏后天的学习,先天的表情能力会下降。盲童由于缺乏对表情的人际知觉条件,其表情的社会化受到了障碍。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一)丰富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二)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情感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情感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三)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第五节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

哭、笑、恐惧、依恋讨论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情绪的问题。很多家长更希望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情商意味着什么?跟情绪有什么关系?一、哭

1.新生儿:啼哭是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饿、冷、痛、想睡觉。——生理性情绪

2.幼儿:啼哭的诱因增加,

——社会性情绪二、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自发性的笑又称内源性微笑。即,翘起口角,嘴周围的肌肉运动。这反应了婴儿自身感到了舒适,而不是社会性的微笑。

内源性微笑

当他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例如:吃饱了,喝足了,温暖的环境,柔和的光线,悦耳的音乐,他都会发出自发的笑。

(二)诱发性的笑

个体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微笑。可以分为:1.反射性的诱发笑

2.社会性的诱发笑1.反射性的诱发笑

A.最初的诱发笑发生于睡眠时间。B.出生第三周,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

2.社会性的诱发笑

由照料者的面孔、声音、活动所引起的婴儿微笑。具体形成:A.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婴儿的微笑不分对象B.有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4个月开始,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它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情绪,可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婴儿的恐惧可分为:

三、

恐惧

(一)本能的恐惧

这是一种自出生就有的反射性反应。这种恐惧多半由于大的声响、突然位置变化以及疼痛等因素引起。

(二)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这是一种由不愉快或痛苦的经验(如被开水烫过、被猫抓过)所引起的惧怕反应。

(三)怕生

这是一种由于陌生人接近而引起的恐惧反应,这种恐惧大约在婴儿6—8个月时出现。这种情绪也称为陌生人焦虑。

(四)预测性恐惧:

这是一种由想像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怕坏人。(五)压力感

指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的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其困境,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

如,行为、生活和学习、安全方面等。(一)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的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补充:婴儿的焦虑(二)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接分离。

依恋是人的社会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人的社会性的最早表现。美国两位心理学家,马歇尔·克劳斯和约翰·肯内尔,曾经提出一种假说: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克劳斯——肯内尔假说。

四、

依恋克劳斯——肯内尔假说

两位心理学家研究了28位刚刚生下足月健康婴儿的年轻母亲。在她们产后三天住院期间,分为两组,让A组的14位母亲仍然按照惯例办事:产后把孩子抱来给她们看一下,6—12小时之后,让她们开始给孩子喂奶,以后每隔4小时给孩子喂半小时奶。B组的14位妈妈,在产后3小时就安排一次与孩子长达一小时的皮肤与皮肤的接触。以后每天允许有比前14位妈妈多5小时的抱孩子时间,其中有1小时专门是母子皮肤与皮肤接触的时间。

一个月后,对这些产妇进行常规体检时发现,增加A组的妈妈与孩子挨得更近,对孩子的爱抚更多,喂奶时把孩子抱得更紧。一年以后观察,A组的妈妈仍然比B组的妈妈们对孩子的爱抚更多,她们的孩子在生理心理发展测验中的成绩也比对比组的孩子好。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克劳斯和肯内尔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说,把握母子之间最早接触的时间很重要。就是说,如果在这段特定时间里让母亲与婴儿进行一些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她们可能产生对孩子的最强烈的感情。

他们的解释是,分娩时产妇体内的激素有助于产妇去关心自己的孩子,促使她们形成对孩子的早期依恋。如果这时不让她们与孩子接触,这些激素的作用就会消失。因为对多种动物进行实验,都发现如果分娩后几个小时中让母亲与其幼仔分开,母亲体内的激素就会迅速下降。

依恋的概念

指婴儿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主要是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一系列行为逐渐与照顾者建立起依恋关系。

依恋的表现:

追随母亲,见到母亲高兴安心和满足,喜欢与母亲的语言和肢体交流。不愿意和母亲分离,否则难过焦虑——“分离焦虑”。母亲的安慰能更快平息婴儿的不安。102(一)婴幼儿依恋的特点1.婴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2.在婴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抚慰孩子3.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

(二)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鲍尔比。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第二阶段:有差别(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后)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婴儿从出生起开始使用哭泣这种有效的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第2个月开始,他又用微笑来进行这种联系。但婴儿还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未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时期

(3-6月)婴儿形成分辨与他们接触的成人的能力。他们更频繁的对熟悉的面孔微笑、发声,而对陌生人的微笑则相对减少,甚至消失。婴儿开始能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他们喜欢与熟悉的人进行接触。婴儿所熟悉的人也往往更容易安慰孩子,能更迅速、更广泛、更频繁地引出婴儿的微笑和发声。3.特殊的情感联结期

(6个月-2岁)婴儿对不同对象的反应出现巨大的差别,对依恋对象的存在极为注意。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去时,开始通过哭泣表示抗议。这时,依恋对象成为婴儿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2岁后)2岁以后婴儿年龄的增长和社交能力的不断提高,开始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他们也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并且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年期人际关系的雏形。(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如果婴儿没有机会与照看者建立情感联系,将会怎样?在一系列重要研究中,斯皮茨(Spitz)观察了在抚养院中长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在3到12个月间被他们的妈妈抛弃的,这些婴儿被安置在一个大房子里,与其他至少7个婴儿一起由一个护士看护。不象与妈妈分离以前那样高兴和随和,在这里他们哭泣,退缩,体重减轻,而且很难入睡。如果婴儿认识的养育者不能代替婴儿的母亲,婴儿的抑郁就会迅速严重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儿童遭受空袭的威胁,而将他们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当时有些父母不愿和孩子分离,将孩子留在身边,一同躲避空袭。战后的研究发现,离开父母被送到安全地方的孩子,其表现的行为问题较之当时留在父母身边的儿童要多。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补充:对依恋的解释(一)动物习性学理论:我可爱,故爱我所有物种生来就有一些有利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生存的本能行为倾向。依恋是本能反应的结果。劳伦兹的印刻现象

印刻效应印刻: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对印刻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印刻的产生有时间性,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错过这个时间就不会产生印刻现象,心理学家把这个时间称为关键期。研究发现,幼小动物发生印刻的对象,是她出生后第一个看见的大的活动物,通常情况下是小动物的母亲,但也可以是其他物体甚致是人类。如劳伦兹在进行这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婴儿对电视就能产生一种负面的印刻效应。一个婴儿在耳朵基本上能听到声音了,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这种情形下,如果每天给婴儿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孩子通常会有以下的表现:喜欢电视中的音乐、对母亲声音的反应迟钝,不能专心注视母亲的视线、无法安静、对事物不敏感等等。即使母亲给孩子耐心地讲或唱,孩子也会兴致索然,无动于衷。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对电视产生了“印刻效应”。如果不加以及时地纠正,就很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

弗洛伊德:提供食物,口腔愉快艾里克森的心理阶段论--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

哈洛的罗猴实验(二)精神分析理论:你喂我,所以我爱你

(四)认知理论—我爱你,因为我熟悉你(三)社会学习理论:有利益,才有爱哈洛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F.Harlow)的婴猴对人造“母猴”的实验最有力地支持这一观点。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做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它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的陌生人情境法(strangesituation)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日常生活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现状。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艾斯沃斯(MaryAinsworth)

(1913-1999)陌生情境试验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艾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实验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很多玩具,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3分钟)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近婴儿,与其游戏(1分钟)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活动(3分钟)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第一次返回,3分钟)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3分钟)陌生人进行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3分钟)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3分钟)情节

事件潜在的依恋行为1母婴被带进游戏室(30’)/2母看婴儿玩,母不参与母作为安全基地3陌生人进来,保持沉默;和婴说话、接近,母悄悄离开陌生人焦虑4陌生人不和婴儿玩,必要时试图安慰分离焦虑5母回来,和婴打招呼,并进行安慰重聚行为6婴重新玩,母再离开,并说再见分离焦虑7陌生人试图安抚,并试图一起玩被陌生人安抚的能力8母亲回来,陌离开重聚行为情境二:陌生人(左)与母亲(右)一起坐着情境三: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情境四:妈妈返回,安顿婴儿情境五: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情境六:陌生人进行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情境七: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关注点:自然情景中,有玩具时照料者/婴儿的互动观察婴儿是否将照料者当做探索的安全基地暂时和照料者分离,陌生人的进入婴儿是否会不安重聚关注不安的婴儿是否会从照料者那里获得安慰,重新开始玩耍根据婴儿在这些场景中的反应:探索行为对陌生人和分离的反应尤其是同母亲重聚时的反应把婴儿的依恋归为四种类型:1.安全型(65%)

母亲在场时,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安全基地),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对陌生人比较友善。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B.抗拒型(10%)

紧紧靠在妈妈身边,很少有探索行为。母亲离开他们相当压抑;

母亲返回时,他们很矛盾:会接近母亲,但看上去对母亲的离去还在生气,他们甚至抗拒母亲主动的身体接触。对陌生人保持相当的戒备,甚至当母亲在场时也是如此。C.回避型(20%)

当他们同母亲分离时很少哭泣,甚至当母亲想主动引起他们的注意时,他们仍然表现得很冷漠。

回避型婴儿对陌生人较为友善,但有时会像忽略自己母亲那样回避和忽略这些陌生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D.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5%)

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父母对婴儿的需求和情绪信号保持灵敏的反应时,最能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支持艾里克森的观点。有感应的父母促进了信任的发展。学习理论的观点也与此一致。因为高度的成人感应比疏忽和冷淡的成人对婴儿更有强化效果。抗拒型婴儿脾气有时比较暴躁,反应有时会比较迟缓。他们的父母在抚养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不一致-他们依自己的心境好坏对婴儿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又极为冷漠,很多时候没有反应。婴儿在应付这些照料者时也采取很极端的方式,如纠缠、哭闹和其他依恋行为等,来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而当其努力并不能奏效时就变得愤怒和怨恨。抗拒型儿童及父母亲的特点至少有两种抚养方式有可能使婴儿形成回避型依恋。许多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自己的宝宝缺乏耐心,对他们的信号没有回应,常对婴儿表现出消极情感,很少能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这些母亲是刻板的、自我中心的人,他们有可能拒绝他们的子女。另一种情况是,回避型婴儿的父母过于热心,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婴儿感到厌倦时仍然提供过多的刺激。-婴儿习得了适应性的回避父母的反应方式抗拒型婴儿在竭尽全力以获得情感支持时,回避型婴儿似乎已经学会放弃。回避型儿童的母亲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