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子女勤劳品质的十条建议培育子女勤劳品质的十条建议
为了给孩子的终生事业奠基,请家长们从小培育孩子勤劳的品质。那么,怎样培育孩子的劳动习惯,使孩子养成勤劳的品质呢?李东海教授提出10条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鼓舞孩子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要培育孩子喜爱劳动的品质,只凭讲道理是肯定不行的。必需引导鼓舞孩子亲自参与劳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小孩子要先做好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文具、书包、书桌、衣服,自己洗头、洗手绢、整理自己的房间,然后再帮忙父母干一些家务活,如洗菜、洗碗、浇花、扫地、托地板、擦玻璃、买日用品等。家长要用观赏的眼光对待孩子的劳动,对孩子劳动的积极性要予以赞扬,对孩子劳动的成果要要予以确定,要让孩子在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洁净整齐,家长就可以赞扬孩子的房间像宾馆,还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让其他孩子“参观”;农村的孩子参加了种菜,等菜长大后家长可以细心为孩子做一顿可口的菜肴,让孩子和家人“享受”孩子的“劳动成果”。
2、家长做一半留一半,促使孩子动手
留个步骤让孩子主动协作,是逐步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洗衣服、整理书桌、整理房间的最好方法。大人在最初帮孩子穿衣服、脱衣服时,留下较简洁或最终一个步骤让孩子自己做,然后依据他的娴熟程度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这样很简单帮孩子学会穿衣服、脱衣服。再如,母亲在帮孩子洗鞋袜时,(励志一生http://)只洗一只鞋、一只袜,给孩子整理书桌、床铺时,只整理一半,剩下的一半让孩子自己做。这样孩子会为这“半拉子工程”感到别扭而不得不动手去做。而你做的那一半也会为他做另一半作了示范。
3、运用自然结果法,催化孩子的劳动意识
假如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洗衣服的习惯,那么,孩子不洗衣服,你也不要管,你就让他穿脏衣服,你别唠叨他,别催促他,到了肯定的时间,他会自己洗的,家长千万不要看不下去了,就帮他洗了,然后再把孩子骂一顿,或强制他去洗了。你想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那么,他不整理,你也不要管,你就让他脏乱下去,你别唠叨他,别催促他,到了肯定的时间,他会整理的。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假如能自己主动去做几次,习惯就渐渐养成了。家长千万不要看不下去了,就帮孩子整理了,再把孩子骂一顿,或强制他去做。由于使用权威强制孩子干活,会使孩子觉得干活是一种惩处,是苦痛的事情,于是更加憎恨劳动。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能帮忙孩子养成劳动习惯。
4、用表扬和嘉奖,鼓励孩子的劳动习惯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很喜爱劳动,在家里不喜爱劳动。这只能说明家长在培育孩子劳动意识方面存在着误区。孩子可能是在学校的劳动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家里却没有人对他提出劳动方面的要求,或者劳动后并不能得到家人的表扬和嘉奖。
为了帮忙孩子形成劳动习惯,在孩子劳动习惯未形成时期可以适当赐予物质或精神嘉奖。譬如,你可以先给孩子订立劳动协议,并安排劳动任务。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得1至3分,积分满15分,去逛动物园一次;积分满20分,买卡通书一本;积分满30分,吃麦当劳一次这样可以渐渐地稳固孩子的习惯行为。阅历证明,这种方法能使孩子在短期内勤劳起来。等孩子的劳动习惯建立起来以后,你可以告知孩子:前一段时间你表现的很好,说明你完全可以勤快起来,但是,要知道,家庭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前一段时间,为了养成你的好习惯,我们采纳了嘉奖的方法,现在,你已经可以胜任为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所以应当和爸爸妈妈一样,为家庭无偿劳动了。
5、尝试着让孩子打工,增加其自谋生路的力量
家庭教育要着力培育孩子自食其力的意识。父母要让孩子从小熟悉到劳动的价值。美国有好多中学为了培育学生独立生存的力量,特殊规定,学生将毕业时,必需不带分文,到社会上独立谋生两周才允许毕业。2023年河南省一所中专也实行了同样的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带5块钱离开学校到社会上谋生一周。为了防止意外,学校专设了一部热线救助电话,使学生能随时与学校联系。并有几个记者跟踪报道,但不许供应帮忙。这一举措,当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剧烈反响。
在美国的中学生中流行的一句话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如何,孩子到12岁以后,就必需得给家里的庭院箭草坪,给别人送报纸,以换取些零花钱。一些家庭还要求孩子假期里在四周当勤杂工,或帮人箭草坪,或帮人扫落叶,或帮人铲积雪等。美国的父母们常说,只要有利于培育孩子谋生的力量,让他们吃些苦是值得的。
日本有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依据这些道理,中国的家长们至少应做到:小学生自己的吃饭穿衣、整理书包、整理房间自己负责;中学生自己洗衣服、帮忙做家务,农村的孩子干点农活;大学生做家教,打零工,都是应当的。
6、鼓舞或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一种知和行统一的实践活动,能表达一个人的爱心和社会良知。鼓舞或带着孩子参与公益劳动,能在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会让孩子树立起“心系他人,心系集体,心系社会”的思想观念,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从公益劳动中体会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这些都是一个优秀人材所应具备的素养。
公益劳动,小到清扫楼道、清扫公共庭院、义务扫雪、为残疾人效劳、到敬老院清扫卫生为老年人效劳,大到义务植树、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对于孩子参与这些活动,家长应赐予准时地确定和赞许,这会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意,体验到公益劳动的欢乐。
7、不要把做家务作为惩处孩子的手段
家长要通过赞扬孩子的劳动行为、珍惜孩子的劳动成果来使孩子树立“劳动荣耀”的观念,避开夸张劳动的脏和累,更不要把劳动当作孩子犯错误后的惩处手段,不要用恫吓的语气强迫孩子做家务。要让孩子感觉到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8、不要无意中挫伤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孩子初学做家务时,确定做得不太好:才学穿衣,可能穿得慢一些;才学扫地,可能会不知道先从哪里开头扫起;才学洗碗,可能会把碗打碎;才学烧饭,可能会把饭烧焦;(励志一生http://)才学洗衣,可能洗得不太洁净。我们家长不要由于孩子做得不好而表露出不满足或不放心,这样简单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也不要在乎孩子打碎一个盘子一个碗,与培育孩子的劳动精神相比,打碎一个盘子一个碗又算得了什么呢?
9、让孩子“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对劳动者的最大奖赏和最大鼓舞。假如长期享受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会渐渐消退。孩子假如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洁净整齐,家长可以组织邻居的小朋友来“参观”,时孩子感到骄傲;孩子常常浇花,等花儿盛开时,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同事来赏花,趁机表扬孩子一番,使孩子感到傲慢;农村的孩子参加了种瓜种菜,等瓜果蔬菜成熟时,妈妈可以给孩子做一顿丰富的菜肴,让孩子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可以强化孩子喜爱劳动的意识,促进孩子劳动积极性的“可持续进展”。
10、家长要做出示范
做家长的首先要乐于助人,热心为群众效劳,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劳动,为孩子做出典范。譬如,每天早饭前,父亲清扫客厅和卫生间,母亲清扫卧房和厨房,每天把家里整理地整整齐齐、清扫得干洁净净,定期清扫门外与邻居共有的空间的公共卫生,同时也鼓舞和催促孩子整理自己的卧房和书桌。这样对孩子会有积极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别墅装修合同协议
- 《税务代理》课件
- 股权无偿赠与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深圳股权转让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股权质押协议标准范文
- 聘用兽医协议
- 双方夫妻离婚协议书
- 二零二五工程垫资合同
- 二零二五版建筑物沉降观测合同
- 担保公司履约保函格式二零二五年
- 物理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2
- 控烟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的技改和更新管理制度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xx村公益性项目购买材料询价会议记录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 西师大版
- 卓有成效的管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青岛黄海学院
- 抗日英雄人物杨靖宇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