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06表格数据提取类实验探究题(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06表格数据提取类实验探究题(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06表格数据提取类实验探究题(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06表格数据提取类实验探究题(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06表格数据提取类实验探究题(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拉分练06表格数据提取类实验探究题1.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①55200.1217.21②155200.1210.75③30535x28.76④30555y25.04(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有关;(2)从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的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还与温度有关,通过对比得到的结论是。(3)观察上面的表格,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通过可减小反应速率。但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4)还可以通过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编号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克催化剂质量/克待测数据/秒实验1100.0MnO20.2t1实验2100.0CuO

Xt2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________。Ⅱ.表中的待测数据指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若t1________t2(选填“>”、“<”或“=”),则MnO2的催化效果优于CuO。或者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5)某同学想同时探究温度和催化剂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你补填下表的数据来完成探究:实验编号温度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和浓度①50℃1g

二氧化锰10g

3%②25℃2g

二氧化锰10g

3%③________________10g

3%【答案】(1)反应物浓度(或浓度)

(2)③④;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加适量的水稀释;不变

(4)0.2;<;相同时间收集氧气的体积(或质量)(合理即可)

(5)25℃(或50℃);2g二氧化锰(或1g二氧化锰)【解析】(1)从表中分析可知: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故答案为:反应物浓度(或浓度);(2)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明显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通过对比得到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填:③④;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观察上面的表格,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通过加适量的水稀释可减小反应速率。但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不变。故填:加适量的水稀释;不变;(4)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0.2,目的是和二氧化锰的质量保持一致;故填:0.2;Ⅱ.若MnO2的催化效果优于CuO,则生成等量的氧气时t1<t2,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收集氧气的体积(或质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故填:<;相同时间收集氧气的体积(或质量)(合理即可);(5)探究温度及催化剂质量的影响,应该保持其它的量相同,改变的是温度或催化剂的质量;故答案为:25℃(或50℃);2g二氧化锰(或1g二氧化锰)。2.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I.氧气的收集[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数据分析(1)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2)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A.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B.收集到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

C.本来制得的氧气就不纯(3)II氧气的性质足量的木炭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A.木炭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木炭燃烧时发白光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木炭无法燃烧

D.木炭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答案】(1)延长收集氧气的时间(2)B(3)C【解析】(1)根据实验1、2的操作可知,实验2延长了氧气收集的时间,从而使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所提升,所以如果想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采取延长收集时间的措施;(2)水易形成水蒸气。如果各项操作没有问题,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会形成水蒸气留存在集气瓶中,(3)A、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A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B不符合题意;C、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有没有参加反应的氮气等,D不符合题意3.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如图甲所示,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乙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1)实验获取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1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时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表1

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蜡烛甲乙丙熄灭时间/s106164199表2

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熄灭时间/s低处(a1)中处(a2)高处(a3)10619.819.118.516418.917.7x19918.617.116.5①观察表1数据,从蜡烛熄灭的时间得出最早熄灭的一支是________。②观察表2中不同时间的含氧量关系,x可能是________(填标号)。A

17.9B

17.2C

16.1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描述补充:可燃物温度达到________④纵向观察表2的数据,________(填“低”“中”或“高")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原因是。(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提示:从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角度说明。)【答案】(1)甲;B;着火点,且氧气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燃烧;低

(2)高;蜡烛燃烧放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明显变小而上升到高处

(3)低处的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温度低【解析】(1)①根据表1,可知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因此熄灭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从蜡烛熄灭的时间得出最早熄灭的一支是甲;②根据表2可知,高度越高,氧气含量越低;同一高度,氧气含量随熄灭时间增加而降低,因此x的值应该在17.7和16.5这个范围内。故答案为:B;③蜡烛熄灭时氧气含量不为零,但无法燃烧,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描述补充: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氧气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燃烧;④纵向比较低处氧气变化较小,氧气含量下降最慢;(2)由图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高,推测蜡烛燃烧放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明显变小而上升到高处;(3)由实验得出,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低处的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温度低。4.为测定黄铜(锌铜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同学取四个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做了四次实验,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

l

2

3

4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列出计算黄铜中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4)向第一次实验所得溶液中加入47.4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5)若工业上用125t含Cu2S70%的辉铜矿炼制该黄铜,理论上能炼制出黄铜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Zn+H2SO4═ZnSO4+H2↑(2)=​(3)49%(4)32.2%(5)200t【解析】(1)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g,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1.0g

=.

X=32.5g,

(3)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稀硫酸和足量锌反应能生成0.4g氢气,

设4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Z,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m,

Zn+H2SO4═ZnSO4+H2↑,

65

98

161

2

Z

Y

m

0.4g

=,=,=,

Y=19.6g,Z=13g,m=32.2g,

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9%;

(4)向第一次实验所得溶液中加入47.4g水后,溶液的质量为:40.0g+13g+47.4g﹣0.4g=100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2.2%.

(5)125t含Cu2S70%的辉铜矿中铜的质量为:125t×70%××100%=70t,

由(2)中可知,50g黄铜中铜的质量为:50g﹣32.5g=17.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5%,

理论上能炼制出黄铜的质量为:70t÷35%=200t.5.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①KClO3580℃②KClO3、MnO2(质量比1:1)350℃③KClO3、CuO(质量比l:1)370℃④KClO3、Fe2O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3)【反思】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不变;【答案】(1)①(2)二氧化锰(3)化学性质【解析】(1)实验①与实验④是对比实验,证明猜想合理(2)分解温度最低的是二氧化锰,故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锰。(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过氧化氢分解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他们设计如表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二氧化锰的用量/g温度/℃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①520.1202048②1020.1202030③1020.1402018④20.160206(1)在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2)写出该实验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通过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过氧化氢浓度有关;从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4)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量筒的作用是;在第四组实验中,出现了胶塞弹飞和试剂喷出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5)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很难控制反应的温度,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温度高,说明该反应________热量.(6)同学们通过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如图2所示.请你帮他们解释其原因: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还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请你再举出两种因素:;.【答案】(1)催化(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①②;②③

(4)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则反应越剧烈(答案合理即可)

(5)放出

【解析】(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从表中分析可知: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②③故答案为:(1)催化;(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①②;②③7.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分析与表达】(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方法________),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杯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4)【记录与处理】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A.m(小烧杯)B.m(大烧杯)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据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__

mL注意:若答对下面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6)根据你的认识,在图2中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7)【反思与评价】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实验Ⅱ的优点是.【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

(2)最后一次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