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养经典阅读 课件 12新媒体写作_第1页
大学生人文素养经典阅读 课件 12新媒体写作_第2页
大学生人文素养经典阅读 课件 12新媒体写作_第3页
大学生人文素养经典阅读 课件 12新媒体写作_第4页
大学生人文素养经典阅读 课件 12新媒体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写作关于新媒体写作:新媒体写作是在新媒体媒介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习惯都发生着显著变化。新媒体写作适应了大众广泛参与和融入带来的多元化、阅读碎片化需求,在写作上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认知新媒体形态及平台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形态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新闻媒介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目前,新媒体平台非常多,使用广泛的如微信、微博、搜狐、今日头条、抖音等等。二、新媒体文章标题写作特点简短、凝练

为了适应多媒体收看终端大多视窗较小,容量受限的情况,新媒体文章标题短小,一般是用最少的文字,大多是一句话,高度概括文章最重要的内容。这是新媒体标题写作的突出的特点。1.提炼文章核心信息的标题2.直击读者兴趣点或痛点的标题3.满足读者好奇心的标题(设计悬念、营造神秘氛围)4.给读者提建议的标题5.给读者以新知识的标题多用技巧为实现标题能在较少文字里提高吸引力,新媒体标题写作更多地使用一些文辞技巧。

1.巧用技巧(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作标题,比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设问等)2.妙用语气(除了用陈述语气,还采用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等)3.巧用人称4.借力与借势(专家名人;热词、流行语)5.巧用数字和数据6.为特定读者制作标题7.反差法(学历与职业反差、年龄反差、境遇反差、某类效果反差等)8.对比法(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三、新媒体文章摘要和导读新媒体文章一般会在标题下面设置导读和摘要。通常文字不多,比较短,目的是引导读者阅读。编写导读和摘要时,要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词,用简练的语言将核心内容说出来。摘要:南通,一个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导读:4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1+4”高质量发展环境说明会,深化上海“北大门”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江苏、上海市领导以及1000余名中外嘉宾与会。关键词,让人对南通有了名城认识导读概括了报道中最主要的内容新媒体导读和摘要写作,一般是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写作时可以比较灵活。1.讲故事,设悬念2.铺垫场景,引人入胜2018年深秋的一天,我孤身一人去国外求学。在太平洋的彼岸,我遭遇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蓝蓝的天上,有几朵美丽的白云轻轻飘过。海风吹拂,碧波荡漾的海面有一群孩子在游泳……四、新媒体文章的交互性与写作设计新媒体传播能提供一种开放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互换角度,互通信息。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传统传媒无可比拟的。然而每天的消息铺天盖地,内容多而杂,如何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就要求写作消息一定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来浏览和关注。写作前一定要考虑受众目标,精心设计内容与结构。新媒体文章的交互性新媒体文章的交互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和满足了大众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大众既是阅读者、学习者,也是参与者和传播者,写作主体与受众之间有互动和沟通,可以形成二次传播。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新媒体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新媒体文章的写作设计1.受众目标设计要有明确的受众群体。首先,明确给什么平台写、受众是谁。其次,要思考受众群体的需求,想看什么,想转什么。2.内容与结构设计反复思考:一是怎么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二是怎么让读者打开后不关闭?三是怎么唤起读者的共鸣。在内容设计上要求“轻、快、准、狠”,篇幅不长,容易阅读,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引发共鸣。第一要确定立意和观点;第二要为立意、观点找支撑的素材、案例;第三要现列出大纲,写出结构框架,确保具有逻辑性。写作训练:下列标题你会选择哪些去阅读?为什么?方寸轮椅,无垠宇宙(新华社)霍金告别地球,时间永留青史(新华社)霍金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果壳网)被“神化”的霍金?(《财经》杂志公众号)解释时间的人被时间带走了(央视新闻网)霍金走了,“渐冻人”研究探索不会“渐冻”(中青在线)霍金的“时间简史”拉上帷幕(中新网)霍金去了,黑洞都束缚不了他智慧的光芒(凤凰网)霍金:我的残疾人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幸(《中学生读写》)课堂训练:微信聊天的社交礼仪哦。好的。了解了。我们还需要斟酌一下。你喜欢这样的聊天语气吗?在线上交流的时代,同一句话,同一个表情,甚至同一个符号,在不同人的眼里,都可能有着不同的解读。「~」用来软化语气「!」来表达强调或激烈的情绪「……」表示无语或不确定「。」过于严肃,冷漠的感觉,甚至会让人猜测,你是不是在强调什么?暗示什么?还是在表达什么不满?

什么时候适合使用「。」对于倾向于短信通知性质的大段微信消息,我们完全可以用句号结尾,以表明所发消息的性质是严肃、正式的。如果我们需要发送的信息本来就很长,比如在通过微信向领导进行长篇幅汇报时,就可以使用句号,这属于比较书面化的表达。日常对话少用句号,严肃对话、长篇对话时可以使用句号。日常用语的简单替换/增添「嗯」→「我知道了」「好」→「好哒」「随便」、「无所谓」→「听你的」在句子结尾加上「哈」或「~」来表示拒绝,显得更委婉「不行」→「不行哈」「我现在在忙」→「我现在在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