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高青县重点名校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存在语病的一项是()A.第23届空调赶集会将为广大消费者奉献一场饕餮盛宴,必然会带动新一轮的空调抢购热潮。B.团风县在新春伊始就部署抹牌赌博、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行为的专项整治,开展“清风行动”系列活动。C.区长要求学员好好利用时间,抓紧充电,在对比中解放思想,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在思考中理清思路。D.五一期间,黄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合理安排部署警力,认真负责突发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置、快速反应工作。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项是()A.宽宥游弋顷家荡产黯然失色B.惊骇劫掠言简意赅人迹罕至C.漫延惺忪矫揉造作眼花瞭乱D.殒落缄默富丽堂皇好意难确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D.《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B.《朗读者》受到中学生的广泛喜爱,靠的是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取得的。C.为了杜绝中小学生吸毒事件的发生,桐梓县各中小学加强了禁毒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毒品危害的严重性。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5.用诗文原句填空。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但愿人长久,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家国天下,既是一种豪情,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杜甫目睹茅屋为秋风吹破,却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发出了以身许国的慷慨誓言:“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要求回答。“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天使,另一个是魔鬼。在人的一生中,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主人相伴共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使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请你在理解以上语段的基础上,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备选人物)①李逵(《水浒传》)②匡超人(《儒林外史》)③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④曹操(《三国演义》)我选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陟罚臧否,不宜异同(__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__)杂然相许(___________)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①清慎,既就外傅②,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③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④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节选自《元史·李德辉转》)注释:①操履:操行。②外傅:老师。③监酒:监管制酒。④恶可:怎么能,如何能。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3)俟其欣悦______(4)适岁凶______(5)则市笔札录书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3.甲文作者借到书“手自笔录”“弗之怠”,乙文作者“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共同心态?4.宋濂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9.课外文言文阅读陈仲举礼贤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②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③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②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③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④廨(xiè):官署;衙门。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陈仲举言为士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有澄清天下之志/处处志之C.群情欲府君先入廨/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席不暇暖/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3.结合选文,说一说陈仲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读书如熬粥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到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③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⑤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这样只会徒劳无功。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麻将了。⑥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1.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如熬粥,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B.读书要有正确的选择C.读书要有耐心D.读书要持之以恒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读书如熬粥,要有正确的选择。常读经典,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B.读书如熬粥,要有耐心。读书不可粗枝大叶,要从容地读。C.读书如熬粥,要持之以恒。读书要甘守孤独,耐得住寂寞。D.短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末段总结全文,强调读书的重要性。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母亲熬粥的事,目的是引出文章的论题,进而进入对中心论点的论述。B.文章第①②段及最后一段用熬粥的“三要素”比喻读书的三大法则。C.文章第⑤段举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读书之法。D.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1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地沟油”一飞冲天①11月21日12∶00,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被加注到波音787型飞机上,11月21日14∶31,由孙剑锋驾驶的HU497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这架航班搭载186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飞行11小时41分的万里航程,见证了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一项重大自主研发成果的最新突破。②生物航煤是什么?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微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本次用于跨洋商业载客飞行的生物航空煤油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并以15∶85的比例与常规航煤调和而成。③生物航煤低碳环保,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有可能改变餐饮废油流向餐桌的扭曲走向,探索其变废为宝的绿色通道,意义重大。但“地沟油”上天,万里远航,安全性到底怎样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④2006年,中国石化启动生物航煤研发工作;2009年,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2011年9月,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在下属生产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业示范装置及调和设施。12月,该装置首次生产出合格生物航煤;2013年4月24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桥机场由东航成功完成技术试飞,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2015年3月21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由海航执飞上海至北京首次商业飞行成功。⑤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背后有着严格的考核,中国民航局将生物航煤作为航空零部件进行管理,把对航煤生产过程及质量保证的要求提高到航空器及发动机制造的标准,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所有的努力都直指一个目标:确保乘客生命财产的安全。⑥2014年2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国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可投入商业化应用。⑦继2013年技术验证试飞、2015年国内商业航班首次应用飞行,2017年11月22日HU497航班跨洋飞行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对我国生物质能源研发应用和绿色空具有重要意义。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20年,生物航煤将达到航空燃料总量的30%。对于航空业来说,生物航煤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之一,可以实现自2020年起碳中和增长。但业内专家指出,虽然生物航煤已经获得商业化应用的“门票”,但距离大规模推广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问题是过高的生产成本。1.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文章第④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说明了什么内容?3.第⑧段中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4.文章末尾句中加点的词语“门票”有怎样的含义?5.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生物航煤”的优势与不足。三、应用12.花,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1)(书法中的“花”)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花”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学中的“花”)中国人自古对花情有独钟,诗词歌赋中写花的句子比比皆是。请你写出与“花”有关的一句诗文,与大家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的“花”)花有花语,生活中送花时一定要注意情境。你的爷爷今年七十大寿,你想送一束鲜花祝福爷爷生日快乐。你感觉送玫瑰好,还是万寿菊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题目:这样,真好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范。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题分析】

D项,句子顺序颠倒,改为“快速反应、快速处置”。2、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顷家荡产-倾家荡产;B.正确;C.漫延-蔓延、眼花瞭乱-眼花缭乱;D.好意难确-好意难却。据此,答案为B。3、A【解题分析】

BCD三项正确,A项错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而不是思乡诗。4、C【解题分析】

A.句式杂糅,句子主干是“水电是再生能源”,所以删去“的优越性”即可。B.句式杂糅,删去“取得的”。D.缺少主语,将“通过”或“使”二者删去其一。故选C。5、(1)一片冰心在玉壶(2)直挂云帆济沧海(3)千里共婵娟(4)黄发垂髫(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题分析】

(1)——(4)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壶”“沧”“婵娟”“髫”等字的书写;(5)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庇”“汗”等字的正确写法。6、[示例1]尼摩船长:他是一个极富爱心和正义感的勇士。他曾经为了水手的死难过得流下眼泪,曾经为了印度采珠人而和鲨鱼进行肉搏。他热切的关注并支持着大陆上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他们提供物质援助。但他也是残酷冷漠的,他经常对他人施行暴力,他还将阿龙纳斯突然囚禁起来,强迫他们睡觉,并且强制他们留在诺地留斯号上。他击沉了许许多多的战舰,他制造了大屠杀,并且看着渺小的人一点点的沉到海底。【解题分析】

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能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如选匡超人:他年少时聪明能干,待人谦恭有礼,刻苦上进,是个心地善良,事亲孝顺,淳朴可爱之人。父亲卧病在床,他晚上拿个被单,睡在父亲脚跟头。他白天里杀猪,卖豆腐,晚上便服侍父亲,读书陪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后来思想开始蜕变,变得寡情薄义、虚伪自私、爱撒谎,甚至忘恩负义。他本已娶妻郑氏,却在李“恩师”问及可曾婚娶时答道:“还不曾。”当帮他娶亲生子,帮他安家置业,帮他补贴亏空的潘三身陷囹圄时,却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二、阅读7、(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2)好的,坏的(3)给予;馈赠(4)纷纷的样子【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通假字词,“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遗”这里读“wèi”,意思是给予;馈赠。8、1.(1)借(2)担心,忧虑(3)等待(4)适逢,正赶上(5)买2.(1)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于是(李德辉)委婉拒绝(和他)共同游玩的同伴,请求先生、长辈讲授知识,来完成自己的学业。3.表现了主人公渴望读书的迫切心情和执着于学习、废寝忘食的求知心态。4.宋濂和李德辉两人的家庭都很贫困,但他们都喜欢读书。宋濂抄书而读,又善于向有德行的人请教学习,读书是因为自己志趣在此,不注重外在条件,不与人攀比。李德辉抄录书籍,读诵不息,又谢绝与朋友的交往,专心求教,立志于做一个为国效力、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修养的人。【解题分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假”: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俟”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故”:所以。“余”:我。“卒”:最终。“谢绝”:委婉拒绝。“其”:代词,指自己。3.比较阅读。属于对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手自笔录”:亲手抄录。“弗之怠”:不放松,不懈怠。“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买笔抄书,夜间诵读不休。由此可见,这些语句都表现他们渴望读书的迫切心情和执着于学习、废寝忘食的求知心态。这是他俩共同的特点。4.比较阅读。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两句,说明两人的家庭都很贫困,但他们都喜欢读书。都做到了抄书而读。同时,宋濂善于向有德行的人请教学习;李德辉谢绝与朋友的交往,专心求教。勤奋苦读、虚心求教是他们共同的可贵品质。【题目点拨】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一)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二)译文: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靠舂稗子煮野菜来养育他;李德辉天性孝顺,好读书,但受贫困的限制,家里没有钱供给读书,只得辍学。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祿所得充裕,若有节余则买笔抄录,夜间诵读不休,不久他不愿再做监酒,叹息道:“志士怎能干这种事!做官不能辅助君王,不能造福万民;不做官也不能使亲人欢悦,不能修养自我。天地之间,人生几何,难道默默无闻,同腐草一般!”于是他谢绝与一般少年交游,去向老师长者求教,最终完成了学业。9、1.C2.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3.①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②他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③敬贤礼士【解题分析】1.C加点词语意思相同。都是“想要”之意。A准则/帮助判断的副词,就(是)。B志向/做标记。D闲暇,空闲/从容,悠闲。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译为: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件事划开。3.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可分析“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等句,即可归纳出正确答案。【题目点拨】译文: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10、1.A2.D3.C【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论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出论点和分论点即可作答。本题中,A项是中心论点,BCD是三个分论点。据此,答案为A。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这篇文章首先由母亲熬粥引出论题,接着从选择好书、耐心细读和持之以恒三个方面阐述了读书的方法,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末段总结全文,强调读书的三个原则,而不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故D错误。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⑤段列举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读书之法。故C错误。11、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时间顺序;说明了我国生物航煤的研发之路的历程。3.不能删。“之一”表示只是其中一个,不是全部。文中指生物航煤是航空业重要工具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如果删去“之一”,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指的是生物航煤已经进入了商业化应用,也就是它已经初步成为航天燃料。5.优势:低碳环保,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可能改变餐饮废油流向餐桌的扭曲走向,探索其变废为宝的绿色通道。不足:生产成本过高。【解题分析】

1.考查学生划分层次的能力。①②段由事件引出说明的是什么是生物航煤。③—⑦段说明的是生物航煤的意义及研制过程。⑧段说明生物航煤的应用前景。所以答案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考查说明的顺序及说明内容。“2006年”“2009年”“2011年9月”“12月”“2013年4月24日”“2015年3月21日”这些都是表时间顺序的标志性语言。所以第④段采用了时间顺序。说明的内容是我国生物航煤的研发之路的历程,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步一步说明的。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之一”本义: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表示只是其中一个,不是全部。语境义:生物航煤是航空业重要工具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去掉“之一”就不实事求是了。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4.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生物航煤已经获得商业化应用的‘门票’”中的“门票”本义:进入某些场所如公园、博物馆、体育场等的凭证,一般是一次性的,而且需要花钱购买,有时被称为入场券。语境义:指的是生物航煤已经拿到了商业化应用的“入场券”,也就是它已经初步成为航天燃料,可以作为航天燃料进行商业化应用了。5.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优势可提取第3段的“生物航煤低碳环保,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有可能改变餐饮废油流向餐桌的扭曲走向,探索其变废为宝的绿色通道,意义重大”分析。缺点可提取第8段的“但距离大规模推广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问题是过高的生产成本”分析整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题目点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三、应用12、⑴示例:我从“花”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⑵示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⑶玫瑰是男女之间表示爱意的花;万寿菊表示健康长寿。所以从万寿菊更为合适。【解题分析】

(1)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