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清单_第1页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清单_第2页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清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时空构建】【知识梳理】一、辛亥革命1、背景:①清朝自救失败:清末新政,预备立宪②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前提)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核心,政治革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补充发展,社会革命。为了解决社会贫富不均问题;不是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③组织基础:成立兴中会、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④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2)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性质意义—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4、辛亥革命的局限: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不敢放手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注:近代中国风俗习俗发生明显变化,像出现鞠躬、握手、先生、同志取代跪拜、老爷、大人等礼仪称呼最早是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早期。二、孙中山为追求民主共和斗争1、理论上:提出三民主义;2、实践上:成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1)政治上-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独裁专制,对外卖国。(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短暂春天)(3)社会生活习俗上-种种新气象出现(4)思想文化上-出现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弘扬民主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四、孙中山代表革命派捍卫民主共和斗争(1)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发动二次革命(2)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唐继尧、蔡锷、李烈钧)(3)为反对段祺瑞北洋军阀独裁,1917年开始发动两次护法运动五、参加一战(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3)影响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②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六、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原因:(1)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2)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提倡国货运动支持。(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2、代表性行业与企业(家):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荣宗敬、荣德生-福新面粉公司;张謇-大生纱厂3、影响(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促进工人阶级壮大,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中共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奠定经济阶级基础七、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原因(1)对辛亥革命失败反思-国民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着;(2)直接原因-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3)经济阶级-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发展2.兴起(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资产阶级激进派)3.主张:(1)提倡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反对专制、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文学革命序幕)4.意义:(1)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