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苏省常州市勤业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八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2分)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写出对应的汉字和拼音。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72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精竭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国耻,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jié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多选)2.(3分)下列表述与《红星照耀中国》原著相符的两项是()
A.“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中“大规模转移”是指红军会师井冈山。
B.彭德怀给的印象是乐观、勇敢、率真、大公无私。
C.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这里所说的“事变”指的是蒋介石发动的“西安事变”。
D.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
3.(3分)阅读两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他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
①选文中“他”和“我”分别是指《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谁?
②从全书看“我”对“他”有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我”对“他”的其他印象。
4.(2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炫酷的外形,厚实的铝合金外壳,加上大面积的全景玻璃,科幻感十足。在江苏唯一上榜全国的十大美丽乡村——金坛芳山仙姑村里,6台星空“流浪舱ROVER”依次分布,这种新型智能移动建筑舱,如今作为高端民宿在仙姑村投入使用,正式宣告江苏首个星空流浪舱露营基地的建成!
5.(2分)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该句运用扩大夸张,写出红军面对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C.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女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遮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思考。)
6.(2分)下面甲乙两幅漫画,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
主题:
7.(6分)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2),长河落日圆。(《使至骞上》王维)
(3),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吴均)
(4)《钱塘湖春行》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40分)
8.(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与致虚妹丈书》明高尔俨)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
③响绝余音
④不能及已
⑤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之趣。
(3)下列说法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营造了一个宁静淡雅的世界,让人心醉神迷。
B.甲文写于贬谪期间,文中表述的情感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并不完全一致。
C.乙文以清新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良宵美景、月夜箫声及醉后挥毫运墨的浑然忘情,令人心驰神往。
D.乙文中“听之怡然”“出而视之”和“把笔效之”中三个“之”的用法和意思都不相同。
(4)林语堂评价小品文为“闲适”文学,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文人哪些闲适雅趣?
9.(5分)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完成问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燎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述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救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梦其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说说文章标题的表述作用。
(2)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大量使用文学笔法的同时,仍体现出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进行分析。
10.(9分)阅读下面的新闻评论,完成问题。
时代出英雄,人民创伟业
(任沁沁)
①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以最尊崇礼遇,迎烈士归来、安息。2014年至2020年,我国先后七批迎回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经年漂泊后,忠烈英魂终于安眠于祖国和人民的怀抱。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起,经历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70年后,山河无恙,英灵犹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②历史沉淀,精神不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灾难深重,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以身许国,铸成今日中国富强之基。他们血洒热土,把生的希望留给后来者;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战旗。
③炮火远去,家园如画。苦难辉煌,值得传项。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到改革开放后的抗洪精神、扰震救灾精神,再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沧海桑田变幻,英雄主义永恒。
④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建立健全功勤荣誉表彰制度,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就是要让聚集着56个民族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到处紫绕着弘扬英烈精神、崇尚人民英雄的氛围;就是要通过对烈士的纪念与缅怀,让14亿多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奋进复兴之路的伟力。
⑤今年的烈士纪念日第二天,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华诞与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双节合一。小家团圆,大国兴盛,华夏大地,美美与共。
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唯有缅怀赤子丹心,才能涤荡自我灵魂;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能坚守人间正道;唯有传承英雄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选自2020年9月29日“新华网”,有改动)
(1)这是一篇新闻时评,阅读全文,概述的主要观点。
(2)选文开头为什么要追忆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
(3)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节日,有何现实意义?
(4)文末引用《三略》中的名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有什么作用?
11.(13分)阅读散文《窄门里的父亲》,完成问题。
①儿时,听父亲讲过一个,叫聪明的笨人。说有个农人新买了条扁担回家,横着进不了屋,坚着也进不了屋。农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喀嚓他把扁担拦腰折断,这回顺利进屋了。
②起初,不能领会这则故事的寓意。想那门若宽大些,岂不省去很多周折?父亲却说,真正的智慧属于简单而淳朴的人,他们往窄门里去。宽大的门,进出方便,却纵容了人的惰性。窄门里是冷清的,坚持孤独的人并不多;宽门里人气很旺,却千人一面。
③其实,父亲所说的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做人做事的恒心与方法。宽门与窄门,隐含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应该说,这则寓言已被父亲注入了全然不同的内涵,同时,也被他重新诠释,引申了一生。
④在最艰苦的日子里,父亲选择了窄门。他是个医生,当年,被打成右派,遣送至一个偏远的农场劳动改造。在那里,一个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变成了一个背着药箱,穿行在田头、村舍、百姓人家的赤脚医生。
⑤父亲的医务室里终年飘浮着药物的气味,那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嗅觉。父亲每天为排着队来看病的患者诊治,开药,批假条,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需拆一块门板,叫上四个壮劳力,抬去十多里外的总场医院就诊。
⑥唯有夜深人静之时,人都散了,父亲燃起马灯,捧着厚重的医学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即使食不果腹的日子,父亲也没有放弃英语和法语学习。夏天,大花纹蚊虫肆意狂舞,父亲涂一身驱蚊剂,继续读书。冬天北风伴着雪花,无孔不入地钻进单薄的芦苇门,父亲心在书里,浑然不觉。遇上大雨滂沱,屋里也下起了雨,床头、书桌、诊疗台上放满脸盆、脚盆、饭盆,陈年的茅草房顶上,渗下的雨水,像一盆盆浓汁的酱油;父亲就蹲在这些叮当作响的盆碗之间,看书、做笔记。
⑦与父亲同往农场的还有一位姓宋的医生,他选择了“窄门”,加入到政治运动的大潮中去,可私下却背不住内心的孤独,去偷农家的鸡鸭偷食医用酒精醉生梦死。宋医生自叹怀才不遇,叹息自怜中,时光流逝生命无限苍白……
⑧1980年,我父母双双平反,我们一家返城。很快,父亲成了医院远近闻名的外科第一把刀,他出了四本书,都在医学界深受关注。如今,父亲已年过七旬,仍常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而那位宋医生却被酒精侵害了大脑,握笔手都发抖,别说手术刀了。
⑨不久前,作家余华在谈到他的新作《兄弟》时,说了一段话,竟与父亲不谋而合。他说:我最初构思《兄弟》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小说,可叙述统治了写作,篇幅超过了40万字。写作就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选自《小品文选刊》)
(1)文章第①段以父亲讲的截断扁担进门的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
(2)父亲选择在“窄门”里踽踽独行,联系全文,概括说说在独行中他都做了些什么?
(3)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述作用。
(4)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末“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宽一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这句话的理解和启示。
(5)选出下面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
A.第②段中加点的“窄门”和“宽门”分别喻指喧嚣热闹的环境和孤独冷清的境遇。
B.第⑥段中父亲在夜深人静之时发奋读书是为了通过努力摆脱艰难的处境,早日回到城里施展才学。
C.第⑦段中描述宋医生的事例是为了突出文革时期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表述对他的同情。
D.第⑨段引用作家余华的创作经验,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主题,自然引出文末人生的启示。
三、写作。(40分)
12.(40分)苏轼虽遭贬谪却月夜赏景自得其乐,居里夫妇虽饱尝艰辛却收获快乐,中国虽一路披荆斩棘却迎来大国崛起的辉煌,从个人得失到家国兴衰,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负必有正。请联系个人生活实际,以“有负必有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八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积累运用。(20分)
1.(2分)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写出对应的汉字和拼音。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72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xiǔ;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衷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殚精竭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juān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国耻,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jié诘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根据拼音写字词.版权所有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析:
xiǔ衷殚juān诘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多选)2.(3分)下列表述与《红星照耀中国》原著相符的两项是()
A.“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中“大规模转移”是指红军会师井冈山。
B.彭德怀给的印象是乐观、勇敢、率真、大公无私。
C.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这里所说的“事变”指的是蒋介石发动的“西安事变”。
D.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情节.版权所有
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A.不相符,“大规模转移”是指红军的万里长征;
BD.相符;
C.不相符,“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
故选:BD。
对测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脉络,帮助理解记忆。
3.(3分)阅读两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他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
①选文中“他”和“我”分别是指《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谁?
毛泽东
斯诺
②从全书看“我”对“他”有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我”对“他”的其他印象。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人物.版权所有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①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是毛泽东。“我”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
②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眼中的毛泽东是一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他熟读世界历史,熟知世界政治,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毛泽东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之恨之入骨的人。他热爱工作,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在饮食上,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特点。个人自尊心强,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他是个有深邃感情的人。他的话真诚老实。综上所述,本题回答时,可针对除了“精明”这个人物特点之外的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①毛泽东斯诺
②示例一: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示例二: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幽默;坚定的内心信念;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机智和老练、世故;
示例三:斯诺眼中的毛泽东有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他生活俭朴,感情深意,说话真诚,老实,平易近人,还颇有幽默感;他自尊心极强,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当时世界的政治形势非常熟悉;他小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他不仅有强烈的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还有很强的反抗精神。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2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炫酷的外形,厚实的铝合金外壳,加上大面积的全景玻璃,科幻感十足。在江苏唯一上榜全国的十大美丽乡村——金坛芳山仙姑村里,6台星空“流浪舱ROVER”依次分布,这种新型智能移动建筑舱,如今作为高端民宿在仙姑村投入使用,正式宣告江苏首个星空流浪舱露营基地的建成!
提取新闻信息.版权所有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新闻内容的概括,首先必须要做到全文阅读,圈画出新闻材料的主要事件,根据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示例:
“新型智能移动建筑舱”进入江苏金坛芳山仙姑村!
对新闻信息进行提取时,要注意主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等关键信息。
5.(2分)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该句运用扩大夸张,写出红军面对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C.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女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遮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思考。)
修辞手法.版权所有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
ACD.正确。
B.有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该句运用缩小夸张,写出红军面对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不是运用扩大夸张。
故选:B。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
6.(2分)下面甲乙两幅漫画,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乙
主题: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漫画照片.版权所有
本题考查观察图片和理解表述能力。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要认真揣摩图片,体会深刻内涵。
7.(6分)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骞上》王维)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吴均)
(4)《钱塘湖春行》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版权所有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析:
(1)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洲”的书写)
(2)大漠孤烟直
(3)鸢飞戾天者(注意“鸢”的书写)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注意“没”的书写)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理解。(40分)
8.(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与致虚妹丈书》明高尔俨)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念无与为乐者考虑
②遂至承天寺就
③响绝余音停止
④不能及已赶上
⑤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完成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之趣。
(3)下列说法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甲文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营造了一个宁静淡雅的世界,让人心醉神迷。
B.甲文写于贬谪期间,文中表述的情感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并不完全一致。
C.乙文以清新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良宵美景、月夜箫声及醉后挥毫运墨的浑然忘情,令人心驰神往。
D.乙文中“听之怡然”“出而视之”和“把笔效之”中三个“之”的用法和意思都不相同。
(4)林语堂评价小品文为“闲适”文学,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文人哪些闲适雅趣?
山水游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翻译;内容理解;思想情感.版权所有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昨晚非常快乐!碧空一色,澄澈如昼,另外松影与竹影交叠,绿色的影子映照脸庞,月光落在酒杯中,波动影摇。吹上几曲洞箫,清越婉转,听了觉得很舒畅;箫声停歇,余音还在耳边缭绕不退。出门一望,空旷的原野无边无际。大醉后写字,笔墨杂乱无章,已不再记得写些什么。
今天早晨在袖子中发现一幅纸,拿出来一看,原来就是所谓“笔墨缭乱”的那张。然而也很可爱,觉得有舒狂放达的趣味。拿笔照着样子再写一张,不能赶上原先的那张。因此就把昨天写成的那张字送上,请指正。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
②句意为:就到承天寺寻。遂:就。
③句意为:箫声停歇后的余音。绝:停止。
④句意为:不能赶上原先的那张。及:赶上。
⑤句意为:因此就把昨天写成的那张字送上,请指正。就:完成。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空明,澄澈透明。盖,原来是。句意为: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②中重点词语有:然,然而。殊,很。句意为:然而也很可爱,觉得有舒狂放达的趣味。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出而视之”和“把笔效之”中两个“之”都是代词,指书法作品。
故选:D。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闲适”意思是清闲安逸;悠游自在。甲文中,在贬官期间,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和友人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清朗,清辉如水,携友闲游,表现了文人的闲适雅趣。乙文中的在一个碧空如洗的夜晚,在月下饮酒。月色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自然之景触发创作的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表现了文人的闲适雅趣。
解析:
(1)①考虑;②就;③停止;④赶上;⑤完成。
(2)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②然而也很可爱,觉得有舒狂放达的趣味。
(3)D
(4)示例:甲文中的苏东坡岁在贬官期间,但心胸旷达,在一个夜色皎洁的夜晚携友赏月,表现了文人的闲适雅趣。乙文中的月下畅饮,兴致大发而挥毫泼墨,作品浑然天成,表现了文人的闲适雅趣。
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9.(5分)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完成问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燎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述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救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梦其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说说文章标题的表述作用。
(2)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大量使用文学笔法的同时,仍体现出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进行分析。
标题;新闻评论.版权所有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大于正文,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1)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新闻标题的理解与分析。在进行标题分析时,可从修辞手法、语言特点、写作意图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这里把“跳水”比喻成“飞天”就十分生动形象,目的也是意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表述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感彩。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本文在使用大量文字笔法的同时,仍以真实、具体、准确的语言特点体现了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真实性,例如跳水动作的逐步分析,准确数字的列举,通过外国记者和观众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学生可围绕此进行作答。
解析:
(1)把“跳水”比喻成“飞天”——凌空飞舞的形象,生动表现了跳水动作的优美流畅,既表述了的赞美之情,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但采用了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一样,将连贯的行为动作分解为多个部分,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编辑制作标题,不仅要注意通过标题向读者提示和评价新闻事实,而且要善于用生动优美的形式去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因此,标题表现形式是否生动优美,也是吸引读者阅读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10.(9分)阅读下面的新闻评论,完成问题。
时代出英雄,人民创伟业
(任沁沁)
①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以最尊崇礼遇,迎烈士归来、安息。2014年至2020年,我国先后七批迎回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经年漂泊后,忠烈英魂终于安眠于祖国和人民的怀抱。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起,经历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70年后,山河无恙,英灵犹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②历史沉淀,精神不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灾难深重,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以身许国,铸成今日中国富强之基。他们血洒热土,把生的希望留给后来者;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战旗。
③炮火远去,家园如画。苦难辉煌,值得传项。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到改革开放后的抗洪精神、扰震救灾精神,再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沧海桑田变幻,英雄主义永恒。
④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建立健全功勤荣誉表彰制度,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就是要让聚集着56个民族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到处紫绕着弘扬英烈精神、崇尚人民英雄的氛围;就是要通过对烈士的纪念与缅怀,让14亿多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奋进复兴之路的伟力。
⑤今年的烈士纪念日第二天,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华诞与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双节合一。小家团圆,大国兴盛,华夏大地,美美与共。
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唯有缅怀赤子丹心,才能涤荡自我灵魂;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能坚守人间正道;唯有传承英雄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选自2020年9月29日“新华网”,有改动)
(1)这是一篇新闻时评,阅读全文,概述的主要观点。
(2)选文开头为什么要追忆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
(3)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节日,有何现实意义?
(4)文末引用《三略》中的名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有什么作用?
提取新闻信息.版权所有
本文是一篇时评,开篇由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以最尊崇礼遇,迎烈士归来、安息,引出论题。接着对70年前后的鸭绿江进行对比,论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设立各种纪念日和颁布法令的意义等内容。最后升华中心论点:唯有缅怀赤子丹心,才能涤荡自我灵魂;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能坚守人间正道;唯有传承英雄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1)本题考查观点分析。结合“唯有缅怀赤子丹心,才能涤荡自我灵魂;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能坚守人间正道;唯有传承英雄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概括为:唯有缅怀赤子丹心,才能涤荡自我灵魂;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能坚守人间正道;唯有传承英雄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追忆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交代了这篇时评的时代背景,结合“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分析,为下文“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的观点提供论据。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就是要让聚集着56个民族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到处紫绕着弘扬英烈精神、崇尚人民英雄的氛围;就是要通过对烈士的纪念与缅怀,让14亿多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奋进复兴之路的伟力”分析,让聚集着56个民族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到处萦绕着弘扬英烈精神、崇尚人民英雄的氛围;通过对烈士的纪念与缅怀,让14亿多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奋进复兴之路的伟力。
(4)本题考查引用分析。引用《三略》中的名句“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照应了标题“时代出英雄,人民创伟业”,结合“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分析,引出并阐述“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观点,既使新闻富有文采,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1)唯有缅怀赤子丹心,才能涤荡自我灵魂;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能坚守人间正道;唯有传承英雄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2)交代这篇时评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的观点提供论据。
(3)让聚集着56个民族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到处萦绕着弘扬英烈精神、崇尚人民英雄的氛围;通过对烈士的纪念与缅怀,让14亿多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奋进复兴之路的伟力。
(4)照应了标题,引出并阐述“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却捍卫国家尊严的喋血英烈。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观点,既使新闻富有文采,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能够认真阅读文本,对每一段落内容理解透彻,包括每段分论点,所用的论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思路。只有读懂、读透文本,熟练掌握议论文有关知识,才能准确解答问题。
11.(13分)阅读散文《窄门里的父亲》,完成问题。
①儿时,听父亲讲过一个,叫聪明的笨人。说有个农人新买了条扁担回家,横着进不了屋,坚着也进不了屋。农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喀嚓他把扁担拦腰折断,这回顺利进屋了。
②起初,不能领会这则故事的寓意。想那门若宽大些,岂不省去很多周折?父亲却说,真正的智慧属于简单而淳朴的人,他们往窄门里去。宽大的门,进出方便,却纵容了人的惰性。窄门里是冷清的,坚持孤独的人并不多;宽门里人气很旺,却千人一面。
③其实,父亲所说的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做人做事的恒心与方法。宽门与窄门,隐含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应该说,这则寓言已被父亲注入了全然不同的内涵,同时,也被他重新诠释,引申了一生。
④在最艰苦的日子里,父亲选择了窄门。他是个医生,当年,被打成右派,遣送至一个偏远的农场劳动改造。在那里,一个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变成了一个背着药箱,穿行在田头、村舍、百姓人家的赤脚医生。
⑤父亲的医务室里终年飘浮着药物的气味,那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嗅觉。父亲每天为排着队来看病的患者诊治,开药,批假条,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需拆一块门板,叫上四个壮劳力,抬去十多里外的总场医院就诊。
⑥唯有夜深人静之时,人都散了,父亲燃起马灯,捧着厚重的医学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即使食不果腹的日子,父亲也没有放弃英语和法语学习。夏天,大花纹蚊虫肆意狂舞,父亲涂一身驱蚊剂,继续读书。冬天北风伴着雪花,无孔不入地钻进单薄的芦苇门,父亲心在书里,浑然不觉。遇上大雨滂沱,屋里也下起了雨,床头、书桌、诊疗台上放满脸盆、脚盆、饭盆,陈年的茅草房顶上,渗下的雨水,像一盆盆浓汁的酱油;父亲就蹲在这些叮当作响的盆碗之间,看书、做笔记。
⑦与父亲同往农场的还有一位姓宋的医生,他选择了“窄门”,加入到政治运动的大潮中去,可私下却背不住内心的孤独,去偷农家的鸡鸭偷食医用酒精醉生梦死。宋医生自叹怀才不遇,叹息自怜中,时光流逝生命无限苍白……
⑧1980年,我父母双双平反,我们一家返城。很快,父亲成了医院远近闻名的外科第一把刀,他出了四本书,都在医学界深受关注。如今,父亲已年过七旬,仍常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而那位宋医生却被酒精侵害了大脑,握笔手都发抖,别说手术刀了。
⑨不久前,作家余华在谈到他的新作《兄弟》时,说了一段话,竟与父亲不谋而合。他说:我最初构思《兄弟》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小说,可叙述统治了写作,篇幅超过了40万字。写作就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选自《小品文选刊》)
(1)文章第①段以父亲讲的截断扁担进门的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
(2)父亲选择在“窄门”里踽踽独行,联系全文,概括说说在独行中他都做了些什么?
(3)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述作用。
(4)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末“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宽一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这句话的理解和启示。
(5)选出下面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D
A.第②段中加点的“窄门”和“宽门”分别喻指喧嚣热闹的环境和孤独冷清的境遇。
B.第⑥段中父亲在夜深人静之时发奋读书是为了通过努力摆脱艰难的处境,早日回到城里施展才学。
C.第⑦段中描述宋医生的事例是为了突出文革时期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表述对他的同情。
D.第⑨段引用作家余华的创作经验,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主题,自然引出文末人生的启示。
散文;词句理解赏析;内容理解概括;句段分析.版权所有
这篇文章通过论述“窄门”和“宽门”,写出父亲和宋医生事业上巨大的差别,表述出“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观点。
(1)本题考查引用故事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研读内容,梳理分析。
“说有个农人新买了条扁担回家,横着进不了屋,坚着也进不了屋。农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喀嚓他把扁担拦腰折断,这回顺利进屋了”这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宽门与窄门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研读文章内容,领悟的思想情感。
“父亲每天为排着队来看病的患者诊治,开药,批假条,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需拆一块门板,叫上四个壮劳力,抬去十多里外的总场医院就诊”写出父亲坚持就诊,方便群众看病。“唯有夜深人静之时,人都散了,父亲燃起马灯,捧着厚重的医学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即使食不果腹的日子,父亲也没有放弃英语和法语学习”写出父亲没有放弃读书,没有放弃学习。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父亲坚持埋头苦学,为以后返回城里成了医院远近闻名的外科第一把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述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文章内容,归纳分析。
“如今,父亲已年过七旬,仍常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而那位宋医生却被酒精侵害了大脑,握笔手都发抖,别说手术刀了”这句话通过对比,写出了父亲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政治法律环境》课件
- 《妇中的临床应用》课件
- 《猪姜片吸虫病》课件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的标的及服务内容2篇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管理2024年度服务合同
- 摩托手车买卖合同样本
- 电子商务平台2024年度用户体验优化与设计合同2篇
- 失眠的中针灸治疗
- 《大气环境补充》课件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及代理服务合同2篇
-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典型图谱(共14页)
- (完整版)篮球校本课程教材
- 水产品保鲜技术论文范文
-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 真崎航の21部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完整版)
- 隧洞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对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的设计abrg
- 挖机租赁台班表.doc
- 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毕业生鉴定表
- 项目验收文件清单(硬件采购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