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流程题》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流程题》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流程题》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_第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流程题》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_第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流程题》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总复习《流程题》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

1.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整体建构。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铁与其他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一”

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f”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稀硫酸

*FeCh»

A.通过反应①可以得到浅绿色溶液

B.转化②可通过FeG与CO发生还原反应实现

C.能实现转化③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D.反应④只能通过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现

2.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s和Zn(N03)2的混合溶液,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中Zn(NO3”的质量不变

B.滤液中一定含有Zr产、Cu"和Ag*

C.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g

D.滤海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和单质铜

3.室温下,将质量为ag的铁粉加到bgH2sO,和CuSO,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

理的是

ag的铁粉

固体

bgHfCU和CuSO#的混合溶满ag

A.反应后固体只含有Cu

B.反应后溶液质量仍为bg

C.反应后溶液中阳离子只含Fe3t

D.若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会有蓝色沉淀产生

4.回答问题

(1)按要求从氮气、氢氧化铁、二氧化硫、碳酸钠、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

横线上。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②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__;

③一种可导致酸雨的氧化物;

④一种难溶性的碱O

(2)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为淀粉工业制造和二氧化碳利用打开了一扇窗。部分人工合成淀粉路线如下: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甲醇(CIWH)属于(填“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之一)。

②甲醇(CIWH)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

③在淀粉[(CoHuA).]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壤元素符号)。

(3)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

中国梦复兴梦

①在乙峡(C2HJ气体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②轨道施工过程中常用乙烘(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块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5.南海是我国固有领海,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2017年5月18日,我

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炭黑: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炭黑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计算至

少需要高温分解______g甲烷才能得到24g炭黑。

(3)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如图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取单质

镁的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隔3转|氢氧化镁噌H氧化镁导[

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写化学式);

过程②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

应”),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o过程③是将—____转化为化学能。

(4)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

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zCCh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

答下列问题:

Xa:C°3

I—

°tlt2温度,七

①据图所示,ti七时,NazCOs的溶解度是_______o

②ti七时,分别将等质量的Na2c03和NaCl固体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

Na£03饱和溶液质量______NaCl饱和溶液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之一)。

③G七时,将不同质量的NazCOs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升温到此时所得Na2cO3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之一)。

④通过Na£(h溶解度曲线图判断,可采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使Na2c。3从其

饱和溶液中析出。

6.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广泛应

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物质和原料。

可旧两翳T饱和食盐水性氢,普酸叫碳酸氢钠雕式

(1)海水晒盐

①在流程I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填“电能”“太阳能”“化学能”之一)。

②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依次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每步操作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③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NazSO」、CaCk和MgCL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食盐溶液中的可溶性

杂质,进行下列操作:

a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b加过量碳酸钠溶液;c加过量氯化钢溶液;d过滤;e加适量的稀盐酸。

合理操作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abcdeB.bcadeC.cabde

写出加入氯化钢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加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O

(2)海水“制碱”

①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在流程H中,先向饱和精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

入二氧化碳。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O

②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th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i.将3t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温度升到t2X:,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填“变大”“变

小”“不变”之一)。

ii.tzt时,将50g碳酸钠饱和溶液和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it,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境“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iii.t2t时,在50g水中加入40gNa2c0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7.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等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了人类认识物质、改

造物质的智慧。

(1)采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

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加压

A.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B.膜分离法较传统蒸僧法更节约能源

C.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加压后右侧海水的溶质质量增多

(2)采用盐田法晒盐,经日晒、风吹等,结晶池中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此时结晶池中的溶液为氯化钠

的(填“饱和”或“不饱和”之一)溶液。该过程主要通过(选填“降温结晶”或

“蒸发结晶”之一)使食盐析出。

(3)下图是粗盐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应用流程,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①步骤I中若使NaCl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合理的方法是(填选项序号)。

A蒸发溶剂B.增加溶质C.升高温度

②步骤II中用烧碱低温制取次氯酸钠的反应原理为:Cl2+2Na0H=X+NaC10+H20,则X的化学式是,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o

③步骤III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步骤,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4)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NaCl和KNOs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七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之一)。

②在tit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gKN03o

③图中P点所表示的是对应温度下KNO3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之一)溶液。

④将VC时KNOs饱和溶液降温到七七,溶液中KN03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之一)。

8.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该溶液可能是氯化镁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一种。

甲、乙两位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实验探究。试回答:

(1)①甲同学通过观察很快确定该溶液一定不是溶液。

②乙同学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明显现象确定了该无色溶液为氯化镁溶液。

则乙同学所选试剂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酚歆试液B.AgNOs溶液C.NaOH溶液D.稀硫酸

③请写出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某固体样品A含有BaCL、Na2C03,KN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固体样品B可能含有NaCl和NH4NO3

或两者之一。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

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下列空白:

①气体F的化学式为。

②在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③写出步骤I中生成沉淀C的一个化学方程式O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在固体样品B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

可用固体样品B加水溶解后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9.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完成如下实验:

(1)①小明取少量两种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A试管中的溶

液呈红色,则B试管中的是溶液(写化学式)。

②小红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试剂,进行鉴别实验,根据明显现象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则

小红所选的试剂可以是O

a.铜片b.二氧化碳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钢溶液

(2)实验室中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NaCLFe2O3,NHNO3、NazCfh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

种。小娜欲探究其组成,她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

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B的化学式是,沉淀G的化学式是o

②溶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③写出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④由上图可推知,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固体混合物A中

还无法确定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10.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某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

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①为了验证性质in,可以选择下列哪种药品或试剂(填选项序号之一)。

A.MgOB.CaC03C.FeCL溶液D.稀盐酸

②依据性质W,说明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82气体。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

象。某同学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O?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下列可选用的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酚猷试液B.Ca(N(h)2溶液C.稀盐酸D.BaCL溶液

③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验证性质n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歆试液。为

判断此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测定的具体方法是。若测

得溶液pH为8,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2)已知固体混合物A可能是NaCl和Na2c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其中可能含有NH4c1、

(NH3s04、CuO、Cu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

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将气体G通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色。

②混合物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③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④写出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o

⑤如果要确定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还需取少量混合物A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

现象及结论:.

11.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黑色粉末,已知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各一种,甲乙两位同学想用

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甲同学各取少量两种黑色粉末,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硫酸,振荡。观察到两试管的

黑色粉末均逐渐溶解,A试管最终得到蓝色溶液,B试管中产生无色气体,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则B试

管中加入的黑色粉末是(填化学式)O

②乙同学用方一种化学方法(不是酸溶解法)也立功鉴别了上述两种黑色粉末,请你帮他简单描述一下操作

步骤、现象和结论O

(2)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X的成分,已知X中可能含有BaCL、Na2CO3,Na2s0“、NH4Cl四种物质中的两种

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①气体E的化学式为,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色。

②步骤H中生成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③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

12.回答问题

(1)实验室有一瓶长时间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取3nli于试管A、B中:

①若想确定其是否变质:可向试管A中滴加(选填“少量稀盐酸”或“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

产生_______的现象,即可确定其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②若已变质,想进一步确定其变质程度:可向试管B中先加入过量的(填写以下选项),充分反应

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歆,最终通过观察溶液显色情况确定。

A.澄清石灰水B.硝酸钙

C.氯化锹溶液D.稀硫酸

③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推测实验室中应______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钠溶液。

(2)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溶液A,已知其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zSO,、NH4cl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有一固体物质B,其中可能含有Ba(OH)z、BaCOs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

象如困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其水溶液的pH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③在无色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壤离子符号)。

④白色沉淀E所含物质为一(境化学式),写出步骤4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13.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硬水和铁水可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2)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元素的盐,取一些草木灰用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

滤液和滤渣,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无色酚瞅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滤液的pH_7(''<"

“=”或“>”)。由此可知,草木灰不能与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3)实验室有一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CU(0H)2,CUO,Na2cO3中的两种或多种,另有一混合溶液B,

其中溶质可能含有NHNO3,MgCk两种中的一种或两种,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X的现象是:.

②请写出上述过程③中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溶液H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

④混合溶液B中确定存在的物质是一(填化学式)。

⑤固体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原因是:。

14.回答下列问题

(1)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

水制氢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寻找到了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

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①过程I、II中能量形式的转化依次是太阳能一一电能。

②写出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与光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用此方法完全分解18kg水,最多能得到氢气的质量为kgo

④下列关于氢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太阳能

电能

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

A,氢能源与其他传统能源相比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

B.大力开发氢能源会导致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

C.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D.推广氢能源有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2)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如图1为Na£0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g

Na

212温度/七

图1

①在3C时,Na2c。3的溶解度为g.

②图2所示实验中,将水滴入盛有固体X的小试管中,可观察到烧杯内NazCOs的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则固体X可能是(选填“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核”之一)。

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L

---NaCO

固体x-用闫-饱和2溶为3

图2

A.Na2c。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七七时,Na2cCh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zt,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Na£03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口七时,将20gNa2c0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70g溶液

④结合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分析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原因是: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药品使用或保存不当,试剂瓶上的标签常常易损毁。小琪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损毁的无色溶

液(标签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她,该瓶溶液可能是稀硫酸、Na2s0,溶液、CuSO”溶液、NazCOs溶液中的一

种。小琪决定对这瓶液体进行实验探究。

【信息分析】结合上述信息分析,该瓶液体一定不是溶液。

【收集证据】为了继续确定该瓶溶液的成分,小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

中,向其中加入少许铁无明显现象该溶液不是______

②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

中,滴加适量Ba(N03)2—

溶液,振荡

该溶液是NazSO,溶液

③过滤,向滤渣中滴加

过量的稀硝酸—

根据所学知识,试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固体混合物A可能是NaCl和CaC()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其中可能含有NHaCl、

CuO,CuCk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

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G溶于水,滴入无色酚歆试液,溶液变色。

②请写出蓝色沉淀F化学式。

③混合物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④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⑤写出1个生成白色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16.北京冬奥会充分体现了“绿色东奥”“科技东奥”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①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了一种碳纤维与高新能树脂结合的新型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

大的优良性能。请问此材料属于(填“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无机材料”之一)

②防疫黑科技,确保冬奥会的防疫安全。AOP-KF固体碱是一种独特的空气净化材料,在消灭病毒的过程

中释放出二氧化氯,从而消杀病毒。则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O

③张北的风,丰宁的水,五棵松的光,“风光水”三人组承包了冬奥会的绿电供应。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

的光优发电系统,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该技术

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g

0tlk温度七

①在tit时,NazCOs的溶解度为

②当Na2c。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方法提纯Na2CO3(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之一)。

③将12c时NaCl和Na£0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P,此时所得NazCOs溶液的质量分数(填

“小于”“等于”“大于”之一)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④匕七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0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固体NazCOs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

水的烧杯中,然后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的水中,观察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17.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雪同学用下列

方法鉴别,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镁粉,观察到A中有气体产生,则A是

溶液(写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②她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可行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石蕊试液B.铜粉C.氯化铁溶液D.碳酸钾固体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A、B的成分,已知固体A中可能含有脑蚀、Ba(NO,、KC1三

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固体B中可能含有NH£1、MgCL中的一种或两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设过程

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沉淀G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步骤④中一定发生的生成沉淀J的化学方程式:.

③滤液I中的酸根阴离子为O

④固体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请用固体A设计实验方案判断该不确定物

质是否存在.

18.回答问题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是稀H2sO,溶液和Ca(OH)z溶液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红

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溶液,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两种无色溶液少许,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用干燥的长塑料管分别向两试管中的溶液里

慢慢吹气,观察到A试管中有白色浑浊现象,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可判断A试管中加入的是(填

化学式)溶液。

②小红从下歹[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实验,根据明显现象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则小红所选的这种试剂不能是下列中的(填选项序号中一项)。

A无色酚猷试液B.NaCl溶液C.Na2c。3溶液D.Fe片

(2)已知固体混合物A是由KC1、KNO3、Na2c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是由Na2S04.

FezCh、CuSO,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现欲探究这两种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

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气体C

固体混合物AI加入适量

(一定量)稀硫酸

滤液G

DI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过滤

白色沉淀H

固体混合物B

(一定量)

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C的化学式是。

②滤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③写出步骤III中生成沉淀H的化学方程式。

④混合物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理由是o

⑤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A中到底是有KC1还是有KN03,可另取固体混合物A样品再进行实验,请

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19.I.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金属”。如图所示为制取单质镁的转化

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一

氢氧化镁氯化镁

①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中,在第①步反应中应加入适量的(写化学式),则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

②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O

③过程③是将电能转化为能。

(2)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被逐渐

广泛应用的年代按电年耳近的顺序排列应是(填写序号)。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其外观与黄金非常相似。将黄铜置于稀盐酸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写出一条即可)

II.现有Na£0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

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g

滴入稀盐酸的质量,g

(3)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溶液里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4)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

果精确到0.1g)»

2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化学。

(1)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都是含钙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试根据要求回答:

CaCOa

CaO——►CaCOH)!

①上述三种物质中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填化学式),图中CaC03-Ca0的反应属于反应

(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

②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0H)2]作为建筑材料,可用来抹墙。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日久会变白变硬,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③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菽一石灰水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填“增大”或“减

小”)。

(2)为探究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取12.5g该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

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

图所示(设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回答:

①当滴入稀盐酸50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壤化学式)。

②当滴入稀盐酸100g时(即图中B点),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皿=g»

③求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1.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

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1)上述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一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2)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常温下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铁,两者首先从溶液中结晶

析出的是(填物质化学式)。

(3)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最易吸收二氧化碳的是(填选项序号)。

A.水B.氨盐水C.食盐水

(4)现有Na£03和NaCl固体混合物15g,将其放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

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

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滴入稀盐酸的质量,g

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B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

精确至0.1g).

22.化学通过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

(1)3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材料

(填”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2)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主旋律。

①开发(举一例)等新能源,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煤燃烧时加入石灰石成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可以减少(填化学式)。气体和氮的氧

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3)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试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站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填“硼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灰水”)。

(4)在工业上可以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钠,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流程中,步骤①所涉及的反应类型为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写出上述转化流程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5)现取lOOgCuCk溶液倒入烧杯中,慢慢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

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NaOH溶液的质量包

①当加入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产生沉淀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23.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后涂上____________(填“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硼酸”之一)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②用石灰石、纯碱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的转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反应中步骤②为反应(填“化合”“分解”“氧化”“置换”或“复分解”之一),写出

上述转化流程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I: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已知所提供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甲同学的实验探究

过程记录如下:

加入适量氢________加入适量碳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

氧化钠溶液

取适量样品,加无明显酸钠溶液无明显加入适量氯化钢溶液产生白

1

入足量水溶解①现象②,现象③色沉淀1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①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②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

明原因。

主题II:测定氯化钠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③该组同学精确称量了10.0g该样品,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氯化锹溶液,充分反映后将产生的

白色沉淀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其质量为2.33g,请计算该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o(数据

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整体建构。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铁与其他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一”

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稀硫酸

FeiOi-------------►Fe♦----------bFeCh溶液

A.通过反应①可以得到浅绿色溶液

B.转化②可通过FezOs与CO发生还原反应实现

C.能实现转化③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D.反应④只能通过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现

【答案】D

2.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s和Zn(N0,的混合溶液,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中Zn(N03”的质量不变

B.滤液中一定含有Zi?*、Cu*和Ag*

C.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g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和单质铜

【答案】D

3.室温下,将质量为ag的铁粉加到bgHzSO”和CuSO,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

理的是

ag的铁粉

固体

bgHfCU和CuSO#的混合溶满ag

A.反应后固体只含有Cu

B.反应后溶液质量仍为bg

C.反应后溶液中阳离子只含Fe"

D.若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会有蓝色沉淀产生

【答案】BCD

4.回答问题

(1)按要求从氮气、氢氧化铁、二氧化硫、碳酸钠、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

横钱上。

①扇气*含量最多的气体;

②一种可溶性的盐_______;

③一种可导致酸雨的氧化物;

④一种难溶性的碱„

(2)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为淀粉工业制造和二氧化碳利用打开了一扇窗。部分人工合成淀粉路线如下: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甲醇(CLOH)属于(填”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之一)。

②甲醇(CIWH)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

③在淀粉[&此念)“]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填元素符号)。

(3)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

中国梦复兴梦

①在乙训(GHJ气体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②轨道施工过程中常用乙族(C2H,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族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①.弗②.NazCOs③.SOz④.Fe(0H)3

(2)①.有机物②.1:4③.0

占燃

(3)①.12:1

②.2C9H2+5O2=^4CO,+2H,0

5.南海是我国固有领海,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2017年5月18日,我

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2)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炭黑: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炭黑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计算至

少需要高温分解g甲烷才能得到24g炭黑。

(3)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如图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取单质

镁的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石灰乳

或卤水F"*氢氧化镁崎H氯化镁喈♦区|

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填写化学式);

过程②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

应”),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过程③是将转化为化学能。

(4)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

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zCOs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

答下列问题:

g

ti温度

tl

0

度是

溶解

c。3的

,Na2

tit时

示,

图所

①据

,所

溶液

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