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08/wKhkGWW3bhmAe9zzAAGH2_tBOEI425.jpg)
![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08/wKhkGWW3bhmAe9zzAAGH2_tBOEI4252.jpg)
![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08/wKhkGWW3bhmAe9zzAAGH2_tBOEI4253.jpg)
![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08/wKhkGWW3bhmAe9zzAAGH2_tBOEI4254.jpg)
![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08/wKhkGWW3bhmAe9zzAAGH2_tBOEI4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 第一篇ZT市净水厂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二节基本资料 2第二章总体设计 3第一节净水厂厂址选择 3 3第三章方案I的说明 第一节药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第二节混合设备的设计 第三节反应设备的设计 5第四节沉淀设备的设计 5 6 8第八节净水厂总体布置 9第二篇ZT市净水厂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水厂设计生产量与投药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水量计算 第二节投药系统的设计 第二章管式静态混合器 第三章折板絮凝池 第一节已知条件 第二节设计计算 第四章斜管沉淀池设计 第一节设计参数 2第二节设计计算 第五章虹吸滤池设计计算 第六章消毒 第七章清水池 第九章Ⅱ号方案的平面尺寸计算 主要参考资料 3摘要BODs≤30mg/LNH₃-N≤15mg/LTP≤1mg/LNO₃-N≤10mg。根据进水水质及出水要求,选择了两套方案,方案I为A²/0工艺。由于方案1更能有效地脱氮除磷,并且运净水厂设计流量9.4万m³/d,水质为地表水源(见设计任务书)。根据地表水水质要求, 原水混合器折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虹吸滤池清水池吸水井户池4 follows:SS≤30mg/l,BODs≤30mg/l,NHAlkalinity126mg/1.AccordingtothequalityofinfluentandtheAnaerobic-Anoxic-Oxicprocess(Anitrogenandphosphor,thequalityofeffluentisbetterthanthatofDesignⅡ,designIis beenputintoselect.AftercompaKeywords:clarificationplantZT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56第一章总论一设计任务水量为94000m³/d的净水厂设计1.确定净水厂的位置。净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净水构筑物(或设备)的类型二设计要求3.净水厂平面图(1:100~1:500)4净水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图1.设计水量:9.4万米3/日项目数量项目数量浊度300~800度总硬度(以CaCO₃计)200毫克/升色度10度氯化钠21毫克/升PH6.5~7.3硝酸盐10毫克/升细菌总数12000个/升铁0.1毫克/升大肠杆菌8500个/升溶解性总固体500毫克/升臭和味略有耗氧量9.68毫克/升4.当地气象资料:气温(月平均):最高30°,最低-6°5.土壤冰冻深度:地下0.8米6.厂区地下水位标高:-5米(清水池底标高为0.00米)7.水源取水口位于城市西北方向5公里7第二章总体设计净水厂一般应设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底、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水厂还应考虑防洪措施,同时尽量把水厂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本设计从厂址的选择着手,设计方案。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1.优点:水厂和取水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的自用水输送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特别对浊度特别高的水源而言。2.缺点:从水厂到输水管道口径要增大,管道承压较高,从而增加了输水管道的造价,特别是城市用水量逐时变化系数较大时及输水管道较长时,或需在主要用水区增设配水厂,净化后的水由水厂送至配水厂,再由配水长送入管网,这样也增加了给水系统的设施和管理工作。水源→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虹吸混凝剂采用:FCl₃,管式静态混合器消毒剂采用:液氯消毒,滤后加氯,加氯机加氯二方案Ⅱ: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消毒剂采用:液氯消毒,滤后加氯,加氯机加氯两方案都是把厂选在城市管网附近。三方案比较:方案I方案Ⅱ混凝折板絮凝池优点:1流态接近推流型,水力条件好,水头损失小,2絮凝时间较短3池子体积小4絮凝效果好缺点:1构造复杂脉冲澄清优点:1机械设备较为简单2混合充分,布水均匀3池深较浅,便于布置缺点:1需要一套真空设备,较为复杂,设备故障时,效果将受影响2操作管理要求较高,排泥不好时82板间距小,安装维修困难3折板费用较高影响处理效果3.对原水水质水量适应性差沉淀斜管沉淀池优点:1增加沉淀面积,占地面积小2沉淀效率高,池子容积小,沉淀时间短缺点:1药耗略高2运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过滤虹吸滤池优点:1含污能力高,出水水质稳定2不需大型阀们3不需另设反冲洗水塔(泵)4管理方便,易于自动化5不出现负水头现象6单池面积小缺点:1土建结构复杂2池深大,反冲洗效果不宜控制3等速过滤,水质不如减速过滤移动罩冲洗滤池优点:1造价低,池深浅2能自动连续运行,不需另设反冲洗水塔(泵)3节约用地,节约用电缺点:1设移动冲洗设备,对机械加工材质要求较高2起始滤速高,因而滤池平均设计滤速不宜过高3罩体与隔墙间的密封要求较高消毒采用液氯消毒优点:具有余氯持续消毒作用,价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从技术先进性而言,方案I中的折板絮凝池是格板絮凝池的发展和改进,絮凝效果更好,是一种新工艺.斜管沉淀池是浅池沉淀理论的具体应用,是对传统沉淀工艺一次突破.从技术可靠性而言,方案Ⅱ中的移动罩冲洗滤池的罩体与隔墙间的密封一经济上定性比较,方案Ⅱ中的脉冲澄清在工艺上相当与方案I中的折板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很明显方案Ⅱ的占地面积小于方案I的占地面积.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方案I是最优方案9第三章方案I的说明根据原水的水质水温和PH值的情况,选用混凝剂为FCl₃,投加浓度为15%,最大投加量为40(mg/l)。优点:净化效率高、用药量少、出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温度混凝剂的投加分干投与湿投法两种。本设计采用后者。采用计量泵投均匀,折板絮凝池能适用于各种水量和不同原水水质条件.折板絮凝池分2座反应时间:采用14分钟。设计尺寸:取2组反应池,每座反应池分3格絮凝段,每座尺寸L×B=20×5.7m,反应池超高0.3m。沉淀工艺是指在重力作用下悬浮固体从水中的分离过程。沉淀工艺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沉淀截留的污泥量大,而且构筑简单,管理方便以及经常费用低。对于悬浮物质含量较多的原水,沉淀则是净水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一般情况下,沉淀池在整个净水工艺中担负着去除80~90%的悬浮固体。斜管沉淀池是净水厂设计中技术较先进的一种沉淀方式,它既可作滤前1.沉淀时间:当混凝沉淀时,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取。当原水以色度或有机质为主时,或对低温水的沉淀,沉淀时间应适当增长;当原水以淤泥质为主,且浊度适中时,沉淀时间应适当缩短;沉淀时池深较浅的话应选用较短的沉淀时间。当因布置困难而选用较低水平流速时,由于沉淀池的体积利用系数可能降低,因而宜适当增加沉淀时间。2.表面负荷率:表面负荷率又称溢流率,是理想沉淀池决定沉淀效率的唯一指标。表面负荷率应根据原水水质的浊度来取。3.水平流速:水平流速的提高,有利于沉淀池体积的利用,减少短流的影响,由紊动引起的絮凝作用也可以得到加强,但水平流速的提高也使水流因紊动而携带颗粒的作用增强,当流速很大时,还会造成对池底沉泥的冲刷。理想沉淀池的水平流速应以控制池底冲刷的速度为上限。目前认为《规范》中规定的水平流速为5-20mm/s偏小,建议设计按10-25mm/s范围选用。4.雷诺数Re及佛鲁德数Fr:雷诺数及佛鲁德数都是反映水流状态的指标。雷诺数是判断水流属于层流还是紊流的指标,雷诺数小于500水流处于层流;大于2000水流处于紊流;大多数管沉淀池斜雷诺数为20-40之间。Fr数越大,惯性力的作用越大,抵御干扰的能力越强,水流也稳定,斜管沉淀池中水力半径的变化范围很小,因此Fr数实际上很大程度决定于水平流速。5.池体布置:分两组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尺寸:L×B=20×10.3第五节过滤过滤就是悬浮液流经过多孔介质或滤网进行固液分离的过程,大多数过滤工艺采用粒料层过滤。最常用的粒料为快滤池,它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浊度。本设计中采用虹吸滤池。1.设计参数:强制滤速是指一个或两个滤池检修时,其他滤池在超过正常负荷下的滤速,在滤池面积和个数决定后,应以强制滤速进行校核;如果强制滤速过高,设计滤速应适当降低或滤池个数适当增加。滤池个数多,冲洗效果好,运转灵活,强制滤速较低,但单位面积滤池造价增加。当滤池总面积小于30米²,一般采用2个滤池;当滤池总面积为30-100米²,一般采用3-4个;当滤池总面积为150米²,一般采用5-6个滤池;当滤池总面积为200米²,一般采用6-8个;当滤池总面积为300米²以上,采用10个以上。滤池平面形状可为正方形或矩形。一般情况下,单池面积小于30米²,长宽比为1:1;单池面积大于30米²,长宽比为1.25:1--1.5:1;滤池高度包括超高(0.25-0.3米),滤层上水深(1.5-2.0米),滤料层厚度(一般单层砂滤池为0.7米左右)、承托层厚度(约0.45米)等,总高度一般为3.0-3.5米。管廊设置:管廊设置应力求紧凑,简捷,要留有设备管配件等安装、维修等的必要空间;要有良好的防水、排水、通风、照明设备;滤池数少于5个,宜采用单行排列,管廊位于滤池一边;超过5个者,宜采用双行排列,管廊位于两排滤池中间。后者布置较紧凑,但管廊通风、采光不如前者,检修也不太方便。设计中应注意:滤池底部应设排空管,其入口处设隔栅,池底坡度约为0.005,坡向排空管;每个滤池上宜装设水头损失计或水位尺及取水样设备;各种密封渠道上应设人孔,以便检修;滤池壁与砂层接触处应拉毛成锯状,以免过滤水在该处形成“短路”而影响水质。设计池子尺寸:采用2个池子,每个池子分6格,双行排列,单格面积为34.06米²,单池有效尺寸采用L×B=4×8.5m,滤池高度为5.70米。第六节消毒选用液氯消毒。氯是一种黄绿色窒息性气体,有剧毒。在常压下的液化点为-33.6℃,在0℃压力大于3.66大气压时转化为液体。0℃时每升液氯的重量为1468.4克,同样重量的液氯,其体积仅为气态氯的1/457。在10℃以下时,在氯的饱和溶液中会析出氯的水化结晶物,这种现象会造成加氯设备故障。氯所以能消毒,主要是它能破坏细菌中的酶系统。主要反应如下:1.加氯量计算根据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按最大用量确定,并应使余氯量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投加量一般取决于滤化的目的,并随水中的氨氮比、PH值、水温和接触时间等变化.一般水源的滤前投加量为1.0~1.2mg/L,滤后水或地下水的加氯量为0.5~1.0mg/L.投量取2mg/L,管网末端含量0.05mg/L,接触时间不少于32min。2.加氯设备的选择大型真空加氯机由于结构复杂,零部件、仪表容易损坏,维修困难等原因,国内水厂目前已少采用。本设计采用ZJ型转子加氯机。ZJ型转子加氯机是由旋流分离器、弹簧膜阀、控制阀、转子流量计、中转玻璃罩,平衡水箱及水射器等组成。分ZJ-1和3.加氯间的布置设置加氯间,要注意风向,加氯间应设在水厂或增压站等构筑物的主导风向下游。加氯、加氯间应尽量靠近投加点。加氯机至少应分为两组,即加氯机至少设置两台,分别有两根加氯管通到加氯点,互作备用。加氯机按最大投氯量来选用,原则上以一台加氯机对接一只氯瓶进行布置。加氯机台数按最大投氯量计算,并考虑10~20%备用台,但备用台数不得少于1台。负荷而必须储存的水量,后者为消防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储备的水量,这部分水量在一般请情况下是不动用的。清水池的总调节容量可按水厂产水量15%设计,池子个数不应少于2个。本设计中采用两个池子,每个池子容积10340m²,按规定要求,当容积大于2000m²,采用矩形水池。储备水量主要是消防用水量,大中城市因用水量大,发生火警所需的消防水6-2管道布置进水管:通常每个清水池只配一根进水管,管径根据设计的进水流量和给定的流速确定。清水池进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太大,过大的流速会造成较的水头损失,使流程布置遇到困难;初期设计流速建议取0.5-1.0米/秒,小口径取小值,一有效水深处。这一高度能使口径经常处于淹没状态。出水管:有的水厂二级泵房直接从清水池吸水,则清水池的出水管即为二级泵房之吸水管。如果设置独立的吸水井,清水池往往采用一根出水管与吸水井连通。出水管直径一般都大于进水管径。溢流管:当水池蓄满而进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时,多余流量从溢流管流出,为了确保溢流畅通,溢流管的直径应配置适当,通常与进水管相同。排水管:为排除冲洗清水池的废水及泄放底部存水,都要求设置专用的排水管道。大中型清水池一般不再设置专用排水管,而设置备用潜水泵,在需用时临时装设,从清水池集水坑中提升排泄。只有在排水系统简单而且管径不大的情况下,才设置固定的专用排水管。清水池尺寸的确定采用池有效水深4.0m,超高0.5m每座清水池设计尺寸为:B×L×H=57m×42m×4.0m有效容积为:57×42×4.5=10773m³清水池最高水位标高为±0.00米。6-3二级泵房水厂靠近城市用户管网,因此采用一级供水的方式,即采用二级泵房直接输设计流量:直接向管网供水,设计流量应等于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二泵站的平面尺寸为8×20m,加氯间尺寸5×3m,滤库尺寸4×5m。第八节净水厂总体布置一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原则:1.布置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度,并便于操作管理。2.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以减少填挖土方量、挖土方量和施工费用。3.各构筑物间连接管渠应简单、短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有时也需设置必要的超越管道,以便某一构筑物停产检修时,为保证必须的水量供应采取应急措施。4.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向。5.有条件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区逗留和通行,以确保生产安全。6.对分期建造的工程,既要考虑近期的完整性,又要考虑远期工程建成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还应考虑分期施工方便。平面布置据处理5-10万立方米,占地6-10公顷,故本设计设置为占地12公顷。2.各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尺寸:1)构筑物尺寸:溶液池:B×L×H=2×7×1.2加药间:30m²,药剂库:30m²折板虹吸滤池(单格):L×B=4×8.5m,清水池:B×L×H=57m×42m×4.0m,二泵站:8×20m,加氯间:5×3m,滤库:4×5m2)附属构筑物尺寸:车库:9×15仓库:9×15综合楼:30×15维修车间:9×12文体中心:27×12车棚:12×6中控室和化验楼:10×30宿舍12×15食堂:6×10传达室:6×5锅炉房:6×9构筑物的净距离、道路宽度、铺设管线所需要的宽度一般为5-10米,给水管或排水管距构筑物不小于3米。道路、围墙及绿化带布置、构筑物之间人行道宽度为5-2.0米。仓库检修间设在车行道,其路面宽3-4米,转弯半径为6米。厂区主要车行道宽5-6米,行车道边缘到房屋或构筑物外墙面的最少距离为1.5米。道路纵坡为%-2%。净水厂布置除应保证生产安全和整洁卫生外,还应充分注意绿化,合理规划绿化带。二高程布置高程布置时的注意事项:1.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应适当的留有余地,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系统都能够正常运行。2.水尽量经一次提升就能靠重力通过净化构筑物,而中间不再经加压提升。3.进行构筑物高程布置时,应与厂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相联系,当地形有自然坡度时,有利于高程布置;4.协调好高程布置与平面布置的关系,做到既减少占地,有利于污水污泥输送,又有利于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在处理流程中,相邻构筑物相对高差,取决于这两个构筑物之间的水面高差,水面高差就是流程中的水头损失。1.各构筑物和管路水损:进水井格网:0.2m,机械反应池:0.4m,平流沉淀池:0.3m普通快滤池:2.0m一级泵站到絮凝池:0.2m,絮凝池到沉淀池:0.1m,沉淀池到滤池:0.5m,2.各构筑物及液面标高:1)机械反应池:水深4.2m,超高0.3m2)平流沉淀池:有效水深3.02,超高0.3m3)普通快滤池:3.40m,(含超高0.3m)4)清水池池底标高0.00m,池深4.8m,超高0.2m第二篇第一章水厂设计生产量与投药系统的设计第一节水量计算水厂净生产量取水厂自用水率10%则该设计采用FC1₂絮凝剂,投加量40mg/溶液池容积取14m³溶液池两个,每个容积均为W溶液池形状为矩形尺寸为:长×宽×高=2×7×1.2其中超高0.2m溶解池容积W₂:工艺流程如下水搅拌絮凝剂采用机械调制。设2各池子,交替使用。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排渣管一根,选两台JBY型移动式调速搅拌机。三加药间设计水量Q=4308.33m³/h最大加药量a=40mg/l仓库储量按30d计算且与加氯合并布置1,加药量30d的用量:30×4136=124080kg固体按92%计算:则30天需固体每袋50kg,需13487/50=269袋采用计量泵投加,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有计量标志,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改变药液投量,适用于絮凝剂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管式静态混合采用两条进水管,管径采用Dg=800mm管式静态混合器口径与进水管相同φ=800mm,水流通过静态混合器水头损失,按式中n-------混合器单体数,采用3个第三章折板絮凝池第一节已知条件设计水量Q=4308.33m³/h絮凝池分为两组絮凝时间t=14min水深H=4.5m第二节设计计算一每组絮凝池流量Q:二每组絮凝池容积W三每组池子面积f四每组池子的净宽B'为了与沉淀池配合,絮凝池净长度L=20m,则池子净宽度五絮凝池的布置絮凝池的絮凝过程为三段:第一段v=0.3m/s将絮凝池分成6格,每格的净宽度为3.2m,每两格为一絮凝段。第一、二格采用单通道异波波折板;第五、六格采用直板。六折板尺寸厦布置折板采用钢丝水泥板。折板宽度0.5m。厚度0.035m,折角90,折板净长0.8m。如下图所示。折板尺寸/mm(m),絮凝池的实际宽度取B-5.7m絮凝池实际长度取L=20m,超高0.5m.七(m),絮凝池的实际宽度取B-5.7m絮凝池实际长度取L=20m,超高0.5m.考虑折板所占宽度为考虑隔板所占长度为0.2m,八各格折板的间距及实际流速第一、二格第二、三格第四、五格九水头损失h第一、二格为单通道异波折板h——一个缩放的组合水头损失,m;h——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m;n——缩放组合的个数;h₁——渐放段水头损失.m;v₀——转弯或孔洞处流速,m/s;5;——转弯或孔洞的阻力系数。(一)第一格通道数为4,单通道的缩放组合的个数为4个4×4=16个(二)ξ=0.5,ξ₂=01,上转弯ξ₃=1.8,下转弯成孔洞ξ=3.0(三)v₁=0.3m/s(四)v₂=0.13m/s(七)上转弯、下转弯各为2次,取转弯高0.6m,(八)渐放段水头损失(九)渐缩段水头损失(十)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第二格的计算同第一格第三格采用单通道同波折板式中ξ——每一转弯的阻力系数;1第三格通道数为4,单通道转弯数为7,n=4×7=282折角为90,ξ=0.6第四格的计算同第三格第五格采用单通道直板。1第五格通道数为3,两块直板180°,转弯次数n=2,进口出口孔洞2个;2180转弯ξ=3.0,进出口孔ξ=1.06;十絮凝池各段的停留时间第一、第二格水流停留时间为:所以各格水流停留时间均为276.4s十一絮凝池各段的G值水温T=20,μ=1×10³Pa·s第一段(异波折板)第二段(同波折板)第三段(直板)絮凝的总水头损失∠h=0.494,絮凝时间t=829.2s第四章斜管沉淀池设计O=Q+/2=2154.17m³/h=0.60m³/s采用斜管上升流,流速为V=3mm/s斜管材料用厚0.4mm聚丙烯塑料板加热压成正六角形管,内切圆径D=25mm,长1000mm,水平倾角θ=60°1.池子尺寸设计(1)清水区面积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20×10.3m使进水区沿20m长一边布置。(2)池子高度①采用保护高度0.3m②清水区1.2m③布水区1.2m④穿孔排泥斗槽高0.8m⑤斜高高度h=lsinθ=l×sin60°=0.87m⑥池子总高HH=0.3+1.2+1.2+0.8+0.2.集水系统设计(1)集水槽布置沿池宽方向布置(2)集水槽中心距L中=20/10=2m(3)每槽计算流量(4)集水槽宽度(5)起端槽内水深(6)末端槽内水深(7)集水渠总宽度B=0.9(1.2×Om)⁴=0.9(1.(8)集水总渠中水深(9)集水槽开孔计算fn=9n/[μ(2gh)'²]=0.06/[0.62集水槽两边开孔,则每边开孔数为:集水槽超高取0.2m集水槽为非满流集水,取集水槽跌落差0.1m集水槽总渠跌落差取0.15m3.进/出水管(1)进水管取进水管直径800mm(2)进水槽取槽高(3)出水槽取槽宽B沉出=1.2m,则槽高H沉=1.0m4.排泥管设计采用穿孔管排泥。选用管径为DN200的铸铁管(壁厚10mm)孔眼间距为300mm(沉淀时间T一般在4~8)第五章虹吸滤池设计计算冲洗时间:6~7min冲洗膨胀率:45%检修停格:1格滤料层采用双层滤料,厚度为700mm设计滤池每日工作23h,则滤池面积为设每池分6格,单格面积为:取单格宽B=4m,长L=8.5m实际单格面积:f=BL=4×8.5=34m²校核实际正常流速:冲洗时强制滤速:可提供的冲洗强度为:(运行中可调整清水出水堰高度来满足对冲洗强度的要求)三.过滤系统1.进水虹吸管单格进水流量事故冲洗时进水量:考虑将来扩大进水量,进水虹吸管流速取用v₃=0.4m/s虹吸管断面积:取断面长为0.6m,宽为0.5m实际断面面积:W₂=0.6×0.5=0.3m²正常流速时进水流速:事故冲洗时进水流速:通过虹吸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式中Zξ-----所以,局部水头损失为:通过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粗糟系数n取0.012,则管长取L=2m,则沿程损失为:设计取h,=0.10m校核(考虑滤速为16m/h)滤池正常进水量:Q₀=16Q/11=16×2154.17/11=3事故反冲洗进水流速通过管路局部水头损失:通过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2.配水槽及进水槽设计计算(见下图)进水虹吸管淹没深度:h₂取0.2m取配水槽出水堰长:b₁=1.2m3.各种流量下配水堰堰上水头(1)正常流量时(常水位)(2)16m/h滤速时(3)正常流量下事故反冲洗时(4)15m/h滤速事故反冲洗时(高水位)进水槽槽高H₁=h+CC-------进水槽超高,mh=h₁+h₂+h₂+h=0.2+0.2+0.205+(1)清水出水堰及堰上水头Q=Q/4=0.8714=0.2175m³/s(16m/h滤速事故反冲洗时)取用孔径D=600mm取清水渠宽2m,长13m取清水渠水深0.5m正常过滤时渠道中流速16m/h滤速时渠道中流速θ.5)m(清水渠中的水头损失(未计排水虹吸管对渠道的影响)渠道水力半径粗糙系数n取0.014,谢才系数水力坡降沿程损失h=il=6.5×F0×1子0u四.冲洗系统1.冲洗水量2.冲洗排水槽计算(见下图排水槽断面)设每格一条,每条通过的排水量排水槽断面模数x=0.49⁴=0.*50.°544n排水槽净高(槽超高取0.05m)取槽壁厚δ为0.06m,则底部尖角结构高排水槽宽度b=2x+2δ=2×0.35+2×0.06=0.82m排水槽总高H₅=α₁+a₂=0.925+0.085=1.01m排水槽的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2xL/fx0.368.5≠34&.1冲洗时滤料膨胀高度为取砂层面距排水槽底部距离0.315m3.冲洗水头设滤板孔隙比上层1%,下层1.8%H₇=1mH₇=0.87&n取H₇=1mh₆=[Q/(1.84b)]²³=[0.272/(1.84×4.5)]²h=Zξv²/(2g)=3.1×1.415²/19.h=[Q₄/(1.84b₃)²¹³=[0.544/(1.84×4)7排水管计算滤池高度H=5.70m竖向累积高集水室高度H₄=0.4m滤板厚度H₁=0.1m承脱层厚度H₂=0.2m滤料层厚度H₃=0.70m排水槽底距砂面H₄=0.315m排水槽总高H₅=1.01m排水槽堰上水头H₆=0.07m冲洗水头H₇=1.0m清水出水堰堰上水头过滤水头滤池超高六.配水系统H₉=1.5mH₀=0.25m1.双层孔板给定条件:上层孔板水头损失0.20m;下层孔板水头损失0.05m;冲洗强度16L/(s·m²);孔眼流量系数上层为0.76,下层为0.69;孔板厚度0.05m。由于孔板厚度远大于孔径,孔板上的孔出流量类似于管嘴流量的计算,因此上孔眼直径取D₁=0.00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雷锋月主题班会》课件
- 苏科版《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
-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策略对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影响
- 2025年莆田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专科教育解析模板
- 当代农民画元素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 元宵节新媒体传播策略模板
- 银行业商务礼仪培训模板
- 2025年水轮机及辅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幼儿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寒假生活回顾分享小学主题班会 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学习地图》课件
- 抓住人工智能科学机遇 A new golden age of discovery Seizing the AI for Science opportunity 2024
- 松材线虫调查培训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全文阅读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框架借款协议书(2篇)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