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目录CONTENTS汽车电子电路制备与敷设蓄电池检查保养汽车充电系统的检测维修汽车起动系统的检测维修汽车照明系统的检测维修信号装置检测维修任务1任务3任务4任务5任务6任务2任务7信息娱乐系统检修维修任务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蓄电池工作原理(2)熟悉蓄电池型号含义2.能力目标(1)能够检测蓄电池状态。(2)能够补充蓄电池电量。(3)能够更换蓄电池。任务导入客户报修车辆仅通过起动辅助装置起动,需要检查蓄电池并在必要时更换,你需要了解哪些知识以帮助你完成该工作任务?
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1.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上的蓄电池结构主要包括电槽、隔板、端子、上盖/顶盖、池槽、极板等。目前,轿车上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有普通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两种。如图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一)普通铅酸蓄电池的结构普通铅酸蓄电池由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等部分组成。如图2-6所示。其中,壳体为一整体式结构的容器,一般分为6个格,每格里都装有电解液,将正负极板组和隔板浸入电解液中便成为一个单格电池。每个单格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6个单格电池由联条串联起来,成为12V蓄电池,通过正极柱(正极端子)和负极柱(负极端子)与外界相连。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1)单格电池的组成将正极板组、负极板组和隔板浸入电解液中,便组成一个单格电池。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同样,负极板组的组成:在铅锑砷合金铸成的栅架上填充青灰色的活性物质纯铅(Pb),组成负极板。再取N+1片负极板,用连接板相连,便组成负极板组。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取一套正极板组和一套负极板组,交叉组装,为了避免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短路,在每两片相邻正负极板间放置一片微孔塑料或玻璃纤维制成的隔板,浸入电解液中,便组成一个单格电池。如图所示。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2)电解液电解液由专用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密度一般在1.24-1.31g/cm3。电解液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完成蓄电池的功能。注意:一般的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中含有铁、铜等导电杂质,决不能加入到蓄电池中去,否则会自行放电或损坏极板。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当极板浸入电解液时,在负极板处的金属铅受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有溶解于电解液的倾向,因而有少量铅进入溶液,生成Pb2+,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带负电;另一方面,由于正、负电荷的吸引,Pb2+有沉附于极板表面的倾向。当两者达到平衡时,溶解便停止,此时极板具有负电位,约为-0.1V。在正极板处少量Pb02溶入电解液,与水生成Pb(OH)4,再分离成四价铅离子Pb4+和氢氧根离子OH-。由于Pb4+沉附于极板的倾向,大于溶解的倾向,因而沉附在正极板上,使极板呈正电位。当达到平衡时,约为+2.0V。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因此,当外电路未接通,反应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时,蓄电池的单格静止电动势约为:E0=2.0-(-0.1)=2.1V。蓄电池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放电反应如图所示。当接通外电路负载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与H2SO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PbSO4并附在极板上。随着放电的不断进行,硫酸逐渐消耗,并且生成水,电解液中的硫酸减少了,水增多了,使电解液浓度逐渐减小,电解液的密度下降了。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充电反应如图所示。连接上充电机充电,在外部电流的作用下,蓄电池恢复到原来的形态,正极板是PbO2,负极板上是Pb,随着充电的不断进行,电解液中的硫酸增多了,水减少了,使电解液浓度逐渐增大,电解液的密度上升了。所以,可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方法来判断蓄电池的充电或放电程度。蓄电池的标识1.2按我国原机械部标准JB/T2599—1985《起动型铅蓄电池标准》的规定,国产铅蓄电池的型号分为三段,其排列及其含义如图所示:蓄电池的标识1.2第一段:表示串联的蓄电池单格数。用阿拉伯数字组成。其额定电压是这个数字的2倍。如“6”表示该蓄电池有6个单格电池串联,额定电压为12V。第二段:表示蓄电池的类型和特征。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其中前一部分字母表示蓄电池的类型,如表1所示,如“Q”表示起动用铅蓄电池;后一部分为蓄电池的特征代号,如表2所示,如“A”表示干荷电蓄电池,如此位空缺表示其为普通铅蓄电池,如同时具有两种特征按表2所列顺序将两个代号并列标记。蓄电池的标识1.2蓄电池的标识1.2第三段: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阿拉伯数字组成。其单位为A·h,如“105”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5A·h。此外,部分蓄电池在额定容量后用一个字母表示其具有的特殊性能,如:G-高起动率;S-塑料槽;D-低温起动性能好。型号举例:6-QAW-100,表示此蓄电池由6个单格电池组成,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容量为100A·h,是起动用干荷电免维护蓄电池。检测蓄电池状态1.3当怀疑蓄电池亏电,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起动的要求时,需要检查蓄电池状况,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及性能,蓄电池的性能检测步骤:2.蓄电池外观检查检查蓄电池的外观,主要检查:(1)蓄电池极桩处有无腐蚀;(2)蓄电池有无电解液渗漏;(3)摇晃蓄电池有无松动。注意:在检查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极桩的腐蚀物和渗漏的电解液。检测蓄电池状态1.33.蓄电池端电压测试蓄电池端电压测试是用来判断蓄电池是否亏电的常用方法。一个充满电的蓄电池,理论电压为12.6V,夏天蓄电池电压低于12.2V需充电,冬天蓄电池电压低于12.4V需充电。检测蓄电池状态1.3使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端电压步骤:(1)打开点火钥匙。(2)打开大灯或将鼓风机风速调至最大,工作30s左右。(3)关闭点火钥匙,关闭汽车上所有用电设备。(4)检查万用表,然后将档位至于直流电压20V位置。(5)将万用表红色表笔连接蓄电池正极,黑色表笔连接蓄电池负极,如图2-24所示,观察万用表读数并记录。检测蓄电池状态1.34.蓄电池起动电压测试一个充满电的蓄电池,理论起动电压不得低于9.6V。使用智能蓄电池测试仪检测蓄电池起动电压步骤:(1)关闭汽车所有用电设备;(2)蓄电池测试仪红色夹子连接在蓄电池正极,黑色夹子连接至蓄电池负极;(3)在主界面选择“起动负荷”,按“ENTER”键进入测试界面,起动发动机,智能蓄电池测试仪会自动记录起动时蓄电池的最低电压,记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补充蓄电池电量1.4①关闭点火开关;②确保所有蓄电池端子连接清洁且紧固;③将充电器正极引线连接至蓄电池电池正极端子,位于蓄电池上或发动机舱盖下分置式跨接器双头螺栓上;如图2-35所示。补充蓄电池电量1.4④将充电器负极引线连接至发动机舱牢固的发动机搭铁或搭铁双头螺栓上;⑤接通充电器并设置为正常充电的最高档位;⑥每半小时检查1次蓄电池温度是否正常,若触摸时感觉温度高于45℃,则中断充电,冷却后再继续充电;更换蓄电池1.52.断开蓄电池①关闭点火开关;②将点火钥匙置于车外,以免意外接通点火开关;③打开发动机舱盖;④打开隔热套盖;⑤打开蓄电池负极上方的盖板;更换蓄电池1.53.拆卸蓄电池①将螺母旋开几圈并将蓄电池正极线接线端从蓄电池正极上拔下;②将隔热套略微向上拉;③旋出固定支架上的螺栓;④取下固定支架;⑤沿行驶方向从蓄电池支架中拉出蓄电池并向上从发动机舱中取出。更换蓄电池1.54.更换并安装蓄电池(安装以倒序进行,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蓄电池安装不牢固,可能产生以下危害:◆由于振荡造成蓄电池损坏(爆炸危险),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获奖课件教学课件
- 统计分析软件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 队列口令说课稿
- 适合小班课件教学课件
- 怎样评价课件教学课件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营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筹资原理和技巧》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秸秆打捆协议书(2篇)
- 南京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RR计算公式表格
- 梅毒诊断标准
- 2023年catti三级笔译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幸运的内德(一年级绘本阅读)课件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
- Python语言基础与应用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说课稿- Module 6 Unit 2 I've got a stamp from China. -外研社(三起)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易错题易错点25 盐类水解(解析版)
- 产品在途运输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等的监控及保障措施
- ChatGPT的工作原理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