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自然之道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猜测、纠错、朗读、联系上下文等多

种方式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来体验情景,从而领悟

文章内涵,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

1.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丰富学生的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记忆两点。

2.读熟课文,并将自己读得最满意的一段以语音的形式发至班

级微信群。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

3.在微信群检查作业,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点题解“道,

师:昨天预习了第九课,谁知道第九课的题目是什么?

生:自然之道。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师板书课题】师:“自

然”的“然”的四个点要均匀地排列开。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第九课,自然之道。

师:对于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1:自然的法则。

生2:自然的规律。

生3:生物链。

师:在这里,“道”有道理、规律的意思,同学们所说的法则也非常

准确。这篇课文就是领我们去看一下自然界的规律、法则。请同学们

再次齐读课题——

生齐:第九课,自然之道。

(二)检查预习,铺垫全文

师:下面我要检查预习了。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1:加拉巴哥岛。

生2: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生3: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师:你在“南”的后面略作了停顿,也可以。

师:老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词的读法,是因为在预习时很多同学把这

个“加拉巴哥岛”给读断了。请同学们齐读——

生齐: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师:关于这个地名你查找资料了吗?

生1:加拉巴哥岛又称魔鬼岛。

生2:加拉巴哥岛师太平洋上的一个火山岛。

生3:加拉巴哥岛是火山喷发而成的。

师: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加拉巴哥这几个字千万不能分开。因为这几

个字就是西班牙语中“海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岛又被称作“海

龟岛那得有多少海龟呀!所以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岛的名字——

生: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

师: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讲了哪些人和物?

生:作者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

师:【板书:作者同伴向导】物有哪些?

生1:海龟。

师:再准确一些。

生2:幼龟。

师:还有吗?

生3:嘲鸨海鸥婚鸟

师:这些都被称作“食肉鸟”。【板书:幼龟食肉鸟】

师:关于作者和同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伯罗蒙赛尔,他出生于1942年去世于1999

年。

生2:他的代表作有《大自然的秘密》。

师:在课文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生:观察幼龟如何离巢,进入大海。

师:关于向导你知道什么?

生:他是一个生物学家。

师:什么叫做生物学家?

生:生物学家专门学习或很深入地了解一个动物。

师:只有动物吗?还有什么?

生齐:植物、微生物。

师:他对动物、植物、微生物都非常了解,这样的专家就被称作生物

学家。向导不是普通人,我们请的可是生物学家向导!

师:对于幼龟你有哪些了解?

生1:幼龟大约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

生2:幼龟的体重不到成年龟的百分之一。

师:成年龟大概有多少斤?

生3:150公斤左右。

师:你有概念吗?牛老师不太到150斤。两个牛老师才顶一个老海龟

的重量。(生第)

生4:海龟被称作太平洋绿龟。

生5:太平洋绿龟一般在6到9月产卵,主要吃虫类藻类鱼类甲壳类,

以及无头和软体类动物。

生6:海龟是龟鳖类动物,善于用四肢划水进行移动。

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很多关于海龟的资料,刚才同学们几乎

都一一说到,有两位同学还补充了课外的资料。那么,最后一个食肉

鸟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生:嘲鸦、海鸥、婚鸟都被称作食肉鸟。

师:什么叫做食肉鸟。

生1:吃肉的鸟类。

师:比方说他们吃什么呢?

生2:比方说吃鱼、海龟。

生3:他们吃肉类,不管是天上走的还是海里游的。

师:老师再补充一个资料,像嘲鸦这种鸟,如果它饿极了,有时候甚

至会攻击人类,他们是一种比较凶恶的鸟。

师:还有一些词大家比较容易做多错,在预习的时候有些同学个别字

音读的不准确。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孵化实地巢穴颓丧饱饱的

生:孵化实地巢穴颓丧饱饱的

师:“饱饱的”两个三声的字在一起,第一个字二声第二个字变成三

声。“实地”不要读成“实的

生1:实地

生2:实地

【设计意图:看似化简就繁的一个环节,其实承载了很多作用,只有

对“向导”、“幼龟”甚至是“食肉鸟”有细致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

地理解全文,这是一个铺垫。】

(三)整体感知,点明主旨。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1:我们和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观察海龟是怎

样离巢进入大海的,我们看到一只幼龟探出头来,但在它止步的时候,

突然一只嘲鸦想要吃它,然后我们就求向导来救救这只幼龟。向导在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救走了幼龟,谁想到在这时候,一大群幼龟鱼贯而

出,最后许多的食肉鸟把幼龟全部吃掉,我们反而害了幼龟,我们感

到十分悲哀。

【板书:“救”和“害

师:他总结的怎么样?大家都评价他,有些啰嗦了。

生2:我们和生物学家向导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来观察幼龟从

巢爬向大海的过程,我们救了一只幼龟,而害了所有的幼龟。

师:直接把故事的人物和重点的事情连起来,这样来总结课文的主要

内容也可以。

(四)“多样”体味,理解深意。

师:作者当天到底是遇到了怎样的一种情况?请同学们看老师课件上

出示的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自由读一遍,开始。

【课件出示有错误的第三自然段。生自由读,读的过程中陆续有人举

手。】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课件上“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比课文少了“尖”字。师:

是的,我把“尖”去掉了。可以去掉吗?

师:要是用鸭子嘴啄你的头,疼不疼?那要是啄木鸟呢,疼不疼?那

这个“尖”字能去掉吗?

生2: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写成了“伸出”,而且还少了一句“却

欲出又止”。

师:“探出”和“伸出”能不能换一下,为什么?

生3:我觉得“探出”说明幼龟非常小心,而“伸出”让人觉得幼龟

很不认真。

师:为什么幼龟要特别小心?

生3:幼龟是要去侦察,而不是白白去送命让食肉鸟来吃的,所以它

要小心。

师:你说的多好啊,“探出”更能表现出幼龟的——

生和:小心翼翼。

师:刚才说到课件上还少了“欲出又止”,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1:想出来,又不想出来,有些犹豫。

师:它为什么要犹豫?

生1:因为它要去侦察沙滩周围是否安全,进入大海。

师:想进去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去看看海,想出来是因为——

生齐:害怕!

师:是啊,万一有食肉鸟怎么办呢?幼龟这种“欲出又止”的状态,

恰恰就表现出这个自然段里的另一个词,哪一个?

生:踌躇。

师:踌躇就是想这样又想那样,拿不定主意。

【课件出示正确的第三自然段,修改过的地方用红字标出。生自由读

后指一生读第三自然段,指导读好“探

师:这里还有一处改动刚刚同学们没有发现。

生齐:“叼”改成了“拉

师:“拉”和“叼”有什么不同?

生:“叼”是直接把幼龟叼到空中,再放到沙滩上,“拉”是指拽着幼

龟的头从一边拉到另一边,不飞起来。

师:“叼”和“拉”两个动物之间的力量悬殊,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师:“叼”,谁的力量更大?

生齐:嘲鸦。

师:“拉”呢?说不清楚。

【师与一生演示嘲鸩“拉”幼龟的过程。】

师:我们一个要吃,一个要活,都在拼尽自己的全力!而且我们两个

的体重我几乎是相等的。

【个别学生发出了质疑声。】

师:幼龟体重不到成年龟的百分之一,也就是幼龟此时体重两斤左右,

而嘲鸦的体重也差不多如此,它们的力量应该说是均衡的。那这个时

候,幼龟周围的同伴会不会听到它们搏斗的动静?

生齐:会。

师:那如果“叼”上就走呢?

生齐:不会。

师:在整个“拉”的过程中,这个侦察兵在用的自己的生命想大家发

出警报:

生自由回答:别出来,这里有危险。

师:如果不发生下面的事情,人类没有出现,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

生1:有可能幼龟们全部安全抵达大海。

生2:我反驳,我觉得如果人类不救那只“侦察兵”的话,那只幼龟

会死掉,其他的龟会活下来。

师:为什么?

生2:那只鸟的嘴很尖,很厉害,侦察兵没有力气后,会被吃掉。但

其他的幼龟知道了这个信号就不会出来了。

师:就算这只幼龟死了,它也在用自己的死告诉大家:这里有危险!

如果它没有死那最好,因为大家通过听到它们的搏斗就发现:这里有

危险!

师:但事情是我们想的那样吗?

【课件出示:“你得想想办法啊!”指几生反复读。】

【课件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

是这样的。”指一生朗读。】

师:读得真好,特别是“若无其事”。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1:感觉这件事想没有发生一样。

生2:视而不见。

生3:不把这件事当回事。

【带着理解,生齐读这句话。】

师:那作者和同伴受得了吗?

生齐:受不了。

师:那他们会怎么做?

【课件出示: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

喊。师生合作读。】

师:此时向导什么感受?

生1:无可奈何。

生2:极不情愿。

师:所以向导就照他们说的做了,把幼龟送进了大海。接下来就发生

了极为震惊的事情——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五至八自然段,划出令你震

撼的句子。

【生根据要求自学。汇报。】

生: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师:“鱼贯而出”什么意思?

生1:像鱼一样一条条地往外走,没有阻拦。

生2:在一个东西里关久了,突然被放开,就像出笼的鸟。

师:形容什么?像鱼一样一条接着一条,连续不断。

师:现在我们就是那群幼龟了:亲爱的幼龟们,我们的侦察兵已经出

去侦察过了,它既没有回来,也没有发出很惨烈的叫声,看来外面是

安全的。我们可以游向大海了!

【生发出惊呼声。】

师:你心里怎么想的?

生1:激动。

生2:兴奋。

生3:愉快。

生4:大海我来了!

生5:像做梦一样,难以相信,感觉这件事是假的。

生6:不用这么多幼龟挤在一个龟巢里了,渴望得到自由。

生7:我终于可以见到我的海龟妈妈了。

生8:我进了大海以后吃什么,住哪儿呢?

生9: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进入大海了。

师:迫不及待!所有的幼龟都和你一样迫不及待,它们怀着这样的心

情爬出巢穴,这就叫做----

生齐:鱼贯而出。

【课件出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愚不可及”什么意思?

生:愚蠢得别人都到不了这个地步。

师:“愚不可及”是“笨”的意思,“蠢事”,又是说“笨”。啊,我发

现了,作者在这句话中犯了一个重复的错误,我要修改病句。

【课件出示修改后的两句话: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师:这句话应该改成这样:“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或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愚不可及”与“蠢”

表达一个意思,完全可以去掉一个。

生1:我认为这两个词加起来更能表达他的愚蠢。而且“蠢事”是名

词,“愚不可及”是形容词,“愚不可及”是形容“蠢事”的。所以这

样是可以的!

师:哦,你用语法知识告诉我这样是完全可以的。

生2:假如“愚不可及”是愚蠢的极限的话,那再加上个“蠢事”,

那就是极限的极限了。

师:蠢得不能再蠢了,程度做了加深。所以这句话透露出的是我怎样

的一种心情?

生1:很多种心情夹杂在我的心里,就感觉特别混乱。

师:说说都有什么心情?

生1:着急、不高兴,觉得心里特别难受,悲伤。

【他生补充:后悔、自责、颓丧……齐读这句话。】

师:这篇课文我还有一个疑问。

【课件出示: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

师:刚刚大家的心情那么复杂,但第六自然段的这句环境描写所写的

内容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兴、开心、兴奋,它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生1:我觉得这是描写的幼龟即将进入大海的心情。

生2:我们先来看课文的后面。

【师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

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

饱餐一顿了。】

生2:这段描写说明这时的阳光很明媚,海滩上的什么都看得一清二

楚,并且这个海滩连一个沙丘,一个大石头都没有。这些幼龟出动,

就像暴露在敌营下的我军一样,很快就会被食肉鸟发现,让食肉鸟饱

餐一顿。如果天是黑的,可能食肉鸟就看不见幼龟了。

生3:(反驳)黄昏不可能天黑。

生2:(补充)黄昏也会出现像火烧云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像课文上

描述的阳光是亮的,也有可能看不太清。

师:这样的环境描写告诉读者:这样的环境,对于幼龟来说太暴露了!

生4:“黄昏”一般会给人一种不是特别欢快,有点忧伤的感觉,在

这里衬托出作者对海龟的惭愧、怜悯、后悔。

师:是啊,海龟们,我们原以为自己即将奔向大海,投入妈妈的怀抱,

可是……带着你的理解自由对这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齐读。】

师:我没有听到同学们的兴奋,因为同学们都知道幼龟们即将面对的

是什么。所以向导在最后说----

【课件出示: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感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

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1:错了,少了个“那样的”。

生2:还有一处,不是“感叹”,是“悲叹”!

师:哪样写程度更深?

【再次齐读这句话。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

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师:让我们再回头看向导的那句话——

【课件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

是这样的。“生齐读。】

师:“救”反而“害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遵循自然的规律、法

则。所以要想舒舒服服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地与大自然的所有

物种和平相处,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

生:遵循自然之道!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多次运用让学生纠错这一方式去深

入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中妙处。这种形式,学生喜欢,易于接受,效

果也非常好。】

9自然之道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学生具有强

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

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

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感受文本内涵,就要让学生

们设身处地去体会文章所讲的故事,让学生们一起去“考察”,去“侦

察”,去“入海”……

如果能让学生再当一回作者,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文章,感受遣词

造句的妙处,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9自然之道

教材分析:

课文《自然之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

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

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

幼龟被嘲鸡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

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

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

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

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如

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因为我们发现:当人类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

我们的心意时,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叹息。在

自然的规律面前,我们这些自以为是,浅薄无知而又骄傲自大的“文

明人”,妄自尊大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又怎能释怀?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9自然之道

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沙滩一()蠢事

一()海岛十()幼龟

2、写出近义词。

迅速()欢乐()补救()过错()

3、按要求写句子。

小绿龟爬来爬去,一刻不停。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J”选择正确的读音。

震惊(zhGnzGn)巢口(chdocdo)愚蠢(yUyu)侦察(zhOnzOn)

5、从哪里可以看出那只被向导引向大海的幼龟是“侦察兵”?

6、“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本课指我们干的哪件事?

7、什么叫“自然之道”?

8、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9自然之道

科目语文课型新授

执教班

教师四年级一班得

级等级

分值

评价

评价标准ABC97

项目

i.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活跃。5A5

参2.自我调控能力强,参与时机恰当;认真听

7A7

与讲

度3.学习习惯良好(记笔记、眉批、改错本等)5A5

师4.有师生课堂互动形式多样,提问问题有针

生4A4

生对性

互50

堂5.有生生课堂互动体验,体现合作学习4A3

6.有创新性思维,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正

现n10A10

主确见解

探7.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能自主探究,能发

5A5

究现问题。

8.体现自主学习;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1010

A

由学生自悟发现,不能由教师包办

教目9.“三维”目标制定符合课程要求,切实有

330A3

师标效

教完

10.全体学生各有收获,如期达标;关注差

学成5A5

异,面向全体学生。

11.能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4A4

12.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入学法指

学4A4

方导

法13.问题的设置有启发性;多使用鼓励语言;3A3

教14.问题设计具有正向思维价值3A3

学15.教学内容充实准确,针对性强3A3

过16.学生学习训练探究积极主动3A3

程17.评价检测反馈矫正科学及时2A1

小组

18.小组合作学习真实有效,积极交流讨论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