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景翳翳以将入(景,通“”)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眄庭柯以怡颜(怡:)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二、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夫--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故--故便求之()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求之靡途()四方之事(”)奚--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今义:指发生某事。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2倒装句(先指出下列句子是属于哪一种倒装,并将倒装还原,最后翻译出来)(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将有事于西畴(,)(5)农人告余以春及(,)(6)乐夫天命复奚疑(,)3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3)稚子候门(省略“”,正常语序应为:)4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2)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几点规律: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三、分析两个特别的倒装句式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由于诗歌表情达意和句式平仄对应等方面的需要,诗歌中有些语句常常打乱正常语序,文中这两个句子就是这样的。在讲课时,由我提出这个疑问来,让学生自己探寻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倒装句式,很有意思。第一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倒装句,因而在译文时应译为:“(我的)门虽然有设,却常常关闭着,(因而,我)每天在园中走一走,自成一种乐趣。”第二个句子是定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以在译文时,要译为“既要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又要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瓯()越翼轸()睇眄()捧袂()台隍()舸()舰遄()飞潦()水簪()笏桑梓()帝阍()懿()范彭蠡()虢()州2、注意下列括号内的词语的意义。地(接)衡庐(。)(极)娱游于暇日(。)所(赖)君子见机(。)今兹(捧袂)(。)等终军之(弱冠)(。)处(涸辙)以犹欢(。)(三秋)(。)兰亭(已)矣(。)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3,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一)、重点字词(先写词性,再解释)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2、维:时维九月(,。)3、序:序属三秋(,。)4、上:俨骖騑于上路(,。)5、披、闼:披绣闼(,。)6、旷:山原旷其盈视(,。)7、浦:声断衡阳之浦(,。)8、甫:遥襟甫畅(,。)9、遄:逸兴遄飞(,。)10、凌:气凌彭泽之樽(,。)11、迥:天高地迥(,。)12、数:识盈虚之有数(,。)13、舛:命途多舛(,。)14、疏、引:恭疏短引(,;。)15、赋:一言均赋(,。)(二)、一词多义(先写词性,再解释)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桓侯故使人问之(,。)④既克,公问其故(,。)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则智者尽其谋(,。)④聊乘化以归尽(,。)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②胡天八月即飞雪(,。)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恭疏短引(,。)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④引次江北(,。)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②穷且益坚(,。)③日暮途穷(,。)④不忍穷竟其事(,。)7、数:A、shù①识盈虚之有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B、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C、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8、趋:①他日趋庭(,。)②入而徐趋(,。)③今背本而趋末(,。)④使者驰传督趋(,。)⑤趋令销印(,。)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0、矣: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②前人之述备矣(,。)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三、词类活用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四、句式1、物(有)华天(有)宝()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3、渔舟唱(于)晚,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