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勞動經濟學
第一章
導論案例引入
許多人都認為,勞動經濟學是“窮人經濟學”
,研究它不像許多富人需要的經濟學哪樣有利可圖,因為窮人無力向研究該學科的人支付講座和研究專案費用。其實不然,經濟越發達越富有的國家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越重視:一方面,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專門設有勞動問題研究經費,還經常出資委託研究機構做勞動問題專項研究;另一方面,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美國經濟學20多個分支學科中,按社會重視程度、課題數量及發表文章數量、品質等指標排序,勞動經濟學排在第二位。
完整的市場經濟包括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過去我們在研究前兩個市場上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勞動經濟學研究相對滯後。難怪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院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洪水淼教授在第五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5,廈門)上呼籲,構建和諧社會經濟學家必須重視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家必須大力發展勞動經濟學的學科建設,以推動勞動經濟學科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學和研究發展。第一節人的勞動與人力資源一、人的勞動概述(一)勞動是人的本質
⒈勞動(Labor)創造了人
對人起源的研究是19世紀的重點課題達爾文——《物種起源》1859年;
《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1871年赫胥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1868年海克爾——《自然創造史》1868年恩格斯——《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1876年⒉勞動是人的專屬特徵
人動物
主動性自覺的目的性創造性多層次性相依性
獲得性簡單的直接性結論:勞動是人所特有的活動,它與動物的謀生活動存在著根本的區別。人的勞動與動物求生活動的不同點⒊勞動作為生產要素與其它要素不同
勞動其他生產要素所有者自然人自然人、法人流動中所有權不能轉移轉移流動狀態主動性、決定性被動性勞動與其它生產要素的區別(二)勞動的含義與分類
⒈勞動的含義
廣義:指人們在各種活動中勞動力的使用或消耗。
狹義:指人類從事的經濟活動。①《辭海》——“人改變勞動的對象使之適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即勞動力的支出”②伊萬諾夫——“是人類創造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有目的的活動”③鄭克中——既有利於自己同時也有利於社會的人的職業謀生活動。本書對勞動的定義(狹義)
勞動——是人類在自身智能支配下,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創造社會財富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
新定義較之原定義的三點不同:強調智能的支配作用強調創造強調勞動目的多樣性、豐富性2.勞動的分類按其存在形式活勞動、死勞動(物化勞動)按其在生產商品二因素的決定因素具體勞動、抽象勞動按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私人勞動、社會勞動按工資和剩餘價值的來源必要勞動、剩餘勞動按其為社會的服務方式生產性勞動、非生產性勞動按其支出的特徵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按創造產品在滿足人們需要的特點物質勞動、精神勞動按其繁重程度重勞動、輕勞動按其複雜程度簡單勞動、複雜勞動按勞動者熟練程度熟練勞動、非熟練勞動德國學者L.拉佩(1999)自我勞動謀生勞動(職業勞動)社會勞動(有益集體的勞動)我國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課題組(三類四種)三類:創新勞動、重複勞動、混合勞動四種:生產勞動、服務勞動、科技勞動、經營管理勞動(三)勞動的意義
創造了人類自身是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創造了社會財富推動了社會發展是人類解疑不盡的重大課題二、人力資源(一)人力資源的概念與特徵
⒈人力資源的概念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徳魯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一書中第一次提出。
理論界對人力資源概念的表述有三種:
①指在業的人力,即指以合法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和提供勞務的人;②指勞動力資源,即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的總稱;③指全體人口,即在一定時期內人們所蘊藏的勞動能力總和(現實的和潛在的人的勞動能力)⒉人力資源的特徵兩重性核心性智力性再生性能動性時限性人力資源的特徵(二)人力資源的數量與品質
1.人力資源的數量
(1)人力資源的總量等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適齡人口總量減去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加上勞動適齡人口之外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
(2)人力資源的相對量人力資源的相對量主要由人力資源率和勞動參與率來算。
2.人力資源品質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人力資源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狀況,它反映了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條件和能力。
影響人力資源素質高低的因素人種品質人力資本投資科學技術發展及應程度社會風氣經濟發展水準觀念因素
在人力資源的數量與品質之中,人力資源數量可以進行一定數量的勞動,而人力資源品質不僅可以進行一定數量的勞動,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難度的勞動。所以,人們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品質的提高。(三)人力資源的稀缺性
總量稀缺品質稀缺結構性稀缺隱性稀缺動態稀缺第二節勞動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萌芽階段獨立發展階段
學科體系完善階段勞動經濟理論的階段發展一、國外勞動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孕育階段(一)孕育階段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17世紀,一些學者提出相關的勞動經濟思想及理論觀點。
1.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勞動經濟思想
2.歐洲中世紀的勞動經濟思想
3.重商主義的勞動經濟思想
在勞動經濟學的孕育階段,儘管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少的勞動經濟觀點,但是,他們的論述還是質樸的、零散的、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體系。(二)形成階段
17世紀——20世紀20年代,勞動經濟學進入了形成階段,成為經濟科學和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形成主要表現在:
1.古典經濟學為勞動經濟學形成奠定了基礎
2.歷史和制度學派對勞動力市場理論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3.新古典經濟學為勞動經濟學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論
4.勞動社會理論和勞動管理理論促進了勞動經濟學的形成
在勞動經濟學的形成階段,許多學者提出的勞動經濟理論無疑對勞動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作了理論上的準備。但是,這一階段的勞動經濟理論還分散於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學科之中,勞動經濟學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三)獨立發展階段
20世紀20年代——60年代後期,勞動經濟學進入了獨立發展階段。
1.勞動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2.與工資相關的經濟理論得到深化研究
3.勞動就業理論引入了宏觀總量研究
4.較為完善地提出了勞動力市場理論
5.人力資本理論豐富和發展了勞動力供給研究(四)學科體系發展與完善階段
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今,勞動經濟學學科進入了體系發展與完善階段。
當前的勞動經濟科學與過去相比的特點:
1.研究內容更加全面
2.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為基礎並兼有制度分析的當代主流勞動經濟學
3.眾多經濟學派涉入了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
4.對勞動經濟的研究出現了新的特點
⒌
勞動科學體系日益完善二、我國勞動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我國古代的勞動經濟思想與勞動管理
1.我國古代學者的勞動經濟思想
2.我國古代的勞動管理(二)民國時期一些學者對勞動經濟問題的研究
(三)建國後我國勞動經濟學發展狀況
1.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勞動經濟學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勞動經濟學的發展第二節勞動科學體系
勞動作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範疇,幾乎是各門社會學科都應涉及的,因此,勞動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勞動理論研究分別融合於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之中。一、經濟學科中的勞動科學
(一)馬克思經濟學中的勞動經濟理論
馬克思是最重視對勞動研究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他把勞動比作普照人類世界的太陽,把政治經濟學稱作“勞動的政治經濟學”。
其理論內容有:
1.勞動基本理論
2.勞動力理論
3.就業理論
4.工資理論勞動價值理論勞動過程勞動形態勞動類型(二)西方經濟學中的勞動經濟理論
西方經濟學廣義:西方所有的經濟理論
狹義: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此處僅以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概括其勞動經濟理論於下:
1.微觀經濟學中的勞動理論
2.宏觀經濟學中的勞動理論對勞動經濟理論論述最集中的是勞動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說史和人力資源經濟學。二、管理學科及其它學科中的勞動科學
(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
1.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人力資源投資與收益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評估與保護人力資源測評
2.人力資源開發
生理開發心理開發智力開發技能開發環境開發道德開發
(二)勞動組織管理學組織結構設計崗位研究工會和雇主組織管理勞動組織的政府行為
(三)勞動人員管理勞動定額與定員人員的測評勞動合同管理
(四)勞動薪酬管理(五)其他學科中的勞動經濟學勞動科學體系勞動經濟學科勞動管理學科勞動社會學科勞動法學馬克思主義的勞動經濟理論西方經濟學中勞動經濟理論勞動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說史人力資源經濟學……
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開發勞動組織管理勞動人員管理勞動薪酬管理……
勞動社會學勞動保障學勞動關係學……勞動組織法勞動薪酬法勞動保護法國際勞工法……
第三節
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一、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學科研究對象是指該學科的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領域和核心內容。對於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國內外學者各持己見,莫衷一是。
主要有以下幾種對象論:(一)研究最重要生產要素——人力的需求與供給(二)研究勞動力市場運行和結果(三)研究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四)研究勞動力資源投入與產出機理(五)研究勞動關係(六)研究對象的其他說法二、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
勞動經濟學:以市場經濟為前提,以人的勞動和人力資源為起點,研究勞動力資源配置與開發利用的理論與制度的一門學科。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勞動經濟學導論
以勞動和人力資源起點,通過對勞動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勞動學科體系、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義的分析使讀者對勞動經濟學有一個總體的概括的認識。
(2)研究勞動力市場的運行及結果
運用市場經濟理論來分析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主要是通過對勞動力供給、勞動力需求、勞動力市場和勞動力流動的研究,來揭示勞動力市場的規律、運行機制及勞動力資源配置及效果。
(3)人力資本與勞動報酬
從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投資入手,分別研究普通勞動者(同質人力資本勞動者)與特殊勞動者(異質人力資本勞動者)的收入分配問題。這一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從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投資入手,分別研究普通勞動者的工資、企業家和知識員工的薪酬與激勵問題。
(4)就業與失業
分別考察了就業與失業的理論,使我們瞭解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理論。
(5)勞動關係與社會保障
主要分析勞動關係、社會保障的理論和實踐,在概述社會保障的概述的基礎上,考察國內外社會保障的產生和發展,進而分析究國外的社會保障學理論與政策,最後闡述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和形式。這一部分包括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第十一章勞動關係,在概述勞動關係的基礎上分析不同學派的勞動關係理論與勞動關係的調整。第十二章社會保障,在概述社會保障的概述的基礎上,分別考察社會保障的制度和社會保障的理論,最後闡述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和形式。
第四節勞動經濟學的方法論
勞動經濟學的方法論是對勞動經濟學中研究的一般途徑的研究,它有別於研究方法(為滿足研究目的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它是方法的科學。一、勞動經濟學的基本要素
在勞動經濟理論分析中,基本要素分析法的使用如下:
(一)基本假設。“基本假設”是已經得到公認或檢驗的斷言,它如同公理不言自明。
(二)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構成理論大廈的磚瓦,是對社會現實加以定義的最小單位,也是理論的濃縮。
(三)現象範圍。“現象範圍”指的是某種研究所確認的最重要的社會現象。現象範圍是一門學科或一門學科內的某一領域的研究有別於他種研究的基本特徵之一。
(四)特定理論。“特定理論”是區別其他學科的不同理論。
(五)問題。“問題”是以特定理論或現實所提出的在某一範圍內尚無得到適當解釋或解決的理論和現象。
(六)檢驗方法。“檢驗方法”是如何判定理論本身可信度。一般而言,人們通常使用兩種檢驗方法,即經驗檢驗和邏輯檢驗。
二、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按照沃倫·薩繆爾斯的說法,所謂方法論的個人主義,是指用“最恰當或最有效社會科學來認識來自個體或過程的研究”。方法論上的集體主義則是用“最恰當或最有效的社會科學來認識來自對群體現象或過程的研究”。三、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
(一)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指在研究經濟現象時試圖超脫或排斥一切價值判斷的分析方法。它重視事實和經濟本身的內在規律,只回答“是什麼”問題(做什麼選擇,將是什麼結果),不回答“應該是什麼”的問題,它研究的內容具有客觀性,其結論是否正確可以通過經驗事實來驗證。(二)規範分析
規範分析:指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行為的標準,並研究如何才能符合這些標準的方法。規範分析重視研究事物的好壞與否,解決“應該是什麼”問題,它所研究的內容受人們的立場、觀點和倫理道德標準等因素影響較大。(三)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的關係
1.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的區別
有無價值判斷不同解決的問題不同內容是否具有客觀性不同
2.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的互補性
純粹的實證分析和純粹的規範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是難以作到的規範分析要以實證分析為基礎,而實證分析也離不開規範分析作指導3.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應用的特點實證分析規範分析自然科學當代經濟學經濟理論研究操作性具體問題
社會科學早期經濟學政策研究高層決策性問題實證分析規範分析勞動經濟理論和制度第五節研究勞動經濟學的意義一、研究勞動經濟學的理論意義
研究勞動經濟學在理論上是由於經濟管理學科理論發展的需要,大致體現在三方面:
(一)有利於提高經濟學理論發展水準
1.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的根本
2.勞動經濟學在經濟類學科中居極為重要的地位
3.許多高水準的經濟理論研究都與涉及勞動經濟學有關
(二)研究勞動經濟學有利於建立與其它學科的溝通橋樑
勞動經濟學經濟學科法學科管理學科社會學科
(三)研究勞動經濟學有利於提高我國經濟學研究的整體水準和學科地位1.與國外相比,我國勞動經濟學存在“二低二少”(整體研究水準低、學科地位低、研究機構和人員少、研究成果少)現象,加強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改變這一狀況。2.從對市場經濟研究的內容上看,與物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相比,我國對勞動力市場的研究存在著數量上的嚴重不足和優秀成果少的現象,強化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有利於解決這種研究內容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二、研究勞動經濟學的現實意義
勞動經濟學是一門與政府的社會和經濟政策密不可分、與企業經營管理高度相關、與人們工作和生活直接發生聯繫的極有應用價值的實用科學。因此,它無論是在宏觀、微觀或是對勞動者個人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勞動經濟學的宏觀意義
從宏觀上看,勞動經濟是關係到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提高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
研究它的意義在於:有利於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有利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有利於我國社會的穩定
(二)研究勞動經濟學的微觀意義
從微觀來講,勞動經濟問題是影響企事業單位管理和效率的關鍵問題
研究它的意義在於:
1.指導企、事業單位正確配置和合理利用勞動力資源,使員工分工明確、協調高效的工作。
2.保證用人單位及時更新勞動力,使職工隊伍結構和人員比例更合理,以滿足其不斷發展的需要。
3.
改善勞動定額管理,改善勞動組織,提高工作效率。
(三)從個人來看,勞動經濟問題關係到個人切身利益勞動經濟學還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直接相關。如,失業和下崗、通貨膨脹、最低工資法、就業歧視、集體談判、職業選擇、職業聲望、就業與收入的歧視、社會保障等。通過瞭解和掌握此學科將有助於我們在雇傭、擇業、晉升、培訓、勞動報酬、激勵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決策。提高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從而成為更理智、更敏捷的公民。本章結束第二章
勞動力供給第一節勞動力供給概述一、勞動力供給及類型
(一)勞動力界定勞動力(LaborForce)是勞動經濟學中最基本的範疇之一,從理論和現實中界定勞動力範疇有多種解釋:(1)在理論上主要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①馬克思——“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
②勞動經濟學——在一定年齡範圍之內,具有勞動能力與就業要求,能夠從事某種職業勞動的全部人口,包括就業者和失業者。
(2)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勞動力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
一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如人們所說的“節約勞動力”、“開發勞動力”;
二是:指有勞動能力、從事勞動活動的人,如“管理勞動力”、“招收勞動力”和“調配勞動力”;
三是: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者一個部門的勞動者總和,如“工業勞動力”、“農業勞動力”和“社會勞動力”。
(二)勞動力供給的類型
勞動力供給(LaborSupply):指在一定的市場工資率的條件下,勞動力供給的決策主體(家庭或個人)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勞動時間。
根據分析主體不同,勞動力供給有三種類型:個人勞動力供給家庭勞動力供給社會勞動力供給⒈個人勞動力供給個人勞動力供給:指勞動者個人一生中各個階段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總量。⒉家庭勞動力供給家庭勞動力供給:指從家庭成立(結婚)到家庭解體(喪偶或離異),家庭全體成員向社會提供的勞動量的總和。⒊社會勞動力供給社會勞動力供給:指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為社會提供的勞動總量,也就是一個社會的經濟活動所能利用的勞動力總量。
二、勞動力供給及其表達方式
勞動力供給決策時,家庭或個人面臨的選擇:為是否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求工作而決策;在個人可支配時間中,進行閒暇時間與勞動時間分配的選擇。
勞動力供給的表達方式:勞動力供給函數勞動力供給表勞動力供給曲線1.勞動力供給函數
S=f(x1,x2,…,xn)
(xi=1,2,…,n)
勞動力供給簡化的勞動力供給函數可以表示為:
S=f(W)影響因素
2.勞動力供給表
工資率W(元/時)勞動力供給量S(人·時)符號1.5150a2.0200b2.5280c3.0400d3.5500e4.0700f3.勞動力供給曲線
根據勞動力供給表畫出的勞動力供給曲線,其基本走向是從左下向右上傾斜的曲線
勞動力供給曲線第二節個人勞動力供給一、勞動與閒暇的選擇——無差異曲線分析⒈勞動與閒暇的不同效用
個人勞動力供給是勞動者在勞動時間與閒暇時間的選擇或分配勞動時間與閒暇時間會給勞動者個人帶來不同的效用:
勞動正效應勞動負效應閒暇正效應閒暇負效應
⒉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表示給個人帶來某一特定水準效用或滿足的實際收入和閒暇時間的組合閒暇勞動收入無差異曲線的推論在同一平面上,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任何一點的效用都相同,不同無差異曲線上的點的效用不同。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效用越高;反之效用越低在同一平面的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否則會與無差異曲線的性質相矛盾無差異曲線是一簇斜率為負,凸向原點的曲線。斜率為負表明個人為得到相同的效用,增加消費一種物品,必須同時減少消費另一種物品,兩種物品不能同時增加消費或減少消費。無差異曲線向原點凸出的程度取決於增加消費一個單位而必須減少消費另一物品的多少,即邊際替代年遞減的性質主體的偏好不同,無差異曲線的形狀不同
⒊邊際替代率(MRS)
邊際替代率是每增加一單位(小時)的閒暇所必須放棄的勞動收入數量,它表示無差異曲線的斜率。具體到勞動力消費的無差異曲線上,指在維持消費閒暇和勞動收入的總效用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減少)一些閒暇時間,需要減少(增加)勞動收入的比率。
邊際替代率△h——閒暇時間變動量△y——收入變動量MRS——邊際替代率效用函數和邊際替代率
如果設H為閒暇,Y為收入,U為效用水準,則有
U=f(H,Y)(效用函數)
閒暇—收入無差異曲線是效用函數的幾何表示。在無差異曲線上,設效用水準不變,即
dU=0
根據微積分的知識可以得到
MRS=結論為保持效用不變,增加一種物品的消費,就要減少另一種物品的消費,邊際替代率恒為負數。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就在於此。當然,邊際替代率通常取其絕對值。無差異曲線的切線由比較陡峭變得比較平緩。這說明邊際替代率的絕對值越來越小,也就是邊際替代率遞減。二、預算約束線
人們受到的條件限制個人可支配時間H個人把所有可支配時間用於勞動所獲得的由市場工資決定的勞動收入Y
預算約束線:個人在時間和勞動能力狀況約束下,所能消費閒暇和獲得收入的最大組合線。預算約束線斜率:工資率或閒暇的機會成本收入約束線的決定
個人可支配的時間不同,勞動能力不同,從而工資率不同,從而個人預算約束線也就不同,個人預算線的形狀決定於個人可支配的時間及勞動能力狀況,即決定於個人可支配資源的狀況。三、約束條件下的效用最大化主體均衡理論在資源約束條件下閒暇與收入的組合能使主體獲得最大效用的狀態。主體均衡的分析工具閒暇─收入無差異曲線和收入約束線(右圖)主體均衡的條件工資率等於邊際替代率。即:
W=MRS
主體均衡四、約束條件變化與最佳時間結構的調整
個人在勞動力供給的決策中,資源約束條件是給定的。約束條件改變時,個人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以取得最大效用,如何實現新的均衡?思考(一)收入變化與收入效應收入效應(IncomeEffect)在工資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由於收入的變化引進的工作時間的變化★一般情況下,收入效應使閒暇增加,勞動時間減少收入效應(二)工資率變化與替代效應替代效應(SubstitutionEffect)是指在保持收入不變情況下,因工資率的變化而引進的願意工作時間的變化★相對價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較小的需求,價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給替代效應(三)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工資率的提高影響:個人收入閒暇和勞動時間的效用工資率變化帶來的效應: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工資率的變化對勞動供給決策主體的最終影響取決於兩種效應的相互關係(如圖)工資率對勞動供給時間的變動有正向影響,收人效應對勞動供給具有負向影響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五、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勞動供給時間的變動最終取決於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相互關係。如果替代效應小於收入效應,那麼隨工資率的提高,勞動力供給時間反而會減少(如圖)勞動供給曲線成為一條向回彎曲的曲線。對工資與勞動時間的反相關關係,主要用工資變化的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進行解釋。
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
第三節
家庭勞動力供給在家庭經濟中,就業問題在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分工協作關係。工資率高低是妻子選擇就業或閒暇的尺度,即工資率會對就業產生正效應。但工資率對勞動供給是否有正效應,還要取決於無差異曲線的狀態。就業與非就業選擇一、家庭勞動力供給的選擇最低勞動供給價格的密度分佈道格拉斯—有澤法則
丈夫收入越高,妻子的勞動力參與率越低本人能夠得到的市場工資率越高,妻子的勞動力參與率越高最低勞動供給價格的密度分佈二、不同條件下的家庭勞動力供給影響家庭勞動力供給決策的其他因素家庭內部其他成員收入增加家務勞動制度規定的勞動時間長短教育或培訓(一)收人效應當家庭就業成員的收入增加後,非就業成員是否選擇就業就取決於家庭的閒暇—收入無差異曲線的形狀。實踐證明,在家庭就業成員收入增加後,家庭的閒暇—收入無差異曲線通常會變化,因此,家庭收入增加後,對家庭非就業成員勞動參與有著負面影響收入效應(二)家務勞動的影響從存在既定的家務勞動時間的條件出發,家務勞動的存在對勞動力參與具有負面影響。家務勞動與女性勞動參與率(三)制度勞動時間長度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制度勞動時間縮短,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原則的驅使下,將刺激勞動力參與率提高勞動時間長短與勞動參與(四)教育培訓的影響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只限於教育、培訓等人力資本投資較高回報預期,人力資本投資對勞動供給是負面影響的教育、培訓與勞動參與
第四節社會勞動力供給一、人口年齡結構與勞動力供給(一)人口年齡結構的類型(二)人口紅利與人口負債人口紅利(DemographicDividend)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勞動力供給充足,而撫養率又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使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形勢。圖2-17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齡結構資料來源: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辦公室,《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北京統計資訊網,2011年5月30日。人口負債(DemographicDebt)是由於人口結構變化所引起的撫養比提高,適齡勞動人口減少,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總撫養人口由少兒撫養比與老年撫養兩部分組成,如果總撫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50%,則意味著社會步入人口負債期。此時較高的社會撫養比例將會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不利。
年輕型人口年齡結構下的人口負債:老年型人口年齡結構下的人口負債:(三)人口紅利拐點人口紅利拐點(Demographicdividendinflectionpoint)是由人口紅利向人口負債的轉捩點,它表現為在一個社會人口結構中,勞動人口增長率低於非勞動人口(特別是退休勞動人口)增長率,撫養比不斷提高。兩次拐點:第一次是由人口負債轉身人口紅利,實現這次轉變我國是通過世界上最嚴厲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現的;第二次是人口紅利轉向人口負債,它由於人口慣性作用引發的。在由人口紅利轉向人口負債過程中,國外通常是採用逐漸延遲退休的辦法來解決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在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中,為解決勞動力供給問題分別採取了生育計畫和延遲退休的措施,見圖2-20:(二)勞動力參與率
勞動力參與率是指一定範圍內的現實勞動力占該範圍的勞動適齡人口(或潛在勞動力)的比例,反映一定範圍內的人口參與市場性勞動的程度,是研究勞動就業狀態的重要統計指標總人口勞動力參與率法定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力參與率年齡別(性別)勞動力參與率二、勞動力參與率及其影響因素依一定範圍內的人口進行分類:
年齡別(性別)勞動力參與率=總人口勞動力參與率=法定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參與率的影響因素宏觀因素宏觀經濟狀況社會經濟政策勞動適齡人口規模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工資率差距勞動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個人或家庭參與勞動決策直接相關的因素性別工資政策及工資關係工資水準個人非勞動收入居民家庭生產率的變化社會文化、風俗習慣三、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勞動力市場是開放市場,則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一定是一條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原因:工資率提高會使一部分原來就在這個市場上競爭的人減少勞動供給,但同時又會吸引一部分本來不在這個市場上的人進入這一市場,從而使勞動力供給總量最終呈增長趨勢。個人勞動供給曲線和市場勞動供給曲線四、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與勞動力供給的變動(一)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定義: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由工資率變動所引起的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這種變動表現為在同一條勞動力供給曲線上的移動。如圖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二)勞動力供給的變動在工資率不變的情況下,由其他因素的變化所引起的勞動力供給的變動。勞動力供給的變動表現為勞動力供給曲線的位移。
勞動力供給的變動第五節勞動力供給彈性一、勞動力供給彈性的含義
勞動力供給彈性其計算公式為勞動力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工資率變動百分比的比值。設Es為勞動力供給彈性,△S/S為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W/W為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則有:
ES=
二、勞動力供給彈性的主要形式(一)供給無彈性
即ES=0。在這種情況下,在勞動力市場分析的實際可能範圍內,無論工資如何變動,勞動力供給都不增加也不減少;這條曲線還具有另外一層含義,即該經濟社會的勞動力已經充分就業(二)供給有無限彈性
即Es→∞。在實際中,這意味著在某一工資水準時有無窮的勞動力供給。
勞動力供給彈性
(三)單位供給彈性單位供給彈性,即ES=1。在這種情況下,工資率變動與供給量變動呈現同比例變動。這是一種非常偶然的情況。這時勞動供給曲線是與橫軸夾角為45°並向右上傾斜的曲線,如圖中的C。
(四)供給富有彈性
供給富有彈性,即ES>1。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大於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
意義:工資作很少的增加時(相對於別處的工資),就會有很多的人願意提供服務。同樣,當工資作微小程度的降低時,願意工作的人就更少了。供給彈性越大,為吸引一定數量的勞動者進人或退出一種行業或職業所必需的工資變動就越小。這時勞動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傾斜且較為平坦的曲線,如圖中的D。(五)供給缺乏彈性供給缺乏彈性,即0<ES<1。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小於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這時勞動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傾斜且較為陡峭的曲線,如圖中的E。(六)勞動力供給的逆變彈性勞動力供給的逆變彈性,即ES>0轉為ES<0。
意義:在一定階段,勞動力供給隨工資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隨著工資率的進一步提高,勞動力供給數量反而減少,即出現一條向後彎曲的勞動力供給曲線。
原因:在低工資階段,由於收入水準僅能滿足個體的基本需要,還有更多的需要等待滿足,因此,工資的提高能夠刺激勞動力供給的增加。當工資率高到總收入在滿足物質需要後還有足夠剩餘,能為閒暇的要求提供物質基礎後,或人們懷著一個固定目標而工作並已達到目標的時候,那麼,工資增加就會導致勞動力數量減少。第三章
勞動力需求案例引入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到了恐怖襲擊,隨後美國的航空業、旅遊業、交通業、餐飲業等行業的勞動力需求減少了,如2003年9月,航空公司的員工人數由2001年9月581000人減少到464000人,旅館和汽車旅館的就業人數也由原來的1508000人下降至1426000人。這起事件甚至也波及噴氣客機對原材料及裝配工人的需求。波音公司已解雇了其裝配廠的30000名工人。恐怖襲擊還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並且減少了消費支出,結果使許多行業的勞動需求都下降了。但是恐怖襲擊後美國採取的系列反恐戰爭行為也增加了對某些工人的需求,例如安全人員、國防工業的人以及翻譯等。資源來源:摘自坎貝·R·麥克南等著,《當代勞動經濟學》,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6頁。
引言
本章在一般分析勞動力需求的若干範疇的基礎上,主要分析企業的勞動力需求行為、長期勞動力需求、勞動力需求彈性等問題,以便為下一章分析勞動力市場的供求均衡提供理論基礎。
第一節勞動力需求概述一、勞動力需求的概念與分類(一)勞動力需求的概念
勞動力需求(LaborDemand):指雇主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工資率水準時願意而且能夠雇用到的勞動力數量。
它包含如下幾層含義:
(1)是雇主雇用意願和支付能力的統一,缺一不可。(2)是一種派生的需求,即勞動力需求是由於對物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而引起的。(3)是一種聯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4)生產技術的狀況對勞動力的需求影響較大。(二)勞動力需求的分類正規部門需求非正規部門需求農業部門需求⒈根據對市場變化反映程度及就業穩定性分類勞動力需求政府機構及政府統制部門大型“三資企業”大型私營企業其他大型混合所有制企業個體經濟家庭勞動小商小販勞動密集型產業企業需求行業需求市場需求⒉根據勞動力需求主體的層次分類勞動力需求指在一定工資率水準下企業願意並且能夠雇用的勞動量本行業企業勞動力需求之和勞動力市場上所有行業的勞動力需求之和短期需求長期需求⒊根據要素投入量能否全部改變分類勞動力需求技術水準既定的情況下,資本投入量不變、勞動投資量可變時,對勞動力的需求
在企業的全部生產要素都可以改變,技術水準也可以變化的條件下,對勞動力的需求二、勞動力需求的表達方式(一)影響勞動力需求的因素與勞動力需求函數⒈影響勞動力需求的因素工資率的變化產品需求和價格的變化資本價格的變化⒉勞動力需求函數
勞動力需求函數:把影響勞動力需求的各種因素作為引數,把勞動力需求作為因變數。用函數關係表示影響勞動力的因素與勞動力需求之間的關係.
D=f(X1,X2,…,Xn)
如果只考慮勞動力需求量與工資率之間的關係,即將工資率作為影響勞動力需求的唯一因素,以W表示,則勞動力需求函數寫為:
D=f(W)
D——劳动力需求;Xi——影響因素(二)勞動力需求表
將企業雇用勞動力時願意支付的工資率定義為勞動力需求的價格。假設當工資率為2.0(元/小時),勞動力需求量為2400(人);當工資率為3.0(元/小時),勞動力需求量為1450(人);當工資率為4.0(元/小時),勞動力需求量為900(人);當工資率為5.0(元/小時),勞動力需求量為550(人);等等。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作出表3-1:
表3—1勞動力需求表
工資率W(元/小時)勞動力需求量L(人)組合2.0100a3.0120b4.0240c5.0450d
表3-1表明了勞動力的價格(工資率)與勞動力需求量之間的關係,這就是勞動力需求表,勞動力需求表(LaborDemandSchedule)實際上是用數字表格的形式來表述勞動需求這個概念一種方式。
(三)勞動力需求曲線
根據表3-1,並假設工資率與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無限可分,可作出圖3-1:
caL5.04.03.02.0100120240450bdWD圖3-1勞動力需求曲線
在圖3-1中,橫軸OL代表勞動力需求量,縱軸OW代表工資率,D即為需求曲線。需求曲線(DemandCurve)是根據需求表畫出的,它是一條表示勞動力工資率與需求量關係的曲線,這實際上也是用圖形來表達勞動力需求這個概念另一種方式。
三、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與勞動力需求的變動(一)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
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由工資率的變動引起的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在勞動力需求量同一條勞動力需求曲線上的移動,如圖3—2所示。
圖3-2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
在圖3—2中,橫軸為勞動力需求量L,縱軸為工資率W,D為勞動力需求曲線。當工資率為Wo時,勞動力需求量為Io,在需求曲線D上為a點。工資率由Wo提高到W1時,需求量由Io下降到L1,在需求曲線D上由a向左上移向b點。工資率由Wo下降到W2時,勞動力需求量由Io增加到I2,在需求曲線上由a向右下移動到c點。(二)勞動力需求的變動勞動力需求變化是指在決定需求量的要素價格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由於其他因素的變化而引起的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化,可以用3-3圖說明。
WWo0Q2Qo
Q1Q
D2D0圖3-3勞動力需求的變動
在圖3—3中,在工資率為Wo的情況下,由Do的需求曲線決定的勞動力需求為Qo;工資率不變,其他因素變化,勞動力需求曲線由Do位移到D1,勞動力需求由Qo增加到Q1。需求曲線向左下移動,如由Do位移到D2,工資率不變,勞動力需求減少;向右上方移動,勞動力需求增加。
(三)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動與勞動力需求的變動的區別三點區別:
①引起變動的假定條件不同。勞動力需求量變動是以其他因素不變,工資率變動為假定條件的;勞動力需求變動是以工資率不變,而其他因素變化為條件的。②二者在需求表中的顯示不同。③變動的軌跡不同。勞動力需求量變動在需求曲線上表示為在一條既定曲線上的點的位置移動;而勞動力需求變動表現為不同需求曲線的平行移動。第二節企業的短期勞動力需求一、基本假設條件(一)市場條件的假設
企業勞動力需求分析的市場條件,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這一市場結構具有以下特徵:(1)完全競爭市場。(2)資源完全自由流動。(3)完全理性和完全資訊。(二)生產條件的假設(1)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2)生產過程中只使用兩種生產要素。在勞動條件既定的情況下,勞動力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決定產出量,且資本量既定。這樣,產出量可以表示為:(二)生產條件的假設
(3)生產的技術水準保持不變(4)生產時期分為三類:
一是市場時期:只有交換,沒有“生產”。
二是短期:其他生產要素不變,惟一可變的生產要素是勞動投入。
三是長期:所有生產要素都可以調整時期。二、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一)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含義指在技術水準不變的情況下,當把可變的勞動投入增加到不變的資本上,最初勞動的增加會使邊際產量增加,但當勞動增加超過一定限度時,繼續增加勞動要素投入將使邊際產量遞減。
理解此規律的注意事項:①發生作用的前提條件是技術水準既定。②只存在於資本與勞動技術係數可變的生產函數中③只出現在連續增加勞動要素的某一階段後(二)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及其相互關係
總產量:是一定量的勞動要素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產量。
平均產量:就是指平均每單位勞動投入所生產的產量。設總產量為Q,可變的勞動要素投入為L,平均產量為AP,邊際產量為MP,則有: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係,在圖3—4表現得更為直觀。baOTPAPMPLTPAPMP圖3-4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及其相互關係
在圖3—4中,橫軸為勞動投入L,縱軸為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對應三種產量的曲線為TP、Mp和AP。
從圖中可看到如下特點:
①TP、AP、lP三條曲線都是先增後減,第一階段,AP遞增;第二階段MP遞減且為非負;第三階段MP為負值。②AP與MP的交點為AP的最大值。兩條曲線相交前,AP<MP;相交後,AP>MP。③當MP=0時,總產量取得極大值。(三)增加勞動投入引起產量變動的三個階段平均產量遞增邊際產量遞減且非負總產量絕對減少指由於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要素投入而增加的產量三、企業短期勞動力需求的決定(一)勞動力投入的合理區間在區域I,勞動投入至少要增加到a點,才能使平均產量最大。在區域Ⅱ,到b點時,邊際產量為零,總產量最大。在區域Ⅲ,在b點之後再增加勞動投入顯然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baOTPAPMPLTPAPMP勞動投入對產出的影響(資本等生產要素固定不變)由此可見,企業在資本等生產要素固定不變時,勞動投人的增加量在區域Ⅱ,即a-b區間。但準確地說,應在這一區間的哪一點上呢?顯然這就必須首先確定企業的生產目標。生產目標不外乎有三種:人均產量最大;總產量最大;利潤最大。(二)利潤最大化目標下企業勞動力最優投入選擇完全競爭條件下,利潤最大化必須滿足的條件:收益增量(MRL)=成本增量(MCL)圖3-5利潤最大化目標下企業勞動力最優投入
L0D(MRL)MCLMRMCLE當MRL>MCL時,企業會擴大雇用量;當MRL<MCL時,企業減少雇用量;當MRL=MCL時,企業利潤最大,雇用量不變。
MCL——企業雇用工人必須支付的貨幣工資率W
MPL——邊際勞動邊際產量
MR——邊際收益
邊際收益產品可以表達為如下形式:
MRP=(MPL)·(MR)=(MPL)·P
企業利潤最大化時(MPL)·P=W
MPL=W/P(真實工資水準)第三節企業的長期勞動力需求
長期勞動力需求(Long-runDemandforLabor):指當勞動與資本都可變化時,工資率與廠商雇傭的勞動力數量間的關係。
考察長期勞動力需求需研究三個問題:
企業在總成本既定的情況下,如何使產量最大化?
企業在產量既定的情況下,如何使成本最小化?
利潤最大化條件下,要素的最佳投入?一、企業生產方法選擇與勞動力需求(一)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
⒈等產量曲線及其特點
假設生產中只使用勞動力L和資本K兩種生產要素,設產量為Q,則生產函數為:
Q=f(K,L)依據不同的技術條件和生產方法,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勞動投入和資本可以有不同的組合。這種由不同生產要素的組合可以帶來相等產量的線就是等產量曲線(IsoquantCurve)。如圖3-6所示:abQLK0KaLaKbLb
圖3-6等產量線及其特點
等產量曲線表示勞動和資本的不同數量的組合能夠生產出同等數量的產品Q。從a點到b點表示勞動投入量不斷增加,資本投入量不斷減少,兩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之間存在此長彼消的替代關係。
其基本特徵是:(1)等產量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線,其斜率為負值。(2)在同一平面圖上,有無數條等產量曲線,距離原點越遠,代表的產量越高。(3)同一平面上任意兩條等產量曲線不能相交(4)等產量曲線是一條凸向原點的線。
邊際技術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指在維持相同產量時,減少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增加的另一種生產要素數量的比率。
MRTS=∣dK/dL∣=-dK/dL全微分ӘQ/ӘL·dL+ӘQ/ӘK·dK=0即
MPL·dL+MPK·dK=0因此
MRTS=-dK/dL=MPL/MPK當不斷地用勞動代替資本時,因勞動的邊際產量不斷減少,資本的邊際產量不斷增加,因而勞動對資本的邊際技術替代率不斷下降。
⒉等成本線
等成本線(Isocostline)(企業預算線)
它是相等的成本可以購買的勞動和資本的不同數量組合的軌跡。如圖3-7所示:設資本K的價格為r,勞動投入L的價格(即工資率)為W,總成本為C,則有:
C=W·L+r·K或K=C/r-W/r·L
W·L——勞動投入成本
r·K——資本投入成本等成本線的斜率是-W/r,縱截距為C/r。圖3-7等成本線L0AB(二)最佳生產方法與勞動力需求決定
⒈總成本既定條件下,要素的最佳組合與勞動力需求的決定總成本既定情況下,最佳要素組合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W·L+r·K=C(1)(限制條件)
MPL/W=MPK/r(2)運用等產量線分析法,在總成本既定的情況下,要素的最佳組合在等成本線與其中的一條等產量線相切的點。見圖3-8。圖3-8總成本既定條件下要素的最佳組合圖3-8中,C1是總成本既定時的等成本線,Q1、Q2、Q3是代表三種不同產量的等產量線,且Q1<Q2<Q3。Q2與C1相切,切點e所代表的要素組合即為最佳組合,此時勞動的投入為Le。為什麼呢?雖然Q3>Q2,但總成本不足以支付生產要素的購買,從而不是要素的最佳組合;Q1與C1相交的點a和b以內的任意一點,表明總成本可能支付要素購買,但代表的產量Q1<Q3,而以外的任意一點,不僅Q1<Q3,而且成本不夠支付要素購買,因此也不是最佳組合。在e點,C1就是Q2的切線,由此不難得出:
W/r=MRTS=MPL/MPK勞動力的最佳需求量為Le。
⒉總產量既定條件下,要素的最佳組合與勞動力需求的決定在總產量既定的條件下,要素的最佳組合在等產量線與其中的一條等成本線相切的點。見圖3-9。圖3-9總定量既定條件下要素的最佳組合圖3-9中,Ql表示總產量既定時的等產量線,C1、C2和C3代表三種不同的等成本線,且C1<C2<C3。C2與Q1的切點e所代表的要素組合既為最佳組合,此時勞動的投入為Le。為什麼呢?雖然C1<C2,但使用成本Cl無法支付產出水準Q1所需要的勞動和資本的投入量,從而不是要素的最佳組合;等成本線C3與等產量線Ql相交於a,b兩點,說明a與b的勞動和資本的投入組合可以實現Q1的產出,如(KB,LB)。但a與b都在等成本線C3上,且C3>C2,沒有實現成本最小。因此,e點是最佳要素組合,且為C2與Ql的切點,由此得出:
W/r=MRTS=MPL/MPK勞動力的最佳需求量為Le。⒊利潤最大化條件下勞動力需求的決定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對個別企業來說,商品的價格和生產要素的價格都是既定的,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從而也就可能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得到要素的最佳組合。設企業的生產函數為Q=f(L,K),商品的價格為P,W和r分別是勞動力和資本的價格,π表示利潤,有以下關係:
π(L,K)=P·f(L,K)-(WL+rK)式中P·f(L,K)是企業的總收益
(WL+rK)是企業的總成本。
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Әπ/ӘL=PӘf/ӘL-W=0
Әπ/ӘK=PӘf/ӘK-r=0又Әf/ӘL=MPL,Әf/ӘK=MPK
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
W/r=MRTS=MPL/MPK⒋產量或成本變動情況下企業勞動力需求的決定當產量或成本發生變化時,企業會重新進行要素的組合,這就涉及到企業擴張線的的問題。
以成本增加為例,企業重新組合要素量可分為:技術係數不變可變兩種情況CKL0圖3-10固定技術係數下企業的擴張線(1)固定技術係數下,企業成本增加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等成本線向外移動,不同的等成本線與不同的等產量線相切,形成不同的生產要素組合點,這些點的連線就是企業的擴張線(見圖3-10),企業會沿著這條線決定勞動力的需求。(2)可變技術係數下,企業成本增加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在可變技術係數下,企業成本增加,企業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又分為兩種情況,可用圖3-11來說明。CLL00(a)(b)圖3-11可變技術係數下企業的擴張線
圖3-11中的C是技術係數可變情況下,企業成本增加時,要素最佳組合的線。
(a)圖是企業成本增加過程中使用的資本越來越多,對勞動的需求相對來說越來越少,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採用了資本密集型的技術類型;
(b)圖是企業成本增加過程中,使用勞動越來越多,對資本的需求相對平說越來越少,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採用了勞動密集型的技術類型。
技術進步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程度取決於以下因素:
①在生產等量產品時勞動與資本可以獲得何種程度的節約;②通過下調產品價格,以及企業利潤、勞動者收入的變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產品需求;③產業結構的調整速率。
技術進步對勞動需求的影響表現在:
①使企業能以較少的勞動投人生產既定的產品產量,減少勞動力需求量;②使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下降,產品銷量上升,產出規模擴大,從而使勞動力需求量增加。二、工資率變化與勞動力需求
工資率(Wages)的變化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既包括因勞動力與資本相對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的要素之間的替代效應,也包括因工資率變動,引起產品價格上漲,導致產品需求變化,而影響勞動力需求的規模效應。由於現實生活中更多地表現為工資率的上升,我們就以工資率上升結合圖型來說明這兩種效應。(一)工資率上升的替代效應
替代效應(SubstitutionEffect):
是指在產出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勞動的相對價格的變化導致的勞動力需求量的變化。例如,當工資率上升時,資本的價格相對來說就要下降,從而影響勞動力的需求,見圖3-12。KL0圖3-12工資率上升的替代效應
圖3-12表明,當工資率上升時,由於勞動與資本相對價格發生變化,等成本線變得更為陡峭,從而要素的最佳組合點上升,資本對勞動的替代,減少了對勞動力的需求。替代的程度取決於等產量線的曲率,等產量線曲率越大,這種替代性越強,從而在工資率上升時,資本對勞動力的替代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二)工資率上升的規模效應
規模效應(ScaleEffect):是指由於工資率上升引起的生產規模縮減所造成的勞動力需求減少。因為工資率上升會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從而減少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進而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如圖3-13所示PQ0S0S1D圖3-13工資率上升對產量的影響
工資率上升使產量減少的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一是:供給曲線移動的幅度二是:需求曲線的斜率三是:由技術水準所決定的等產量線移動的幅度。見圖3-14。L0圖3-14工資率上升的規模效應三、技術進步與勞動力需求在長期的定義中,除了各要素的相對價格及相互間的可替代程度外,技術進步(TechnicalProgress)也是影響勞動力需求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技術進步可以在生產同量同質的產品時,比以前投入較少的生產要素。如果用等產量曲線進行描述,技術進步的結果可以使等產量曲線向原點靠近,見圖3—15:圖3-15希克斯技術進步和等產量曲線的位移技術進步的三種類型
(一)希克斯技術進步在資本與勞動的比率既定的條件下,勞動的邊際生產力與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同比例上升,這樣的技術進步稱為“希克斯技術進步”,
(二)資本密集型(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在資本與勞動比率給定的條件下,資本邊際生產力的增加超過勞動邊際生產力的增加。如果資本與勞動的相對價格不變,資本裝備率上升。
(三)勞動密集型(資本節約型)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對勞動需求的影響表現在:①使企業能以較少的勞動投人生產既定的產品產量,減少勞動力需求量;②使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下降,產品銷量上升,產出規模擴大,從而使勞動力需求量增加。四、政府的特殊政策與勞動力需求(一)對特殊社會群體採取特殊就業促進政策的經濟效果
任何一種勞動力的需求都會受到其他類別勞動力價格的影響。如果政府對某些特定的社會群體採取特別的就業促進政策,將會對勞動力的總需求以及其他社會群體產生什麼影響呢?
假定資本是固定不變的,某國政府為了提高該國婦女的就業水準,要求相關企業必須按政府規定的男女比率雇用勞動者,否則將受到處罰。如果企業完全按照政府的政策行事,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何種經濟影響?
首先,從政府沒有任何性別雇用限制的狀態考察男女雇用量的決定因素。
設:男性勞動者為Lm女性勞動者為Lw男女勞動者各自的工資為Wm,Ww計畫完成產量Xo的等產量曲線為圖3—14中的AB線。在這條曲線上,令成本最小的點位於與等成本曲線CD相切的點h,此時,男性勞動者數量為Lmh,女性勞動者數量為Lwh。這樣,如圖3—16所示,男性勞動者的數量超過女性勞動者。圖3-16男女勞動者比率的指定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政府以促進女性勞動者就業為目標
將女性勞動者的雇用比率提升到OG線的位置,並要求相關企業加以實行,企業照此比率雇用了男女勞動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產量xo,必須雇用等產量曲線AB與直線OG的交點i的男性勞動者數量和女性勞動者數量。其結果男性勞動者數量從減少至,而女性勞動者數量從增至w。
思考:此時,企業的總成本將如何變化呢?通過點i的等成本曲線EF處於無政府限制時的等成本線CD的上方,增加的部分就是政府就業政策限制所造成的新的成本。這種成本的上升,並不完全由企業來承擔,其中有一部分要通過產品需求的變化,影響到勞動者和消費者。如果相關企業全部受到這樣的政策限制,那麼,工資的上升對產品需求所造成的影響,將使產品的供給曲線上移,令價格上升。這一部分成本由消費者來承擔。但是,如果政府僅限制某些特定企業,只要沒有相應的政府補貼,與其他企業相比,此類企業所增加的成本部分就只能由其自己承擔,從而使此類企業競爭力下降。這樣,此類企業的產量會隨著需求的減少,例如從xo減至x1,即等產量曲線從AB移至HI,由於規模效應發揮作用,勞動力的需求量隨之減少。
在等產量曲線HI上,達到被指定的男女勞動者的比率的點為點j,結果男女勞動者數量分別減至和。如果出現圖3—16所示的產品需求大幅度減少的情況,雖然政策目標是促進女性就業,但結果是不僅女性就業量下降,從降至,還造成男性就業量從大幅度下降至。如果這種現象存在,則公平與效率不可兼得。因此,在就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一定要充分考慮對產品需求的影響。(二)對特定勞動者發放工資補貼的經濟效果
(1)考慮一下企業支付的工資中的一部分由政府承擔的情況。(2)受到這種勞動力市場變化的影響,雇用得到工資補貼的勞動者的雇主所負擔的工資額降低。圖3-17對特定勞動者的工資補貼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在圖3—17中,以享受工資補貼的勞動者為橫軸La,其他勞動者為縱軸Lb,獲得工資補貼之前的企業的產量為xo,與此相對應的等產量曲線為AB,相對工資(Wa/Wb)以等成本曲線CD的斜率表示。此時,點h是企業的最低成本,企業雇用著享受工資補貼的勞動者lah和其他勞動者lbh。(三)最低工資法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最低工資的規定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如圖3-18所示:LW/P0L0L2L1W1/P0W0/P0DS圖3-18最低工資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在圖3-18中,市場均衡工資水準是W0/P0,企業勞動力需求量為L0。如果政府規定了最低工資水準是W1/P0,企業的勞動力需求量降為L1,在此工資水準上勞動力的供給量為L2,造成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有L2-L1數量的勞動力為非自願性失業。(四)稅收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⒈商品課稅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對於需求彈性小、供給彈性相對較大的商品,徵稅對勞動力需求影響不大。
對於需求彈性大、供給彈性相對較小的商品,商品課稅會導致勞動力需求下降。
稅收政策是政府調控經濟的手段,稅制設計不僅僅考慮的是效率因素,更主要的還應考慮公平因素。比如,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而奢侈品需求彈性大,從效率角度對生活必需品課稅要比對奢侈品課稅更好,但考慮到社會公平問題,政府往往是對奢侈品徵收更高的稅收。再如,實踐中政府對高收入者更多的消費課以更高的稅收,對低收入者更多的消費課以較低的稅收;對產生負外部性的商品消費課更高的稅,而對產生正外部性的商品課較低的稅。⒉所得課稅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對工資徵稅會影響工資率,從而影響勞動力需求,具體分析要從替代效應和規模效應兩個角度來進行。
替代效應:由於徵稅使工資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勞動與資本兩種要素的需求發生變化就是。
規模效應:徵稅使工資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企業產品的邊際成本發生變化,進行企業生產規模的變化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⒊稅收政策對勞動力需求總量及結構的影響
稅收政策對勞動力需求總量的影響取決於激勵效應和扭曲效應的對比激勵效應增加勞動力需求總量扭曲效應減少勞動力需求
稅收政策對勞動力需求結構的影響:
通過教育和培訓等方面採取相應的稅收手段,間接影響勞動力的素質,改善勞動力技術技能,從而解決高級勞動力需求的問題。第四節非利潤最大化企業與公共部門的勞動力需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並不是所有部門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例如公共部門。非營利部門由於其目標與營利企業不同,決定了其勞動力需求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以利潤最大化企業對勞動力需求的行為為依據,來分析這些企業、部門的勞動力需求行為。一、非營利企業的勞動力需求
非營利企業(Non-profitFir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沪教版课件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玉溪师范学院《数学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区域分析与规划》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书模板-无房证明
- 家用制冷电器具生产企业的账务处理-记账实操
- “能源变革”系列研究二:储能乘政策之风启航-海通证券
- 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年气血循环机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3年核电子产品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届河北保定一中高考数学试题考前指导卷
- 企业安全管理加强供应链安全与管理
- 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厂火灾安全管理与预防
-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 新版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
- 牙科治疗中的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
- 幼小衔接研讨会发言稿
-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四川创联专业技术人员学习-2023数字经济驱动与发展公需科目答
-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文献综述6000字】
- 催审稿邮件怎么写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