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_第1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_第2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_第3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_第4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33 鱼我所欲也(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专题33鱼我所欲也(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①恶(wū)乎:怎样。②造次:急促、仓猝。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其人舍然大喜B.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②上使外将兵D.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C.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D.①不以其道得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3.与【甲】文中“鱼,我所欲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5.【甲】【乙】两文阐述的观点是,请另举两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答案】1.B2.C3.A4.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②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5.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取义。参考示例:邓世昌誓死保家卫国,李大钊为信仰慷慨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邓稼先为科研事业奉献终生。(符合要求即可,只举出一例不得分)【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舍:①舍弃;②通“释”,解除,消除;B.患:均为“灾祸,祸患”;C.使:①假使,如果;②派遣;D.得:①感激;②大概,“得无”固定搭配,表推测;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B.与:均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C.为:①介词,为了;②介词,替,给;D.以:均为介词,用;故选C。3.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题干中的句子为判断句。句意:鱼是我所想要的。A.句式为倒装句。句意:这样之后,就知道常在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B.句式为判断句,“为”表判断。句意: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C.句式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D.句式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故选A。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非独”,不只,不仅;“是”,这;“勿丧”,不丧失;“耳”,罢了。②“去”,舍弃,背离;“恶”,咱们。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甲】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和【乙】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可以看出两文都在强调“义”“仁”,故两文的观点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取义。示例: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依然回国,献身祖国国防事业;文天祥不惧敌人威逼利诱,宁死不屈。【参考译文】【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乙】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摘自《<孟子>三章》)【乙】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①送匈奴使②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武益愈,单于愈益欲降之,匈奴乃徙武于北海④上无人处,使牧牴⑤,牴乳乃得归。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①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②匈奴使:指从前汉朝扣押的匈奴使臣。③受辞:受审讯,听取供词。④北海:在匈奴北境,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⑤牴(dī):公羊。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故患有所不辟也()

(2)留匈奴凡十九岁()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8.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于,乙文侧重。9.在中华民族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阅读乙文,简要说明“舍生取义”的品格在汉朝苏武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案】6.祸患,灾祸总共,一共7.(1)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2)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8.议论记叙9.示例: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宁可自杀,也不丧失气节,辱没使命;被扣留后,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须发全白,他一心向汉,不肯投降匈奴。【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祸;(2)句意: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凡:总共,一共。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如使:假如、假使;所欲:指所想要的的东西;甚:超过;得生者:指保全生命的方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2)屈节辱命:污损节操,辜负使命;虽:即使;归汉:指回到家乡。8.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甲文开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采用设喻说理的方式,孟子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自然而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主要侧重议论;乙文“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乙文主要写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宁死不降,牧羊十九年最终回到汉的内容,侧重记叙。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乙文“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可知,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宁可自杀,也不丧失气节,辱没使命;根据“匈奴乃徙武于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牴,牴乳乃得归。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可知,被扣留后,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须发全白,他一心向汉,不肯投降匈奴,不肯丧失“义”。【参考译文】【乙】天汉元年,汉武帝派遣苏武,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匈奴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苏武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其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0.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贼既至()11.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13.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句原文,加以证明。1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的呢?【答案】10.同“避”,躲避已经11.(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2)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1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13.【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14.(1)示例:文天祥宁死不向元军投降;苏武被扣于匈奴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史可法宁死不向清军投降,甘愿处死;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为变法流血牺牲……(写出一个即可)(2)示例:在危难关头,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作为国人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异:在和平时期,每个人都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付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故患有所不辟也”的句意是: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辟:同“避”,躲避。(2)“贼既至”的句意是:贼人已经来到。既:已经。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非独(不仅)、是心(这种心)、皆(全,都)、耳(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遂(于是,就)、还(回)、获全(获得保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的意思是:(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远来相视”省略了主语“荀巨伯”,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语句作答。【乙】文叙写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文章中“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体现荀巨伯是个“贤者”。荀巨伯的行为也符合【甲】文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和“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说的“贤者”的标准。14.开放性试题。(1)从积累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舍生取义”的事迹概括作答。如:文天祥被无军俘虏后,宁死不屈,拒绝降元;闻一多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等,答案是多元的。(2)“舍生取义”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做到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能从维护正义而不怕牺牲有角度来谈理解即可。答案为唯一。【参考译文】【乙】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胡人已经到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2023·辽宁朝阳·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哺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所恶有甚于死者(2)故患有所不避也(3)蹴尔而与之(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雕栏相望焉B.将枉于法/入则无法家拂士C.虽嗜鱼/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我能长自给鱼/自非亭午夜分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19.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答案】15.①讨厌,憎恨

②祸患,灾难

③踩踏

④同“德”,感恩、感激16.(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2)(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17.C18.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19.都是写在义和利之间如何抉择的问题。【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句意: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恶:讨厌,憎恨。(2)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3)句意:用脚踢给别人吃。蹴:踩踏。(4)句意:(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16.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1)非独:不仅仅;是心:这种心;丧:丧失;耳:罢了。(2)万钟:优厚的俸禄;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17.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动词,当宰相/副词,互相;B.名词,法律/形容词,遵守法度的;C.两个都是连词,“虽然”的意思;D.名词,自己/连词,如果;故选C。1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故断为: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19.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根据甲文“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知,甲文强调的是在利益面前,要有所取舍,要做符合礼义的事情;根据“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可知,乙文中公孙仪面对别人赠送的鱼,由于担心受制于人而并没有接纳。因此两文都是写在不义利益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参考译文】【乙】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他却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歪曲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二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出自《墨子·贵义》)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3)必不为。何故

(4)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2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万事莫贵于义。2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23.两文都运用了(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的观点。24.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答案】20.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同“避”,躲避什么如,比得上21.(1)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2)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22.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23.比喻论证万事莫贵于义24.“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解析】2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1)句意为: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句意为: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辟:同“避”,躲避。(3)句意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何:什么。(4)句意为: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若:比得上。2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句重点词:乡,同“向”,原先,从前;得,同“德”,感激。句意为: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2)句重点词:莫,没有;贵,宝贵。句意为: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2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据此断句为: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甲】文中,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乙】文中,墨子把万事比作鞋和帽子,把义比作手足,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也”的论点,由此可见,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24.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理解。先解释“义”的内涵。再谈”义“在今天的意义。文中的“义”本义是正义(舍生取义)、道义(不为自己而收万金之礼)、人的骨气(不吃嗟来之食的内容)。因为正义、道义、人的骨气,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放在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为了人民、集体、国家的利益都是必须坚持的,这些利益高于一切。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生活实际,阐述这种正义的具体含义,并能结合具体实例,表述这种“义”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奉行即可。【参考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2023·安徽宣城·校联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乙】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蹴尔而与之(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乡为身死而不受(4)适有之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亦不可以已乎?(2)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27.【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所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28.【甲】文中的“乞人”和【乙】文中的“王荆公”都可谓保持了本心。联系两文,说说人想要保持本心,应该怎样做。【答案】25.(1)踩踏。(2)同“辨”,辨别。(3)同“向”,先前、从前。(4)恰好,正好。26.(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2)您的病非这药不能治。27.议论记叙28.示例:①坚持做人的原则,坚守底线,拒绝金钱、名誉等诱惑;②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立自强;③心中有大爱,关心身边的人,关注弱势群体。【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1)句意:踩踏过才给人家。蹴:踩踏。(2)句意:(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辩:同“辨”,辨别。(3)句意: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4)句意:刚好有这种人参。适:恰好,正好。2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是亦,这种做法;已,停止。(2)疾,病;此,这。27.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甲文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行人、气概和见利忘义的人,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主要是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叙述了王荆公拒用人参的故事,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根据甲文中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得:坚持原则,拒绝金钱的诱惑。根据甲文中的“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可得:管好自家的人,管好身边的人,关注弱势群体。根据乙文中的“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可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保持本心。【参考译文】【乙】王荆公(王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却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荆公几两,荆公不接受。有人劝王荆公说:“您的病,没有这药不能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这些)药物不值得(不用)推辞。”荆公曰:“我平生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最终没有接受。(2023·广西梧州·统考二模)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注】①值:恰逢。②止:停留。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死亦我所恶

货恶其弃于地也B.所恶有甚于死者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C.败义以求生

齐师败绩D.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以刀劈狼首30.下列对【甲】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凡可以得生者”。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C.“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的“本心”指是“舍生取义”之心。3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32.【甲】文运用了许多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两相对的句子,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请从文中找出一例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3.孟子认为在“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时,应舍生取义。请简要说说荀巨伯是怎样践行这一主张的?【答案】29.C30.D31.(1)我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意对即可)(2)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进入了讲道义的国家。(意对即可)32.①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好处:通过对比使人一目了然,且句式齐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有气势。33.荀巨伯探望重病的朋友,这是“义”。遇上胡贼攻打郡城,朋友劝他离开,他却冒着生命危险留下陪病友,这就是舍生取义。最后感动敌人,化险为夷。【解析】29.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A.厌恶/厌恶;B.比/比;C.败坏/战败;D.用/用;故选C。3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D.有误,“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故选D。31.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1)“欲(喜爱的)”“故(所以)”“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2)“无义(不懂道义)”“而(表转折,译为‘却’)”“有义(讲道义)”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32.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及其作用的分析。文章运用了许多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两相对的句子,任意摘抄一句即可。如: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些句式形成正反对比,使文章行文流畅,音韵和谐,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突出中心。3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文中“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可知,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这是“义”;“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可知,荀巨伯不肯舍弃朋友而去,情愿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他在生死关头先人后己,对友忠诚,坚守信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他”的“义”的感召下,敌军撤退,全城得以保全。【参考译文】乙: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进入了讲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3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陈谏议:陈省华,字善则,北宋谏议大夫。3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因诘仆

(2)谏议遽召子3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38.陈谏议的“古仁人之风”体现在哪里?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答案】34.(1)祸患或灾难(2)丧失(3)同“辨”,辨别35.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36.(1)责问(诘问)

(2)马上,赶快

(立刻)(立即)37.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38.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商人买走了,他还叫人追回来,把钱退给商人,而目要求家人把马养到终老。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1)句意: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患:祸患,灾难。(2)句意: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丧:丧失。(3)句意: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辩:同“辨”,辨别。3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乡,同“向”,从前;穷乏者,穷困的人;得,同“德”,感恩、感激;已,停止。36.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1)句意:因此诘问仆人。诘:责问,诘问。(2)句意:陈谏议立即叫来儿子。遽:马上,赶快,立即。37.本题考查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句意:你是朝中重臣,家中手下尚且不能制止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驯服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汝为贵臣”中“汝”做主语,“为”是谓语,“贵臣”做宾语,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和后文断开;“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和“是移祸于人也”同为三个完整的句子,中间应断开;故断句为: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38.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阅读启示。从文中“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分析可知,陈谏议得知自己家的劣马被儿子卖掉了,担心别人不能驯服劣马而受伤,便训斥儿子,并立即让人追回马匹,退给人钱财,并且一直把这匹马养到老死,这是他“古仁之风”的体现。从“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可知陈谏议家中的马家里人都不能驯服,儿子也知道,但还是把马卖给了商人,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陈谏议知道后急忙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儿子把很烈的马卖给了商人,陈谏议担心商人驯服不了,急忙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还给商人,体现了他做事考虑周全,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欺骗他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的启示。【参考译文】【乙】南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格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陈谏议走进马棚,没有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了商人。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立即叫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仆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饲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急忙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还给商人。他告诫仆人要把这匹马养到老死。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代贤仁之士的风度。(2023·广西柳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卫。遂移兵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节选自《朱史·文天祥传》,有删改)【注释】①弘范:即张弘范,元军元帅。②捍:保卫。③泫然(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3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生亦我所欲

从民欲也(《陈涉世家》)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D.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40.下列对于【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出自儒家经典《孟子》,选文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儒家的人生观。B.【甲】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C.【乙】文中记录元朝皇帝不忍赐死文天祥,是为了侧面衬托其对南宋的忠心令人折服。D.【乙】文中文天祥以《过零丁洋》回应张世杰的招降,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志向,令人敬仰。4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42.根据文章内容,甲文的论点是什么?孟子善于将抽象难懂的道理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论证,请结合【甲】文第1段的内容具体分析。43.曹植说:“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苏轼说:“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你结合以上两文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坚持这种“义”。【答案】39.B40.D41.(1)高官厚禄却不分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2)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叛离他的父母,这可能吗?42.【甲】论点为舍生取义;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和“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观点形象地用“鱼”和“熊掌”进行论证,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这一道理。43.曹植的话是羡慕品德高尚的人,苏轼的话说义比千金还要贵重;(可答可不答)甲文,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乙文文天祥则是为民族大义而死。他们所说的义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坚持正义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坚守的道德准则,今天我们仍需坚持和发扬光大。【解析】39.考查文言词语理解。A.想要的/愿望;B.都意为“比”;C.坚决/固执;D.使臣/命令;故选B。4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有误,结合【乙】文“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可知,张弘范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写《过零丁洋》回应张弘范;故选D。4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则:就;加:益处;(2)吾:我;捍:保卫。4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要求学生结合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生动形象的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结论,进行比喻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4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甲】文,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曹植的话是羡慕品德高尚的人,苏轼的话说义比千金还要贵重,文天祥则是为民族大义而死,他们所说的义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今天仍然需要坚持这种“义”。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参考译文】【乙】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文天祥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叛离他的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着把它放在一边。张弘范攻破厓山后,元军大摆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作为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弘范认为他的话合乎正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得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于是把文天祥转交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起来……天祥临刑的时候很从容,对看守他的士兵说:“我的使命完成了!”朝南方跪拜而从容就义。(2023·广东惠州·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孟子·告子上》)4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万钟于我何加焉(2)乡为身死而不受(3)此之谓失其本心4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4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今谓人曰(2)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4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48.[甲][乙]两文阐述的观点和引出论点的方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文段作具体说明。【答案】44.(1)益处

(2)同“向”,先前,从前

(3)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45.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46.(1)对……说

(2)比得上47.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48.(1)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甲】文阐述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阐述的点是“万事莫贵于义”;(2)两文都采用比喻论证提出中心论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设喻。【解析】4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1)句意: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加:益处。(2)句意: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3)句意: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4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作答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尔:语气词。而:连词,表修饰。与:给。之:代词,代指行道之人。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弗:不。蹴:用脚踢。乞人:乞丐。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4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1)句意:现在对别人说。谓:对……说。(2)句意: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不若:比得上。4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应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以及关键字词来分析。“何故”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所以它后面要断开;“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中的“也”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也”后面应断开;“是贵义于其身也”中的“是”是谓语动词,它的前面没有主语,因此“是”的前面要断开。“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故断句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4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写作手法。结合【甲】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将“鱼”“熊掌”分别比作“生”和“义”,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舍身取义”的观点;结合【乙】文“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可知,这里也运用了比喻论证,由“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天下不如生命珍贵”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论点。【参考译文】【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又说:‘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干这件事吗?’那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了。”(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4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2)二者不可得兼()(3)万钟于我何加焉()5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①,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②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③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庄子·孔子谓颜回曰》)【注释】①居卑:所处的地位低下。②飦〔zhān〕,稠粥,稀的叫粥。③愀〔qiǎo〕然,表情变化的样子。5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胡不仕乎()(2)是丘之得也()5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53.【甲】文主要表达了孟子什么观点?人生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在多种诱惑面前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坚守“本心”?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答案】49.辟(同“避”,躲避)兼(同时)加(益处、好处)50.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而不愿接受。51.仕(做官)得(收获)52.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53.(1)观点: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2)①【甲】:不为优厚的俸禄/“万钟”所动,才能坚守礼义,要有羞恶之心;②【乙】:不因贫穷而改变,不为功名利禄诱惑,才能坚守自己的志趣,做到安贫乐道。【解析】49.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辟:同“避”,躲避。(2)句意为: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兼:同时。(3)句意为: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加:益处、好处。50.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