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间的作用力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2/wKhkGWW04CuAWo4QAAL2Ivye6xc966.jpg)
![颗粒间的作用力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2/wKhkGWW04CuAWo4QAAL2Ivye6xc9662.jpg)
![颗粒间的作用力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2/wKhkGWW04CuAWo4QAAL2Ivye6xc9663.jpg)
![颗粒间的作用力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2/wKhkGWW04CuAWo4QAAL2Ivye6xc9664.jpg)
![颗粒间的作用力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2/wKhkGWW04CuAWo4QAAL2Ivye6xc9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重力沉降设备1、降尘室
借重力沉降从气流中除去尘粒的设备称为降尘室。
令l——降尘室的长度,m;h——降尘室的高度,m;b——降尘室的宽度,m;u——气体在降尘室的水平通过速度,m/s;Vs——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即含尘气通过降尘室的体积流量),m3/s。颗粒沉降所需沉降时间为
则气体的停留时间为Hbluu
t1精选可编辑ppt2精选可编辑ppt沉降分离满足的基本条件为
T≥Tt或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
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bl及颗粒的沉降速度ut有关,而与降尘室高度h无关。故降尘室应设计成扁平形,或在室内均匀设置多层水平隔板,构成多层降尘室。多层降尘室生产能力:VS≤(n+1)ut·lb3精选可编辑ppt2、〖说明〗沉降速度ut应按需要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计算;气流速度u不应太高,以免干扰颗粒的沉降或把已经沉降下来的颗粒重新卷起。为此,应保证气体流动的雷诺准数处于滞流范围之内;降尘室结构简单,流动阻力小,但体积庞大,分离效率低,通常仅适用于分离直径大于50μm的颗粒,用于过程的预除尘。多层降尘室虽能分离细小的颗粒,并节省地面,但出灰麻烦。4精选可编辑ppt3、降尘室的计算
降尘室的计算
设计型操作型已知气体处理量和除尘要求,求降尘室的大小
用已知尺寸的降尘室处理一定量含尘气体时,计算可以完全除掉的最小颗粒的尺寸,或者计算要求完全除去直径dp的尘粒时所能处理的气体流量。5精选可编辑ppt例1拟采用降尘室回收常压炉气中所含的固体颗粒,降尘室底面积为10m2,宽和高均为2m,炉气处理量为4m3/s。操作条件下气体密度为0.75kg/m3,粘度2.6×10-5Pa·s,固体密度为3000kg/m3。求(1)理论上能完全捕集下来的最小粒径;(2)粒径为40μm颗粒的回收百分率;(3)若完全回收直径为15μm的尘粒,对降尘室应作如何改进?
解:(1)能完全分离出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假设沉降属于滞流区,因而能除去最小颗粒直径:核算沉降流型
∴原假设正确6精选可编辑ppt(2)直径为40μm的颗粒必在滞流区沉降,其沉降速度ut′:
因气体通过降尘室的时间为:T=lb·H/VS=10×2/4=5s故理论上直径40μm的颗粒在此时间内沉降高度
设降尘室入口炉气均布,在降尘室入口端处于顶部及其附近的d=40μm的尘粒,因其ut<0.4m/s,它们随气体到达出口时还没有沉到底而随气体带出,而入口端处于距室底0.503m以下的40μm的尘粒均能除去,所以40μm尘粒的除尘效率:η=H′/H=0.503/2=25.15%
7精选可编辑ppt(3)要完全回收直径为15μm的颗粒,则可在降尘室内设置水平隔板,使之变为多层降尘室。降尘室内隔板层数n及板间距h的计算为:取n=28,则隔板间距h=H/(n+1)=2/29=0.069m因而在原降尘室内设置28层隔板理论上可全部回收直径为15μm的颗粒。8精选可编辑ppt球形度对于球形颗粒,φs=1,颗粒形状与球形的差异愈大,球形度φs值愈低。对于非球形颗粒,雷诺准数Ret中的直径要用当量直径de代替。颗粒的球形度愈小,对应于同一Ret值的阻力系数CD愈大但φs值对CD的影响在滞流区并不显著,随着Ret的增大,这种影响变大。1.3.3非球形颗粒在重力场中的自由沉降9精选可编辑ppt习题:拟采用降尘室除去常压炉气中的球形尘粒。降尘室的宽和长分别为2m和6m,气体处理量为1标m3/s,炉气温度为427℃,相应的密度ρ=0.5kg/m3,粘度μ=3.4×10-5Pa.s,固体密度ρS=400kg/m3操作条件下,规定气体速度不大于0.5m/s,试求:1、降尘室的总高度H,m;2、理论上能完全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尺寸;3、粒径为40μm的颗粒的回收百分率;10精选可编辑ppt解:1)降尘室的总高度H2)理论上能完全出去的最小颗粒尺寸
用试差法由ut求dmin。假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
11精选可编辑ppt核算沉降流型
∴原假设正确
3、粒径为40μm的颗粒的回收百分率粒径为40μm的颗粒定在滞流区,其沉降速度
12精选可编辑ppt气体通过降沉室的时间为:
直径为40μm的颗粒在12s内的沉降高度为:
假设颗粒在降尘室入口处的炉气中是均匀分布的,则颗粒在降尘室内的沉降高度与降尘室高度之比约等于该尺寸颗粒被分离下来的百分率。直径为40μm的颗粒被回收的百分率为:
13精选可编辑ppt1.4颗粒间的作用力1.4.1分子间的范德华力1.4.2颗粒间的范德华力1.4.3颗粒间的毛细力1.4.4颗粒间的静电力14精选可编辑ppt固体颗粒容易聚集在一起,尤其是细颗粒——颗粒之间存在附着力粉体的摩擦特性、流动性、分散性、可压缩性等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颗粒间的范德华力附着水分的毛细管力颗粒间的静电力磁性力颗粒表面不平引起的机械咬合力15精选可编辑ppt概述3、作用(附着)力是指颗粒与平面、颗粒与颗粒等之间,垂直作用于接触面的相互引力。4、实际的粉体粘着和团聚性,通常认为与作用在颗粒上的力相平衡(在重力作用下是颗粒的自重)。2、固体颗粒是非常容易聚集在一起的,尤其当颗粒很细小的时候,这充分说明颗粒与颗粒之间存在着作用(附着)力。1、分散与凝聚是颗粒群中粒子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状态。16精选可编辑ppt1.4.1分子间引力——范德华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范德华吸引位能与分子本身有关的引力常数分子间距
小分子能聚集并规则地排列成分子晶体(大分子),且各种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硬度等不同,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存在――即分子间力或称范德华力
(荷兰,1873年)(1)取向力(2)诱导力(3)色散力
永远存在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是吸引力,作用能量约比化学键小1-2数量级;力的作用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经常是以色散力为主。17精选可编辑ppt分子间的范德华力(vanderWaalsinteractionforce)来源: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取向力二个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将同极相斥而异极相吸,定向排列,产生分子间的作用力诱导力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的作用下,发生极化,产生诱导偶极,然后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相互吸引而产生分子间的作用力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由于组成分子的正、负微粒不断运动,产生瞬间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出现瞬时偶极,瞬时偶极间的作用力18精选可编辑ppt分子间的范德华力(vanderWaalsinteractionforce)来源: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极性分子间有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有色散力和诱导力;非极性分子间只有色散力。实验证明,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只有偶极矩很大的分子(如水),取向力才是主要的;而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P19表1-11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常数19精选可编辑ppt1.4.2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两个颗粒的吸引位能相应的引力一、Hamaker理论微粒可以看做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Hamaker假设,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等于组成它们的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加和。
分子之间的VanderWaals作用,指的是以下三种涉及偶极子的相互作用:此三种相互作用全系负值,即表现为吸引,其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20精选可编辑ppt
两个直径为1um的球形颗粒在表面间距为0.01um时的相互吸引力为4X10-12N;如果颗粒的密度大到为10X103Kg/m3,直径为1um的一个颗粒所受的重力为5X10-14N,因此颗粒的相互引力比重力大得多,两个这样的颗粒不会因为重力产生分离。结论21精选可编辑ppt注意1、上述公式严格适用于真空中的两个颗粒,有时也近似适用于空气中的情况。2、其他介质中,需要使用有效的Hamakar常数,其近似表达式为3、有效Hamakar常数比在真空中的常数小一个数量级。若固体与液体的物质本性接近,即A11与A22越接近,则A越小。因此溶剂化极好的颗粒之间就不存在这种吸引力。作为介质颗粒在真空中的Hamakar常数固体颗粒在真空中的Hamakar常数22精选可编辑ppt注意4、这些范德华力及其产生的位能随着颗粒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23精选可编辑ppt当颗粒表面吸附环境气体时,将增加颗粒间的范德华力。二、吸附气体的影响相应的引力气体吸附常数24精选可编辑ppt当颗粒相互接触时,接触点有变形时,将增加范德华力。三、颗粒粗变形的影响变形后接触面积颗粒的接触直径
颗粒的接触面积增加,就增加了颗粒间距离较近的分子数,从而增加了颗粒间的引力势能。原因:25精选可编辑ppt范德华力随颗粒表面粗糙度半径的增加而迅速衰减。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半径
R,<10nm,F主要是母颗粒的Waals力;
R,>100nm,F主要是表面粗糙度与另一颗粒的Waals力;26精选可编辑ppt
图颗粒间的附着水分
实际的粉末往往会含有水分,所含的水分有化合水分(如结晶水)、表面吸附水分和附着水分等,附着水分是指两个颗粒接触点附近的毛细管水分。1.4.3颗粒间的毛细力
水的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将引起对两个颗粒之间的牵引力,有时也称为毛细管力。实际上,这种颗粒间的联结力是毛细管的负压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
27精选可编辑ppt颗粒间的毛细力当粉体暴露在湿空气中时,颗粒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当空气的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时,不仅颗粒本身吸水,而且颗粒间的空隙也将有水分凝结,在颗粒接触点处形成液桥(liquidbridge)。形成液桥的临界湿度不仅取决于颗粒的性质,还于温度和压力有关。实验研究表明,形成液桥的临界湿度在60-80%之间。28精选可编辑ppt粒子表面的亲水力比较强、空气的湿度大,则水膜的厚度越厚1、由于蒸汽压的不同和粉体颗粒表面不饱和力的作用,大气中的水分子因凝结或者吸附在颗粒的表面,形成水膜(厚度取决于粒子表面的亲水程度和空气本身的湿度)。2、粒子表面的水分多到粒子接触点处形成环状的液相时,就开始产生液桥力,这样又会加速颗粒的聚集。随着液体的增多,粒间液相还可形成多种不同的状态。29精选可编辑ppt摆动状态链索状态毛细管状态浸渍状态图颗粒间液相状态颗粒间液相状态颗粒接触点上存在透镜状或环状的液相,液相互不连续随着液体量增多,环张大,颗粒空隙中的液相相互连结成网状,空气分布其中颗粒群浸在液体中,存在自由液面颗粒间的所有空隙被液体充满,仅在粉体层表面存在气液界面30精选可编辑ppt什么是液桥:液桥的形成原因:
1、粉体与固体或粉体颗粒相互间的接触部分或间隙部分存在液体时,称为液体桥。2、由液体桥所产生的颗粒间的附着力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压形成的(所谓毛细管压是由曲面的内外压差形成的负压)。
1、由于水蒸气的毛细管凝缩。(1)过滤、离心分离造粒等单元操作过程中形成;(2)在大气压下存放粉体时(3)单元操作中的液桥力大2、液桥力的大小同湿度,即同水蒸气吸附量有关。3、吸附量和液体桥的形式取决于粉体表面对水蒸气亲和性的大小、颗粒形状以及接触状况等。液桥31精选可编辑ppt1-130当颗粒间形成液桥时,由于表面张力和毛细压差的作用,颗粒间将有作用力存在,称为毛细力。颗粒间毛细力的计算公式为:表面张力32精选可编辑ppt33精选可编辑ppt1-131考虑几何关系:34精选可编辑ppt1-1331-132当颗粒尺寸相等时,即β=1,颗粒间的毛细力变为:当颗粒与平面接触时,即β→∞,颗粒与平面的毛细力变为:35精选可编辑ppt
1、液体桥的破坏,是出现在最窄的断面上,通常情况下,较小的力就能在液体桥最窄的断面产生破坏。结论玻璃球半径r(um)钳角
毛管负压p(N)表面张力
(N)附着力F(N)自重(N)F/自重10000.1626.37X10-41.27X10-66.38X10-41.03X10-46.191000.5116.33X10-54.02X10-76.37X10-51.03X10-76.18X102101.626.20X10-61.26X10-76.33X10-61.03X10-106.15X10415.105.81X10-73.91X10-86.20X10-71.03X10-136.02X1062、玻璃球的大小与附着力36精选可编辑ppt
当介质为不良导体(如空气)时,浮游或流动的固体颗粒(如合成树脂粉末、淀粉)或纤维往往由于互相撞击和磨擦(如研磨、喷雾法等操作过程中)或由于放射性照射以及高压静电场等作用(主要指气态离子的扩散作用)产生静电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镀液性能》课件
- 2025年长沙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企业文化与财务管理模板
- 咨询业态势剖析模板
- 师专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 小学语文低年段“说写融合”的要求及教学策略
- 安全运维管理中的密码管理
- 考学个人申请书
- 申请医保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项目支出明细
- 元宇宙视域下非遗保护与传播途径探究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运营合同范本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家庭燃气和煤气防火安全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员工作培训
- 初三物理常识试卷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办公用品价格清单
- 公司银行贷款申请书范文
- DB3713T 340-2024 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