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尚书》记载:“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A.天人合一 B.君权神授 C.王位世袭 D.敬天保民[答案]D[解析]材料“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体现的是对民生的重视,即敬天保民思想,D项正确;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思想与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关,排除AB项;材料未涉及王位世袭,排除C项。故选D项。2.以下文字节选于某位学者的著作。文中的“政治格局”()当西周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时,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革。从春秋时代开始,这场变革在政坛上就以霸权迭兴的场景,雄贯古今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霸权迭兴打破了政治格局。A.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B.是贵族政治的重要体现C.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维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从春秋时代开始,这场变革在政坛上就以霸权迭兴的场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下形成的贵族政治逐渐瓦解,文中的“政治格局”是贵族政治的重要体现,B项正确;春秋时期没有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进行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排除D项。故选B项。3.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这里的“本”是指()A.世袭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答案]D[解析]材料“《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度趋向崩溃,这里的“本”是指分封制,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世袭制、井田制,排除AB项;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材料主要反映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被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4.下表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 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官员任免、统治集团及官僚品阶来看,秦朝时期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开创了治国理政的新模式,D项正确;材料与加重百姓负担无关,排除A项;避免了、杜绝了等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故选D项。5.下面是秦朝《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其史料价值在于()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为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A.证明秦朝百姓赋役负担较轻 B.说明秦朝很重视法制建设C.帮助了解秦朝对民众的管理 D.展现秦朝书法艺术的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中《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是对秦朝户籍政策描述,其史料价值在于帮助了解秦朝对民众的管理,C项正确;秦朝的百姓负担较大,排除A项;材料与秦朝重视法制建设无关,排除B项;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排除D项。故选C项。6.春秋战国到汉朝前期,儒学倡导的居丧三年之制只是一种道德良俗;汉代中后期,丁忧俗制(即居丧三年)上升到律令高度。这种变化说明()A.儒学教化功能增强 B.政府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增强C.道德风气日渐败坏 D.法家思想逐渐融入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汉代丁忧俗制(即居丧三年)上升到律令高度,体现了重视孝道的儒家思想,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增强,排除B项;丁忧俗制反映重视孝道,无法体现道德风气日渐败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法家思想逐渐融入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7.北魏时期《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当时流行的歌谣也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以上诗作、歌谣可用于研究()A.北魏灭亡的原因 B.北魏诗歌的演变C.迁都洛阳的背景 D.唐诗兴起的渊源[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平城恶劣的自然条件,可用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与北魏灭的原因、北魏诗歌的演变及唐诗的兴起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8.《新唐书》记载:“文宗曰:公‘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唐代北方门阀士族)这说明唐代()A.婚姻观念受科举制度影响 B.门阀士族仍有较大的影响力C.皇权受地方门阀士族制约 D.科举制未成为主要选官制度[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唐代时期民间的婚姻更重视出身门第,唐文宗哀叹皇室不如北方的门阀士族地位,由此说明当时门阀士族仍然有较大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说明唐代的婚姻观念受门第影响,而非科举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婚姻的情况,没有体现皇权受地方门阀士族制约,排除C项;唐代的选官制度已经主要是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B项。9.王安石认为,“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然今欲理财,则须使能,天下但见朝廷以使能为先,而不以任贤为急,但见朝廷以理财为务,而於礼义教化之际有所未及,恐风俗坏,不胜其弊,自古未有政事修而财用不足、远人不服者。”基于此,王安石()A.实行将兵法 B.采取青苗法 C.推行保甲法 D.改革科举制[答案]D[解析]根据“然今欲理财,则须使能,天下但见朝廷以使能为先,而不以任贤为急”可知,王安石以任贤和礼义教化为急,为此,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并增加法科,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D项正确;将兵法、保甲法是军事措施,青苗法是经济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0.《金史·选举志》记载:“天会五年(1127年),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五月,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天德三年(1151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这表明金朝()A.重视词赋文学发展 B.融合前朝科举制度C.因地制宜强化管理 D.极力推进民族平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北选是指金朝采用南北方不同的科举取士方法,希望得到汉族士人的支持;后来南北选为一,说明金朝因地制宜强化管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体现重视词赋文学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金朝对前朝科举制度的继承,得不出融合前朝科举制度,排除B项;金朝本来就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1.北宋时,苏南地区已经实现一年稻麦两熟;南宋时,一年稻麦两熟在江南很普遍,亩产一般都能达到100公斤,最高达到300公斤。这一状况()A.有益于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改变了宋代积弱局面 D.推动了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根据材料中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及时间来看,这主要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关,A项正确;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宋朝一直处于积贫积弱的状况,排除C项;宋朝时期的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大凡物理有常、有变……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这说明()A.传统科技是理学基础 B.理学思想影响传统科技C.理学非常注重实事求是 D.儒家伦理观念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因此根据材料“推此而求,自臻至理”可知,理学思想对传统科技的影响,B项正确;理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排除A项;理学侧重于理论层面,排除C项;材料与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明史·食货志》将明太祖立法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这表明明太祖()A.力图消除百姓贫富差距 B.遏制地方割据促进统一C.追求法制化的治理模式 D.国家治理重视民生关怀[答案]D[解析]材料“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的意思是吸取元末贫富差距大,富人欺压穷人,注意保护贫民抑制豪强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的教训,说明国家治理重视民生关怀,D项正确;材料与消除贫富差距无关,排除A项;明朝已经实现国家统一,排除B项;材料与追求法制化治理模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明中后期出现了专门记录商人经商体验的实用图书,闽商李晋德曾撰《客商一览醒迷》和《天下水陆路程》两书,于祟祯八年(1635年)合刊成一本书,名《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记述商业交通活动中的经验技巧和活动指南。这反映了当时()A.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B.图书出版行业昌盛C.商人读书氛围浓厚 D.经世致用思潮兴起[答案]A[解析]材料“明中后期出现了专门记录商人经商体验的实用图书”“记述商业交通活动中的经验技巧和活动指南”体现的是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因此出现专门记录商人经商体验的实用图书,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图书出版行业的昌盛,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商人读书氛围浓厚的结论,排除C项;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图是康熙帝命画师画的耕图系列中的一幅。该图融合了西洋画法并附有康熙帝亲题的诗《初秧》:“一年农事在春深,无限田家望岁心。最爱清和天气好,绿畴千顷露秧针。”康熙此举意在()A.宜扬西洋画法 B.强调满汉一体 C.教化劝导农桑 D.普及诗词文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其中康熙帝亲题的诗《初秧》是对农桑种植的肯定,旨在教化劝导农桑,C项正确;材料与宣传西洋画法、强调满汉一体及普及诗词文化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6.毛泽东曾指出:“中国过去的3000多年是封建社会,但现在(鸦片战争以来)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已经变化了。”这里的“变化”源自()A.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革命任务增加反帝内容 D.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伴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革命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D项正确;自然经济此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7.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这一运动()A.引发政府权力结构变化 B.促使救亡图存成为共识C.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路线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这场农民起义推动了汉族地主势力的崛起,引发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救亡图存成为共识是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仍然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A项。18.1902年,梁启超在《拟讨专制政体檄》中指出:“对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我辈今组织大军,牺牲生命……壮行何畏,师出有名,爱声其罪,布告天下,成使闻知。”由此可知梁启超()A.有意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B.完全否定改良道路C.主张暴力手段改变政体 D.深刻反思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材料“……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我辈今组织大军,牺牲生命”体现的是梁启超反对专制体制,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改变政体,C项正确;梁启超并未主张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与反思传统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有学者认为,(晚清)三十年来中国的新政,始终以海防为中心。经过长期经营,多以为纵不能抗衡西方大国,要足以与日本相敌,而事实证明大为不然。“事实大为不然”所带来的影响是()A.清政府改革政治体制 B.民主革命思想的勃兴C.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践 D.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晚清三十年的新政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富国强兵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救亡图存兴起,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思想勃兴,B项正确;清政府改革政治体制是预备立宪,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排除CD项。故选B项。20.以下是晚清时期流行小说的部分内容摘录。从内容看,这些小说的作者意在()内容摘录《新水浒》戴宗向林冲和鲁智深解说自己的“神行法”都是“电气”的功劳,人身上的血液一经过电气的触发就能快速运行,所以能够日行五至八百里。《新野叟曝言》文素臣已经藉由“科学”这一-强大式器征服了欧洲七十二国,继而乘坐“醒狮舰“一路翱翔至月球上,将中国“黄龙国旗”插在了月球的山顶。《电世界》“电学大王”黄震球则从陨石中提炼出一种能够在空中发电的金属原质,并用其制作出一支新式的电气枪,将欧洲的上千飞行舰队都射落在太平洋底,又将西威国的都城焚成一片焦土,这位电王实在是人如其名,威震地球。A.繁荣科幻小说 B.倡导白话运动 C.推进产业革命 D.宣扬科学救国[答案]D[解析]从晚清时期流行小说的部分内容摘录来看,主要宣言的科学发展的影响,结合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来看,主要是为了宣扬科学救国,D项正确;材料与繁荣科幻小说、推进产业革命无关,排除AC项;倡导白话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排除B项。故选D项。21.下图是丰子恺在民国时期创作的漫画《某父子》。从社会习俗演变的角度看,该漫画体现出的社会特征是()A.新旧杂陈 B.中西交融 C.殖民色彩 D.新陈代谢[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走在前面的子身穿西装,走在后面的父身着传统服饰,由父子二人的服饰可知当时的社会特征是新旧杂陈,A项正确;二人服饰体现的是新旧杂陈,“交融”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B项;根据二人的服饰无法看出具有殖民色彩,排除C项;父的服饰是传统服饰,并没有被取代,因此不能说明是新陈代谢,排除D项。故选A项。22.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刊发《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又发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这些现象()A.促使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加速了工农民众的觉醒C.全面消除了知识分子思想分歧 D.改变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后,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文章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的建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加速了工农民众的觉醒,B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破产A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项;介绍马克思主义文章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的建立,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23.1931年9月20日,中共发表宣言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9月22日,中共中央又通过决议,提出武装群众,成立反帝组织,在东北策划游击战争。这说明()A.中共率先擎起抗日大旗 B.全国抗战局面由此形成C.中共倡导建立统一战线 D.民族矛盾已成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九一八事变后###的态度来看,###积极组织抗日武装,率先擎起抗日大旗,A项正确;此时仍然是局部抗战,排除B项;材料与建立统一战线无关,排除C项;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华北事变后,排除D项。故选A项。24.下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授予各抗日根据地的英模人数统计。数据变化表明()年份《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辞典》《八路军二级军区以上领导机关授予的英雄模范名录》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13…1937年7月至1942年5月1546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149326A.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C.中共借此反击国民党反共阴谋 D.中共努力推进全民族抗战[答案]D[解析]抗战时期,***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战,并为抗战英雄授予英模称号,表明中共努力推进全民族抗战,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排除A项;1931年9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1938年10月至1944年是相持阶段,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5.下图为某一时期人民军队的作战示意图。这一战役是()A.百团大战 B.渡江战役 C.淞沪会战 D.淮海战役[答案]B[解析]从图片反应的是百万雄狮渡大江的历史事实,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长江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B项正确;1940年百团大战,地点在华北,排除A项;淞沪会战地点是上海,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排除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舂秋政治家管仲认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孔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后世的儒家经典,历史教育蕴含其中。汉武帝诏令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诗》《书》《易》《礼》《春秋》作为教学内容,其中《春秋》就是鲁国编年史。唐高祖李渊即位不久,就组织人专门修史,目的在于“考论得失,究尽变通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代设有太学、国子学等学校,学生都必须读《春秋》《国语》等史书。开科取仕将《左传》等史书列入考试范围,在考策论时,常以历史典故作为题目。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著书目的在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此书成为宋代及后代学校的重要教材。宋代科举考试“每至命题考试,主典籍而参以正史”。元朝在京师设立蒙古国子学,用蒙文编译《贞观政要》等史籍,供蒙古官僚子弟学习。明代的学校将《资治通鉴》等史书列入教材,要求学生阅读。清代统治者规定将《资治通鉴》作为学校学生的教科书。——梁励《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历史教育有哪些特点?(2)说明古代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答案](1)历史教育蕴含在儒家经典中;历代统治者重视历史教育和修史;历书是学生学习的教材;历史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2)以史为鉴,把握历史规律;考论得失,贻鉴将来;传承文化,促进国家和民族认同;巩固统治。[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后世的儒家经典,历史教育蕴含其中”得出历史教育蕴含在儒家经典中;根据“明代的学校将《资治通鉴》等史书列入教材”“组织人专门修史”得出历代统治者重视历史教育和修史;根据“清代统治者规定将《资治通鉴》作为学校学生的教科书”得出史书是学生学习的教材;根据“每至命题考试,主典籍而参以正史”得出历史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小问2详析]根据“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得出以史为鉴,把握历史规律;根据“考论得失,究尽变通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得出考论得失,贻鉴将来;还可从传承文化,促进国家和民族认同;巩固统治等角度进行总结。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内阁与皇帝之间权力运作图示材料二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年间,要求具折人亲自书写,内容不得为他人所知。雍正皇帝完善并推广了奏折制度,具折人员的范围包括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官,要求他们随时奏闻一切地方之事:奏折的内容范围包括君臣筹商政务、制定和执行政策,了解地方的的吏治和民情,讨论用人问题和宣布官员的任使。要求收回朱批奏折,打造奏折专用箱锁,奏折直达内廷,皇帝亲自阅看,不假手于人,严禁臣下互通奏折内容,与军机处相辅而行,确保奏折的绝对保密,对不遵守奏折规定的人予以惩处;形成了朱批谕旨制度。——冯尔康《近50年来清代奏折制度研究综述》(1)指出明朝设立内阁的原因。材料一图中,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清朝奏折制度的“创新”之处。(3)有学者认为:“有清一代在我国传统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延续,也有创新。”任举一项史实,说明明清时期在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延续与发展。[答案](1)原因: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后,全国事无大小都由皇帝一人管理,为了减轻负担,就设立了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国事。职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2)扩大了皇帝获取信息的渠道;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便于皇帝做出正确决策;提高行政效率;保密性强。(3)史实: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小问1详析]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后,全国事无大小都由皇帝一人管理,为了减轻负担,就设立了内阁,以协助皇帝处理国事。职责:材料一图中看出,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小问2详析]根据“具折人员的范围包括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官,要求他们随时奏闻一切地方之事”得出扩大了皇帝获取信息的渠道;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根据“奏折的内容范围包括君臣筹商政务、制定和执行政策……讨论用人问题和宣布官员的任使”得出便于皇帝做出正确决策;根据“奏折直达内廷,皇帝亲自阅看,不假手于人”得出提高行政效率;根据“确保奏折的绝对保密”得出保密性强。[小问3详析]史实:根据所学,可列举史实突出延续与发展,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为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漫画。(1)对四幅历史漫画揭示的相关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时间排序。(2)任选其中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3)历史漫画作为一种图像史料,如何认识其史料价值?[答案](1)图1、图3、图2、图4。(2)图1: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图2: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3:漫画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图4:漫画反映的是1924-1927年掀起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旗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成果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3)历史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像史料,往往借助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以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漫画可以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还原历史的真相。[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