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却靠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小编四年级语文教师整理了《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盼望大家有所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语句含义。

2.学习作者观看事物、积存材料的方法,提高描写人物言行的力量。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喜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美妙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聋哑青年是怎样观看并描画鱼的。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预备:

教师:ppt

学生:进展课前先学。

先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句。

2.朗读课文,就你感兴趣的或让你感动的语句写批注;试着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3.查阅有关表达身残志坚、勤奋努力或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观看自己熟识的人和事,想想你得到什么启发?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同学们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听过吗?今日我们学习的文章也是与绘画有关的,齐读课题。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词语,现在教师就检查一下。

1.读词语

(ppt出示)词语:花港绣花水壶厂徽罢了

金鱼缸聋哑人

清亮见底泉白如玉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挥笔速写举止特殊

忘我境地一丝不苟融为一体

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作者在(玉泉)观鱼时,发觉了一位(举止特殊)的青年。他(看鱼)特别用心;(画鱼)画得活敏捷现。

现在我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消失“鱼游到了纸上”的内容?找到相关段落内容。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一)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文中几次消失“鱼游到了纸上”的内容?找到相关段落内容。

2.小组内学习沟通后,汇报并相互补充完善,并品读语句,指导朗读小女孩的话。

3.依据学生答复,教师ppt出示,品读以下几句话:

(1)“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异地叫起来。(理解:“惊异”;这是作者听到的内容。)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理解:“一丝不苟”;感受作者仔细观看人物与描述人物的方法。)

板书:一丝不苟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笔谈)

3、创设情境,练习写话

ppt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美和谈论,假如让你详细描写,表现青年画技的超群,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写一写,在练习纸上完成。)

3分钟完成,然后汇报沟通。

完成小练习:

1、白发苍苍的老人侧过身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的阿姨(赞美)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的游客也(挤)了过来,(竖起了)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看鱼)

导入:是呀,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又是怎样答复的呢?

1.(ppt出示句子,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2.(指名答复)你觉得“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呢?(胸有成竹)

3.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

小组内学习沟通后,汇报并相互补充完善,并品读语句。

默读课文,找出体会先“游到了心里”的句段,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地”,出神入迷地观看,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小组内学习沟通后,汇报并相互补充完善。

4.依据学生答复,教师ppt出示,品读以下几句话:

(1)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悄悄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出神入迷地观看)

(2)我照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好像遗忘了时间,也遗忘了自己。(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

(3)他告知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成天,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爱鱼到忘我的境地”)

板书:忘我境地

4.这些忘我境地的内容,可以用一个什么四字词来概括?(废寝忘食)

这是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青年——

这是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青年——

这是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青年——

这是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青年——

5.出示:()先游到了心里,()游到了纸上。(用关联词语填空,齐读)

小结:对!“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根底和缘由,“游到了纸上”是结果。

谈学习收获

1.从青年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发?

这位聋哑青年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活敏捷现,这是他勤于观看、专注观看、刻苦练习的结果。作者赞扬了他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三、驼掌阅读学法迁移

请同学们找出自主丛书59页《我从不和别人比拟》77页《被称赞的幻想最有力》1、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2、作者是怎样通过其他人物言行对仆人公行动的衬托的。

3、积存好句。

四、稳固运用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课下连续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信念,从站立到奔驰》《我行,肯定行》

2、p130小练笔:我似乎看到了围观的人谈论的情景,我想用一段话把它写下来,写到日记本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四周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四周事物和留意积存材料的方法。

生字、生词卡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教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教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教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状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熟悉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非常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响”,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假如是会说话的人,不行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假如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美、谈论声中,不行能“没有任何反响”;“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争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其次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熟悉了一位举止特殊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鄙视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示留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订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观赏美妙的景物而心情舒服。由于玉泉的“池水清亮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拘束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妙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服开心。)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十几缸金鱼”。)

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熟悉那位举止特殊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熟悉那位举止特殊的青年的。他“特殊”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地”。即爱鱼到达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索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学生争论思索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悄悄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似乎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好像遗忘了时间,也遗忘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3.提问: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白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美。说明他对鱼的特点特别了解,画得特别像。)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白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到达忘我境地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特别勤奋、专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特别熟识,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楚、精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白“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需反复观看,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缘由。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看,刻苦练习,到达忘我境地的结果。)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2.学习作者留心四周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留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争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看四周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遇到过几次”,却发觉了他的“特殊”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地的精确描写以及发觉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看的细致入微。正由于作者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留意积存材料,所以文章写得详细、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看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悄悄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成天”等,说明他观看事物非常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看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留意观看、积存,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

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下页更多“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熟悉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亮、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力量,培育学生语感。

3、凭借详细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三、教学预备: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疑导入

1、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日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洪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再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奇怪、怀疑、惊奇。)

4、就带着这种惊奇、奇怪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孩子们,只有专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查找答案。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次个要求:找一找课文中,有多少个带有“游”字的句子。把用直线划下来。明白两个要求了吗?好,开头大声朗读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察。)

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没有。)

①怎么上去的?(青年画上去的。)

②看来是作者写错了,或者是印刷工人印错了,我们还是抓紧把它改正来吧,行吗?(不行。)

③为什么?明明是画上去的啊。(两个缘由,一是游比画更吸引人,二是青年的鱼画的栩栩如生。)你们的理由挺充分的,我心服口服了,这题目咱不改了。

3、找到课文中带“游”的句子了吗?。(生汇报)一共有7个带“游”的句子,你都找到了吗?真厉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在专心读课文呢。

4、这“游”字从文章的开头始终游到了文章的结尾,假如你专心去读得话,你会发觉,这7个游字,字是一样的,但他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请大家找出其中的一两句专心的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自由读这7个句子。)

5、我们来读读,留意要带着你的感受来读。怎么读呢?师读旁白,你听完旁白后,你觉得这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该出来了,你读。我们来试试看。

1)西湖,有许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爱花港,更喜爱玉泉,……

2)就在茶室的后院里,我熟悉了一位举止特殊的青年,说他特殊,是由于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地……

3)一天,我比平常晚一些,到了玉泉,到了茶室的后边,突然,我的耳边传来惊异得叫声……

4)我挤过去一看……

5)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谈论着,唯一没有反响的是他自己……

6)真没有想到,这位画笔娴熟的青年,是一位聋哑人,我用笔告知他,……

7)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举止特殊呆呆地站悄悄地看忘我境地

b、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

c、大家赞美纷纷谈论相互交谈游到纸上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局部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四、再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1、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真好!那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仔细读读,认真体会体会(生读课文,教师巡察指导。)

2、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悄悄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生齐读。)

1)谈谈你的体会。(他画鱼很仔细)

2)从哪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画鱼仔细?(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3)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

4)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做事很仔细,一点儿也不马虎。)在这里呢?(青年画鱼,仔细,一点不马虎。)

5)那你能不能也用一丝不苟来说句话。

6)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他画鱼的本事很高啊。)从哪儿感受到的?(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7)能把金鱼游到纸上来,他的技艺真是超群啊。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见识一下青年超群的画技?(生读)(师评价:青年画画一丝不苟,你对待朗读同样一丝不苟,真好!)

8)谁还读?(生读)(师评价:你读出了工笔细描时的细致,挥笔速写时的豪放。)

9)教师也想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可以吗?我留意到了“悄悄”这个词语,什么是悄悄?谁悄悄地画画?(青年)

10)是啊,青年悄悄的画画多认真啊,闭上眼睛,我们一边悄悄地听一边悄悄的体会,一边悄悄地想象青年悄悄地画鱼的情景。咱们开头。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看到了吗?看到青年画在纸上的鱼了吗?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金鱼在吐泡泡。有些金鱼在摇尾巴。许多金鱼在抢食)

11)我问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吐泡泡、摇尾巴、抢食的时候,需不需要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需要)那青年画金鱼的时候他为什么不用看,而只是悄悄地画就可以了呢?(由于他的心里已经把金鱼吐泡泡的样子记在心里了。)

12)是的,那位青年在悄悄地画画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只有谁?(金鱼)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金鱼)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金鱼)

13)孩子们,这就叫静,一心不乱地静,心中有鱼地静,来,让我们把青年悄悄画画的情景牢牢的记在我们的心里吧。女生读工笔细描,男生读挥笔速写(配乐)(师领)那位青年在悄悄地画画,生看大屏幕齐读。

五、小结

其次课时

一、复习回忆

1、复习字词

2、说说画画的青年给你留下了怎么的印象?

二、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1、那么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呢?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读课文,教师巡察指导,提示找好的学生可以小组内沟通补充。)

2、我们来沟通一下: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的。

1)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悄悄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这一处还有谁也发觉了?我们一起读读齐读。

②说说你的体会。(悄悄地看,遗忘了其它)

③你留意到了“悄悄”,真好,悄悄地看着就是怎样的看?(悄悄地看,就是用心致志的看。就是一心一意地看。就是聚精会神地看生:不发出声,细细地在观看。)

④谁这样用心致志的看,聚精会神的看?(青年)

⑤悄悄地看,用心致志的看,聚精会神的看,来带着你的感受一起专心读—生:读

2)还有吗?

“他告知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成天,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齐读这句话。)

①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留心了“一年多”、“每个星期”、“一成天”、“经常”……

②这一年多来,他为了看鱼,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你信吗?(信)

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证明。

创设情景: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来到茶室的后院,看到青年:

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又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还是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我们又来到后院,仍旧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每一天星期天他都在,他放弃过吗?他动摇过吗?连续过吗?——没有。这又叫怎样地看?(废寝忘食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

孩子们,这样废寝忘食地看,这样持之以恒地看,这样呆呆地看,他累不累?他烦不烦?来,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感受青年的专注、持之以恒。

3、孩子们,正是这样的功夫,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境地,生齐读:鱼游到了心里。

4、正是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