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技术_第1页
防火安全技术_第2页
防火安全技术_第3页
防火安全技术_第4页
防火安全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防火矿井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是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永久的话题,安全不仅对矿井的正常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技术同样是矿井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要同各种自然灾害做斗争。对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安全生产危害最大的有:瓦斯、煤尘、水、火灾和顶板,统称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所以,对这些自然灾害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同时,一旦发生事故又要把事故的危害程度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损失。根据寺河矿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地质条件。矿井探明的瓦斯浓度较低,且无瓦斯突出现象。顶板和底板较为稳定,不易冒顶。从地质报告可知,煤层有自燃现象而且较为突出,综合分析矿井各种的危害因素,矿井防火是此次安全技术设计的重点,下面主要从寺河矿的防煤自燃和防治火灾进行论述。矿井火灾理论知识火灾概述矿井灾害的概念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通风机房失火或井下胶带着火、煤炭自然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热源、可燃物、空气、俗称火灾3要素。热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在矿井里煤的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爆破作业、机械摩擦、电流短路、吸烟、烧焊以及其他明火等都可能成为引火的热源。可燃物在煤矿井里,煤本身就是一个大量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另外,坑木、各类机电设备、各种油料、炸药等都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基础。空气燃烧就是剧烈的氧化现象。任何可燃物尽管有热源点燃,但是若缺乏足够的氧气,燃烧就不能持续,所以空气的共给是维持燃烧不可缺少的条件。据实验证明,在氧浓度在12%以下,瓦斯失去爆炸性。以上介绍的火灾3个要素必须是同时存在,相互配合,而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矿井火灾。这是矿井火灾发生的根本条件,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矿井火灾是不可能发生。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扑灭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的。外因火灾的预防与处理外因火灾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凶猛,而且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往往出乎人意料之外,正是这种突发性常常给人们造成惊慌失措而酿成恶性事故。据统计,重大恶性火灾事故90%以上是由外因火灾引起的。虽然外因火灾的发火次数约占总发火的25%—30%,但是死于外因火灾的人数却占死于火灾总人数的65%。由此可见,外因火灾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采掘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外因火灾的比率也在上升,机电硐室、电缆、胶带输送机和综采设备的火灾事故,近年来多次发生,给矿井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预防外因火灾的发生,已经成为煤矿的防灭火的重大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防治。1)外因火灾发生原因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地面火灾大部分是外因火灾。井口建筑物内违章使用明火或烧毁作业,往往容易形成外源火灾。据调查分析,形成外因火灾的原因大致如下:存在明火。吸烟、电焊、火焊、喷灯焊、及电炉、大灯泡取暖等都能引然可燃物而导致外因火灾。出现电火。主要是由于电器设备性能不良、管理不善、如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继而引燃可燃物。违规爆破。由于不按爆破规定和爆破说明书爆破,如放明炮、湖炮、空心炮以及用动力电源爆破、不装水炮泥、倒掉药卷中的消烟粉、炮眼深度不够或最小抵抗线不合规定等都会出现炮火,导致引燃可燃物而发火。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进而引起火灾2)外因火灾预防措施外因火灾的预防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二是尽量采用不燃或耐燃材料支护和不燃或难燃制品,同时防止可燃物大量的积存。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关键是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及外因火灾初期征兆的及时发展,并制止起发展。安全设施必须齐全,并正常使用。生产和在建矿井必须制订井上、下防火措施。矿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材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各项规定,并符合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加强井下明火管理。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焊接等工作,每次都必须制订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有矿长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地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火灾检测器。人们利用外因火灾初期时会产生温升、烟雾、烟尘、气体等特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了感温、感烟等火灾检测器,这些检测器可以及时发现初期火灾,进行报警,同时启动灭火装置,将火扑灭。外因火灾处理措施矿井下发生火灾的情况变化是多方面的,由于发生火灾的地点不同、原因不同,所以采用的处理方法也就不同。井下火灾既有其规律性,也有其特殊性,所以处理时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矿井火灾的发生必须同时存在热源、可燃物以及供给空气,并且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矿井火灾处理就要除掉其中一个、两个或者全部要素。井下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都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封闭火区灭火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矿井火灾发展到明火阶段时,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现象,既火风压和风流逆转,这些现象会扰乱矿井的正常通风系统,可能使全矿火局部的风向、风量发生变化,对安全威胁很大,对救灾抢险工作造成困难。所以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就要注意这些特殊现象,防止引起不良后果。用水灭火。水是最经济、最有效,来源最广泛的灭火材料。然而用水灭火也必须注意以下问题:要有足够的水量;不能搞“杯水车薪”,水量不足不仅难以灭火,而且有可能贻误战机;造成火势发展;用水灭火时人要占据上风头工作。射流有水源的边缘逐渐地推向中心,以免产生过量的水蒸气伤人;必须保持一个畅通的排烟通道,以防高温的水蒸气和烟流返回伤人;不要用水扑灭带电的电器设备火灾。不宜扑灭油料火灾。为了能及时把水送到井下发火地点,应在各主要生产巷道中铺设直径为80〜100mm的供水管路,消防水管供水量不小于400L/min,水压0.15〜0.98Mpa,最好保持在0.6Mpa。消防水管沿途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消防水栓。地面应有200立方米的供水源。经验证明,在井筒与主要运输巷道,尤其是胶带输送机巷内安设水幕,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能很快地限制火灾的蔓延与扩展。用水淹采空区或矿井的方法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淹没了的采区或矿井在以后恢复生产时,不但需要付出巨大的排水费用,而且还有复燃的可能性。°2泡沫灭火。灭火泡沫有空气机械泡沫与化学泡沫两大类。前者是二次世界大战从军工系统引进的一项灭火新技术;后者是广泛应用于地面灭火的得力手段。空气机械泡沫就是用机械的方法(风机)将空气鼓入含有泡沫的水溶液而产生的泡沫。泡沫发生的倍数在500~1000之间,由于它比化学反应产生的泡沫倍数(10~20)高的多,故又称高倍数空气机械泡沫。化学泡沫灭火器一般分为泡沫式和酸碱式两大类。无论那一类都是利用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产生泡沫,喷洒在着火物的表面上而灭火的,泡沫式灭火器的药剂是碳酸氢钠,发泡剂硫酸铝,酸碱灭火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③隔绝灭火。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的供给,或者减少火区的氧浓度使火源缺氧窒息。这种方法有沙子、岩粉灭火、粉末灭火器以及惰性气体灭火,还有一种传统的构筑防火墙(又称密闭)封闭灭火法。沙子和岩粉。沙子和岩粉,特别是石灰石岩粉,常被用来扑灭油料,和电器设备火灾。它能长时间覆盖在燃烧物上使其缺氧而熄灭,同时不一复燃。在井下机电硐室储备一定量的沙子或岩粉是完全必要的。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是一种由充满干状灭火药剂的金属容器和应用时能把粉状物质喷出来的设备共同组成的灭火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干粉灭火剂覆盖在燃烧物上,受热后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并放出水分,水蒸气再吸热,使燃烧物温度下降,并产生浆状的物质,附着在燃烧物的表面形成隔离层,从而隔绝空气阻断燃烧。干粉灭火器由于容量的限制只能用于扑灭范围较小的初起火灾。但是它具有轻便、操作简单、灭火性能高等特点。它可用于扑灭多种火灾,也可用于扑灭电气油类火灾。惰性气体灭火。在959年,我国盛行一时的炉烟灭火可谓惰气灭火的雏形,后来有些矿使用的干冰灭火、液氯灭火、氮气灭火都是以惰化火区、窒息火源为基本原理的灭火方法。液氯灭火有两种形式,一是地面建立液氯汽化系统,将大型液氯槽车由制氮厂运来的液氯汽化后,借助与汽化压力或压缩泵通过水砂充填管路或专用管路送往井下火区,另一种形式是将液氯用小型槽车送往井下,直接喷入火区灭火。氯气灭火是使用地面固定式或井下移动式制氯机通过管路把氯气送到火区,是火区空气中氧浓度迅速下降,使火势得到抑制,同时爆炸性气体能够更快的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失爆界限。在现场的实际灭火使用中,氮气作为一种辅助的灭火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封闭火区灭火法。在通往火区的所有巷道内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防火墙,阻断氧气的供给使火源熄灭。这种灭火法最使用于扑灭无法直接扑灭或直接灭火无效,火势猛,火区范围大,井工开采矿井的井下火灾,显然封闭火区灭火法是直接灭火的一项后备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煤层自燃5.2.1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煤炭自燃是矿井火灾的主要导致原因,寺河矿的煤层自燃现象又相当严重。关于煤炭自然的原因,有多中学说解释。如:细菌作用学说、黄铁矿作用学说、煤氧复合作用说、酚基作用学说等。其中,人们普遍认可的是煤氧复合作用学说。该学说的主要观点:煤在常温下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产生低温氧化,释放微量的热量和初级氧化产物;由于散热不良,热量积聚温度上升,更加速了低温氧化作用的进程,最终导致自然发火。1)煤炭自燃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并呈破碎状堆积存在,堆积厚度一般要大于0.4米;连续的通风供养维持了煤的氧化作用不断的发展;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大量积聚,难以及时散发;上述三个条件共同存在的时间大于煤的自燃发火期。2)人体感官早期发现矿井火灾人体应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如:眼睛、鼻子、皮肤等),来觉察煤炭自燃初期的特征。这是一项传统的办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视力感觉。煤炭氧化自燃初期生成水分,往往使巷道内湿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再巷道壁挂有平形水珠;浅部开采,冬季在地面钻孔或塌陷区处发现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的现象。当然井下两股温度不同的风流汇合处也有雾气出现。同时透水事故的前兆也会有水珠出现。因此在井下发现雾气或水珠时,要结合具体条件加以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气味感觉。煤炭从自热到自燃的过程,氧化产物内也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并产生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等气味。经验证明,当人们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燃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感觉。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从该出流出的水或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疲劳感觉。煤炭氧化自燃过程中从自热到自燃阶段都要放出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能使人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觉。当然,生病时也有类似感觉。因此,当井下出现这种现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如果是多数人的感觉,那更要提高警惕、查名原因,以防煤炭自燃发火。当上述征兆发展到较明显的程度时,人的感官是可以识别到煤炭早期自燃的。但是,人的感觉总是带来教大的主观性,同时,人的感觉与人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人的直接感觉不是早期识别到煤炭自燃的可靠方法。所以还必须要使用仪器仪表来早期识别煤炭自燃的发生。3)分析矿井空气成分预报火灾煤炭在氧化自燃过程中,能使附近地区空气中氧的浓度减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并先、后出现一氧化碳和其他碳氢化合物。这种矿井空气成分变化的现象,可以作为判断煤炭氧化自燃的重要指标。一般使用一氧化碳气体作为早期识别煤炭自燃火灾的指标气体。随着早期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也采用碳氢类气体浓度和烯烷比作为早期识别煤炭自燃火灾的指标气体。现在大多数矿井使用束管检测系统,连续检测井下空气成分的变化。束管检测系统一般有束管、附件(连接器、粉尘过滤器、水分捕集器、火焰阻止器)、抽气泵、气样选取器、气相色谱分析仪等组成,利用抽气泵将井下测点气体经过束管抽到地面,经气相选取器依次将不同测点的气体送往色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其优点为采取气样比较及时,能连续检测,分析数据精确可靠。现已成为自燃发火早期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当然束管法也有不足之处,当输送井下气体到井上的管路长时,取样时间比较长,且管理难度较大,管路易发生漏气、堵塞等情况,影响束管的使用效果。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束管技术又应用了电信号和光缆传输等新技术,就是把抽气泵移到井下,使用传感器测量气体浓渡,然后把电信号通过电缆或光缆传输到井上的计算机进行实时显示,但在现场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反映效果不好,这主要是由于在煤炭早期自燃过程中,产生的指标气体一般较低,而应用电信号和光缆传输等新技术的束管,精确较低,没有发挥使用色谱仪分析气体精确的优点,从而使早期预报失去意义。4)测量井下发热体温度预报自燃发火煤炭在自燃的过程中,在自热期后阶段,由于氧化加剧,产生热量增加,使煤体及周围的温度升高。因此测量发热体及其周围的温度变化是确定煤炭自燃状态的重要参数。此种方法有直接测温法和红外线探测火源两种,但是,红外探测技术在矿井防灭火中方便适用、准确性较高。其作用:一是进行防火预测,用该方法可以迅速确定出巷道中的低密度段,即易氧化地段,如果该地段中煤的含硫量高、含挥发成分高,煤就会进入低温氧化阶段,这样的地点煤就容易自燃,必须进行防火处理;二是进行隐蔽火源探测,如果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相邻综放面采空区,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的端头松散煤体由于暴露时间长,极易发生自燃,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确定高温点的位置。煤炭自燃的预防及处理煤炭自然发火事故严重影响到矿井的经济效益,破坏矿井的正常采掘接续关系,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由煤炭自燃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消除自然发火事故对矿井安全的威胁。根据统计分析,矿井自燃火源主要分布在采空区、煤柱、煤巷顶煤和断层附近。其中采空区的比列占50%以上,因此预防矿井煤炭自燃的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采技术措施从预防煤炭自燃的角度出发,对开拓、开采方法的要求是:煤层切割量少、煤炭回采率高、工作面推进速度快、采区容易封闭。为满足上述要求,通常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合理的进行开拓布置,尽可能采用岩石巷道,推进无煤柱开采技术;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应尽量采用长壁式采煤方法,有条件的应布置综合机械化的长壁工作面,同时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煤层间采用下行式,即先采上煤层,后采下煤层;上山采区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下山采区与此相反;区段内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预防性灌浆预防性灌浆是预防煤炭自燃火灾的传统措施,也是应用最为广泛且最有成效的措施。预防性灌浆是将水和不燃性固体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浆液,最后利用灌浆管道系统将其送往采空区等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地点,以防止自燃火灾的发生。浆液灌注到采空区等处后,其中的固体物逐渐沉淀下来,水则流到巷道中排出。预防性灌浆的作用是:泥浆中的沉淀物将碎煤包裹起来,隔绝其与空气的接触;沉淀物充填于浮煤和冒落的岩石缝隙之间,堵塞漏风通道,减少漏风;同时,灌浆可以加速形成再生顶板,从而有利于下部分层的开采;泥浆对已经自热的煤炭有冷却散热的作用。预防性灌浆的防火效果及其经济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浆材料的选择,浆液中的固体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不含可燃或助燃的成分;粒度不大于2mm,粒度不小于1mm的细小颗粒所占比例要达到75%;收缩量尽可能小,含砂量不超过30%;易于加水制成泥浆;易于脱水,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预防性灌浆的注意事项:进行预防性灌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发生灌浆事故,并做好灌浆后的排水工作;要经常观察水情,对灌浆量和排出的水量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在灌浆区下部开始回采前,要对灌浆区进行检查,如果有积水,必须在打钻放水后才能在下部家进行回采。阻化剂防火阻化剂亦称阻氧集,是具有阻止氧化和防止煤炭自燃作用的一些盐类物质。阻化剂是一些吸水性极强的无机盐类。这些盐类附着在煤粒的表面上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煤的表面形成形成含水液膜,从而阻止煤、氧接触,起到隔氧阻化的作用;同时,这些吸水性极强的盐类,使煤体长期处于含水潮湿的状态,水分蒸发时的吸热降温作用使煤体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温度不能升高。也抑制了煤炭自热和自燃的发展。另外,煤提外在水分有良好的阻化性能,随着煤的外在水分的增加,阻化效果随着增加。但当煤中水分蒸发,减少到一定的程度时,阻化作用停止,转为催化作用,促进煤的氧化与自燃,当煤体上的阻化剂水溶液膜一旦失去水分而破灭,则阻止氧化的作用将停止。经实验室选择实验和现场实践检验,阻化效果好、价格便宜、储运方便的阻化剂有氯化钙和氯化镁。另外,铝厂的炼镁槽渣、化工厂的氯化镁和硼酸废液以及造纸厂和酿酒厂的废液等,也可以有选择的使用。阻化剂的药液浓度是阻化剂防火的一个重要参数,浓度大小即决定防火效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吨煤的成本。采用单一的氯化钙或氯化镁作为阻化剂时,浓度20%的阻化剂溶液阻化率较高,防火效果较好。所以,阻化剂的药液可控制在15%~20%之间,最低不要低于10%。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阻化剂掺入泥浆,制成“阻化泥浆”,用于防灭火工作。例如,可在黄泥浆中掺入5%的氯化钙,由灌浆系统将其灌注到井下采空区等处。阻化剂防火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防灭火的重要技术措施,特别使用于缺乏黄土和水,灌浆困难的矿区。凝胶防灭火技术凝胶防灭火技术是通过压注系统将基料和促凝剂按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后,注入到煤体中凝结固化,起到堵漏和防火的目的。混合液在凝固前,其粘度近似于水,流动较好,可渗透到煤和岩石的缝隙中,成胶后则固结在煤体中。该胶体具有固水性、吸热降温性、密封堵漏性、阻化性,以及成胶时间可调等主要特性。凝胶具有固水性、阻化性、热稳定性和吸热降温性等较好的防灭火性能;防灭火有效期长,一般情况下,经过凝胶处理过的碎煤不易复燃,成胶时间可控,成胶后凝胶失去流动性,有一定的强度,可用于巷道顶煤或支架顶部位等高部煤体自燃火灾防治;凝胶耐高温,在明火中不易迅速汽化,仅慢慢萎缩,不存在水煤气爆炸和水蒸气伤人的危险,灭火安全性能好;成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压注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矿区得到广泛应用,成功扑灭了多次煤层自然发火,先已成为主要的防灭火技术之一。但凝胶材料用量大,井下运输困难;有的促凝剂有氨味,会对井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压注设备流量较小,因此,井下凝胶压注技术仅适用于井下小范围煤体自燃火灾的防治。1)胶体泥浆防灭火技术该技术利用基料、促凝剂的凝胶作用,以黄土作增强剂,增加胶体强度,提高耐温性能和延长有效期,通过灌浆管路系统将基料和增强剂输送到井下用胶地点的混合器中,在井下利用专用设备,将促凝剂压入混合器,经混合器混合后,通过防灭火钻孔,注入煤体火区。胶体中的硅胶起骨架的作用,黄土起充填的作用,把易流动的水固定在硅胶内部,堵塞煤体空隙,阻化煤炭氧化放热;固定大量水分,降低煤体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2)惰性气体防灭火煤矿利用惰性气体进行防灭火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开始对氮气防灭火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目前已为很多矿井所采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矿井防灭火中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湿式惰气等。由于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所占得体积比为71%,且无味、无臭、无毒,与空气易于混合,因此,在防灭火工作中应用最多。惰性气体防灭火就是将不能助燃也不能燃烧的惰性气体注入已封闭的或有自燃危险的区域,降低其氧气的浓度,从而使采空区中因氧含量不足而将火源熄灭,或者使采空区中因氧含量不足而使遗煤不能氧化自燃。惰性气体防灭火的关键是控制火区的氧气含量。对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惰化过程,氧浓度的控制标准也不同。例如在灭明火时,应使氧气含量小于15%;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氧气的含量应小于7%~10%。3)均压防灭火技术均压是通过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即削弱漏风的动力源来达到减少漏风的目的,主要用于煤层自燃发火预防、封闭火区等。常用的均压技术措施一般有调压气室辅以连通管、风门辅以主调压风机、改变风流流动路线3种。矿区灭火中常用改变风流流动路线均压法。根据使用的条件不同,作用原理不一,均压防灭火技术大体分为开区均压、闭区均压两大类。均压技术的实施:根据生产布局及周围采空区的关系,确定需要均压的区域或范围;对需要进行均压区域内的所有巷道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绘制出各巷道的压能图,掌握均压区域及周围相关巷道的通风压力和风量分布状况,选择好调压的参考点,确定均压区域控制目标(一般为AHW30Pa);全面了解均压区域及相关巷道的通风设施(风门、调节风门、局部通风机等)。均压区域内的风门要闭锁,实现遥控,若采用局部通风机均压,必须保证均压风机保持稳定的运转,并有当均压风机突然停止运转时,保证人员安全撤出的措施;根据均压区域具体情况(主要是巷道系统及其压力分布状况),选择出合理、有效可靠的均压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将参考点风压值调至目标值,与此同时,需派人检测低风压区巷道内的气体变化,当风压平衡稳定后,各处风压值及有害气体都应满足要求,且至少观测一个班以上,方可结束调压。优缺点:开区均压技术实施速度快,防火效果好,防火成本低。但均压稳定差,需要严格管理和调节,操作繁琐,不易控制。只能用于防火,而不能有效的降温灭火。闭区均压能使封闭的火区加速熄灭。寺河矿火灾预防措施由《地质勘探报告》可知,寺河煤矿为煤层易燃矿井,因此防止煤层自燃成了寺河煤矿的重点。根据寺河煤矿易自燃煤层的地质条件,综采回采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为全煤巷道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对全煤巷道的自燃发火进行防灭火实践。利用压注阻化剂水溶液,把巷道两帮和顶煤高温区内煤体降到常温状态,将煤体的自燃隐患消灭在工作面的前方,保证综采工作面的顺利进行。5.3.1矿井工作面概述综采工作面的煤层倾角为12度,煤层的厚度为3.5M,煤层普氏系数为1.0~1.5。煤层属一类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的决定因素是发火地点存在低温氧化的浮煤、碎煤,同时向它供有足够的氧气以及煤炭氧化时有蓄热准备的条件。工作面回风、运输平巷沿煤层底板掘进,回采平巷采用工字钢金属棚式支架支护,巷道顶板为2.0M左右的顶煤,所以回采巷道为全煤巷道。由于煤的硬度低、节理裂隙发育,巷道的稳定性差,主要表现为掘进工作面易出现冒顶。;巷道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