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演唱)拉网小调_第1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演唱)拉网小调_第2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演唱)拉网小调_第3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演唱)拉网小调_第4页
初中九年级音乐课件(演唱)拉网小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唱)拉网小调歌曲简介一般是指渔民在捕鱼活动中拉网时合唱的歌曲,其目的使得众人的力量均衡。译配简介胡松华(1931年2月~)男高音歌唱家。北京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任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演员。1952年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2~1965年任该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兼合唱队长。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独唱,任音乐影片《阿诗玛》中男主角全部唱段。1965年任歌剧《阿依古丽》男主角。1972年任中央乐团独唱演员。民歌分类一、田歌:翻土歌、踏泥歌、浇水歌、插秧歌、除草歌、收割歌等;二、场地歌曲:勒稻歌、打稻歌、捣稗子歌,捣麦歌、踏麦歌、捣米歌、磨粉歌、搓绳歌等;三、山歌:上山歌、割草歌、山风歌、砍枝歌、砍木歌、山场歌、运林歌、茶山调等;民歌分类四、海歌:卸船歌、船歌、换水调、起网歌、鲸鱼歌、海滩歌、采海苔歌等;五、作业歌:木工歌、伐木歌、打绵歌、造酒歌、榨油歌等;六、路歌:赶马歌、牛夫歌、夜出歌、雪橇歌、拉木歌、路途歌等。日本民歌日本民歌中衬词特别多,这跟劳动中的劳动节奏、劳动时的吆喝声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中国也唱得比较多的日本最流行的民歌之一《索兰调》,开头一句就全是衬词(“呀连,索兰、索兰,索兰、索兰、咳咳托”)。《索兰调》原是北海道西北部沿海的渔民捕鲱鱼时唱的渔民号子。日本民歌捕捞鲱鱼时,不同的劳动工种唱着不同的民歌。按劳动程序列举,有“摇船号子”、“起网号子”、“吆喝号子”,“洋面捞鱼号子”等。所谓“洋面捞鱼号子”,就是在海面上把鲱鱼从原来的船上转移到搬运船上时演唱的号子,唱时用“索兰,索兰”的吆喝声作为衬词,后来也就叫做《索兰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