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及手术操作很容易刺激脏器的内脏神经,导致异常的神经反射,引起心跳、血管舒缩及呼吸的变化,表现为血压、心率及呼吸的改变,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博骤停及呼吸暂停。麻醉药及麻醉中的用药又有很多能兴奋或抑制植物神经,从而可促进或抑制这类反射。因此熟悉这些反射的径路,对防治麻醉中的有害反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神经反射的途径往往极为复杂,很多反射和径路至今尚未认识清楚,不能一一说明。故只例出常见的一些反射。
一、血压感受器反射(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反射)
当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率与血压呈相关改变——Marey氏定理),与此同时,出现呼吸的抑制;而当血压下降时,则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回升和呼吸的兴奋。这种由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感受血压变化引起的反射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反射和主动脉弓反射,统称压力感受器反射,在正常状态下是使血压保持在较低水平的重要机制,因此,又称减压反射。在浅麻醉状态下,颈动脉窦或主动脉弓受到手术牵拉或压迫时,常可引起减压反射。在清醒病人甚至导致晕厥。这在洋地黄化的病人更为明显,往往引起血压骤降,脉搏变慢,心律不齐或心搏骤停,呼吸变浅或暂停,有时还出现抽搐等征,临床上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手术时应注意防止。
减压反射的反射弧起始于颈动脉窦或主动脉弓膜下的压力感受器(其它较大动脉分叉处也有分布)。颈动脉窦反射的传入纤维是舌咽神经颈动脉窦支;主动脉弓反射的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心支。传入纤维进入延髓,止于孤束核,孤束核发出纤维至心-血管中枢,进而引起迷走神经背核与脊髓侧角的兴奋或抑制。减压反射的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效应器则是心和血管。
迷走和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交感神经并支配外周血管,调节血压的升降。当颈动脉窦或主动脉弓内血压升高时,冲动传入中枢,引起迷走中枢兴奋,交感中枢抑制,从而导致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而当血压降低时,则引起迷走中枢抑制和交感中枢兴奋,出现相反的反应。又因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均位于脑干网状结构内,彼此邻近,所以,心血管反射常与呼吸反射同时发生。呼吸反射的传出冲动起于脊髓前角,经肋间神经和膈神经传至呼吸肌。
二、眼-心反射
压迫眼球,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扩张。这一反射始于眼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中枢),止于三叉神经感觉核,进而通过心-血管中枢,兴奋迷走神经背核并抑制脊髓侧角,最后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引起心、血管(效应器)的效应。与此相似,刺激鼻粘膜可引起鼻-心反射,呈现类似的心、血管反应,并可引起喷嚏或抑制呃逆(膈肌痉挛)。鼻-心反射的径路始于鼻粘膜内感觉神经末梢,经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鼻支传入中枢,到达三叉神经感觉核,进一步联系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最后通过迷走、交感神经、膈神经和肋间神经等传出冲动,引起效应。
三、腹腔神经丛反射
在浅麻醉下手术操作牵拉腹内脏器或手术台腰桥过度升高均可反射性引起呼吸暂停,随后呼吸增快并加深,同时血压下降,脉压变窄、心率变慢,严重时还可出现心博骤停。这一反射因其反射弧涉及腹腔丛,故临床上常称腹腔神经丛反射。手术中牵拉胆囊时出现的胆-心反射即是腹腔反射的一种。围手术期出现的急性胃扩张和低血压可能也是腹腔反射的效应。腹腔丛反射发自于腹腔脏器的牵张感受器,传入纤维穿经腹腔丛,继而一部分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孤束核,一部分随交感神经入脊髓,然后通过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再通过迷走神经背核和脊髓侧角,最后由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脊神经传出冲动,引起心、血管和呼吸肌的反应。
四、盆腔反射
浅麻醉时牵拉盆腔内脏器也可引起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反应,临床上称为盆腔反射。在使用兴奋副交感神经的硫喷妥钠浅麻醉时,牵拉直肠或作导尿操作时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喉痉挛,常称为直肠-喉反射。术中膀胱尿潴留过多时,也可见血压下降、脉率减慢等变化,导尿后即可回复。这些都是盆腔反射的效应。盆腔反射的径路始于盆腔脏器的牵张感受器,传入纤维先穿经盆腔丛,然后分支,部分经盆神经入骶髓,部分随交感神经入上胸髓和下腰髓。进入中枢以后的联系和传出的神经基本与腹腔丛反射相同。
五、赫-白氏反射(Hering-Breuerreflex)
肺泡吸气膨胀时,引起吸气中止,肺泡呼气回缩后,重又引起吸气,分别称为肺膨胀反射和瘪缩反射,总称肺牵张反射或赫-白氏反射。全麻时常利用赫-白氏反射,通过过度膨胀肺使呼吸消失,或间断停止控制呼吸,以诱发自主呼吸的出现。赫-白氏反射的感受器主要是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管壁的牵张感受器。肺吸气膨胀时,刺激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延髓,使吸气中枢抑制,吸气中止。肺呼气瘪缩时,感受器所受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吸气中枢抑制解除,于是再次引起吸气。最近认为肺小血管的壁上也有牵张感受器,当肺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时也可导致呼吸暂停,或自感呼吸困难。
六、疼痛反射
在浅麻醉状态下切皮肤、骨膜时常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和呼吸加快、加深等反应,即是疼痛反射。这一反射的感受器是皮肤和骨膜中的痛觉感受末梢,传入神经是相应部位的躯体神经,反射中枢包括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和有关的核团,传出神经则有交感神经、迷走神经、肋间神经和膈神经,效应器是心、血管和呼吸肌。
七、气管插管反射
在浅麻醉下作气管插管操作时可引起呼吸抑制或呛咳动作(bucking),称为气管插管反射。这一反射是由咽喉、气管尤其是隆突粘膜受到刺激、经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引起的。插管时,偶尔可出现迷走传出性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即所谓迷走-迷走反射。但临床上更多出现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可能与喉镜刺激会厌感受器,引起血内儿茶酚胺增多有关。
八、中枢神经缺血反射(Cushingreflex)
颅内压增高使中枢神经系统缺血,促使交感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使心率减慢。此反射常掩盖颅脑外伤并失血性休克的体征,一旦开颅降低颅内压后,即出现血压剧降等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
九、心(肺)自身反射
由心(肺)感受器接受刺激引起的心血管自我调节效应,是一种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这类反射包括:
右房反射
右房压升高时,反射性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增快。阿托品可消除心动过缓,但不能纠正低血压。这一反射起于右房壁的压力感受器,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仍由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引起心、血管的迷走反应,另外,由肋间神经等传出冲动,引起呼吸肌的反应。
Bainbridge反射与右房反射不同。当腔静脉因回流增加而扩张时,静脉壁内皮下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激发心加速神经的反应,结果引起心率增快。
肺减压反射
肺动脉压升高时常反射性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动过缓,肺静脉则有化学感受器,兴奋时也可产生减压反射,两者均由迷走神经传递冲动。
冠状动脉化学反射(Bezold-Jarishreflex)
在左心壁、左冠状动脉左旋支末端可能存在化学感受器,兴奋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也可出现呼吸暂停。
十、轴突反射
周围神经根纤维受到刺激,冲动经该纤维及分支传至附近区域,引起局部反应,称为轴突反射。它不涉及神经元胞体,也不通过中枢神经。因此,这种反射不是通常意义的反射,而是只涉及单根纤维及其分支的微小局部回路反应。例如皮肤受到温热刺激,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即属轴突反射,疼痛及炎症的局部反应也与轴突反射有关。头部1.三叉神经节阻滞麻醉
从颧弓后1/3下方,口角外侧2.5cm稍上,正对第2磨牙处进针。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内方,进针至翼突基底部,到卵圆孔的前方,用X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刺入卵圆孔,到三叉神经节内,注射麻药。2.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稍张开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前上,经翼突外侧板前缘刺入翼腭窝,上颌神经经过此处(深度约4.5cm),注入麻药。3.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稍张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后上,经翼突外侧板后缘至卵圆孔,下颌神经经此处出颅(深度约4cm),注入麻药。4.下牙槽阻滞麻醉从口内下颌第3磨牙后1.5cm,相当于下颌支前缘内侧的颊粘膜处刺入,与下颌磨牙咬合面平行,沿粘膜及下颌支之间缓缓进针2.5~3.5cm,当下颌磨牙与舌前部出现异感,即可注入麻药。5.面神经阻滞麻醉在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的中点或乳突尖前方0.5cm处,即在外耳道下方垂直刺入,触到乳突前缘后转向内上,沿骨面推进1.5cm,即达茎乳孔,注入麻药,治疗面神经痉挛。第1段:是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长1~1.5cm,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可在此处显露面神经主干,面神经阻滞即可在此处进行。第2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主干与腮腺后内侧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通常分为上下两干,再发出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颧,颊,下颌缘,颈五组分支。第3段: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部分。面神经的五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6.舌咽神经阻滞麻醉
在外耳门下方,乳突前缘稍前方垂直刺入,进针1.25~2.5cm,达茎突部位,过茎突后方继续进针1.25~2.25cm,针尖至颈静脉孔下方,注入麻药。7.颊神经阻滞麻醉在上颌第3磨牙后方的磨牙后窝表面黏膜进针,刺中时可有颊部电击样感觉,稍退针后注药。8.耳颞神经阻滞麻醉在外耳道与颞下颌关节之间或近耳部的颧弓上缘约1cm的发际处,也可在颧弓中点下1cm处,触到颞浅动脉的搏动。在颞浅动脉搏动点的同一水平处进针,刺入深度约0.5cm.9.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经眶外缘至上唇上缘重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中心做一垂直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进针点;进针方向应朝外上,稍偏后,穿刺针与面部中线夹角平均约为30度。10.颏神经阻滞麻醉经瞳孔中心垂直线,与下颌骨上下缘中位线的交点为穿刺点,进针方向应向前内下,稍偏后,与该处皮肤表面的角度约45度。颏孔的开口方向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临床实施阻滞定位时应予考虑。颈部神经阻滞途径:1.颈丛浅支阻滞途径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即神经点)处穿刺进针。2.颈丛深支阻滞途径体位:仰卧位,略伸颈,头转向对侧。阻滞点的定位:ⅰ.C4横突的定位方法:乳突尖与锁骨中点的连线中点即为第4颈椎横突的位置(相当于成年男子喉结上缘),该点一般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点附近。ⅱ.C2、C3、C4横突的定位方法:在乳突和C6横突前结节之间作一连线,后方1cm作平行线。C2横突位于乳突尖下方1-2cm,C4横突位于喉结平面,二者之间相距1.5cm为C3横突。注意事项:①颈椎椎孔大,横突短,且颈丛毗邻关系复杂,在颈丛深支阻滞时,可累及膈神经或喉返神经,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②穿刺针过深,进针方向偏内偏后有可能将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麻的危险。③临床上禁忌同时行双侧颈丛深支阻滞麻醉。3.膈神经阻滞途径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距锁骨上2.5~3cm处,以左手示、拇二指提起胸锁乳突肌,针头刺入皮肤后,沿胸锁乳突肌深面,向内后方深入约2.5~3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物。4.臂丛神经在颈部的阻滞途径①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患者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先让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该肌锁骨头的后缘平环状软骨处可摸到前斜角肌肌腹,前斜角肌后缘还可触及中斜角肌,两肌之间的间隙为肌间沟,在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相交处,为肌间沟穿刺的穿刺点,穿刺针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足侧进针,直至出现上肢异感或触及颈椎横突为止,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②锁骨上阻滞途径:患者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锁骨中点上方1.0-1.5cm处进针,针向内、后、下方向进针,直达第一肋,在肋骨上寻找异物感,当出现异物感回抽无血或无气体时,可注入局麻药。③改良的锁骨上阻滞途径:锁骨中点上方1.0-1.5cm处进针,锁骨下血管旁阻滞5.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临床上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常用气管旁入路,即在胸锁关节上2.5cm与前正中线外侧1.5cm相交处向第7颈椎横突基部穿刺,用手指将颈总动脉推向外侧,针尖遇骨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常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并要注意防止气胸、全脊麻和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脊柱区(3阻滞麻醉)1.硬膜外隙阻滞麻醉(1)后正中穿刺法①部位:椎骨棘突之间进针,与棘突方向一致②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2)旁正中穿刺法①部位:正中线旁1.5~2.0cm②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硬膜外隙(再进针→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2.蛛网膜下隙穿刺和腰麻(基本同硬膜外隙阻滞)①穿刺部位:L2、3,L3、4或L4、5腰椎之间②层次: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腰椎区域)3.骶管阻滞麻醉俯卧位,将示指和中指的掌面放在两个骶骨角上,以45°角在两个骶骨角之间刺入,当穿刺针碰到骶骨时,应改变针的角度(男性几乎与皮肤平行成5°角进针,女性成15°角进针),向前进针刺入骶尾背侧浅韧带,阻力消失则进入骶管,注意不能刺过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水平。阻滞的脊神根节段:上颈髓节数(C1~4)=平对的椎体数
下颈髓节数(C5~8)﹣1=平对的椎体数
上胸髓节数(T1~4)﹣1=平对的椎体数
中胸髓节数(T5~8)﹣2=平对的椎体数
下胸髓节数(T9~10)﹣3=平对的椎体数
全部腰髓节段数平对第10~12胸椎体
全部骶、尾节段平对第1腰椎体上肢(7神经阻滞2血管穿刺)1.臂丛神经阻滞途径(1)颈部臂丛阻滞途径①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相交处②锁骨上阻滞途径:锁骨中点上方1.0-1.5cm处进针,针向内、后、下方向进针③改良的锁骨上阻滞途径:锁骨中点上方1.0-1.5cm处进针,锁骨下血管旁阻滞(2)腋区臂丛阻滞途径①喙突下阻滞途径:喙突下2cm,向足向外侧向后倾斜10°,两次减压感②腋路阻滞途径(腋血管旁阻滞法):臂处于外展、旋外、屈肘位,腋窝最高点,压住动脉搏动,进入腋鞘2.肩胛上神经阻滞Moore法:在肩胛冈上缘,由肩峰至肩胛骨内侧缘沿肩胛冈上缘画一横线,再经此横线的中点作一与脊柱平行的纵线,在两线相交的外上角等分角上距离交点2.5cm处为进针点,与皮肤垂直方向略向内刺入4~5cm即达肩胛骨切迹,有异感后注入局麻药。3.腋神经阻滞肩外展45°角,在肩峰的背侧下方4cm处穿刺,针尖对向喙突刺入,进针4.0~4.5cm深度,即达四边孔附近,回抽无血,即可注药4.正中神经阻滞(1)肘部阻滞:肘关节伸直,平肱骨内、外上髁之间切取肱动脉搏动,在其稍内侧垂直刺入3~5cm,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2)腕部阻滞:病人握拳,腕关节微屈可看到掌长肌腱和挠侧腕屈肌腱,经桡骨茎突,横过腕关节画一横线,于上述两肌腱间的交点处为进针点,垂直刺入数毫米,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5.尺神经阻滞(1)肱部阻滞: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点处可触及肱动脉搏动,在此处进针指向肱动脉后方,得到放散至小指的异感后注射局麻药。此点由于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相邻易同时阻滞。(2)肘部阻滞:前臂屈曲90°角,在肱骨内上髁及尺骨鹰嘴之间触及尺神经,与尺神经平行进针或由稍内侧进针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3)腕部阻滞:腕关节屈曲,握拳,即可显露尺侧腕屈肌腱,在其桡侧可触到尺动脉。取肌腱与动脉间为进针点垂直刺入,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6.桡神经阻滞(1)肱部阻滞:肘关节伸直,与肱骨外上髁上方10cm处稍外侧,压迫桡神经时出现异感,在该处刺入皮肤至骨,出现异感后注射局麻药。(2)肘部阻滞:肘关节伸直,在肘窝前面肱二头肌腱外侧一横指半处,垂直进针指向肱骨前面,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3)桡神经深支阻滞:肘关节伸直,前臂取内旋位,在肱骨外上髁背侧外缘远端两横指,桡侧腕短伸肌内侧缘压痛点处垂直刺入,得到放散至示、中、环指及手背部的异感后注射局麻药。(4)桡神经浅支阻滞:在桡骨茎突上方7cm处的背外侧缘,垂直向桡骨进针,出现异感后注射局麻药。7.指神经阻滞在指根稍背侧,作左右两面注射麻药或在指根侧面轴线上作皮丘,穿刺针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营养师在宠物食品市场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测仪器使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最佳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师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的关联性与试题及答案
- 殡葬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口腔护理目的及注意事项
-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目标测验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时间安排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发动机运转异常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车主与维修工的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民工学校开展活动记录
- 公司发票报销说明
- GB/T 17492-2019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2023年1月浙江首考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mp3+作文范文)
-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
- 异物管控记录表
- 公车私用管理制度
- 设备主人制管理办法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旁站监理记录表
- 幼儿园绘本:《小蛇散步》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