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_第1页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_第2页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_第3页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_第4页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

李永生

北京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

研究的几个问题第一局部内涵开展的哲学思考与宏观实践探索1、内涵开展的内涵是什么?2、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内涵是什么?3、根底教育为什么要走内涵开展之路?4、根底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内涵开展?5、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根本策略6、内涵开展防止的误区第二局部学校内涵开展的教学实践的例举——教学常规管理的标准与创新第一局部内涵开展哲学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内涵开展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和“内涵〞最初是逻辑学上的概念。在哲学上,内涵是指事物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它答复该事物“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问题,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是指事物所反映的对象或对象范围,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它答复对象“有哪些〞或“是哪些〞,表示数量和形式。内涵开展是开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开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开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外延开展作为内涵开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开展模式,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等。内涵开展和外延开展共同之处都是开展,但两种开展差异是显然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社会经济开展方式问题进行过探索,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横向扩展开展观念,如法国社会学家佩鲁在1983年提出的“整体的、综合的〞开展观;第二种是纵向扩展开展观念,如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可持续开展〞概念和1987年世界环境与开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开展战略〞;第三种是内涵开展观念,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开发署以及斯蒂格利茨、阿玛蒂亚·森等人提出的人类自身的开展观、实现社会转型的开展观以及作为自由、人权开展的开展观等等。内涵开展,不是外延的扩张,更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对一个组织来说,外延和内涵都要开展,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侧重。开展外延,就是扩大规模和数量,增加未来开展的空间;注重内涵开展,眼光就放在组织效能高、质量好、社会满意、综合实力强上。二、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内涵是什么?简单地说,根底教育内涵开展是指根底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境况下,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从哲学的角度对根底教育内涵开展进行思考,这里探讨最根本问题是:1、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根底教育内涵开展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什么?3、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逻辑起点在哪里?4、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责任主体是谁?5、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根本策略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当前,根底教育内涵开展就是在科学开展观指导下,要坚持硬件达标的同时;根据当地教育的开展目标,在现有根底上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开展、教育内部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意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符合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开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内部“加工能力〞,努力实现5个转变: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育应试向提升学生的主动健康开展转变;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从封闭式开展向开放式开展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学校具有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根底教育为什么要走内涵开展之路?1、根底教育初步完成规模扩张中国根底教育经历了世界教育史上绝无先例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初步完成了“双基〞任务,成为公认的根底教育大国。2002年,全国有普通初中6.5万所,普通小学57.5万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1.9亿人。全国实现“普九〞的县〔市、区、旗〕及县级行政单位已达2598个,人口覆盖率到达90%以上。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到达99.3%,初中毛入学率到达89.7%。到了2004年“根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人口覆盖地区到达93.6%,初中毛入学率到达94.1%。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6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7.55%。2004年高中阶段全部在校生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220万人,是2000年的1.9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到达8.3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由于学龄人口的下降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外延开展第一次出现了“涨停〞。———2004年小学校数比上年减少3.17万所,初中校减少973所。正是进入这样高端平台以后,政府和学校才有余力、有精力、有条件来思考如何强化内涵开展。与此同时,东西差异、城乡根底教育差异越来越大。中国的农村小学占全国小学的93%,农村初中占全国初中的84%,农村小学在校生占全国小学生的86%,农村初中在校生占全国初中生的83%。外延开展已带来了教育开展的不均衡,资源紧张和动力缺乏,辍学率高居不下,素质教育难以推进,课程改革难以深化。要使根底教育协调、和谐地开展,外延开展模式必须与内涵开展模式同步进行、相互配合。2、根底教育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根底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要求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用特色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谐养成,注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着实培养。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以规模来适应人民的需要,而且也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来适应社会开展需要。〔以新时期的家长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教育为例〕3、学校扩招带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学校扩招〔以北京市为例〕学校大规模的扩招也带来了许多突出问题。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设施、设备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难以匹配;局部教学资源浪费严重、生均教学本钱过高;行政管理本钱、生均管理本钱过高;学科结构与教师专业结构不匹配,可供学生利用的教师资源有限,学生的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差,外部效益低。由于外延拓展过快,在质量、水平、效益等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顾及不够。所以,要及时调整扩招带来的一些问题,走内涵开展之路,以对其进行深入地消化和调整。4、学校的管理滞后,效能水平亟待提高现代化的学校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学校的管理不实现飞跃,很难适应要求。当前不少学校仍然存在教育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效能低下,管理方法落后,在教育理念转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教学、学科建设、教科研、信息化、人事制度、后勤效劳等方面的改革跟不上开展的需求。只有走内涵开展之路,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效能。“十五〞期间,几乎所有学校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根本建设,特别是城镇学校政府用于硬件改造的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十一五期间,随着教育均衡化开展的不断推进,按照规划,国家将加大向西部和农村教育投入。一方面,由于管理粗放,导致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浪费。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将不可防止地会出现紧缺,资源紧缺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重要矛盾,成为继续开展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科学开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的内涵开展之路将是必然选择。四、根底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内涵开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分析当前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特点,我认为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人本开展、全面开展、特色开展、和谐开展、效能开展。1、人本开展人本开展是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一个特点。坚持以人为目的,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保护人,解放人,开展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受教育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例:一个学者的校长画图实验。〕对学校教育来说,就是要以学生开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开展,一切效劳于学生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就是要以人才为本,确认并保证广阔教职员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开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开展的主体,把人作为开展的根本动力,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而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晰了为谁开展、靠谁开展的重大原那么性问题,在科学开展观中,“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蕴含着开展的主体是人、开展的动力是人、开展的尺度是人、开展的目的是人。也就是说,根底教育的内涵开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开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学校管理者,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根底,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开展人。这既是根底教育制度建设的逻辑,也是学校内涵开展的重要向度。在较长时间里,在较深程度上,我国根底教育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倾向,集中表现在:重智育轻其他诸育,重少数轻多数,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轻个性,重眼前轻长远等,把学生当成了“考试的机器〞,“以分为本,以考为本〞,使教育丧失满足人的开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本性。以人为本,还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地尊重学生。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表达人文关心和道德情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2、全面开展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历史使命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开展。根底教育推进内涵开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开展,表达了马克思哲学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内涵开展使根底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了新价值元素。人的全面开展表达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也就是说,开展最终表达的是人的素质的提升,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实现,是到达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样的开展观才是持久的、健康的、科学的开展观。〔三个方面〕1、首先重视学生的全面开展。2、重视教职工的全面开展。3、追求全面质量。全面质量不仅指教育结果,而且也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个要素、各个环节的优化配置和有序运转。强调的是以全方位的视角评价教育质量,在内容上,包括教育目标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师资质量、教育改革质量、教育设施质量、教育产品质量、评价本体质量等。在主体上,包括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用人单位等。在评价方式上,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预测性评价。它是一个辐射各层面、横贯人终生的立体、多元化的评价系统,任何无视其中某一方面的质量,均是不全面的质量。3、特色开展根底教育的“根底性〞决定了绝大多数中小校的开展方式和开展内容的相似形和统一性。学校特色是学校个性的张扬,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师生品格的凝聚和独特风貌的表达。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替代性。一般来说,学校特色开展主要表达在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鲜明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执行严明的规章制度、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简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精良进取的师资队伍等方面上。根底教育内涵开展,强调特色开展,必须:1、结合实际,正视“差异〞,凸显个性。学校开展有“差异〞,但“差异〞正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基点〞。2、坚持以育人为本,讲求实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前提和根底。背离实施素质教育的这个办学目标,办特色学校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特色学校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任何哗众取宠,为特色而特色的形式主义做法,都是要力戒的。3、还要注重长远规划。学校创特色绝不能心血来潮,朝三暮四,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开展性。4、和谐开展从宏观层面上说,根底教育内涵开展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的根底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在加大教育投入当前,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主要任务是“普及、开展、提高〞。从中观层面上说,学校的结构体系是由社会结构体系决定的。学校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整合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内外各种组织之间和人员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问题。从微观层面上,深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造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环境。5、效能开展效能本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其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的两个方面在内的学校教育成果;二是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三是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效能性特点,表达为学校既重视学校工作的效率,也重视学校工作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密切关注学校内在结构和素质的优化和“增殖〞。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效能观之所以为人们赋予了极大的热情予以关注,就是对原有的事物开展的“效率观〞和“效益观〞的一次重要的超越。由于“效能观〞既重视组织行为的效率,也重视组织行为的效益,同时也密切关注组织内在结构和素质的优化。所以,它标识着对科学开展所确立的新的价值尺度。如何评价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和实施新课该的效果,是新形势下教育评价的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学校效能是一项综合指标,总的来说,学校内涵开展应该表达在学校宏观开展和科学规划上,表达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表达在校园精神与文化塑造上,表达在学校管理效能上,表达在办学特色创立上。五、根底教育内涵开展的根本策略根底教育内涵开展之路径,说到底,可以归纳为:外在支持途径和内在运行途径两大根本方面。〔一〕根底教育内涵开展之外在支持途径1、根底教育内涵开展需要政府切实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2、根底教育内涵开展需要改革评价体系3、根底教育内涵开展需要营造一个良好文化与社会环境4、根底教育内涵开展需要逐步向均衡开展转变〔二〕学校内涵开展之内在运行途径1、革新教育与管理的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开展2、加强校本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开展3、改革和完善学校内部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开展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内涵开展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开展六、根底教育内涵开展要防止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根底教育内涵开展要立竿见影的。第二个误区是割裂规模和质量与效益关系。第二局部学校内涵开展的教学实践的例举

——教学常规管理的标准与创新一、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与措施——教学管理的标准与创新一、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学校管理的环境家庭的环境社区的环境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与措施

——教学管理的标准与创新1、教学常规管理的标准与创新2、教学管理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标准与创新

〔一〕管理过程的概述〔二〕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最重要的局部之一,其水平的上下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最终影响学校效能。从学校层面看,教学常规管理主要包括教学思想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教学制度管理三局部。——没有思想的教学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教学。没有“灵魂〞的教学,是“死教学〞。——教学思想两个层面——理论层面、问题层面1、关于对教学对象的认识2、关于对教学学科的认识〔“重新界定中升学考试的价值〞〕3、关于对教师本身的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教学的平庸化现象〕4、关于对教学气氛的认识〔无私竞争、公平竞争〕“任何教学行为背后都有一种思想在支持〔自觉、不自觉〕〞〔一〕教学思想管理教学思想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以正确的教学观念来管理学校教学工作。〔当代学校成功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1〕在对象上,既包括广阔的教师,也包括管理者自身;这种管理不仅指管理者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及时修正不合时代开展的落后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更新自己的观念;也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多种管理措施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统一教师的认识,帮助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化到教学行为中去。当前,如何把素质教育思想落入实处,使素质教育真正“进课堂〞,是教学思想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2〕在内容上,既包括对教学“元〞问题,如当代教学的目的、价值、质量的认识的统一,也包括对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一般操作性内容更新观念。〔二〕教学任务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是对学校教学方案、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价与总结等多方面具体的内容的管理,是学校一种日常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工作。教学任务管理具有“标准性〞和“有序性〞特点。A、教学任务的“有序性〞管理所谓“有序性〞表现在学期不同阶段,学校教学工作有例行性重点工作。一般而言,按学期时间可分三阶段:〔一〕“期初〞注重“方案〞,重点抓:注重“方案〞,重点抓:“四个方案〞——学校、教研组方案、任课教师方案、学生学习方案;“四种名单〞——班级学生名单、任课教师名单、年级组或教研组教师名单;“四种用书〞——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参考书“四种工作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备课组活动时间、校历表〔二〕“期中〞注重“检查〞、“落实〞,重点抓:“三个常规检查〞——备课检查、教学质量检查、教研检查“三个座谈会〞——教师评教评管、学生、家长评教与评学〔三〕“期末〞注重“总结〞,重点抓:“一个考试〞——期末考试〔出好一份试卷〕“一个分析〞——考试质量分析〔奉献率分析法/期末学生分析〕“一个总结〞——教学或教科研〔总结方式创新〕B、教学任务的“标准性〞管理所谓“标准性〞表现在对教学常规性工作有相对统一和根本标准的要求。以北京市某学校的备课要求为例,他们提出:1、“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双基〞〕2、“四明确〞〔明确重点、明确难点、明确能力训练点、明确教育点〕3、“四不准〞〔不准留惩罚作业、不准留过量和重复性作业、不准留没有梯度的作业、不准不批后进生的作业〕。三、教学制度管理通过制度,可以把全体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教学工作上来,引导到课堂教学工作上来,引导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上来。

〔一〕师生关系观〔1〕教师主体观〔2〕主导、主体观点的分析〔3〕学生主体观〔4〕双主体观“教师的主体地位滑移〞B A教师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教学始端教学终端

〔二〕质量观〔1〕“文革〞前,“知识论〞〔2〕“文革〞后,“双基论〞〔3〕80年代中期,“能力论〞〔4〕90年代初期,“素质论〞〔5〕90年代中后期,“创新精神论〞〔6〕21世纪,多元智能的开展?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多样化的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一定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因此,评价学生,一定要多“一把尺子〞。四、改进学校毕业班的管理制度,提高考试竞争力〔二〕毕业班的学校制度管理1、套会制度:家长会、学生会〔年级会、班级会〕、教师会2、奖惩制度3、工作过失单制度4、班级情况集体分析制度〔三〕毕业班的学校“扬长教育〞和“补短教育〞管理1、学生成绩变化分段统计表和统计学生个人成绩变化曲线2、分层教学3、专家综合辅导4、包干辅导〔四〕毕业班的学校效劳管理原那么:〔1〕处理好心理焦虑与成就需求的关系;〔2〕工作要做精做细1、针对学生:〔1〕考试心理调适、学习策略等〔学校的举行的活动〕如:之前做问卷调查〔2〕考试填报志愿:a、模拟填报,给每个学生的每个志愿查明前两年的录取线b、潜能测试中心,分析个人志愿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取向2、针对教师:考前的加压与减压3、针对家长:〔1〕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考生:交流家庭辅导的经验〔2〕家长督学团: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建议、宣传、支持和帮助。四、改进学校毕业班常规管理,提高考试竞争力五、毕业班复习的学校常规管理1、教研管理:〔1〕制定复习方案〔2〕控制复习节奏〔3〕给学生个人消化的空间〔4〕听课——一些课不象复习课、综合课〔5〕复习课也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2、考研管理:〔1〕存在的问题:练习考卷发的多,讲的少,批阅的就更少;因此,必须精选。〔2〕搜集考试信息,知此知彼〔教科研室、文理综合研究组负责〕〔3〕如何出一份高考复习的好卷子:a、梳理知识和能力点;b、鼓励学生参与;c、集体攻关怎样出好一份考试试卷〔三〕双项细目表考核方法五、教学管理措施的改革与创新〔一〕组织措施的改革与创新〔举例〕1、两个平台打造2、专人分管3、第一责任人制度4、首席教师5、年薪制〔二〕教研措施的改革与创新〔举例〕1、学科建设——题库建设、……2、“根底课题〞〔学习能力困难学生——导师制〕3、校本课程的开发〔三〕评价的过程化与社会化〔举例〕教学常规管理教学思想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教学制度管理课程改革与课堂管理A、课程改革理论〔一〕新课程所蕴涵的课程理念:1、全人开展的课程价值取向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4、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二〕新课程所呼唤的课程意识:1、学校是教改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而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打破过去的“官本〞、“国本〞2、课程是经验3、教材是范例4、教室是实验室5、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6、教师即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7、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8、家长是教育的伙伴B、新课程背景下的

课堂教学与管理一、听课与评课一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五个纬度:〔1〕参与状态〔参与学、参与教〕;〔2〕交往状态〔信息交流与反响、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3〕思维状态〔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问题有无挑战性和创新性〕;〔4〕情绪状态〔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是否能够控制和自我调节学习情绪〕;〔5〕生成状态〔各尽所能,感到满足踏实、学习有信心〕。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五个纬度:〔1〕组织状况〔教材、语言、活动〕;〔2〕注意中心〔全体学生思维状态、自己的教案〕;〔3〕教学机智;〔4〕教学态度〔交往性态度、非交往性态度〕;〔5〕教学境界。〔一〕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1.盲目——照抄教参2.繁琐——主次不明,罗列过多3.空泛——操作性不强,目标与教学割裂,与实际教学两张皮。4.陈旧——仍是知识、能力、德育

二、关于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课题:?动与静?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3)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参照物.4)能用事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材中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举例本杰明·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1〕知识〔识记〕,能回忆所学国的内容,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2〕领会,初步理解学习内容的由来及特征。可分为转换、解释和推断三级水平。〔3〕运用,能有所学过的概念、原理、方法、规那么等方面的内容解决新情境中的简单问题。〔4〕分析,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组成要素,并了解他们彼此的关系。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5〕综合,将各要素组成新的整体或新的概念体系,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包括进行独立的信息交流、制定方案或操作步骤、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6〕评价,按特定的目标,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包括依据内在的证据来判断和外部的准那么来判断。情感领域〔1964年本·布卢姆、克拉斯沃尔〕:接受、反响、价值观〔接受、偏好、信奉〕、组织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性格化〔泛化心向、性格化——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动作技能领域〔1972年哈罗〕:反射动作、知觉、准备状况、引导下的反响、机械化、复杂的外在反响、适应、创作。3、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常见的有两种表示形式:〔1〕通过……的学习,能够理解……,领会……〔2〕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比较两者的差异,至少列举其五个特征。3.新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结果性目标〔1〕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识别、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方案、推广等〔2〕技能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3、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描述方法: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懂得、理解、掌握、领会、欣赏……〞来描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对教学目标的概括,但,缺点是它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2〕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的描述方法: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来描述。以“ABCD〞模式为例:“ABCD〞模式为例:

①教学对象〔A,即audience〕,指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标准的表述是“学生应该……〞②行为〔B,即behavior〕是目标中的最根本的成分,行为表述应该可观察、可测量,常使用动词,如“列出、写出、区分、比较、解决、设计……〞③条件〔C,即condition〕指产生行为的条件,评定学习结果的约束因素〔包括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等〕如,在xx时间内,完成……;在提供xxx资料中,作出……④标准〔D,即degree〕完成行为的准确性或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的依据。例如: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比较两者的差异,至少列举其五个特征。对象条件行为动词内容标准4.公式教学对象+教学行为+行为条件+到达程度通过这样一个行为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来表达三维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要注意:一是不宜贪多二是展标的形式不要过死三是用语要准确?死海不死?教学目标:1、理解“自读提示〞和“书下注释〞中的生字生词,掌握“安然无恙〞、“大惊失色〞、“执迷不悟〞等成语。2、复习本文运用的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目的和作用。3、积累和死海有关的地理知识,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开展。举例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1〕只图课堂气氛活泼,无视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2〕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表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3〕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4〕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过多〔5〕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用得太滥〔6〕教学情境过多,教学方法杂乱,让学生目不暇接1、当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落实四项训练:

观察能力的训练

操作能力的训练

表达能力的训练

思维能力的训练

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但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表达这些目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子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4、科学地处理教材正确的对待学生月亮女人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坐在小院子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陶行知先生要给儿童“六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快乐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四让〞教学法: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提高C、新课程背景下的

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实施和组织一、校本课程实施需求与条件调研二、制定校本课程实施和组织指南三、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四、校本课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根本原那么五、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XXX学校校本课程实施和组织指南

举例:一天一节体育课;117门拓展课、小语种、“人生远足〞区域课程资源教育开发原那么以网络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效率支持)本学科相关人文学科相关自然学科实践场所(经验支持)虚拟化综合化实践化怎样更好?怎么样?为什么?是什么?D、新课程背景下的

教师校本培训六支队伍建设——管理、教学、教育、科研、理财、效劳队伍建设学习型学校走文化开展之路——通过文化继承、文化开展、文化创新去开展学校选择学习型学校经营型学校管理型学校学习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有了优秀的教师队伍,一切都能“无中生有〞,否那么,现有的一切都可能“化为乌有〞有自己的队伍,学校才能真正开展有生长优秀教师的土壤,优秀教师才能生根发芽摸索一条培养优秀教师的方法和策略师资队伍建设不寄托于流动师资队伍建设不阻碍流动个人工作能力生命周期

第一阶段在校学习阶段,对所有人来说,能力随时间成直线增长。第二阶段在毕业后的4~5年内,工作处于探索中,寻找前进方向,感到学习期间所获知识缺乏以应付实践需要,应该再行学习,补充自己缺乏。〔毕业后,大约有8%的人一生几乎毫无成就〕第三阶段4~5年后,工作进入主动状态,可以独立承担教学工作,提高较快。第四阶段30岁~55岁,处于工作状态的最正确时期。50岁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精神与精力逐渐减弱,但教学工作仍处于成熟时期。第五阶段55岁以后,作出创造性工作的可能性减少,教学上出现力不从心的状态。60岁以后,对多数教师而言,已进入老境关注教师平庸化现象和教学水平增长的“高原〞现象从心理开展上看,教师的开展也是有阶段的。时期时期时期憧憬期求知欲强,渴望学习教学技能。学习教学基本功快速发展期基本胜任教学,尝试研究零散和系统的教学问题,渴望成功体验。加强学科及教学“本底”高原衰退期教学业务熟练,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容易出现“高原现象”寻找主攻方向,开展课题研究“衰退〞现象走出“高原〞以教师为职业(挣钱养家)以教师为事业(追求事物的意义)以教师为专业(沿着专门的方向改革、创新)职业技能重复操作不懈追求探索潜心研究停滞“高原”走出“高原”走入最高境界从哪里来?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资源观教育效能观专业理想教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教育方法其他管理方法服务方法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内化内化表现表现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形成进行干预的策略是什么?教育能力专业水平教育理念职业理想人格魅力成功积淀社会承认业务培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开展新途径一、制定教师〔含干部、职工〕培训规划,全面规划学校教师专业开展二、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和指导队伍,让教师在专业引领中开展三、建立校内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合作学习和互助中开展四、加强校本课题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开展五、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在改革实践中开展六、搭建学校成功平台,让教师在自我实现中开展七、建立学校保障机制,让教师在制度标准中开展八、辅助的制度性措施——学校内部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

一、培训的原那么二、培训的目标与对象三、培训的内容、对象、形式和评价四、培训的时间五、培训的保障

xxx教职工校本培训规划

一、培训的原那么以“三个面向〞思想为指导,以21世纪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坚持上级继续教育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长期与阶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结果与聘任相结合的原那么二、培训的目标与对象

〔一〕培训的总目标〔二〕培训的层次性目标〔三〕培训的对象与具体目标〔一〕培训的总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立全员培训制度。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使学校的教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建设一支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好、工作能力强的教职工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二〕培训的层次性目标1、初级层次目标:根本功、敬业精神、师德水平均到达合格水平的要求。2、中级层次目标:管理和效劳意识和能力较强、师德水平较高、教育观念先进、施教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到达成熟水平的要求。3、高级层次目标:管理和效劳意识和能力强、师德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工作有特色到达优秀水平的要求。〔三〕培训的对象与具体目标1、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目标侧重于具体的领导能力的提高。2、全校职员:培训目标侧重于效劳技能的提高,敬业精神和岗位职责意识的增强,效劳态度的改进。3、全校教师:培训目标侧重于施教水平、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师德水平的提升。教师工作年龄层次分解目标要求为:

〔1〕35岁以下:根本功、敬业精神、师德水平到达合格教师水平的要求,局部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2〕35岁—45岁:师德水平较高、教育观念先进、施教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到达成熟教师水平的要求,涌现一批校、区、市、国家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3〕45岁以上:师德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工作有特色到达“专家型〞水平的要求。三、培训的内容学分、对象、形式和评价

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开展需要,将校本培训内容设计成“菜单式〞,总计29分;规定必修内容,其余由教职工自由选择,形成“模块〞;个人选修的学分不低于8分,培训时间为200xx—200x。〔一〕“模块化〞菜单式内容〔一〕师德方面〔4—6学分〕〔1〕敬业精神;〔2〕依法执教知识;〔3〕团队合作精神培养;〔4〕新型师生关系认识与实践;;〔5〕思想政治觉悟〔国内外时事,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等〕。〔二〕教育教学技能方面〔4—6学分〕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对各种教育影响进行加工、传导的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三〕专业知识方面〔4—5学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四〕教科研方面〔2—4学分〕教育科研方法和各级课题研究〔如:选题、立项、实验等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等〕。〔二〕校本培训形式〔一〕学校组织群体学习形式〔二〕个人自主学习形式〔三〕相互学习形式四、培训的时间

学期中:利用周四非党团活动学校集中时间和个人业余时间。假期里:每年暑假全校教职工须接受封闭式校本培训3天左右。五、培训的保障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学、德育和校办领导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教科研室负责培训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设计,校长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培训统筹工作。各教研组长〔或各首席教师〕、各效劳组组长按学校培训方案制定和落实具体方案。2、培训经费:学校每学期均筹集和拨发校本培训专项经费。3、培训管理与评价3、培训管理与评价?北京市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每位教师取得36个学分即可结业。〔一〕必修课——由市里组织实施17个学分〔二〕科研和教研——累计不超过10个学分1、参加国家、市、区、校级科研课题,成果通过鉴定可分别获4、3、2.5、2个学分,课题组长可加0.5个学分,研究成果或论文在国家、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分别认定2、1、0.5学分。所有参加校外主持的国家、市、区各级科研课题要以课题认证书〔或通知书〕为证。所有参研人员,将重新登记,经学校审核后报区继教办和教科所。所有参研人员,按照课题研究规划,每人每学期有个人相应的研究专题和书面的研究方案、学期有课题研究总结〔论文〕、学年有阶段性研究结果。凡在每学期个人缺少上述内容超过2件者以及不参加相应课题研究活动者,虽然有参研登记但不能获得学分。〔三〕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不少于8个学分

〔1〕科研管理所有参加校外主持国家、市、区各级科研课题要以课题认证书〔或通知书〕为证。所有参研人员,将重新登记,经学校审核后报区继教办和教科所。所有参研人员,按照课题研究规划,每人每学期有个人相应的研究专题和书面的研究方案,学期有课题研究总结〔论文〕,学年有阶段性研究结果。凡在学期个人相应的研究专题、书面的研究方案、学期有课题研究总结〔论文〕、阶段性研究结果和课题结题材料等方面缺少档案资料超过4件者以及不参加相应课题研究活动者,虽然有参研登记但不能获得学分。〔2〕校本培训管理以课时计分,每10课时为1学分〔有相关学习心得〕;以实践活动计学分,每两天为1学分〔最多不超过3学分〕;以文字5000字为1学分〔最多不超过3学分〕。4、培训监管〔1〕严格考勤,教职工参加校本培训的时间计为工作量;〔2〕教职工校本培训过程中的绩效将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通过校本培训加速

青年教师成长的实践探索调整第一年的转正考核制度原来的转正制度是在第一年上一节汇报课,写一个总结。现在的转正要求是:参加8次培训。完成3项任务。作出5个作业。通过1个考试。政策调整不写论文;不当正班主任;不把关;不参赛。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干什么?——专心致志搞业务提高,专心致志学教学。——让教师在学习、研究、切磋的状态中开始专业化的历程。第一年新教师起步培训一、配备教学导师。二、学会听课三、怎样写好教学目标写教案、说教案四、练习讲课?片断课〔微格教学〕五、研究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教学探究与教学过程设计如何对教材进行实践复原?六、做毕业班练习册参加毕业班模拟考试第二年青年教师专业培训复原+案例+活动化

诊断+治疗本底研究〔即学科本底和教学本底〕第三年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培训继续本底研究小课题研究系统的任务链条——十项工程E、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建立校本教研领导与指导队伍建立校内学习型组织从理论上讲,教师校本教研是一个建构教师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学校特别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把它视为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根底。〔1〕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学校型组织特征〔2〕主动自觉与民主化——知识的协调〔知识社会学〕举例:1、学校形成的“教研组长月工作个别汇报与谈话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使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制度化。2、学校在每学期学校例行的开展“教学月〞活动中,通过专题性活动来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的意识。3、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学工作会,专题研讨毕业班质量和教学根本功等问题。就“一节好课标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三个专题进行了全校性的大讨论。4、传统的市区级大型教研活动——〔1〕集体接受参观;〔2〕外出交流。5、青年教师研究会以“学习、实践、反思、提升〞为主题研究自己成长与开展6、教师省际以上教科研外出学习、观摩。加强校本课题研究没有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很难培养出研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引导教师参加课题专项性教育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增强教师科学观察教育事实、研究教育规律的能力。制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课题规划?学校先后参与或独立承担国家、市、区、校级课题,研究经过研究,参研的大局部教师们可以掌握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开题论证、定量研究、质性研究等科研方法,可以将这种研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结合起来,对课程改革精神的贯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这些研究中,许多老师接触和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自己的教育观念也得到明显的更新。1、专题性文献学习。2、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进行制度性自学。3、教育教学根本功练习与大赛。4、青年教师做副班主任。5、教师教学论坛。6、教学开放日活动。7、个人反思性学习与集体合作性学习。8、跟踪研究学校名师的教学风格,展开个案研究。具体措施举例:

F、学校内部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的探索和思考学校内部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1、校长负责制的完善:民主化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改革和完善:扁平化和综合化3、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能绩化4、学校内局部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年薪化5、学校内部后勤管理的改革和完善:社会化6、学校内部管理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过程化和社会化一、校长负责制的完善:民主化强化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是完善校长负责制的一种趋势,是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方面。它对增强民主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