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典型例题
@8-练
单选题
1、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
2、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
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SO」和H2SO.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3、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4、关于原子和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个数相等的任何物质具有相同的质量
5、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
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催化剂8
•‘行f▲64ON
0—0
(反应前)(反应后)
A.此反应有单质参加
B.此法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C.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6、1909年,德国化学家保罗弗里德伦德尔在多刺海螺的鳏下腺中提取出了一种紫色染料——泰尔红紫(分子
式为GeH.BrNQz),这种染料一直被用于为王室及富裕阶级的长袍染色。下面有关其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泰尔红紫中有30个原子
B.泰尔红紫中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是8:1
2
c.泰尔红紫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泰尔红紫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0g
7、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051220
反应后质量/g8530X
(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
(2)E
(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A.ljB.2jC.3jD.4j
8、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aB.水由4、O?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9、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器
容
分
内
总
子
数
°反应时间“向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A.
生
成
H2
..S
量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C.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
D.等质量CaCQ,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11、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
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C。)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
法错误的是
4
注射器
一事预装2网口K
j弹簧夹
一试管容积50mL
,^―放在细沙上的白磷
A.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维生素B2(CI-HSOOGN,)
C.稀有气体D.过氧化氢
1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14、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对除杂质的认识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①加热条件下,用除去Cu粉中少量的CuO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C.对性质和用途的认识D.对化学史的认识
①张青莲主持了测定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
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炼铁
新值
②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②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贡献巨大
A.AB.BC.CD.D
5
15、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
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e5P催化剂OO6c
------------A
央8央6N
(反应前)(反应后)
A.此反应有单质参加
B.此法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C.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多选题
16、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17、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符合的是
A.烧碱:NaOHB.纯碱:NaCQC.草木灰:K£QQ.消石灰:CaO
18、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
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催化剂OO
--------►
*CP鼻
(反应前)(反应后)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6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此反应生成3种物质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
B.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液态分子大
C.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2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除杂方法不合理的是
序号物质除杂方法
AFeSd溶液(CuSd)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CO2(CO)点燃
CKCI(KCIO3)加入少量二氧化镒,加热
DCaO(CaCO3)高温燃烧
A.AB.BC.CD.D
7
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_015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A、根据图示,C点所示溶液pH<7,呈酸性,选项A不正确;
B、从图中溶液的pH由大逐渐变小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图中a
点所示溶液pH>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钾没有全部被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应该是(SO和KOH,选项
B不正确;
C、根据图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的pH起点大于7,且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逐渐变小,可见该实验
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选项C不正确;
D、图中b点溶液的pH=7,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不和溶液中的其他
物质反应,因此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pH继续减小。根据分析,虽然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pH继续
减小,但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
A、A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B、B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8
c、c为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D、D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
故选D。
4、答案:A
解析:
A、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水分子质量小于汞原子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子个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等,例如1个水分子质量和1个氧分子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故选:Ao
5、答案:C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
催化剂
的方程式是:2NO+2CO^=2CO2+N2O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效应,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物是NO和C。,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
正确;
9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
A、由分子式可知一个泰尔红紫分子有30个原子,故选项错误;
B、泰尔红紫中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2x16):(1x8)=24:1,故选项错误;
C、12x16>80x2>16x2>14x2>1x8,所以泰尔红紫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V,不是“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5+12+20=8+5+30+%*4;
(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0-8):(30-12)=1:9,错误;
(2)%=4,正确;
(3)该反应中甲、丁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为化合反应,正确;
(4)乙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不参与反应、可能是催化剂,正确;
(5)反应的甲与丁质量比为(10-8):(20-4)=1:8;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设甲、丁相对分子质
量分别为a、b,则有南芸,解得V正确;
3b8b16
故选A。
10
8、答案:B
解析:
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气体多中得到Hz,A正确。
B、水由水分子构成,B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正确。
故选:Bo
9、答案:B
解析: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混合搅拌后,浮渣多,泡沫是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不是溶解;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例如20C。时,不饱和的硝酸钾(易溶物)溶液质量分数可能大于饱
和的氢氧化钙(微溶物)溶液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0、答案:C
解析:
占燃
A、根据2CO+O2?'2c。2可知一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容器中分子总数减少,反应完成
11
后不变。选项A正确。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锌,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
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镁反应速度快且生成氢气多。选项B正确。
C、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时,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反应完成后不变。选项C错。
D、等质量CaCQ,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快。选项D正确。
故选:Co
11、答案:Bo
解析: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磷,放出热量,试管中的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使试管炸裂,说法正确;
B、胶头滴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引燃白磷;注射器中的水测量消耗氧气的体积,注射器
中的水流入试管的体积等于试管中消耗氧气的体积,二者作用不相同,说法错误;
C、白磷的量不足,试管中的氧气不能反应完全,此时流入试管中水的体积偏小,使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偏低,
说法正确;
D、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即试管中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翳x
50mL
100%=20%,说法正确;
12、答案:C
解析:
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维生素B?(CKHZOONI)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氨气、筑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12
D、过氧化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Co
13、答案:D
解析:
A、该装置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未构成封闭体系,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
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
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14、答案:D
解析:
A、①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
②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很少,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无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错误。
B、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正确;
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有较大的影响,错误。
C、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作燃料,错误;
②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正确。
D、①张青莲主持了测定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正确;
13
②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贡献巨大,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
催化剂
的方程式是:2N0+2C0=^2C02+N2O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效应,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物是N。和CO,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
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答案:BC
解析:
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如果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没有发光的现象就不是燃烧,
选项错误;
B、由爆炸的概念可知,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选项正确;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选项正确;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如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选项错误;
14
故选BC0
17、答案:D
解析:
A、NaOH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不符合题意;
B、NazCQ,又称纯碱,分类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1不符合题意;
D、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C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反而前)(反应后)。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说法正确;
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正确;
C、反应后有一种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通道买卖合同协议
- 电子厂电池采购合同协议
- 独立分租楼房合同协议
- 电子版混凝土合同协议
- 物质车送货合同协议
- 疆伊犁劳务合同协议
- 生电厂燃料采购合同协议
- 电子机械合作合同协议
- 瑜伽报课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甘蔗水果批发合同协议
- SAP系统基本操作及技巧和SAP ERP 物料主数据维护操作手册
- 词汇20000词频资料
- 江苏省扬州市邢江区美琪学校2023届初三全真语文试题模拟试卷(3)含解析
- 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2023年数学周报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
- dp832中文校准手册dpcnDP800系列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
- 海洋中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 无人机日常使用记录表
- 重视修史的传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