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_第1页
论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_第2页
论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_第3页
论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_第4页
论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研究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研究,发现幼儿的语言能力方面问题主要分为表达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不够、表达时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表达时说的话句子之间没有关联且词句简单以及没有较好的倾听习惯,对同伴的表达内容无法较准确的理解。根据这些不足,进行故事的干预,提供语言表达的良好环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自主性与提高语言表达和倾听理解频率。研究发现,故事为幼儿的自主表达提供了轻松自在的表达情景,以及游戏体验带来的丰富经验,提高幼儿自主表达的积极性,锻炼了幼儿表达、倾听与理解的能力。【关键词】:故事;幼儿语言能力;能力发展一、绪论(一)选题缘由1.3-6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关键时期语言对于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是非常重要的,3-6岁的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因此他们对语言比较敏感。在此期间,儿童的语言学习也处于一个重要的阶段,因此,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其它方面的发展。[1]《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南》)还指出,语言是人类沟通和思考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儿童则需要与外界沟通,而语言则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媒介。随着这种沟通的进行,孩子们自己的其它各方面也会得到发展。语言是儿童思维和沟通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考能力。2.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对语言能力进行了大体的划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听、说、读、写。《指南》还对上述两种教育目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儿童在聆听和表达上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包括:仔细聆听,能了解共同的语言,有讲话的意愿,能清晰地表达,有礼貌的语言习惯;至于读写,则要达到爱听故事、爱读书、可以对内容有自己的理解。[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也对幼儿适合的语言环境有清晰的定义,要让他们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地表达自己、喜欢表达、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要在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来自外部的反馈。3.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不足我国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方式传统,对幼儿自主性不够尊重,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语言教育方式的弊端。且小学化倾向严重,导致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更看重成果,多采用朗诵,跟读,讲故事等一些固定的教育方式,而这些语言教育的载体大多是静止的刻板的,不够鲜活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无法保持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的新鲜感。且集体的语言教育活动无法照顾每位幼儿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只能对大多数孩子起到教育效果,忽视了那少部分的孩子。(二)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1.研究背景本文的“故事”正好包含了两个正面的因素,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在“故事”互动分享部分,幼儿与老师、同龄人或老师们分享他们所画的故事以及他们自己的游戏经历,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情景和机会来表达。而从别的孩子的视角来看,这是倾听理解同伴,同时也是提出问题交流自身经验的一个过程。幼儿交流的内容由他们经验的差距而产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幼儿不断进行倾听与表达,已达到锻炼语言能力的目的。其次,幼儿阅读能力和前书写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因为在“故事”的绘制时刻,幼儿运用自己想用的一些图案,线条或者颜色来展现自己的的游戏体验,这促进了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而自己绘制和阅读同伴的故事都需要他们仔细观察,再结合分享交流环节,这样,他们的阅读水平就会有所提高。故事是以玩、画、分享、交换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自我表达。与《纲要》所载的公开、自由的环境相一致。通过游戏的经历,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有了可以分享的内容,有了想要分享的内容,激发了他们的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儿童会在游戏中得到丰富的欢乐经验,并能积极、有创意地表现自己,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皮亚杰的认知说理论,详细的论述了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都作出了具体的表述: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第四个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经历“以自我为中心”到分享合作的阶段。幼儿们一般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活动特性是相对具体性,通过故事,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游戏体验且讲述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比通过集体的对儿歌或故事的学习更加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阶段,也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表达的主动性。且他们自我中心主义,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使得他们的经验存在差异,在故事的分享交流环节,他们才会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表达,富有自主创造性,使得他们有内容可说,有内容想说,激发幼儿自主表达。因此,故事会促进幼儿的倾诉欲和表达欲,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研究“故事”课程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且结合了以往相关研究的文献,期刊等和一些学者的观点,对故事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上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对常规的游戏进行了填充和完善,对实践行为也有指导意义。而且故事的探讨与研究不仅仅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吸收外界知识,对幼儿的成长,不光是语言能力上的成长,都有着深远影响。2.实践意义在对幼儿的教育环节中,教师一般起主导作用,对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无法很好的贴合。而故事的内容或者说意义就是发挥儿童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使其获得愉悦的游戏经验而产生的,其特征是开放性、灵活性。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故事在语言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在实践中探讨了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故事方案,从而为幼儿园的故事教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具体而实用的方法。另一方面是要充实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四)相关概念界定1.故事刘炎教授指出:“故事的本质就是在讲述自身故事,故事的内容即是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映射。”故事源自于儿童的游戏经历,它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也体现了他们在游戏中的情感。王满霞认为,故事是一种从游戏的开端从游戏结尾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游戏主题、内容、场景、体验等内容,创作出一幅由儿童自己创作的故事和学习经历。故事是一种可以促进幼儿和老师、幼儿和同伴之间互动的平台。在课堂上,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老师会把游戏的过程和经历记录下来,老师会在游戏后组织孩子用图画和符号的方式来记录他们的游戏经历,老师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去听,去了解。通过对儿童的阅读、记录、理解、表达和倾听等过程的学习,促进幼儿的语言技能的发展。本研究认为,故事是一种由儿童画出自己的游戏体验,再由他们自己画出的作品来进行互动、分享、表达自己的情绪的一系列过程。2.幼儿语言能力根据《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幼儿语言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倾听与表达,它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认真地听和听懂,在表述方面,能够清晰地表述自己想说的内容,可以得体地传达客观的东西。二是阅读与书写,要求幼儿能读懂书,能读懂基本的阅读和理解并付诸于笔端。《纲要》中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目标的论述有着清晰、明确的定义,良好的听说能力具体表现为幼儿愿意倾听,能从别人的对话中得到关键信息,明白别人想要表达什么;与人交流,并且能够有礼貌地、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人可以准确理解。它清楚地指出,幼儿是在持续的沟通中培养自己的语言技能的,老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使幼儿愿意表达、敢表达、乐于表达,使幼儿在情感、思维、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成长。事实上,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光靠自己就可以成功的,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体验的同时,也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分析,本研究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指在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时,能以连贯、逻辑性的方式,将所要表达的东西清晰、清晰、形象地表达出来。能听懂别人的话,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五)文献综述1.“故事”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故事”一词是基于“学习故事”这个儿童的评估系统而产生的。近几年,随着“课程的游戏化”的兴起,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对“故事”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询知网等资料库中对“故事”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有关“故事”的研究相对较少,多为一线老师对“故事”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而将“故事”与儿童五大领域结合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整理,重点从故事的内涵以及近年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两个方面对故事进行了总结。(1)“故事”的内涵王满霞[1]认为“故事”是安吉游戏进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更像使一次涂鸦、一幅画作,其他人就可以通过这些来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她把“故事”的内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单纯地表现儿童的故事作品;另一方面,其内涵深刻,使儿童“玩”更具体化形象化。崔玮[2]认为“故事”的特殊之处或者说优势是其不同于传统的游戏活动和课程形式,它更在意幼儿的自主性,会促使幼儿的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老师不再进行传统的教育,也不再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而更像是一个观察和引导儿童玩耍的人。新的角色转换,新的评估制度,新的制度。故事在幼儿园中的引入和执行,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刘焱[3]教授提出,游戏的诞生来源于真实生活,它本身就反映、还原了幼儿的生活情景,体现出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憧憬,讲述的是正在或者期望中未来发生的事。因此“故事”的本质实际上与幼儿游戏高度重合但又不完全一致,在故事中可以更加体现出幼儿自主游戏的意义。综上所述,“故事”是一种以图文符号记录儿童在游戏中的整个过程和游戏经历,并为老师们的评估提供参考。幼儿的课程内容已由“学科”的教学转变为以儿童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为主导,而儿童则在游戏中起主导作用,其内容贯穿于儿童的游戏活动之中。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的兴趣固然重要,但要正确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才是幼儿园课程的意义所在,才是故事需要关注的重点。不仅要让游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要使“故事”和课程的“游戏”相结合,这才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是故事存在的意义。(2)“故事”在幼儿园中的开展形式在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者发现幼儿园“故事”的实施方式有三种:①幼儿对游戏过程进行叙述,教师记录故事文本;②一种是幼儿自己用绘制自己的游戏过程、体验,并与教师、同伴进行分享、交流的一种形式。③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对儿童自主玩耍的观察和记录评估。董旭花[4]等在《在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故事中发现儿童》一书中,对许多故事进行了整理。研究者发现,许多故事都是老师用观察记录和评估的方法,老师观察、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行为,然后加以反思和支撑。在这本书中,老师们应当静下心来,放慢自己的脚步,认真地观察孩子,从故事中发现、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心灵,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教师要发挥的作用仅仅是一位支持者、引导者,在“儿童”的活动中,要用合适的方式激发他们对体验、表达、协作的兴趣。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方式可以表达内心情感,比如绘画。绘画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儿童在游戏中用这种表现形式来展现他们在游戏中的经历。所以,故事可以协助儿童记录活动过程,表达他们内心的情绪和情绪。综上所述,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将儿童的全部游戏过程记录下来的过程,无论最后如展现,我们都能通过它进入孩子的心灵。教师需要认真地“听”因为幼儿的绘画技能并不成熟,无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全部感受,所以还需要进行语言上的讲解辅助。而这个纪录并非单纯的绘画,而是儿童心灵的窗口,是儿童的情感与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经历,因此,老师们应当认真地去观察与解读,鼓励幼儿能够不断的表达自我,并在和伙伴或者老师的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成长。2.幼儿语言能力的相关研究近几年,我国对幼儿园教育的逐步关注。幼儿期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时期,儿童掌握两种语言的主要途径有:幼儿园和日常语言的学习(也就是家庭)。语言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儿童的语言沟通是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学习和体验,因此,儿童的语言技能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1)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因素相关研究从个体和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①个体因素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零件之一,关乎着语言中枢,决定了言语的表达。张琴芬,屠文娟[5]等对新生儿大脑两半球认知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人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主要大脑左半球负责言语加工。陈瑞燕[6]利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大脑功能,发现儿童脑右侧杏仁核容量会对接受性语言能力和表达性语言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关性会逐渐降低。②环境因素国内外的研究发现,除了自身因素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分别为家庭因素和幼儿园因素。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家庭经济状况及幼儿园经验之后,家庭的学习环境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这个家庭学习环境中,我们的学习氛围包含了很多的家庭学习和大量的文化资料。这些都表明,除了固有的影响外,父母也是孩子语言能力成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国内外学者以家庭文化氛围和亲子互动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喜欢并习惯性阅读,那么他们的幼儿也会产生同样的习惯,而且父母也会积极支持并鼓励。而且幼儿的阅读时间也取决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一般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阅读时间也会更长,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周兢,李晓燕[7]研究发现,在与父母相处过程中,新生儿的视线会在父母说不同词汇时不断改变,这表明,新生儿会将父母说出的词汇与物品一一对应,这对幼儿词汇量的迅速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徐颖[8]指出,幼儿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一般都来源于朝夕相处的父母。蔡毅萍[9]提倡创设多种适宜环境,让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从小就开始得到提高,这对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幼儿园环境对幼儿也有极大影响,在幼儿园,幼儿不仅参与了同侪的交往,而且也与老师这个成年人的角色进行沟通,又由于各种课程、游戏等的安排,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学习机会,因此,幼儿园在培养孩子的语言技能上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双方会产生一种相互尊敬、积极的互动关系,即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供积极的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接受语言能力和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黄世革[10]提到,语言是有魅力的,而语言的魅力可以决定学习语言的兴趣,所以教师语言魅力越大,影响也越大,幼儿学习的速度也会加快。陈爱琳[11]指出,师幼互动会极大程度促进幼儿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无论是师生间的有意义的交谈,还是老师的同侪沟通,都能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同伴交往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幼儿语言能力评定方法本文对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早期儿童进行语言能力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①国内外儿童语言能力的测量工具国内语言发展量表和标准化测验主要有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CCDI)、婴幼儿智能开发与补充简明表等。除了标准化的量表外,还有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语言样本、发展监测等方法来测量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国外评估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手段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心理测试量表中的语言能力测试,主要包括Wechsler智力量表(WPPSI)、Gesell发展序列量表等;另一种是基于各种评估理论的儿童语言发展测试工具,主要包括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量表(PLS)、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等。②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多彩光谱评价方案是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和费尔德曼普遍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估计划。它注重的是全方位的考查。他考虑的不是孩子的一个方面,而是孩子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表现。于开莲[12]等认为,它分级体系主要由分级的两个不同内容和活动风格两方面组成。其中,活动评价的设计主要是教师将孩子的整体过程作为一项活动进行观察,从各个方面理解和鼓励孩子,带给他们相应的成就感。与量表或测验相比,这种评估方式更加正式、更加有信服力。而且行动评估既简单、成本又不高。另一种类型的评估是应用于不同智能领域的活动风格评估。它强调儿童在多种情境下与环境中的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和欣赏儿童在学习和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在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时,国外的许多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广泛的语言领域进行评估。从孩子那里收集语言样本后,使用他们的语言分析和技能评估标准。③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语言分量表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MSCA)是由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D.MeCarthy开发的,并于1972年编制,用于对2.5-8.5岁儿童进行智能测试,测试材料是孩子们普遍和有兴趣的东西,可以鉴别儿童智力发展的正常与否。麦卡锡儿童智力量表的语言成分表分为五项测验,用来评价幼儿的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具体为以下五点:①图画记忆测试:观察记忆卡片上图画,在之后进行回忆。②词语知识测试:词语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儿童所熟知的图画中指出与词一致的图或者说出所指图的名称;第二部分是说出所给的词汇的意义。③记忆测试:在倾听他人讲述后复述单词、句子、主试讲过的故事。④词语流畅性测试:完整通顺地表达出词汇和语句。⑤反义类推测试:在看到字或词后可以联想到相关对应的反义文字。这就是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语言分量表的五种测试方式。综上所述,语言能力发展研究多用的评估工具为多彩光谱评价方案与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语言分量表。且这两个评估工具具有较高信效度,在本研究基于故事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中,故事的绘制与讲述就是使用多彩光谱评估体系进行评估,语言能力的水平则是由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语言分量表进行评估。3.“故事”对幼儿语言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的相关研究故事的作用有很多,它可以完整的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它对幼儿的情感表达、心理诉求有更清晰直观的认识。首先,“故事”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的个体发展。比如,有调查显示,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解幼儿的心理,进行反省和支持,了解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并支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找到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调整为更适宜孩子发展的课程模式。戴仙仙[13]提出“故事”应体现在幼儿活动中,应被视为一种教学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可以收获喜悦,可以打开心扉,这对幼儿创造力、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故事”课程为幼儿的表达交流提供了平台,幼儿被激发好奇心与兴趣,从而主动参与故事,以发展其语言能力。已有研究数量不多,大部分都以故事为载体,进行一些其他的干预行为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能力水平或是研究故事中某一种因素,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本研究,研究重点在于故事本身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即故事所包含的各个环节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儿童的故事来源于儿童的自主游戏,它是儿童的自我表现,也是儿童在游戏时的经验和感觉。“故事”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对老师和孩子的成长产生正面的影响。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表述过类似的观点,即成人在幼儿心中的地位与产生的积极影响。综上可以得出结论“故事”是一种积极的游戏课程,它包括很多正面的因素,可以促进儿童语言方面的学习。基于故事本身,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水平的促进。4.小结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有关“故事”课程的研究相关的文献较少,对故事概念界定没有明确,并不清晰。这就造成了一线老师在执行故事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传统的经验来进行活动,因此在故事的相关研究中又有一部分是一线教师关于故事实施的问题与反思。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分析,对故事做出了初步的定义与解释。在以往的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故事”对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在故事中,幼儿自主游戏、绘制、讲故事、交流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故事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却很少有具体、深入的探讨。尽管学者和教师门都扩展了他们的实践研究知识,对研究给出了大致意见,但这些建议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重点转移,发现“故事”在活动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故事”的积极元素,结合经验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在具体的事项中对语言发展的优势做出探究,并填补相关实践方面的空白。(六)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故事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儿童语言发展中所体现的各种因素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合理设计故事并充分运用故事课程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因此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首先研究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各个因素,从而探究故事课程的实施通过哪些影响因素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2)故事课程对幼儿语言能力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本研究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去探索。研究对象的选取:先试用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分量表测评同一个班级内孩子的语言能力,通过教师提名、家长报告,再结合研究者的观察,选取两名个案进行个案研究,进行故事的干预,通过绘制故事文本分值的折线图,与再次进行语言量表测试语言能力水平来证明故事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3)故事课程的合理设计和运用。总结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故事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具体促进作用,对故事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改进,发挥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最大作用,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创新课程的成果之一。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对文献进行查询、整理和最后整理,获取与研究有关的资料,以实现研究的目标。本文主要是从国内外有关儿童语言学习的著作、期刊等方面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了解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教学实践情况,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2)观察法观察法是对客观事物不加与干预,只进行记录与评估,结合制定好的计划与观察目的来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裴娣娜[14]提出了“观察”方法,即在幼儿的正常活动状态中,对其所处的环境、幼儿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观察和记录,从而使其真正地体现出故事的教学活动。本研究的观察内容有三个方面分别为①观察班级集体的语言能力方面基本情况等。②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区域游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等。③观察幼儿分享故事作品,讲述故事,对幼儿在分享中所变现出来的各项能力给与鼓励与赞扬,同时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出倾听与引导。(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将某个个体或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通过相关测试、教师提名再结合研究者的观察选取个案。具体的方法是:以两位语言能力较差、语言发展上存在问题的两位幼儿为个案,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自身经验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故事干预方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与分析,总结故事的干预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七)研究设计1.个案选取研究者选取常州市溧阳市某公立幼儿园S园某大班作为研究地点,所选取班级总共有41名幼儿。首先对41人进行语言能力测评,根据观察与测评结果选定对象。通过与主班老师的交流和研究者的观察,了解到该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大致表现如下:有少部分幼儿在教师提醒下才会进行表达和极个别幼儿极少表达之外,大部分幼儿都会主动表达,且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了解该班级幼儿大致发展情况后,研究者对该班幼儿运用《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语言分量表》进行测试,得到该班级语言能力的平均分值,在平均分以下,通过与教师交流以及家长知情同意下选取两名语言能力水平低于全班平均值,且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问题存在的幼儿作为个案进行研究。2.研究思路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整理,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了解故事和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理论。(2)确定研究方法并结合理论知识设计研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充分利用幼儿园实习的机会,充分观察幼儿。研究过程中,基于教师提名、研究者观察和测查等方法测试班级的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现状,选取个案。(2)针对儿童语言能力的显著问题,设计出儿童的故事干预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干预。(3)对干预结果进行效果评定与分析,将绘制的折线图与得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个案研究最终结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对干预前后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实验验证故事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2)对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实施故事的方案进行探讨,并对故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提出策略建议。3.研究工具(1)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语言分量表(中国修订版)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是国际儿智力评估的工具,其信效度以及使用的频率相较于其他的测量评估工具来说更高。使用的中国修订版,是研究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的,且其信效度都达到了标准化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充分且全面的反映我国2.5岁-8.5岁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因此使用此量表可以有效准确的进行评估。 (2)多彩光谱周末新闻观察表多彩光谱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观察幼儿的评价体系。多彩光谱项目的语言评价关注幼儿的讲述与表达的能力,而不是死板的背诵阅读。通过故事的讲述来考察儿童反映出来的各种能力。评估活动包含了影片报道和周末消息。这个测试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场景进行的,而这个实验中的孩子们所描述的游戏就是他们在现实中经历的,他们所画的故事就是“故事板”或者“新闻”,然后幼儿会将自己的故事和别人分享交流。二、基于故事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干预方案设计本研究决定选择班级中语言能力发展较慢,水平相较低的幼儿作为典型,成为个案。首先本班所有幼儿进行了语言能力测试,使用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中国修订版下的言语分量表,进行每人15分钟的测试。本班幼儿的平均得分如表所示。(以下数据为未经常模转化的粗分)表1-1本班幼儿语言麦卡锡语言分量表测试言语分测试ND55.95(8.11)根据教师提名、家长报告、研究者观察和测验结果,选择了两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一)个案基本情况1.个案1的基本情况小逸,男,6岁,就读于溧阳市某公立幼儿园大三班。通过研究者的观察和老师的介绍了解到小逸是一名比较内向害羞的小男生,平时喜欢独自游戏,在集体游戏时主要都是在闲逛或者观看,有时和小旭一起玩但大多时候还是独自一人,与同伴的交流也比较少,无论是平时还是课堂上,或者在一些活动中,他也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一些分享交流活动更是表现的沉默寡言。有时遇到和他打招呼,他也仅是点头致意,点名回答问题时还会出现不自信,紧张。他一般较少开口,即使开口说话声音也比较少,说的比较简洁。在初始与最后的沟通交流中,小轩显得都有些紧张,有些拘谨,一些问题与回答无法清晰有效的传递。(1)语言能力评定小逸在麦卡锡口语测试中仅得41分,与同班同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文运用多彩光谱语言评估活动中的“周末新闻观察表”,对小逸所讲的故事进行评估,以更精确地评估其语言水平。以下为小逸2月18日第一次故事后的语言文本:小白兔帮助小松鼠给他们送松果。研究者通过表1-1对小逸的故事文本进行分析。表1-1小逸2月18日故事文本分析逸没有自己主动的进行报告,选择沉默。面对老师的询问之后才进行报的情况1句子之间出现联系,但并不紧密,在“小白兔帮助小松鼠”之后停顿,经教师提醒,补充“给他们送松果”2展有进行具体描述1些用词并不恰当1由接续性但是并没有进行连词的使用1有出现其他的句式结构或一些词组17从小逸的故事文本分析,小逸有能力将事件描述清楚连贯,虽然期间需要老师的提醒,但依然自己将故事讲述出来。虽然使用的句式,词组简单没有使用连词也没有对故事进行扩展和具体的描述,但讲述出了中心内容。他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表达的主动性,基于故事,教师进行引导,可以提高他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让他想说且有话可说。(2)观察分析研究者以小逸为研究对象,以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上午为观察时间,对其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观察。接着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下面是两个观察片段。观察记录:2022年2月16日区域游戏周一上午,区域游戏。自然角,几名幼儿将小朋友们带来教室里的大家一起养的小金鱼和乌龟拿了出来,进行观察,换水和喂食。小逸和小旭都拿着放大镜对鱼缸中的小金鱼进行观察。这时,小高将自己带来的小乌龟拿了出来说要给小乌龟换水,几名幼儿争先恐后想要去换水或者去围观,小旭也去了,小逸见状一直紧盯着他们但是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放大镜走过去。等幼儿们换完水开始观察小乌龟时,小逸还是没有动,抓着放大镜看着小金鱼发呆。小雅走过来说,“小金鱼好像饿了,要不要为它一点吃的”但小逸并没有回答小雅的话,依然抓着放大镜在发呆,小雅便自己拿出金鱼饲料,给小金鱼喂食,小逸也没有参与其中,直至游戏时间结束。观察记录:2022年2月18日足球课周五上午,足球课。幼儿们到操场上进行足球课,在去上足球课的路上,需要在操场边上的筐中一人拿一个足球。足球的颜色有差异,大部分幼儿都喜欢拿蓝色的小足球,小逸排在队伍中,和他排在一起的是小萌,小萌对小逸说“你也喜欢小熊吗”“绿色的不好看”小逸将头转向她但是并没有出声回答,又继续往前走,在筐子周围几名幼儿因为争抢蓝色足球撞到小逸,但他并没有说什么,他也拿了一个蓝色的足球,小萌提出和他换一个,他只是说“不要”“我的”在接下来的足球课里,他都只是拿着球看着大家玩,或者拿着球在周围游荡,偶尔和小旭交流,一起踢足球,当小旭走向他人时,他就自己一个人拿着球在操场上游荡,看小朋友们玩。直到下课。根据小逸的表现,他很少与好友小旭以外的同伴进行交流或者一起玩游戏,教师引导他与别的幼儿一起游戏时,他看起来不是很愿意。即使被老师安排在一起进行游戏,他也会一个人游离在外,并不主动进行交流。但当他和小旭一起游戏时,就会主动表达,且表达的清晰连贯并没有其他的问题。说明他的倾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表达的主动性很低。2.个案2的基本情况小萌,女,6岁半,就读于溧阳市某公立幼儿园大三班。通过研究者的观察和老师的介绍了解到小萌是一名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在班级里她拥有好几个好朋友,且和大多数的幼儿都可以进行分享交流或者一起游戏,会主动表达自己想要,或者想玩的想法。也很乐于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喜欢与老师们聊天。上课时都会举手,分享交流环节积极参与。(1)语言能力评定小萌在麦卡锡言语分测验中得到39分,这个分数与班级幼儿大多数幼儿都有差距,比班级平均分低不少。小萌虽然很爱和人沟通,但在麦卡锡测试中,她的分数要低一些,甚至还不如性格内向的小逸。为了了解小萌在语言能力的各个层面上的表现,本研究还利用多彩光谱语言评估活动中的“周末新闻观察表”来评估小萌所说的故事,以便更全面地认识到小萌在语言方面的不足。以下为小萌2月18日第一次故事后的语言文本:我们就是小白兔,我家里也养了一只小白兔,但它可皮了。我们要帮忙送松果,我把松果画成了棕色。研究者通过表1-2对小萌的故事文本进行分析。表1-2小萌2月18日故事文本分析萌并不需要提示,自发的进行了讲述且举手愿意先说3“我们就是小白兔,我家里也养了一只小白兔,但它可皮了。我们要帮忙送松果,我把松果画成了棕色”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较少,且意群过渡不清楚1单的表述“我们扮演小兔子”扩展到“我家也养了一只小白兔,但它可皮了”2形容“皮”,但使用简单的词汇,措辞普通1连续性,“我们家也养了一只小白兔,但它可皮了”存在事件连续关系,使用简单连词“但”1使用简单的句式,和简单的连词“但”19从这段故事描述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小萌在表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中是没有问题的,她十分愿意且积极主动的进行了故事的报告,从每一个简单的句子来看,句式结构以及词语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少一些联系性,导致她的报告有一些断断续续看起来“前言不搭后语”简单的把想表达的内容全都放在一起,没有准确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2)观察分析研究者以小萌为研究对象,以每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上午为观察时间,对其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观察。接着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下面是两个观察片段。观察记录:2022年2月15日区域游戏周二上午区域游戏。美工区,几名幼儿在观察美工区的向日葵并把它画下来。小萌和她的好朋友好好在一起交流。好好说“我在外面学习画画”小萌回复她“我也在外面学画画,xx画室,我什么都会画”然后她们开始画画,好好说“你要看一看这个向日葵,才能照着画”小萌回答“我知道向日葵的样子,我可以自己画”“你看,是这样的”说着就开始在纸上画,见好好并不回复她,她转过去找到小葡萄说“你会画向日葵吗?我可以画出来”并将自己的画拿给小葡萄看,说“你看看我的”“是长这样的”“我学过的”然后拿着自己画好的成品去找班级里的老师,给每一位老师都看一遍,都说了一遍。观察记录:2022年2月17日集体教学周四上午集体教学活动,学习“小兔子找快乐”。在张老师开始教学活动讲小兔子玩偶拿出来时,小萌就未举手说道“这是小兔子,我家也有”在教学活动中,每一次张老师提出问题,需要幼儿来回答时,小萌都会在下面抢答或者举手希望老师叫她来回答问题。在其中一次,小兔子在帮助小羊割草时感受到了快乐,老师提问“小兔子是什么表情呀?”小萌起来回答问题说道“小兔子在笑,笑是只有开心的时候才会笑,我也会笑,妈妈也会笑”在最后张老师总结时,说小兔子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快乐就是乐于助人,小萌说“帮助别人,我会帮老师干活,帮妈妈按摩,妈妈很开心”“我在家看书爸爸妈妈也开心”并举手希望老师让她来说一说,在老师没有点到她之后,她选择和坐在边上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和分享。根据小萌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外向开朗的小女生,对于同伴与老师都有分享和交流的欲望,自我表达的主动性也非常高,很乐于在集体中参与游戏甚至主导游戏,但是她表达的内容并不能清晰连贯且准确的传达她想表达的意思。虽然她有较强的表达欲但是不能表达清楚,表达的能力有待提高。且对他人表达的意思掌握的不准确,也导致她在回答问题时前言不搭后语。表达与倾听理解的能力都需要锻炼。(二)个案干预方案1.个案1的干预方案(1)基于故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故事渗透进幼儿的每日生活,在每次集体教学活动与游戏结束后都进行故事的绘制与分享交流,给幼儿们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表达的机会,且创设了更加自由的环境与氛围,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分享与交流,以此锻炼语言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小逸来说,故事的表达氛围比集体教学活动中问答环节的氛围更为轻松,随和。可以减缓他的紧张谨慎的情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克服之前的逃避心理。且故事根据幼儿们自己亲身体验,进行游戏所累积的经验来绘制,使得他们的表达内容更具有自己的创造性,有话可说,使小逸在交流分享的时候可以更加的从容。提高了小逸与人分享交流的频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分享交流的内容的质量。更容易激发小逸与人分享交流的表达自主性与积极性,体验到与人交流的快乐的经验。2.个案2的干预方案(1)基于故事锻炼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故事的交流与分享环节同样是促进小萌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部分,在这一环节,幼儿要做的不仅仅是表达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还需要倾听他人的故事,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小萌对于他人的表达内容会出现理解的不准确的情况,提高倾听他人表达的频率可以帮助她多加练习,再配合同伴们的相互交流,提出与解答,可以逐渐让小萌准确抓住他人表达内容中的中心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体验与人交流分享的快乐。且幼儿们分享交流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虽然小萌在进行自己的故事的讲述时表达的人是她,但是她表达的内容也需要被同伴们理解,一些不理解,表达的不够准确的地方,也会在与其他同伴们交流的这个过程中慢慢被改正,或者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学习到其他幼儿的表达句式或者词组。逐渐学会用一些更准确的说法,更准确的词组或者复杂一些的语句来进行表达。三、研究结论及建议(一)研究结论1.“故事”为幼儿语言表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儿童故事教学中,儿童的语言能力会随着儿童的绘制故事和分享故事而不断地发展。绘制过程中,儿童所画的故事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加上自己的感受绘制完成的,这之中包含着儿童自己的独特的经验与感受体验。故事的绘制与分享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较轻松地快乐的锻炼语言能力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氛围的情景进行分享与交流,在一些爱表达的幼儿的影响下也尝试开始分享交流。缓解有些幼儿面对表达的逃避心理与焦虑,紧张的情绪问题。体验到表达与交流的快乐,收获满足感与成就感。2.“故事”中的交流分享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游戏地进行是暂时性的娱乐活动,随着时间推移,新鲜事物的增加,单纯的乐趣会堆积,游戏内容会逐渐淡忘,故事课程使得幼儿在对游戏内容和游戏体验和情绪体验最强烈的时刻及时的进行记录,且进行分享与交流,这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刚体验过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充满表达欲,对表达的自主性积极性有所提高。幼儿的思维模式比较相同,更能互相理解,因此同伴也可以从幼儿的分享中获取信息,根据自身的体验提出问题,促使幼儿进行思考。在这个自由轻松地情境下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