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精品试卷PAGEPAGE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根据生物活动情况,地球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 A.经历了38.5亿年 B.细菌已经出现 C.海洋开始形成 D.对后来的生物没有意义2.原始生命的地球阶段() A.出现了生命大爆发 B.绿色植物出现 C.大气成分没有变化 D.大多数时间处于多细胞生物演化阶段[答案]1.C2.B[解析][1题详析]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开始于地球的形成,结束于38.5亿年前,经历了约45.7-38.5=7.2亿年,A错;既然没有生命,细菌也就没有出现,B错;在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海洋开始形成,C正确;原始海洋是未来生命孕育的摇篮,对生命意义重大,D错。故选C。[2题详析]生命大爆发发生在充满生机的地球阶段,A错;该阶段蓝绿藻出现,是绿色植物,B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大气成分逐渐发生变化,C错;该阶段大多数时间是单细胞生物的演化,D错。故选B。[『点石成金』]冥古宙时期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北京时间2020年12月8日,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耀斑是()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②色球表面突然增亮的斑块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太阳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垂直运动[答案]3.B4.C[解析][3题详析]太阳耀斑是色球表面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等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耀斑剧烈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②③正确,B正确。故选B。[4题详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A错误。地震是地下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地震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对流层大气的垂直运动,D错误。太阳耀斑剧烈爆发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生产极光等现象,C正确,故选C。[『点石成金』]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主要几个方面就行。太阳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极光等现象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5.C6.B[解析][5题详析]①是太阳辐射,②为径流,都不是海气相互作用;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大气降雨将空气中水分输送到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该题选C。[6题详析]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②不断的补充因蒸发而减少的海洋水体,从而使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石成金』]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第1题需要注意设问中的为水分交换,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海-气相互作用下,进行水分的交换,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了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无独有偶,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左图为北极地区远古骆驼生活复原示意,右图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材料推测() A.2.8亿年前的南极大陆纬度较低 B.350万年前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全球变暖 D.远古骆驼生活时期北极地区干旱少雨8.甲时期() A.恐龙盛极一时 B.三叶虫灭绝 C.气候寒冷干燥 D.形成喜马拉雅山[答案]7.A8.B[解析][7题详析]据材料“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可知,当时南极大陆的纬度应该较低,气温和降水条件好,森林茂密,故A正确;“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有远古骆驼化石”,说明当时北极气候较温暖,不会有大面积的大陆冰川,故B错;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的运动,当时南极大陆在低纬度地区,故C错;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骆驼旁边有树,说明气候较湿润,故D错。选A。[8题详析]据图可知,甲时期气温大幅度降低,远低于现代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大幅度增加,高于现代全球平均降水量,地球进入寒冷期,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还没有繁盛,故A错;三叶虫灭绝于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气候寒冷湿润,故B正确,C错;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的造山运动,故D错。选B。[『点石成金』]地质学表示时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即利用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以及切割律等来确定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另一种为同位素地质年龄,即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也称绝对地质年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10.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答案]9.A10.D[解析][9题详析]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析]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故选D。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1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析]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雨水下渗快,图中显示,没有明显河流注入奥赫里德湖,因此雨水和河流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A、B不符合题意;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当地雨水大多转化为地下水,又因湖泊沿断层分布,地下水易沿断层出露,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水源含沙量小,使得湖水透明度高,因此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C符合题意;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冰川,因此冰雪融水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题详析]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点石成金』]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石灰岩岩性的理解,石灰岩为沉积岩,分子结构较大,岩性松软,吸水性强,含水量大,因此往往为含水层,富含地下水。黄河包头河段首场凌汛发生的时间受前期大气环流、来水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1961~2019年11月首凌前期平均地面风速和水—气温差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时段中,黄河包头段首凌前期蒸发明显减弱的是() A.1965~1970年 B.1980~1985年 C.1996~2001年 D.2010~2015年14.一般情况下,首凌越早()①槽蓄水量越大②槽蓄水量越小③封冻期冰层越厚④开河时间越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析]首先,蒸发明显减弱应体现在风速和水-气温差的规律性变化(风速大、水-气温差大,有利于蒸发)。1965~1970年间风速增大,且达最高值,有利于蒸发,A错,1980~1985年间,风速明显降低、水-气温差明显下降,蒸发量明显减弱,B正确,1996~2001年间风速虽然减小,但水—气温差明显增加,蒸发量不一定减弱,C错,2010~2015年间风速加大、水—气温差先增后减,蒸发量不一定减弱,D错。故选B。[14题详析]首凌越早,凌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上游来水的蓄积量越大,槽蓄水量越大,①正确,②错。首凌越早,受冷空气影响的时间越强,冷空气的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封冻期冰层越厚,③正确。开河时间的早晚主要与次年的气温条件相关,首凌越早并不能表明开河时间越早,④错。故选A。[『点石成金』]凌汛是发生在有结冰期的、且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流河段特有的现象。它的形成通常是由于下段河道先结冰或上游先解冻而造成的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水流不畅,而导致河水上涨的现象。在有些地方也将之称为冰排,是冰凌(冰块)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完成下列题。15.果树的幼苗在栽种时要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②的逃逸 B.增强了①的反射 C.增强了③的强度 D.增强了对④的吸收16.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减少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17.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目的是()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答案]15.A16.C17.D[解析][15题详析]由材料可知,覆盖地膜的地面减少了与膜外冷空气的对流,减少了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地膜覆盖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效果一样,但原理不同,大气保温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热量的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树木涂成白色,白天反射太阳辐射,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温度不至过高,从而减少昼夜温差,使树木开裂的可能性减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析]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覆盖地膜显然不是保温和保湿,覆盖地膜也不能减小膜内温度,但白色的地膜可以反射太阳光照,从而增加底部叶片对于光照的需要,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果树产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石成金』]大气层就好象是一条毛毯,均匀地包住了整个地球,使整个地球就好象处在一个温室之中。白天灼热的太阳发出强烈的短波辐射,大气层能让这些短波光顺利地通过,而到达地球表面,使地表增温。晚上,没有了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热量。因为地表的温度不高,所以辐射是以长波辐射为主,而这些长波辐射又恰恰是大气层不允许通过的,故地表热量不会更丧失太多,地表温度也不会降的太低。这样,大气层就起到了调节地球表面温度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大气的保温作用。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A.1月 B.4月 C.6月 D.8月19.据图可知,下列时段中,冷空气势力最强的可能是() A.12~13日 B.13~14日 C.14~15日 D.15日以后20.人造烟雾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是因为该方法可以增强() A.地面反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能 D.大气逆辐射[答案]18.B19.B20.D[解析][18题详析]读图可知,图中区域位于北半球。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因此北半球中纬度区域该线不会出现在夏季,排除C、D;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12日至14日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段冷空气势力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5日霜冻线转向北移,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所以图示时段可能是春季,结合选项可知,最可能在4月,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时段12日未受到冷空气影响之前,东部地表温度0℃等温线大致位于40°N以北,而1月东部地表温度0℃等温线应大致位于30°N以北的秦岭淮河一线附近,A错误。故选B。[19题详析]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该线以北出现霜冻灾害。读图可知,霜冻线位置南移变动位置越大,说明冷空气越强,影响范围越广。其中霜冻线从13日位置移动到14日位置变动距离最大,因此冷空气最强的可能是13~14日,B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B。[20题详析]根据所学,人造烟雾增加了近地面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烟尘颗粒,使大气增强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从而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附近降温速度变缓,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减轻了对农作物的伤害。因此D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D。[『点石成金』]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1)甲地地形为____(填类型),夏季盛行____(填风向)风,降水较多。(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答案](1)山地东南(2)规律:自南向北推迟。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3)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解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洪峰流量等值线及夏季暴雨出现频率随日期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等问题,难度一般。[小问1详析]读图根据经纬度等位置判断,甲地为长白山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水汽受地形阻挡故而降水较多。[小问2详析]结合图2,可发现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由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小问3详析]结合台湾东西部差异,可知台湾东部,地形起伏更大,又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短,汇流时间短,因而更易爆发山洪。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解析]本题以我国祁连山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地质作用过程、影响水分条件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析](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23.读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下图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特点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二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销烟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图(填数字),“魔鬼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分别体现了什么外力作用____;____。(3)简要说明图三所示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____。[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2)④全年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风力搬运(3)冲积扇平原,地形较平坦开阔;土壤较肥沃;水源较充足[解析]本题利用景观图考查外力作用地貌。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详析](1)读图①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该地貌景观在黄土高原常见,为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图示A地位于黄土高原区。(2)根据乙同学的描述“飞沙走石、成群结队的沙砾”等应该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图示④,沙漠广布,多风力地貌;“魔鬼城”是受风力作用形成的,形成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区域,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多大风;“魔鬼城”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尘暴为大风将携带地面沙砾应为风力搬运作用。(3)图三农业区分布在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平原上,冲积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不旱不涝,利于发展农业。[『点石成金』]外力地貌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解析]本题主要以龙卷风为主题,考查龙卷风的成因、地形对龙卷风的影响以及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说明该湿热气团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3)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4)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史短难以发现,危害性大等。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根据生物活动情况,地球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 A.经历了38.5亿年 B.细菌已经出现 C.海洋开始形成 D.对后来的生物没有意义2.原始生命的地球阶段() A.出现了生命大爆发 B.绿色植物出现 C.大气成分没有变化 D.大多数时间处于多细胞生物演化阶段[答案]1.C2.B[解析][1题详析]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开始于地球的形成,结束于38.5亿年前,经历了约45.7-38.5=7.2亿年,A错;既然没有生命,细菌也就没有出现,B错;在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海洋开始形成,C正确;原始海洋是未来生命孕育的摇篮,对生命意义重大,D错。故选C。[2题详析]生命大爆发发生在充满生机的地球阶段,A错;该阶段蓝绿藻出现,是绿色植物,B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大气成分逐渐发生变化,C错;该阶段大多数时间是单细胞生物的演化,D错。故选B。[『点石成金』]冥古宙时期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北京时间2020年12月8日,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耀斑是()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②色球表面突然增亮的斑块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太阳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垂直运动[答案]3.B4.C[解析][3题详析]太阳耀斑是色球表面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等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耀斑剧烈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②③正确,B正确。故选B。[4题详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A错误。地震是地下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地震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对流层大气的垂直运动,D错误。太阳耀斑剧烈爆发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生产极光等现象,C正确,故选C。[『点石成金』]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主要几个方面就行。太阳会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极光等现象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5.C6.B[解析][5题详析]①是太阳辐射,②为径流,都不是海气相互作用;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大气降雨将空气中水分输送到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该题选C。[6题详析]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②不断的补充因蒸发而减少的海洋水体,从而使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石成金』]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第1题需要注意设问中的为水分交换,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海-气相互作用下,进行水分的交换,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了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无独有偶,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左图为北极地区远古骆驼生活复原示意,右图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材料推测() A.2.8亿年前的南极大陆纬度较低 B.350万年前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全球变暖 D.远古骆驼生活时期北极地区干旱少雨8.甲时期() A.恐龙盛极一时 B.三叶虫灭绝 C.气候寒冷干燥 D.形成喜马拉雅山[答案]7.A8.B[解析][7题详析]据材料“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可知,当时南极大陆的纬度应该较低,气温和降水条件好,森林茂密,故A正确;“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有远古骆驼化石”,说明当时北极气候较温暖,不会有大面积的大陆冰川,故B错;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的运动,当时南极大陆在低纬度地区,故C错;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骆驼旁边有树,说明气候较湿润,故D错。选A。[8题详析]据图可知,甲时期气温大幅度降低,远低于现代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大幅度增加,高于现代全球平均降水量,地球进入寒冷期,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还没有繁盛,故A错;三叶虫灭绝于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气候寒冷湿润,故B正确,C错;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的造山运动,故D错。选B。[『点石成金』]地质学表示时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即利用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以及切割律等来确定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另一种为同位素地质年龄,即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也称绝对地质年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10.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答案]9.A10.D[解析][9题详析]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析]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故选D。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1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析]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雨水下渗快,图中显示,没有明显河流注入奥赫里德湖,因此雨水和河流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A、B不符合题意;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当地雨水大多转化为地下水,又因湖泊沿断层分布,地下水易沿断层出露,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水源含沙量小,使得湖水透明度高,因此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C符合题意;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冰川,因此冰雪融水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题详析]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点石成金』]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石灰岩岩性的理解,石灰岩为沉积岩,分子结构较大,岩性松软,吸水性强,含水量大,因此往往为含水层,富含地下水。黄河包头河段首场凌汛发生的时间受前期大气环流、来水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1961~2019年11月首凌前期平均地面风速和水—气温差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时段中,黄河包头段首凌前期蒸发明显减弱的是() A.1965~1970年 B.1980~1985年 C.1996~2001年 D.2010~2015年14.一般情况下,首凌越早()①槽蓄水量越大②槽蓄水量越小③封冻期冰层越厚④开河时间越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析]首先,蒸发明显减弱应体现在风速和水-气温差的规律性变化(风速大、水-气温差大,有利于蒸发)。1965~1970年间风速增大,且达最高值,有利于蒸发,A错,1980~1985年间,风速明显降低、水-气温差明显下降,蒸发量明显减弱,B正确,1996~2001年间风速虽然减小,但水—气温差明显增加,蒸发量不一定减弱,C错,2010~2015年间风速加大、水—气温差先增后减,蒸发量不一定减弱,D错。故选B。[14题详析]首凌越早,凌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上游来水的蓄积量越大,槽蓄水量越大,①正确,②错。首凌越早,受冷空气影响的时间越强,冷空气的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封冻期冰层越厚,③正确。开河时间的早晚主要与次年的气温条件相关,首凌越早并不能表明开河时间越早,④错。故选A。[『点石成金』]凌汛是发生在有结冰期的、且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流河段特有的现象。它的形成通常是由于下段河道先结冰或上游先解冻而造成的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水流不畅,而导致河水上涨的现象。在有些地方也将之称为冰排,是冰凌(冰块)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完成下列题。15.果树的幼苗在栽种时要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②的逃逸 B.增强了①的反射 C.增强了③的强度 D.增强了对④的吸收16.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减少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17.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目的是()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答案]15.A16.C17.D[解析][15题详析]由材料可知,覆盖地膜的地面减少了与膜外冷空气的对流,减少了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地膜覆盖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效果一样,但原理不同,大气保温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热量的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树木涂成白色,白天反射太阳辐射,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温度不至过高,从而减少昼夜温差,使树木开裂的可能性减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析]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覆盖地膜显然不是保温和保湿,覆盖地膜也不能减小膜内温度,但白色的地膜可以反射太阳光照,从而增加底部叶片对于光照的需要,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果树产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石成金』]大气层就好象是一条毛毯,均匀地包住了整个地球,使整个地球就好象处在一个温室之中。白天灼热的太阳发出强烈的短波辐射,大气层能让这些短波光顺利地通过,而到达地球表面,使地表增温。晚上,没有了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热量。因为地表的温度不高,所以辐射是以长波辐射为主,而这些长波辐射又恰恰是大气层不允许通过的,故地表热量不会更丧失太多,地表温度也不会降的太低。这样,大气层就起到了调节地球表面温度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大气的保温作用。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A.1月 B.4月 C.6月 D.8月19.据图可知,下列时段中,冷空气势力最强的可能是() A.12~13日 B.13~14日 C.14~15日 D.15日以后20.人造烟雾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是因为该方法可以增强() A.地面反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能 D.大气逆辐射[答案]18.B19.B20.D[解析][18题详析]读图可知,图中区域位于北半球。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因此北半球中纬度区域该线不会出现在夏季,排除C、D;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12日至14日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段冷空气势力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5日霜冻线转向北移,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所以图示时段可能是春季,结合选项可知,最可能在4月,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时段12日未受到冷空气影响之前,东部地表温度0℃等温线大致位于40°N以北,而1月东部地表温度0℃等温线应大致位于30°N以北的秦岭淮河一线附近,A错误。故选B。[19题详析]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该线以北出现霜冻灾害。读图可知,霜冻线位置南移变动位置越大,说明冷空气越强,影响范围越广。其中霜冻线从13日位置移动到14日位置变动距离最大,因此冷空气最强的可能是13~14日,B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B。[20题详析]根据所学,人造烟雾增加了近地面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烟尘颗粒,使大气增强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从而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附近降温速度变缓,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减轻了对农作物的伤害。因此D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D。[『点石成金』]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1)甲地地形为____(填类型),夏季盛行____(填风向)风,降水较多。(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答案](1)山地东南(2)规律:自南向北推迟。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3)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解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洪峰流量等值线及夏季暴雨出现频率随日期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等问题,难度一般。[小问1详析]读图根据经纬度等位置判断,甲地为长白山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水汽受地形阻挡故而降水较多。[小问2详析]结合图2,可发现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由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小问3详析]结合台湾东西部差异,可知台湾东部,地形起伏更大,又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短,汇流时间短,因而更易爆发山洪。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解析]本题以我国祁连山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地质作用过程、影响水分条件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析](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