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埋怨/埋伏劲敌/刚劲有力参天大树/参差不齐

B.高云/优俪敬业/以癌(效尤涣涣大国/左我不乐

C.盅硬/倔而记载/风雪巅途救不胜数/双见不鲜

D.注量/确念翁造/根深甯固林然长逝/鞠躬尽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联袂烦燥度假村泾渭分明人情世故B.曙光简练明信片苦心孤诣判若两人

C.缜密部署顶梁柱险象迭生谈笑风声D.惩戒慰藉城皇庙甘拜下风目不暇接

二、情景默写(共1题;共4分)

3.古诗文默写。

(1),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2),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点出风卷屋茅的结局,并为下文写“长夜沾湿"埋下伏笔的句子是:

(4)山水美景,古来共谈。杜甫在《望岳》中用","描绘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张养

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来描绘潼关山河的壮丽和地势的险要。

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4.《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不仅侠肝义胆,而且重情重义。请结合他与林冲交往的故事情节谈一谈鲁智深的

"重情重义"。

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5分)

5.阅读艾青诗歌《煤的对话》,完成下列各题。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①试分析"煤"这一形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呈现的画面。

(2)请从声和色的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不少人初

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实际

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与热爱。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

近得多。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1)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六、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0分)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高蕾)由全国妇联指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

同发起的"生命关爱"公益项目12日在京启动,帮助未成年人远离校园欺凌。"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总体向好,但校园欺凌、盗窃、抢劫、性侵女童等事件频频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已成为无法回避

的社会问题。"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助力构建家

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帮助未成年人接受到更好的法制教育。据了解,未来五年

内,该项目计划普及到全国1000所中小学校,预计将有100万名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从中受益。

(1)给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列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

体。)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0分)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橘花香时

①清晨,打开房门,一阵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

②院子里的橘树开花了。二三月间,密密麻麻白色的花攒动在枝头,像一个个花球埋首在葱郁青翠的叶

子里。空气中窗I氟的香味,沁人心脾。

③在花前驻足的那一刻,扑鼻的不仅仅是橘花的香气,还有关于童年、家乡和母亲的种种记忆。

④橘子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但在我的童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我老家来说这还是个稀罕物。那

时,田头地角都种着庄稼,人们一年到头忙碌着,只为饱暖,哪有可能种橘子?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

我年老病重的外太婆曾给过我一个橘子,那是我有生第一次吃到奇珍异果般的橘子,连皮带核一起下肚

去,那清香扑鼻、酸酸甜甜的味道让我永生难忘。后来在邻村的路边看到过几棵橘树,长满金黄色灯笼

般的橘子,真令人垂涎三尺。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卖橘子的,大概几毛钱一斤。嘴馋的我坐在地上假哭

耍赖,死活不肯起来,要母亲给我买橘子。我对母亲喊,我口渴了,我口渴了,要么给我买橘子,要么

给一杯茶。因为,事先我知道家里茶壶早就空空如也。哭闹了大半晌,母亲端来了一个大盆,但里面盛

着的并不是一个个橙黄的橘子,而是一盆冒着腾腾热气的开水也许还有母亲的一盆无奈、一盆艰辛......

⑤或许是因为我爱吃橘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父母亲就全村第一个在山上种橘。他们起早

摸黑地劳作,把几十亩长满杂树荒草的后山开垦成一层一层的梯田,种上橘苗,培土施肥、整枝修剪、

防虫治病.・・・・・日复一日的辛劳,满坡绿油油的橘树一天天、一年年长大,慢慢开始挂果,承载了我们一家

人的生活梦想。到我上大学的第二年秋天,母亲来信说,家里的橘子黄了,有空回家吃橘子。到了周

末,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老家。

⑥"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那是怎样一幅美丽、喜乐和丰收的场景啊!整个山坡都是层层

叠叠绿色茂密的橘树,金黄色的橘子在枝头晃荡着,微风吹拂,像万顷碧波中闪闪的宝石。空气中弥漫

着橘子的清香,仿佛随便抓一把都能挤出浓郁的橘香。钻入密密的橘林里,挑最大的、最红的橘子,大

快朵颐,完全是一种再怎么吃也吃不完的快乐和纵情!

⑦从此,橘山就成了我们家的金山,每年的秋天采橘也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农活。虽然种橘采橘卖橘很是

辛苦,但一担又一担的橘子,是一担又一担的收获,也是一担又一担的欣喜,最多那一年我们家卖过一

百多担橘子。母亲并不急于在橘子采摘的时候出售鲜橘,而是采来松针,层松针一层橘子,堆上七八层

高,先把橘子贮藏起来,家里四间两层的泥瓦房,几乎都堆满橘子。每隔十天半月,我们要把满屋的橘

子从顶到底、从这头到那头翻一遍,把受伤腐烂的橘子拣去,常常从白天忙乎到半夜。临近春节,藏在

松针下的橘子,变得金黄锂亮,橘皮滋润得仿佛流油。于是,一屋的橘子一筐一筐地挂在父母和我们兄

妹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我们浩浩荡荡去各地集市卖橘子。由于我家的橘子品相好、口感好,深受买家欢

迎,价格也比鲜橘刚上市时高了一倍以上。金色的橘子鼓起爸妈的荷包,变成了我们兄妹的学费,变成

了我的集资房......

⑧然而,1995年10月,母亲因为一场意外事故,永远地走了,留下了满坡即将成熟的橘子。从此,满园

的青翠、金黄和橘香陪伴着她,每年都长出满坡的思念。而每到橘花香、橘子黄的季节,我总是怀念起

老家的橘子,金黄锋亮,橘皮润得流油,还有那种特有的酸酸甜甜的滋味……

⑨又是一年橘花香。

(2020-03-30人民日报)

(1)本文围绕"橘子"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整个山坡都是层层叠叠绿色茂密的橘树,金黄色的橘子在枝头晃荡着,微风吹拂,像万顷碧波中闪闪的

宝石。

(4)有人认为第④段外太婆给我橘子吃的情节与本文主旨无关,应该删除。你怎样认为呢?请结合文章

内容加以探究。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口罩里的防疫史

王君平

①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口罩成了紧俏品。前段时间,中国石化官方微博

这样发声,寻求下游口罩生产合作信息。熔喷布是口罩的"心脏层”。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研究

员张流波介绍,薄薄的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分三层,外层阻水,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近口鼻的内层吸

湿:中层过滤。

②古代口罩跟卫生关系不大,现代口罩起源于细菌发现。止匕前,外科医生穿手术衣,戴手术帽和橡胶手

套,消毒手术器械,但还没有使用口罩进行防护。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

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以减少病人伤口感染几率。此举果然有效。这也就成

为了近代医学史上第一款医用口罩。

③口罩从医院走入寻常百姓家,则是伴随史上"西班牙流感”而来的。1918年3月至1919年底,全世界5

亿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红十字会和医护人员。

④在中国,口罩防疫始于哈尔滨鼠疫。1910年,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

罩”。这种口罩将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每条折成双层,中间放置一块棉花,再将纱布的每端剪成两条,

使之成为两层状的纱布绷带。用时以中间有棉花处掩遮口鼻,两端的上、下尾分别缚结于脑后。这种口

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成为当时东北人民抵御疫情的必备法宝。"伍式口罩"物美价廉,在鼠疫中挽救了

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

⑤随着雾霾问题受到重视,PM2.5口罩成为热门商品,口罩滤片中间加入了活性炭,深度净化粉尘,进

一步提高口罩的安全性。

⑥口罩样式在不断进化,过滤材料却一直是纱布。直到上世纪60年代,无纺布的诞生为口罩带来了“史

诗级”的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类工种健康条例和标准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口罩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口罩也因其制作标准和功能用途逐步细分为:普通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⑦专家介绍,白而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KN95),可过滤空气中

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手术室

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

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有70%以上。普通级别"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有删改)

(1)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简要概括"口罩”的发展史。

(2)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种只罩将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每条折成双层,中间放置一块棉花,再将纱布的每端剪成两条,使之成

为两层状的纱布绷带。用时以中间有棉花处掩遮口鼻,两端的上、下尾分别缚结于脑后。

(3)简要分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下面这则材料是从文章中摘取出来的,若将其放回原处,你认为放置在哪个段落合适呢?为什么?

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

口罩。

八、对比阅读(共1题;共17分)

1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①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日:"臣请为君留楚。”谓楚王

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

以齐厚②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③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

于江南。

(《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代:代替。②厚:厚道。③德:感激。④服田:驾牲口耕田。⑤牧:统治、管理。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芳草鲜美

B.王之漆甚矣隐天蔽日

C.臣确知不如徐公美此确危急存亡之秋也

D.欲有录于我也予尝氽古仁人之心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齐威王一个"善"字意蕴丰富,结合语段(一)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4)语段(一)中的邹忌和语段(二)中的杜赫都善于劝谏并且达到目的。请结合短文内容进行分析。

九、作文(共2题;共10分)

12.题目:...助我远航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

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可他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四五米远

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他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

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

一个大坑。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L【解析】【分析】A.mgn/mWi,都读jing,c3n/c6n;

B.都读kang,jing/jlng,yang/yang;

C.qiang/jiang,zai/zai,shu/shud;

D.dian/dian,都读di,cu/cui«

故答案为:C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

义灵活掌握。

2.【解析】【分析】A.烦燥一一烦躁;

C.谈笑风声一一谈笑风生;

D.城皇庙---城隍庙。

故答案为:B

【点评】字形的辨析除了注重积累,强化记忆之外,还要从词语本身的意义角度灵活掌握。

二、情景默写

3.【解析】【分析】特别注意以下字形容易写错:隐曜、箫鼓、漏、害k峰峦等。此外还要注意"雨脚如麻"

不要写成"雨角如麻"。

故答案为:⑴日星隐曜

⑵箫鼓追随春社近

⑶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⑷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点评】中考中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

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三、名著阅读

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及人物形象的分析。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里看守菜园,

结识了当地的一帮泼皮。这一天,鲁智深正在菜园里给泼皮们演习武艺。墙外一个官人看见,高声叫

好,原来是禁军教头林冲。两人一见如故,就结拜为兄弟。林冲妻子在东岳庙被欺负,鲁智深就带人去

相助。后来林冲被骗误入白虎堂,鲁智深知道林冲被陷害,就想方设法搭救他。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

一直在暗地里跟着,果然在野猪林这里救了林冲的性命。鲁智深一路护送着林冲到了沧州。由此可见鲁

智深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故答案为:林冲与鲁智深两人刚结为朋友时,就碰见高衙内调戏林冲的妻子,鲁智深立马要出拳相助,

被林冲劝住;林冲误入白虎堂,后被刺配沧州,在被发配的路上一一野猪林里,林冲差点被解差杀死,是

鲁智深暗中保护、及时相助救了他。由此可见鲁智深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点评】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

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四、诗歌鉴赏

5.【解析】【分析】①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及其特点。艾青的《煤的对话》写于1937年春,1937年正是

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受了无数次的苦难,他们经受着各种压迫和剥削,默默地

在社会的最低层生活。然而,他们并没有"死”,一旦遇到新的契机,遇到新的思想,他们便会揭竿而起,

燃烧起涤荡旧世界的冲天大火。中华民族的这种生存状态,这种情绪,这种品格,诗人想到了"煤”,煤长

期埋藏在地下,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然而,它们具有一种优秀的品格一一遇着火就会燃烧,就会发光发

热。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从而赞颂了不甘平庸,不愿受压迫,抓住就会执着进取的精神。

②把握诗人的情感,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煤的特点,明确煤和我们的民族的共同点.1935年10

月,诗人走出了孤寂的、黑暗的牢房,来到了苦难重重的大地之上。他回过老家,母亲为他包办了婚

姻;他到过常州,在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教过书,不久又被女校长勒令逐出;又到了上海,在那里过着没

有职业没有工作的流浪生活.・・・・・不管个人的生活多么漂荡不定,多么清苦,诗人的心却始终关怀着民族的

兴亡。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天,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艾青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诗

人,时刻思考该如何以自己的歌唱来唤醒民众,让民众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而奋起抗争。诗人借歌颂"煤",

来表现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诗人以"煤"

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民族有着"煤”一样的历史,有着"煤”所遭受的灾难,又像"煤”一样长久地沉

默,更像"煤"一样身上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热量,并和"煤"一样憧憬着光明灿烂的生活前景,表达诗人对祖

国深沉而热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故答案为:①长期深藏地下,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煤"不仅是被压

迫的苦难的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不甘平庸,不愿受压迫,抓住机会就会执着进取的精神象征!

②诗人借歌颂煤的精神品质,表达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烈的追求,同

时也渴望民众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奋起抗争。歌颂了被压迫的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精神。

【点评】①意象的分析首先要从意象的特征去把握,因为意象的特征就是其象征意义的特征,意象的精神

就是其象征意义的精神。

②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

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歌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6.【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描述时需要展开联想或想象,要抓住景物特征,用

优美的语言再现诗歌画面。如: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忽然,

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将士们身上的铠甲鳞片在日光

照射下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等待号令奋起杀敌以佑大好家国河山。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做题时先要理解句意,再结合写作背景,根据"角声""秋色""燕

脂""夜紫"等词语分析得出其作用即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思是秋色里,响亮军号震

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分别从声、色两个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

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

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

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这里是从声来写的。诗人没有直接

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

染:露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

上呈现出一片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这里是从色来写的。从声、色两个方面

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

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

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故答案为:⑴示例:敌军似乌云压城,城墙仿佛将要坍塌,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

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⑵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在满目

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

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声、色互为映

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译诗句的基础

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绘诗句的内容。注意描写不等于翻译诗句。

⑵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

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五、语言表达

7.【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划线句子语序不当,应是先"热爱"再"追求",所以将"追求"

与“热爱"调换位置。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与连贯,以补充句子的形式出现。解题时要先通读全段大意,再结合上下文,

根据语义逻辑来拟定答案。语言表达简洁、连贯即可。"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语句承接上

文的哲学本义,阐述儿童与哲学的联系,故而拟写为: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故答案为:⑴"追求"与"热爱"调换位置。

⑵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点评】⑴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以先把句子

压缩,只留下主干,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⑵句子的衔接连贯,必须结合文段的整体把握结构,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式的特点,然

后再进行回答。

六、综合性学习

8.【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

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可提取导语一句

"由全国妇联指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的‘生命关爱’公益项目12日在

京启动,帮助未成年人远离校园欺凌",压缩整理为:谁一一12日"生命关爱”公益项目,怎么样一一在京

启动。

(2)本题考查对会徽构图要素及寓意的理解分析能力。会徽内容的介绍,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画面内容简

介即可。寓意分析要抓住会徽中图示及文字体会主题,主题的表达要凝练深刻、准确,揭示某种现象、

本质,表明作者的态度,如:讽刺、批判、赞颂。观察会徽,可见"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徽构图要素

有:小苗、土地、双手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图形和汉字,整个图案呈圆形。会徽中的绿色小树苗代

表儿童和希望,小苗周围的金黄底色象征党的阳光和社会的关爱,小苗下方棕色半圆象征社会土壤以及

社会环境,双手代表着全社会对儿童的关爱呵护。根据会徽内容可以分析出的深意:基金会旨在抚育、

培养、教育儿童少年,积极关注少年儿童问题,帮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特别是贫困地区

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

故答案为:⑴12日"生命关爱"公益项目在京启动。

⑵①会徽整个图案呈圆形,由小苗、土地、双手等图形组成;图案上方是会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②图中的(绿色)小苗代表儿童和希望,小苗下方(棕色)半圆象征社会土壤、社会环境,合掬的双手象

征来自社会的关爱、呵护、支持、帮助和救助,会徽蕴涵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抚育、培养、教育儿

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

的宗旨。(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

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可题就容易解决了。

⑵图文转换的题型,一定要通读题干,明确徽标产生的背景。组织等。然后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

仔细观察徽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具体分析各部分所代表的寓意和设计意图,然后再进行阐述,切忌答非

所问。

七、现代文阅读

9.【解析】【分析】(1)本文从第④段开始叙事,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概括:吃橘一要橘一种橘

一卖橘。结合第四段"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年老病重的外太婆曾给过我一个橘子,那是我有生第一次

吃到奇珍异果般的橘子,连皮带核一起下肚去,那清香扑鼻、酸酸甜甜的味道让我永生难忘”可概括:在

我很小的时候,外太婆给我一个橘子,那味道让我永生难忘。结合第四段"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卖橘子

的,大概几毛钱一斤。嘴馋的我坐在地上假哭耍赖,死活不肯起来,要母亲给我买橘子。我对母亲喊,

我口渴了,我口渴了,要么给我买橘子,要么给一杯茶。”可概括:嘴馋的我坐在地上假哭耍赖,要母亲

给我买橘子,母亲很无奈。结合第五段"或许是因为我爱吃橘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父母亲

就全村第一个在山上种橘。他们起早摸黑地劳作,把几十亩长满杂树荒草的后山开垦成一层一层的梯田"

可概括:父母亲在山上种橘,辛劳之后橘树挂果。结合第七段“母亲并不急于在橘子采摘的时候出售鲜

橘,而是采来松针,层松针一层橘子,堆上七八层高,先把橘子贮藏起来”可概括:家人先把橘子贮藏起

来,临近春节才到集市上买。

(2)结合第四段"哭闹了大半晌,母亲端来了一个大盆,但里面盛着的并不是一个个橙黄的橘子,而是

一盆冒着腾腾热气的开水也许还有母亲的一盆无奈、一盆艰辛”可知,我因为嘴馋假哭耍赖要母亲买橘

子,她没有责骂我,而是为我端开水,看出母亲是个有耐心的人。结合第五段"他们起早摸黑地劳作,把

几十亩长满杂树荒草的后山开垦成一层一层的梯田,种上橘苗,培土施肥、整枝修剪、防虫治病......日复

一日的辛劳"可知,她和父亲在山上种橘,起早摸黑地劳作,看出母亲是个勤劳的人。结合第七段"母亲并

不急于在橘子采摘的时候出售鲜橘,而是采来松针,层松针一层橘子,堆上七八层高,先把橘子贮藏起

来”“由于我家的橘子品相好、口感好,深受买家欢迎,价格也比鲜橘刚上市时高了一倍以上"可知,她带

领家人先把橘子贮藏起来,临近春节才卖,看出母亲是个精明的人。

(3)首先要确定赏析的角度,可以从修辞、用词、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然后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解

答。示例: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层层叠叠”写出了橘树的多,写出了父母的辛苦;运用景物描写,抓

住橘子和橘树,运用"金黄色""碧波"等颜色词语,描绘了富有生机的、美丽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橘树

茂密、橘子挂在枝头的丰收图景。表现了作者看到橘子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4)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从怀念家乡、思念家

乡、勤劳能致富几个方面分析。作答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创意解读。示例:我认为不应该删去。橘子成为

"我"最爱的水果,可能也是因为家境的贫寒,吃到的水果少,所以外婆给"我"的这个水果的味道是永生难

忘的。后来家里种橘子,家境富裕了。这其中的变化是因为国家的变化、家人的勤劳,曾经有多渴望,

如今的美好生活就有多令人珍惜,表现了勤劳致富的主题。故不能删去。

故答案为:⑴①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太婆给我一个橘子,那味道让我永生难忘。②嘴馋的我坐在地上假

哭耍赖,要母亲给我买橘子,母亲很无奈:③父母亲在山上种橘,辛劳之后橘树挂果④家人先把橘子贮

藏起来,临近春节才到集市上买。(意思对即可)

⑵①母亲是个有耐心的人。我因为嘴馋假哭耍赖要母亲买橘子,她没有责骂我,而是为我端开水:②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她和父亲在山上种橘,起早摸黑地劳作;③母亲是个精明的人。她带领家人先把橘

子贮藏起来,临近春节才卖。(意对即可。答出两条即可。)

(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枝头晃荡的橘子比作“碧波中闪闪的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橘树茂密、橘子

挂在枝头的丰收图景。表现了作者看到橘子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4)我认为不应该删去。橘子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但是因为家境贫穷,外太婆给"我的那个橘子,是我

有生第一次吃到的,那味道让我永生难忘。这为下文我因为嘴馋假哭耍赖要母亲买橘子的情节做铺垫,

突出"怀念母亲”这一主旨。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到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

果。然后按照人物+事件的模式进行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

(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然后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

落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

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

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本题在赏析词句时,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某个材料作用的能力。文章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某部分内容需不需要写,是详

写还是略写,这些都要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决定,分析其作用也就是分析其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如果

其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就不多余,反之亦然。

10.【解析】【分析】(1)从第②段的“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

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以减少病人伤口感染几率。此举果然有效。这也就成为了近代医

学史上第一款医用口罩”可概括出,1895年,德国专家莱德奇建议医生和护士手术时戴上一种能掩住口鼻

的罩具,以减少病人伤口感染几率;从第③段的“1918年3月至1919年底,全世界5亿人感染了,西班牙

流感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红十字会和医护人员”可概括出,1918年3月至

1919年底,"西班牙流感”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口罩从医院走入寻常百姓家;从第④段

的"在中国,口罩防疫始于哈尔滨鼠疫。1910年,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

罩”’可概括出,1910年中国为防鼠疫,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罩",挽救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从

第⑤段的“随着雾霾问题受到重视,PM2.5口罩成为热门商品,口罩滤片中间加入了活性炭,深度净化粉

尘,进一步提高口罩的安全性"可概括出,随着雾霾问题受到重视,口罩滤片中间加入了活性炭,深度净

化粉尘;从第⑥段的"直到上世纪60年代,无纺布的诞生为口罩带来了‘史诗级’的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及

各类工种健康条例和标准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口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口罩也因其制作标准和

功能用途逐步细分为:普通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

罩”可概括出,上世纪60年代,无纺布的诞生为口罩带来了,史诗级,的变革,推动了现代口罩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

(2)"3尺长""双层""两条"等,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伍式口罩"的制作过程

及其规格,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目前"是"现今,时下"之意,是一个表示时间的副词,它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

的截止时间,至于以后说不定会有变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材料所写的内容是非典疫情中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它与第④段中的"这种口罩简单易

戴,价格低廉,成为当时东北人民抵御疫情的必备法宝"语意连贯,时间前后,因此可以放在第④段后

面。

故答案为:⑴①1895年,德国专家莱德奇建议医生和护士手术时戴上一种能掩住口鼻的罩具,以减少病

人伤口感染几率。②1910年中国为防鼠疫,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罩",挽救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

命。③1918年3月至1919年底,"西班牙流感”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口罩从医院走入寻

常百姓家。④随着雾霾问题受到重视,口罩滤片中间加入了活性炭,深度净化粉尘。(答出三条即可)

⑵列数字。运用"3尺长""双层""两条"等具体数字,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伍式口罩”的制作过程及其规

格,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⑶"目前"一词表时间,是"现今,时下"之意,它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的截止时间。

"目前"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可以。示例:放在第④段后面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非典疫情中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

潮,它与第④段提到的"'伍式口罩‘物美价廉,在鼠疫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一句语意连贯。(意

思对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

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将复杂的文字材料

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⑵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

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

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

作用。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

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

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能力。答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文章和材料的内容,然后再看材料和哪一个段落相吻

合,这样就能正确答题了。

八、对比阅读

11.【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

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美丽;B.受蒙蔽/遮蔽;

C.都是"确实"的意思;D.恳请/探求;故选Co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

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

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谤讥,指责讽刺:于,

在;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闻,使...・・・听到;下,下等;赏,奖赏。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

握文章主题。从"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以看出齐威王对邹忌进谏内容的接受和认同;从"于是入朝见

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以看出齐威王对邹忌本人的肯定和赞扬;

同时这两句话还可以表现齐威王虚心纳谏的态度。

(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先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然后分析邹忌和杜赫在劝

诫时采用的策略即可。语段(一)邹忌用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来喻指国家大事,把家事、国事进行类

比,通过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是因为"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用这三种情况来类比齐王身处的

环境一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成功劝诫齐王纳谏;语段(二)杜赫劝说楚宣王时,先以"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让

楚宣王封赏田忌,把田忌留在楚国;再以"邹忌以齐厚事楚"说明和齐国交好,齐国必会很好地对待楚国;

最后以"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说明田忌也会感激楚宣王的封赏,同样会尽力促进两国交好;杜赫的劝说

从楚宣王的利益出发,从而成功劝谏。

故答案为:⑴C

⑵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3)"善”是齐威王对邹忌进谏内容的接受和认同;也是对邹忌本人的肯定和赞扬;同时表现了齐威王虚心

纳谏的态度。

(4)语段(一)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私臣""畏臣""有求于臣",所以回答各有不同,邹

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成功劝诫齐王纳谏;语段(二)中的杜赫则从

楚宣王的利益出发,让楚宣王封赏田忌,把田忌留在楚国,先和齐国交好,然后田忌也会感激楚宣王的

封赏,同样会尽力促进两国交好。

【点评】⑴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

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⑵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

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3)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阐述。注意要求:用自

己的话回答。

(4)文章的比较阅读,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指向,结合文章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语句

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条理要清晰。

【附参考译文】

(-)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镜子,

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

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

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

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

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

想要求于我。”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

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

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

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

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

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