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基础训练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基础训练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基础训练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基础训练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单元根底训练卷【本单元重点难点】1.了解物质的根本构成;2.理解原子、分子等物质构成的根本粒子的性质、特征;3.学会物质组成的正确表示方法、方式等。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A.人体呼出的气体B.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C.冰与水的混合物D.澄清的石灰水2.用微粒的观点分析以下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微粒运动速率加快B.微粒间的间隔变小C.一种微粒改变成另一种微粒D.一种微粒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微粒中去3.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A.樟脑微粒质量很小B.樟脑微粒性质相同C.樟脑微粒不停地运动到空气中D.樟脑微粒与空气反响生成了无色无味的气体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响中能否再分5.关于氯酸钾、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氧气、空气等五种物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氧化物B.都是纯洁物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6.以下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根本粒子B.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7.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A.①和②B.②③④C.③和⑤D.③和⑥8.以下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1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9.以下有关化学符号“Cl2〞含义的描述,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表示氯气这种物质B.表示2个氯原子C.表示1氯分子D.表示1个氯分子里有2个氯原子10.最近科学家已证实,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以下关于N60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N60是一种单质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C.N60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氮原子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11.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64B.115C.66D.4912.以下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微粒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所含的水微粒数相等C.空气里的氧气和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的性质相同D.参加化学反响的二氧化碳微粒是能再分的一种粒子13.以下图是电解水反响的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分子在化学反响中可以再分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4.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A.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B.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C.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那么是永恒运动的D.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15.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那么该物质()A.一定是稀有气体B.一定是纯洁物C.一定是一种单质D.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二、填空题〔共37分〕16.(10分)⑴混合物是由物质混合而成,纯洁物是由物质组成。通常纯洁物由分子构成,混合物由分子构成;在研究物质性质时,一般取用的是。⑵物质由分子构成时,分子是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子间有,通常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17.(6分)用元素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能在空气中自燃的白色蜡状固体物质的组成元素是;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能含有的元素是;蔗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发现生成了水滴,并留下了黑色的碳,据此说明蔗糖的组成元素是。18.(10分)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以下有关空格内:⑴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氮气、水等。⑵氧化汞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汞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无数个氧构成氧气。⑶氧原子中心有一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核外有8个在一定范围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由于每个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每个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所以整个不显电性。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它1.20%19.(3分)右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右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种; 〔2〕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为;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甲浓盐酸浓氨水乙CBA甲浓盐酸浓氨水乙CBA中线越快。如下图的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放着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假设氨分子和浓盐酸接触时产生大量白烟,那么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图中的处,理由是。21.(6分)⑴经过防治“非典〞的洗礼,我国公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病健身意识普遍提高。过氧乙酸是防治“非典〞中常用的高效消毒剂,它的化学式是CH3COOOH,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⑵(NH4)2SO4是一种氮肥。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与42.4g尿素[CO(NH2)2]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时的质量为g。三、简答题〔共12分〕22.(3分)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那么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23.(3分)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翻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响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玻意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4.(6分)在烧杯A中装入20mL无色的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无色的乙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如右图)。过几分钟,看到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提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可能作出不同的假设: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例如,然后填写表中空格。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例如:A烧杯中的溶液过一会儿才变色,与B烧杯无关。用洁净烧杯C配好20mL甲溶液。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1)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2)四、计算题〔共6分〕纯牛奶配料:鲜牛奶保质期:8个月净含量:250mL/盒营养成分〔每100mL):钙≥0.11g脂肪≥3.3g蛋白质≥2.9g25.纯牛奶配料:鲜牛奶保质期:8个月净含量:250mL/盒营养成分〔每100mL):钙≥0.11g脂肪≥3.3g蛋白质≥2.9g(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g(保存到0.01g);(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存为0.1%)。(3)假设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那么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参考答案第三章单元根底训练卷一、1.C2.C3.C4.D5.D6.D7.B8.C9.B10.D11.D12.B13.B14.D15.D二、16.⑴多种一种同种不同种纯洁物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间隙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特别大间隙较小17.NOAlPC、HOCHO18⑴原子分子⑵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⑶原子核电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⑷质子中子质子中子19.⑴六⑵7.73%⑶Fe2O320.C氨分子的运动速度较快21.⑴三76⑵21.2%93.3~93.4三、22.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