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亚洲声音”_第1页
合同法的“亚洲声音”_第2页
合同法的“亚洲声音”_第3页
合同法的“亚洲声音”_第4页
合同法的“亚洲声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同法的“亚洲声音”一、引言

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进展,与之相关的法标准的协调化(harmonization)或者统一化已是必定趋势。这种协调化既有全球层面的实践,也有区域层面的努力。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以学者为主,目前也已开头了在合同法领域的协调化的努力,其目标便是一部《亚洲合同法原则》。本文以一位中国学者的视角看PACL,拟介绍提出PACL的动因及经过(其次局部)、与PACL相关的几个问题(性质、目标定位、工作方法、有否亚洲特色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局部)及结语(第四局部)。

二、从中国合同法到PACL

中国进展市场经济,既要进展国内的市场,又要积极参加国际市场。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中国已经完全融入全球大市场中。中国作为引人注目的“世界工厂”,无论是原材料、能源还是制成品,对于国际大市场已有无法脱离的依靠性。从事国际贸易,自然需要相应的规章。走出国门,到另外一个国家做投资或者做生意,投资者或者生意人就必需把握这个国家的法律规章,聘请专业律师,修改相应的合同;假如换一个国家,则又重新做类似的工作。法国人伏尔泰所说,在这个王国(大革命前的法国)里,每当你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就消失这种状况,在每次换乘马匹的时候,(适用的)法律也就变了。对于在亚洲从事国际贸易者而言,在21世纪的今日,依旧如此。因此,对于国际贸易而言,超越国家的规章更有效率,也更易于被当事人所接纳。

超越国家的规章固然可以来源于国际条约,比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如今,东亚地区的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先后参加了该公约,成为其成员国。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PACL仍旧是有必要的,其必要性表达在如下几点:第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仅仅是针对国际货物买卖,并不固然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合同,对于其他类型的合同,仍旧需要统一的标准。其次,即便是着眼于买卖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并没有规定合同效力、全部权转移等规章。第三,《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通过,若自此时点起算,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这个世界已发生太大的变化,对于法律规章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的手段当然可有多种且可能并存,通过新起草榜样法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第四,《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为国际贸易的统一法,其成立可谓是以欧美专家学者为主导,所反映的主要是西方世界的生活阅历;对于东亚而言,也需要有自己的专家学者发出东亚的声音。

其实,很早以前,东亚地区的有识之士便已意识到有必要追求区际合同法规章的统一或者趋同。比方,日本的北川善太郎教授很早便提出过榜样合同法设想。2023年11月20至21日,在中国青岛召开了“中日韩三国民法趋同道路的探究”国际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日本的星野英一教授、韩国的李英俊教授、金相容教授以及笔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东亚地区民法趋同的问题。我当时的设想是借鉴欧洲合同法委员会起草PECL的阅历,在中日韩三国学者间绽开类似的讨论和起草工作,提出“合同法或者私法的协调化之路可以从学者开头,从民间开头,从榜样法(modellaw)开头”。然而,这样的设想当时还只是停留在研讨的阶段,在此后的儿年中并没有实际付诸行动。

PACL合作规划的达成,是基于东亚三国学者间公平的合意,三国的民法历史不同,各具特色。法律历史有早有晚,只要是适合本国的国情,便可以算是好的法律。PACL的目的,也在于为亚洲的人民制定一份适宜的合同法规章。

到目前为止,参加PACL工程的成员除了来自中(包括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日、韩三国以外,还包括来自新加坡、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尼泊尔及马来西亚的专家学者。

PACL工程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无论是条文起草、国别报告的撰写还是大会,都是直接使用英语,不借助翻译。

PACL工程目前已经取得了肯定的胜利,比方说在2023年5月瑞士政府向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提交了《瑞士就贸易法委员会今后在国际合同法领域可能开展的工作提出的建议》(见联合国大会文件A/CN,明确提到了自2023年以来在亚洲进展的制订亚洲合同法原则的工作,并详细说明了已完成的工作(合同的订立、有效性、解释、履行和不履行)。

三、关于PACL的几个根本问题

(一)PACL的性质

1.民间性与自发性。PACL并未获得过任何政府层面的支持或者授权,纯粹是出于民间的自发的努力。参加者原则上是自筹经费,参加此项合作活动。参加者各自筹措经费的途径不同,比方金山直树教授获得过法国大陆法财团以及日本文部科学省等的资助;李英俊教授曾经得到过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我本人是向所在的清华大学申请资助。这样,有一点已经明确:任何经费支助的对象都是详细的参加者或者其团队,而不是PACL工程本身。PACL作为共同讨论的成果,属于PALL的全体参加者共有,而不属于某个个人或者团队单独全部。

2.学术性。PACL是学术沟通与合作的产物,PACL的参加者是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主要是大学教授)为主,也包括少数律师;这些人为着一个共同的学术抱负而走到了一起。既然PACL是学术性的,自然奉行学术民主与自由,因而,参加者有不同的背景,却并不必定成为某一法系的代言人,无论是其本国的还是西方某种法律体系。

(二)PACL的目标定位

PACL既为民间性、自发性及学术性的作品,本身并不具有所谓“法的拘束力”,而是属于“榜样法”(modellaw)或者“软法”(softlaw)。作为榜样法或者软法,PACL的力气源于“理性的权威”,而非来自“权威的力气”。在亚洲并不存在像欧共体或者欧盟那样的组织体,因而,我们无法寄盼望于某种外在的力气,PACL如想在实践中扮演某种角色,只能依靠其自身的说服力。

MichaelJ.Bonell教授在评介《国际统一私法协议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23》时,特地分析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实践中的使用,表现在:①学术界的承受;②国内立法机关样板;③合同谈判的指导;④由当事人选择作为支配他们合同的法律;⑤在司法程序中的适用。上述五个方面的使用,被认为是PICC的胜利,且已经超出了最乐观的期望。

对于PACL,我们固然可以乐观地作类似的期望,比方说,可以期望PACL在学术圈产生肯定的影响;可以期望PACL作为榜样法,为立法者供应参考(东亚诸国及地区,均面临着既有民法的改正问题),或为司法者供应借鉴(司法者在既有的法框架下应对实践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有时难免陷于逆境,榜样法可以为其绽开法解释或者填补法律漏洞启发思路);可以期望PACL被合同当事人选择作为支配其合同的法律而在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但是,全部这些乐观的可能和美妙的期望,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最终PACL成果的水平,PACL能否成为与PICC或者PECL并肩而立的榜样法而非后者的简洁的复制品。为此,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三)PACL的详细工作方法

1.速成?

与PECL相比拟,PACL的工作进度是相当快速的。在最初的两年中,每年有三次会议,初步完成了五章内容。这样的进度,有些“大干快上”的作风。我本人是盼望速度放慢一些,究竟PACL工程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兼职为此,而非专职起草PACL。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到PACL上来。在2023年12月首尔会议之前,我曾向金山直树教授和李英俊教授提出过这个问题。在那次会议完毕后,我们三人再次聚会争论问题的时候,金山教授和李教授均盼望进度快一些。李教授提到自己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所以盼望尽早看到PACL完成。金山教授是出于什么缘由盼望进度快些,不得而知。我个人猜想,不排解其申请了相关资金的资助,需要有成果对资助者作出交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慢工出细活”,假如过于急功近利,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工作的成果就难免粗糙。目前PACL虽然已经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难免有些粗糙;为了确保PACL的说服力,日后仍需下大工夫,精细加工。

2.原则抑或规章(简单抑或具体)

目前来看,PACL的不同局部是由不同的起草者预备的,日本团队的作品(包括合同的解释、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三局部)相对简单一些,而韩国团队(合同的不履行)和中国团队的作品(合同的履行)则相对具体一些。作为榜样法,假如规定得过于原则,或者说过于简单,那么这样的榜样法对于立法者及司法者有多大价值,对于合同当事人有多少吸引力,都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假如比拟PECL,也可以发觉,虽然它叫做《欧洲合同法原则》,其所规定的其实更多的是一展规章(generalrules);《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亦表现出一样的取向,并不局限于原则。目前的PACL亦明确规定了“本原则拟作为合同法的一般规章在亚洲国家适用”,这样的定位,应当做到名实相符。

3.重述(Restatement)抑或创新(Innovation)?

法律重述是美国法的产物,在大陆法系的法律人看来,这种“重述”好像只是对于既有法规章和法原则的整理,并不具有多少创新的成份。就《欧洲合同法原则》(PECL)观看,一方面,可以说它是对于欧洲合同法的“重述”,我们从《欧洲合同法原则》所采纳的体例:条文(article)、评论(comment)、说明和解释(note)来看,就可以发觉《欧洲合同法原则》受到了美国法律重述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够看出,《欧洲合同法原则》本身又超越了“重述”,而具有若干“创新”。《欧洲合同法原则》无疑是胜利的,这种胜利与其“通过重述、超越重述”的路径是分不开的。

反观PACL既有的成果,给人的印象之一,在重述方面好像尚有缺乏。对亚洲法作重述,首先是搞清晰亚洲法自身的内容和体系,搞清其内部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发觉亚洲法的common-core)。其次,重述也是进一步作比拟的”根底,离开比拟法的支撑,PACL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强调对亚洲法作重述,强调PACL应当尽可能反映亚洲实体法的既有规章,应当尽可能成为亚洲法规章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亚洲实体法的共通性,主要有如下几点理由:①PACL的目标之一是想使之成为亚洲的现代商人法或者共同法,而商人通常对于自己本国法较为熟识,亚洲商人也不例外。因而,PACL假如想让亚洲商人承受,在实体规章方面,越是接近其本国法,越简单被其承受。②PACL是学术讨论的成果,法规章又具有地域属性,亚洲的学者最适合对亚洲法作国别报告,而这局部报告,恰恰有别于《欧洲合同法原则》的国别报告。这些国别报告,本身就是难得的学术资源,假如做得好,对于其他国家的学者就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必需指出,这里强调对亚洲法作重述,并不表示我反对创新。PACL作为一项事业,既要拥有抱负,又要敬重现实。拥有抱负,就是要设计一套适合亚洲人的合同规章;敬重现实,就是要把法律抱负建构在亚洲法的现实根底之上。要通过对亚洲法的重述,而超越重述。

4.亚洲特色问题

在PACL之前,已经存在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欧洲合同法原则》、《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共同参考框架草案》,那么,用什么来表示PACL此“原则”是亚洲的而非欧洲的或者其他地方的呢?对此,在PACL工程成员之间存在分歧。金山直树教授认为,“亚洲的特色不过是一梦想而已”。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对于PACL的亚洲特色,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理解,以下详细说明。

其一,从详细条文(articles)层面理解,只要PACL中存在着《欧洲合同法原则》、《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或者《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没有的规定,就可以说是PACL的亚洲特色。比方,无论是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还是我国大陆,现在的实体法中都有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规定,中国团队在比拟法考察的根底上,在“合同履行”一章中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就反映出了亚洲的特色,而这种规定在PECL和PICC中都是没有的。固然,应当成认,在条文的层面PACL或许并没有太多富有亚洲特色的规章或者制度,对此也不必绝望,由于果真有太多亚洲特色的规章或者制度,未必是件好事,这将意味着PACL是在与合同法的国际趋同趋势背道而驰。

其二,有时可能条文外表上看没有差异,但是,对于条文的理解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对条文的理解层面),这时也可以说存在亚洲特色。比方,关于债务的免除(尽管目前PACL尚未就此内容起草标准),在东方和西方的理解是不同的,东方将它理解成为单方法律行为,西方则基于“恩惠不得强施”,将它理解成为双方法律行为。法无疑算是文化的一个组成局部,即使是继受而来的法,也要被整合人继受地文化的有机体;在此过程中,继受而来的法也无从避开继受地的“文化解释”,进而看似相像的规章却折射着不同的文化颜色。

其三,假如说PACL不只是由法条形式白纸黑字表现的规章,而是由条文(articles)、评论(comments)和解释(notes)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的评论和解释,反映出条文背后的东西(起草的理由、对条文的理解、比拟法或者国内法的根底等),反映亚洲的法制实践阅历,理应具有亚洲的特色。

行文至此,一个实质的问题也便自然产生:PACL条文或者规章的直接来源是什么?是亚洲法抑或是西方欧美法或者《欧洲合同法原则》、《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或者《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这直接反映出工作方法的差异。假如是前者,则必需脚踏实地地讨论亚洲法,对亚洲法作“重述”,发觉亚洲法的共同内核;假如是后者,则直接进人欧美法或者《欧洲合同法原则》、《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或者《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果园”里“挑果子”即可。其实,在PACL工程成员中存在的PACL“亚洲特色”之争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对于PACL工作方法的不同认知。特色“否认论”背后的规律是:亚洲法不存在、无亚洲特色--拷贝--“来自亚洲”的速成品=无须太在意比拟法。相反,“确定论”的规律则是:发觉亚洲法--细致的比拟法讨论(在亚洲法内部以及亚洲法与其他法之间)--发觉亚洲法的共同内核--探究可能的亚洲共同法。明显,前者适合速成,后者无法短期内完成,需要长期的共同讨论;前者并不关怀亚洲法“是什么”而直接给亚洲起草一个“应当是什么”的“榜样”,后者则强调首先发觉亚洲法“是什么”再来起草“榜样法”。

在东亚地区,民法当然是继受自欧洲。但是,继受过来的法条或者法典终归是要与特定地域的社会相结合,成文法不行能对全部现实问题均给出答案,司法便要具有肯定的能动性;百余年来,东亚的司法实践对于继受而来的民事立法无疑已有相当程度的“外乡化”进展,从而呈现出其不同于法标准原产地的特色。当继受成为一种习惯、抄袭成为一种速成的手段,那么,速成的PACL就不过是《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欧洲合同法原则》、《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共同参考框架草案》的某种翻版,这样的PACL自身还有多大价值?PACL假如完全抛弃地域颜色,欲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原则》或者《共同参考框架草案》比肩,如何可能?结果很可能被欧洲人看不起、被亚洲人瞧不上。中国有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鲁迅先生也说过,“有地方颜色的,倒简单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留意。”PACL也一样,只有PACL扎根在既有的亚洲法根底之上,它才可能真正吸引世界的目光。

其实,只要PACL是真正建立在亚洲既有法的根底之上的,是比拟法的产物,就不怕它没有亚洲的特色。在起草PACL的过程中,应当对于亚洲外乡资源进展充分的挖掘、应当作充分的比拟法讨论。挖掘亚洲法外乡资源,不仅要关注亚洲法的条文,更要关注这些条文在司法过程中的适用(日本民法制订后的百余年间,司法判例积存甚丰,对于日本民法的进展功不行没。

在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司法判例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关注“详细的裁判标准”,关注“活法”(livinglaw),;这种“活法”,才是真正亚洲人的“活法”(生活法则)。固然,PACL作为比拟法的产物,并非排斥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原则》等作为比拟的对象。比拟讨论的真谛在于通过比拟而获得启发(inspiration),而不在于拷贝(copy)。歌德可以通过阅读莎士比亚而获得灵感,但歌德从未抄袭莎士比亚;汽车虽非东亚人的创造,但丰田车与福特车或者奥迪车都不一样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5.借鉴PECL的工作方法

万事开头难,PACL好的一面是迈出了东亚法趋同实质性的第一步。但正由于是第一步,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存在不同的熟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平台及工作成果的根底上,更上一层楼。

假如考察PECL委员会的工作方法,可以发觉有如下要点:①设置报告人(Reporter)制度,报告人的任务是起草条文(articles)、评论(comments)和解释(notes)。②设置起草组,负责向PECL委员会提交文本;全部的报告人均是起草组的成员,且要在起草组中报告其草案。③设置PECL委员会,负责召集会议,在会议上通过起草的文本,或者修改草案,或者将草案发回报告人及起草组连续考虑。④设置编辑组,负责完善文本的词语和句子表达。⑤设置委员会秘书,负责预备会议纪要等。这样的工作方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是,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我个人认为,应当借鉴PECL委员会的工作方法,故提出如下的改良建议:

(1)设置报告人。以报告人代替国别(或地区)团队,在PACL起草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报告人负责起草条文、评论和解释。一旦将此工作交给某一详细的人员(报告人),而非国别(或地区团队),则此人的任务是特别清晰的。正如曾反复申明过的:PACL的参与者并非真正的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代表。何必让国别(或地区)团队之间彼此对抗呢?尤其是在东亚地区曾有过的历史问题,一直敏感。因而,不夸张国别(或地区)团队的角色,是很明智的。PACL的最终成果,不应是亚洲国家(或地区)间“政治争吵”的结果;PACL的力气来自于“理性的权威”(其自身的说服力)。PACL的工作应当遵循“理性主义”(rationalism)而非“民族主义”(nationalism)。

就报告人的资质,此人应是合同法和比拟法的专家,是能够娴熟使用英语的教授,且能够常常性地出席PACL会议。

(2)设置起草小组。起草小组由报告人组成。起草小组在必要时可以召集小型工作会议(相较于APCL大会,PACLForum),通过召开小型工作会议,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金钱方面,均可以提高PACL起草工作的效率,没有必要一年召开三次PACL大会。

(3)设置编辑小组。编辑小组的工作重点在于完善PACL条文的语言文字,其成员应当是以英语为母语者,可以由来自新加坡的成员负责。

(4)设置委员会秘书。负责组织安排会议,其人员可以不止一名。

在2023年3月4至6日的东京PACL论坛上,上述建议在大会上得到了争论,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接受。大会纪要确定:将既有的国别报告人重命名为“法域报告人”,以便顾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特别地位。

设立“委任报告人”(NominatedReporter),由其负责对既有的成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托付报告人应与原始起草人亲密合作,如二者之间有观点分歧,则应书面告知“起草委员会”,由其解决。

委任报告人有权要求PACL的任何参与者协作其工作;考虑到既有五章之间的连贯性和协调性间题,委任报告人可以不受既有草案条文的束缚。委任报告人可以向法域报告人通过电子邮件发去问卷,法域报告人应准时回复。委任报告人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