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发展罗雪梅2011级经济系2013年4月国内外已有研究概览1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3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4讨论5主要内容:1.1国外研究阶段1.国内外已有研究概览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探究及缓慢发展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前eg:德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其生存、活动和发展严格受环境制约。马尔萨斯的《人口论》。(2)快速发展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
二战后,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学界开始重视人口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压力问题。
悲观派: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导致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恶化,世界面临“人口爆炸”的危机。
乐观派: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缓解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对人类发展的限制,人类能够解决由于人口爆炸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1.国内外已有研究概览(3)全面深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随着1987年“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对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认为人口与环境应该协调发展。
DavidTurnock(2000)认为在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Tetsuo和YasuoMaeda(2001)运用代际叠合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环境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人口老龄化对环境影响是否有害取决于效用函数的曲度。MarkPatrickTaylor(2007)认为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与环境差异是导致当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之一。1.1国外研究阶段1.国内外已有研究概览
春秋战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人定足以胜天,天定足以胜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才开始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2国内研究概览
(1)把人口、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周毅(2003)指出人口环境系统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组成的对立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是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
(2)对人口与环境某个方面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与土地利用、耕地面积变动及粮食生产安全、人口与环境污染、人口活动与资源减少等方面。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人口环境系统中,人口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除了通过人口自然属性外,其次是通过人口的社会属性来展现的。人类能够能动地、有组织和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创造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使之更适合于人类本身的需要。而这种能动的行为要受自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双重约束。
2.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及演变
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演变与人类实践相关,大致说来有四个时期:
(1)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狩猎、采集地域范围的扩大,不断地迁移以获得足够的食物。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资源的丰度和广度,人口总数很少且活动范围有限,因此人类对环境的改善与破坏作用都很小。
2.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及演变
(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和利用能力极大增强,人口的体质和素质得到了较大改善,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农田更为紧缺,迫使人们大规模地开发边缘地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入,加速了生物资源的枯竭和物种的灭绝,环境不断恶化。
(2)农业文明时期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改造、利用、干预自然环境的能力迅速增强,但对自然规律认知上的局限和利用上的盲目,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古巴比伦文明的湮灭。所幸人类此时的绝对生存空间广大,原始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总体上并未构成生态环境危机。
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产、消费和分配等诸多中介环节实现:(邬沧萍,穆光宗2000)
2.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及演变2.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人口素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域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环境因素影响人种的身高、体重、肤色等体质特征和身体健康。区域环境通过影响区域经济及教育的发展而影响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而人口文化素质高低影响环境保护意识强弱及环境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
1、人口数量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性不同的环境系统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居环境适宜度,成为影响区域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的自然基础条件。当区域的人口规模和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就会导致环境系统的失衡及恶化。2.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人口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人口年龄结构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性
年轻型人口群体的生产类型属于增长型,预示着未来人口的高速增长,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压力增大;
成年型年龄结构的人口群体,劳动适龄人口比例最高,对生活资料和生产消费需求的资源量最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最大。
老龄型人口群体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衰退型,不仅人口增长速度会减慢,而且会出现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最小。2.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人口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人口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性区域环境优劣及自然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进而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及产业结构。(eg:资源型城市、旅游型城市)当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步时,高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低的生态环境损失,低的城市化水平意味着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伴随着低的生态环境损失;当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时,经济主要靠资源大量投入的粗放模式来发展,从而不断增加环境损失。2.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不同类型的人口产业结构同样对区域环境产生不同影响:
传统型人口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绝大多数,对耕地、林地、草地等环境要素依赖性较大,常会出现过度开垦、毁林开荒、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破坏;
发展型人口产业结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不仅对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及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增加,而且对水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的利用强度也增大,产生水污染、大气污染、生物种群加速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较高的人口素质使得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的污染会减少。随着人口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步得到改善。2.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人口迁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人类生物性生存,恶劣的环境条件会使人类自然生存的舒适度降低。其次,通过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地区布局对人口迁移发生作用。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环境的影响对于迁入地而言,人口的迁入增大了人口对环境系统的压力,对资源数量和环境空间需求量增大,容易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有利于迁入地资源、环境的充分开发及有效利用。对于迁出地而言,减轻了当地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2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人口消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俗语形象地反映出环境对人类消费的物质基础作用。
消费是人类利用资源、环境开展生产活动的最终目标,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必需消费:是人口为了维持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从资源环境中索取物质产品的消费行为,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小
适度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人口从其中获取与当时技术水平、大众消费水平相当的消费行为,不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奢侈消费:不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仅根据自身需求和欲望而恣意索取的消费行为,对资源环境影响强烈。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当下的资源环境危机林林总总,无一不与人口问题息息相关。其中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空间分布及人们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等等,莫不对生态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在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1/3的城市居民不得不呼吸污浊的空气,经过环保处理的垃圾不到20%,大量人口暴露在严重污染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经济参考报》2011年5月)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1)资源环境处于超负荷状态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2011),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当前,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快速增长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决定了我国能源资源约束将日益增强。我国超过70%的国土不适宜和较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发利用,土地等稀缺资源的约束也将强化。
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东海已呈重度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功能严重退化。
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近700个大中城市中,有300个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20万平方公里,旱灾成为农业灾害中的重要问题。水资源贫乏,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水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全世界50%儿童的死亡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目前已发现的由于饮用水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而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COD(万吨)氨氮(万吨)排放总量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集中式排放总量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集中式2499.9355.5938.21186.120.1260.428.2147.682.62.0(2)水污染
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2.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2011年全国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公报)
近年来大江大河水质呈下降趋势:长江、黄河干流的悬浮物都严重超标,淮河水系、珠江水系、松花江水系的重金属污染严重,耗氧有机物年均值都超标,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3)废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2011)发布首份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查报告,指出PM10不应超过20微克/立方米,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本次报告对中国31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做了调查,PM10数值全部超标。
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比上年上升5.73%。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吸入悬浮颗粒物而引发死亡。该组织呼吁加大对空气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因为清洁的空气可降低发病率,进而大幅减少医疗开支。SO2(万吨)氮氧化物(万吨)排放总量工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排放总量工业源生活源机动车集中式2217.92016.5201.10.32404.31729.537.0637.50.3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期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约为100亿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正逐年增加。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开采,原材料的过量消耗和能源的过量使用,这些都必将造成大量固体废物产生,而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土地、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弃物污染根椐2011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3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9.5亿吨,综合利用率为59.9%。
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5)“垃圾包围城市”堪忧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生活垃圾的迅猛增长,这使得现有的垃圾处理体系显得捉襟见肘。如今,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63.5%。许多城市的垃圾产量年均递增值达7%以上,几乎与GDP增速同步。
这些城市垃圾有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资料来源:(/zt/hjr/296726_2.html)3.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尽管我国当前环境状况堪忧,污染严重,然而环保投资水平仍然偏低,效益不高。根据国际经验,当污染治理投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1.5%时,才能基本控制环境污染;该比例达到2%-3%时,才能改善环境质量,而我国这一比例还在1.2%左右徘徊。4.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2)促进产业生态化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人口的产业结构。应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时淘汰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业
(1)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人才投资主体。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今后应该在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的同时,尽快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四位一体的人才投资模式,以拓宽人才投资资金的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每一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人才投资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4.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c (4)加大投入完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机制 加强环境立法,制定严格、更具有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和完善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改进和强化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3)重视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首先,优化城市布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其次,增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垃圾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 (5) 提高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政府应该对绿色消费进行行为引导,在政府采购中率先实行绿色采购,选择对环境负担小和节能减耗的环保产品,引导各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及公民也购买绿色产品。其次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和倡导社会全民进行绿色消费。(eg:此次十八大的节俭风)5.讨论
---如何看待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由于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中国得以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通过人口控制项目我国少出生了3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四年,这也为解决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迫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现在拥有的是16亿而不是13亿人口的话,我们又该面对怎样一种的生态困境?!(胡玉坤,2008)2.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彭希哲2011年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说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的1/4,耕地接近警戒红线,应该将中国人口有序地减少。5.讨论
---如何看待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3.人口增长不仅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人口增长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尽管人口与污染的关系,不单单是在于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主要在于人口的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曹新,2004)4.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简单的归结为人口多和增长快,与事实不符。中国目前所遭遇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人们消费与生活方式变化的结果。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人均资源消耗不断增多的过程,国民贫富与人均自然资源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陈友华,2011)5.讨论
---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股权抵押借款合同范本格式
- 2024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甲方聘请乙方进行市场推广服务的合同
- 工厂用工合同协议书(2024年)
- 2024年建筑劳务分包主体结构合同
- 个人质押担保借款合同模板
- 2024年度金融服务与投资咨询合同
- 标准版工程居间合同格式
- 合法劳务施工协议书样式
- 精美施工合同模板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3500字)
- 电子版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及附表
- 集成电路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和成品率培训课件(共84页).ppt
- 东莞重大产业项目评价实施办法
- 临床思维黄疸待查ppt课件
- 设计变更申请评审表模板
- 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分析与计算
- 新课标学习专项讨论记录(共3页)
- 四川传媒学院学生请假审批程序表
- 呼吸科辩证施膳
- ISIS路由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