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2)图标题试题_第1页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2)图标题试题_第2页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2)图标题试题_第3页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2)图标题试题_第4页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2)图标题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题型突破(二)图标题类型一坐标类|针对训练|1.[2019·海南]如图T2-6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T2-6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B.t2℃时,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2.[2019·徐州树人中学一模]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图T2-7A.电解水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加水稀释KOH溶液D.向两份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3.[2019·新疆]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T2-8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图T2-8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C.0~50s,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4.在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有二氧化碳,用注射器分别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T2-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T2-9A.曲线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压强变化情况B.通过测量压强的变化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C.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D.曲线①中BC段出现压强增大,可能是一开始二氧化碳吸收的少,而容器中的液体在剧烈振荡时对压强产生了影响5.[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图T2-10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D.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6.[2019·随州]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图T2-11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7.[2019·鄂州]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T2-1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T2-12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C.AB段有沉淀生成 D.F点溶液的pH>78.[2019·吉林]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T2-1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T2-13(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2)曲线上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种溶质。

9.[2019·德州]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图T2-14分析图像,回答问题。(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写名称)。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

10.[2018·重庆A]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T2-15所示,按要求填空。图T2-15(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11.[2018·临沂]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T2-16所示。图T2-16(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类型二表格类|针对训练|12.[2019·兰州]工业中利用如下反应合成SO3:2SO2+O22SO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投入SO2、O2、SO3、V2O5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t11005805t26055abt340cd5A.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V2O5 B.参加反应的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C.丙物质是O2 D.d=1513.[2019·怀化]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的质量/g3.99.6000反应后的质量/g006.62.7m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等于4.0 B.X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14.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氢氧化钙0.190.170.140.120.090.08(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

(2)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而析出固体,该物质是(填化学式)。

(3)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至0.1%)。

(4)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参考答案】类型一针对训练1.B[解析]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需要指明温度;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g,所以t2℃时将ag甲溶于100g水会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25g,所以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g100g+25g×100%=20%;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2.B[解析]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非质量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刚加热时,高锰酸钾没有分解,固体总质量不变,锰元素质量分数也不变,当高锰酸钾分解时,固体总质量变少,而锰元素质量不变,故锰元素质量分数变大,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氢氧化钾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碱性变弱、pH变小,但溶液依然呈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等质量的锌和铁在跟稀盐酸反应过程中,锌生成的氢气比铁少,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两种金属生成的氢气质量一样多。3.B[解析]50s时,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AlCl3和HCl。4.A[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容器内压强减小,在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更多,对容器内压强变化影响更大,故曲线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5.D[解析]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增大,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固体,反应停止,恢复至室温时,容器内压强会减小,最后压强要小于反应前的压强;反应完毕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会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一直增加;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开始时硝酸铜的质量不变,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减小,所以开始一段时间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会变大,锌与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会变小,硝酸铜反应完后,其质量分数为0;根据盐酸与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当等质量的盐酸与二者反应时,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等,由于等质量的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最终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比氢氧化镁多,所以氧化镁曲线的拐点在上方,氢氧化镁曲线的拐点在下方。6.B[解析]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溶质析出,同时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也减小,随着生石灰的加入,溶质质量最终减小至0;图中横坐标是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不同种金属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当消耗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盐的质量锌大于镁,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盐的质量镁大于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继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增大,但始终小于12;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因为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所以,一滴加稀硫酸就产生沉淀。7.B[解析]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8.(1)溶液变红(2)B(3)两[解析](1)由图可知,A点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曲线上B点pH=7,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3)C点溶液pH大于7,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盐和过量的碱两种。9.(1)氯化钠、硝酸铵(2)降低溶液散失热量[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说明NaOH溶解放热,NaCl和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NaCl、NH4NO3溶于水吸热。(2)a点时溶液温度最高,则说明此时NaOH恰好完全溶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逐渐散失,则溶液温度逐渐降低,最后恢复到室温。10.(1)50%(2)C(3)160降低温度至40℃以下[解析](1)A点时,溶液质量为100g,可知50g水中溶解了50gM物质,该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100g×100%=50%。(2)A点时,50g水中溶解了50gM物质,还剩余30g未溶解,溶液是饱和溶液;B点时,80gM物质恰好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由于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饱和溶液从40℃升高到60℃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所以,C点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40℃时,50g水中溶解80gM物质达饱和,可知,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160gM物质达饱和,所以,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中获得M晶体,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当温度降低至40℃11.(1)CaCO3+2HClCaCl2+H2O+CO2↑(2)B[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比较。(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曲线①的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CO2多,应该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压强相同时,得到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曲线①需要的时间短,即相同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故B正确;最终生成CO2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类型二针对训练12.D[解析]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随着反应的发生,甲物质质量逐渐减少,乙物质质量逐渐增加,则甲是反应物,乙是生成物三氧化硫;丁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由此可知丙是反应物。丁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四种物质中丁一定是催化剂;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个数比为2: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二氧化硫和生成物三氧化硫的质量比为(64×2):(80×2)=4:5,表中t2时刻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物乙的质量比为(100g-60g):(55g-5g)=4:5,可知甲是二氧化硫,乙是三氧化硫,则丙是氧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t3时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64×232=100g-40g13.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求出m的质量为3.9g+9.6g-6.6g-2.7g=4.2g,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9g×7278×100%=3.6g,氢元素的质量3.9g-3.6g=0.3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6g×12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